第四章 眼见为实

第四章眼见为实

滏阳河径向东流,木栖站在船头,摇头晃脑吟道:“小老自幼一双桨,滏阳河上常来往。贵客不嫌舟轻小,江天载君横水港。”

丁云走出船舱,道:“木师兄端的是好文采。”

木栖道:“过奖过奖。”

丁云道:“我有一事不明,不知师兄为何换来换去,总是青色儒衫。”

木栖茫然望着水面道:“见到这种颜色,我就特别亲切。”

丁云道:“你的衣服,不过是普通的布料,可是穿在你身上为什么看上去会像叶子?”

“这怎么可能?你看着像什么叶子?”木栖拉起袖子。

“草叶。”

“这怎么可能?我怎么没听别人说过?”

船过了滏阳河,车往北拐,过了烂石滩,蓝狐岭远远在望。

日头西斜,路转溪头,一个村庄进入木栖视野。

“师妹快看。”木栖坐在车辕上一颠一颠地,向身后道。

“看什么?”丁云手挑车帘。

木栖道:“你看那哥俩儿。”

丁云道:“哪里有什么哥儿俩?”

溪边,只有一个年近四十的粗矮农夫拉着一头牛。

“你说的是他们?”丁云指着人和牛,睁大眼睛疑惑道。

“你看他们,像不像亲哥儿俩?”木栖马鞭斜指田边。

“嗯,他生的不高,却分外健壮,他和他的牛,还真有些像是兄弟。”丁云展颜笑道:“那哥儿俩可过来了,小心你的话被人听见。”丁云说罢放下车帘。

木栖停下车。

那个庄家汉子牵着牛来到车前,向木栖憨声道:“这位秀才,是要往北去吗?”

木栖下车,彬彬有礼道:“大叔说的正是。”

那人手指东边的村庄道:“你看那里,就是我们的村子,叫东念村。再往前走,全是荒山野岭,已经没有宿头了。”

木栖道:“大叔说的正是,我在路上也听人家说过。大叔能否帮个忙,帮我们找户借宿的地方?”

那汉子道:“说来也巧,我家里正有几间闲房。”

东埝村地偏人穷,却是北行的必经之地,过往之人,自然要在村中借宿。那些收留借宿的人家,自然会得到一些好处。但因为行人稀少,所以村民遇到过路人,大都往自家揽。

————

这个村民名叫王友德。王友德一家三口,除了妻子王氏,还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儿名叫巧娘。

木栖来到王友德家,自然要把车中的高粱酒拿出来分享。

王友德家中甚是简陋,乡下人家也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规矩,所以晚饭时,木栖师兄妹与王友德一家人围坐在桌边一起吃喝。

王友德见了好酒,难免要多喝两口。

王友德的妻子女儿和丁云吃过晚饭,同时告辞离席,进入院中闲谈。

三人离席时,木栖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他手持酒杯,皱眉回头看着。

“她们聊她们的,咱们喝咱们的,秀才你看她们做什么?”王友德几杯酒下肚,已有了些醉意,道:“来,干了!”

木栖赶忙回头,跟着一饮而尽,暗道:是啊,我刚才在看什么呢?

木栖再次回头,但见月光下,巧娘虽穿着粗布衣衫,却出落得亭亭玉立。他回头再看着面前的粗鲁汉子,心道:你这头憨牛,偏偏生出这般苗条的女儿来。

木栖有内功根基,喝这点儿酒自不会醉,反而更加清醒。木栖再次回头时,不由的心里一动:怎会这样?

院中枝影浮动,在王氏和巧娘身上,木栖似乎同时看到了丁云的影子。

当初,木栖初次见到的丁云,虽然白净,却也可以说依稀有些像王氏这般面黄肌瘦。

而今天,丁云的脸上,却像巧云般泛着些许红潮。她身上的轻愁,似乎更轻了。

当夜,王友德大醉,木栖帮着把他抬入房间。

之后,木栖却在床上辗转反侧:短短几日,丁云身上的韵致,是哪里来的?

木栖久久难眠。

这一夜,并不平静。天还没亮,木栖已被哭声惊醒。

与哭声相比,敲门声要低得多。

木栖穿好衣服,急忙开门。

丁云正站在门前。

她面色凝重道:“一路上,莫非有人在跟着我们不成?”

