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三十年六月上旬,朝廷大议。百官按阶站定,见皇帝从后殿而来,待皇帝高坐帝座后三呼万岁。老黄门尖着嗓子喊道:“今日大朝会,众卿可有奏报,有奏早宣”。
只见文官班内站出一人,弓腰持芴,朗声道:“臣户部主事司马康启奏陛下,近日户部接到青州,陇州告急文书,称此二州境内有蝗起东北,趋至西南,蔽空如云翳日,百姓颗粒无收,乞盼朝廷拨款拨粮赈济灾民,望陛下圣裁”。
成德帝微微蹙眉,沉吟片刻,看向司马康:“司马爱卿,朕记得这个青州和陇州好似四月也发过告急文书吧?”
司马康回奏道:“陛下圣明,此二州四月确系发过文书,称境内旱灾,恐百姓颗粒无收,盼朝廷早作筹谋”。
成德帝道:“怎此二州灾祸不断?莫不是朕施政不当,获罪于天,以至天降蝗灾?”
尚书令赵思明出班奏道:“陛下多虑也,陛下施政清明,无有悖道,又怎会获罪于天?若陛下真有失德之处,上天必将降天象以警之。钦天监正,近来可有天象异动?”
钦天监正出班回道:“启奏陛下,臣奉命执掌钦天监,监察天象,并无异象。”
赵思明接着道:“陛下,似此应并非陛下之失。天道变换,本就无常,降下灾劫也是在所难免,陛下切勿自责”
成德帝听完呵呵一笑:“若非子充提醒,朕险些自误啊”。说完又叹了口气:“可天若要降灾劫便降朕一人之身,奈何连累百姓啊。”
百官齐齐跪倒:“陛下如此为苍生着想,实乃江山之福,百姓之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成德帝摆摆手:“众卿平身吧,青陇二州灾情刻不容缓,众卿可有对策?”
太子郑元出班对奏:“启禀父皇,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应当周转粮食。可从扬州、幽州、平州等地就近调拨多余粮食,稳定灾民。晓瑜当地全力扑杀蝗虫,由户曹清查灾情,尽快拨款购买粮种,抢种秋粮。其次,可命两地官府打开官仓,供应粮食,平抑粮价,最后命令驻军监察流民,谨防流民无粮产生民变。”
左仆射庞文广道:“太子思虑周全,老成谋国,臣以为当照此执行。”御史费仲、谏议大夫程辉等出班附议。
成德帝听后大喜:“还是皇儿思虑周全,就按你说的办!”
话音刚落,一名穿着白团蟒服的华服男子奏道:“父皇,儿臣有本要奏。”
成德帝点点头:“皇儿有何要奏?但说无妨。”
“是,儿臣以为,赈济灾民乃是件要紧的事,朝廷必要择能臣操办。”见成德帝点头,二皇子接着道:“且赈济灾民此事难以预料,若突生变故则难以处置,因此,儿臣以为当许遣臣便宜行事之权。还有,如太子所言,谨防流民,故驻军也当暂由遣臣执掌,以便统一行事。”
成德帝思索片刻:“皇儿所言有理,此两州赈济实非小事,须得有能臣处置...嗯,朕准了!一事不烦二主,既然你提出来了,那朕就要你举荐个能臣吧。”
二皇子微微一笑:“启奏父皇,儿臣举荐尚书左丞黄承担当此任,此人精明强干,颇有决断,更兼廉名,实是好人选。”
右仆射郝昭出班道:“诚王所荐之人实是良选,臣附议。”
郝昭话音刚落,庞文广和赵思明便纳闷:二皇子他们这次怎么开始举荐东宫的人了呢,还忙不迭的递梯子,实是可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成德帝看了看二皇子,又看了看愣神的赵思明,问道:“子充啊,黄承是你尚书省的左丞,你来说说此人是否适合啊?”
赵思明内心举棋不定,略微思考后道:“黄承此人确是能吏,素有廉名也不假,可臣以为他太过于年轻,不适合此等重任,臣以为...”
还未等赵思明说完,二皇子便道:“尚书令谬矣,黄大人虽是年轻,确是英雄少年,怎会轻率孟浪,再者说到年轻人就该多加磨砺