“什么?!”木栖大吃一惊。

丁云道:“王友德昨夜死了,你进去一看便知。”

王友德躺在床上,面颊干瘪,似乎比原来黑了一些。

被子半掀着,露出了他的上半身。

缩小了几号的上半身。

昨天他还壮得像一头牛,今天却已瘦得皮包骨头。

他的肚子,干瘪的一如无物。

胸膛因为骨架支撑,看上去高出了许多。

腹部像一片低谷,死亡似乎正游荡在那片低谷。

王有德的尸体,已经是一具干瘪的皮囊,却依然散发着酒气。

木栖相信,如果把王有德的尸体剖开,会像大槐林村的那个史二柱一样,里面一定找不到内脏。

可是,肚皮为何完好无损?而且,一点血也没有。

这两个案子如出一辙。

正如丁云所说,此事绝非偶然。

这莫非与师父之死有关?

谁下的手?用的什么手法?他在哪儿?

凶手似乎一直在跟着自己。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莫非,自己一离山,他就在跟着自己?

但王友德的死与师父不同,他身上没有一点血迹,和杀死师父的显然不是同一个凶手。

他不对自己下手,似乎不是自己的对手。

但他很可能是凶手派来的。他一定通知了凶手,并在路上留下了信号。

似乎,他害人成性,跟着自己时,管不住自己,这才泄露了他的行藏。

王氏已昏倒在床边。

在巧娘的哭嚎声中,木栖退出屋门。

————————

木栖走出王友德的屋子,看见丁云就站在树下。

木栖向丁云道:“是非之地,不宜久留。”

“这里出了人命,我们最有嫌疑。我们至少应该先等公人来了撇清楚嫌疑再走。”丁云迟疑道:“而且,我们走得了吗?”

墙外,已经有几户人家亮起了灯。

想必,邻居们就要来了。

木栖毅然道:“等官差来时,我们就麻烦了,我们赶紧收拾。”

天蒙蒙亮,木栖也不套车,把丁云捎在马后,打马出了小巷。

临走时,木栖并未忘记佩戴长剑。

长剑挂在腰间,并非只是摆设。

所以,村民们循着哭声向王友德家赶去时,并没有人阻拦二人。

出村时,丁云在马后紧紧抱着木栖的腰道:“如此一来,我们岂非成了逃犯?”

木栖打马扬鞭道:“顾不了那么多了。”

二人出了东念村,蓝狐岭远远在望。

第九章 通天塔第十五章 黑暗第八章 沉醉第八章 沉醉第二章 丁云第十七章 山舞银蛇第十一章 天池第十二章 光环第三章 耳听为虚第十九章 叹息第五章 捕快第十章 五百罗汉第十九章 叹息第十七章 山舞银蛇第二章 丁云第九章 通天塔第十六章 塔顶第三章 耳听为虚第十四章 脱胎换骨第五章 捕快第十八章 红线第十二章 光环第十三章 红石第十一章 天池第五章 捕快第十七章 山舞银蛇第十八章 红线第二章 丁云第六章 脸第五章 捕快第二章 丁云第十三章 红石第七章 逆子第十九章 叹息第十四章 脱胎换骨第一章 遗言第八章 沉醉第十三章 红石第三章 耳听为虚第三章 耳听为虚第十六章 塔顶第三章 耳听为虚第十八章 红线第十八章 红线第十五章 黑暗第十六章 塔顶第十八章 红线第十章 五百罗汉第十八章 红线第十六章 塔顶第二章 丁云第十章 五百罗汉第十章 五百罗汉第十四章 脱胎换骨第二章 丁云第八章 沉醉第九章 通天塔第十九章 叹息第五章 捕快第十二章 光环第一章 遗言第十七章 山舞银蛇第五章 捕快第四章 眼见为实第十九章 叹息第九章 通天塔第三章 耳听为虚第十七章 山舞银蛇第七章 逆子第七章 逆子第十八章 红线第十八章 红线第十四章 脱胎换骨第四章 眼见为实第十四章 脱胎换骨第二章 丁云第一章 遗言第七章 逆子第三章 耳听为虚第十四章 脱胎换骨第一章 遗言第八章 沉醉第十四章 脱胎换骨第二章 丁云第十八章 红线第四章 眼见为实第十五章 黑暗第十一章 天池第十章 五百罗汉第十六章 塔顶第十六章 塔顶第十三章 红石第八章 沉醉第五章 捕快第三章 耳听为虚第五章 捕快第十五章 黑暗第十八章 红线第十七章 山舞银蛇第四章 眼见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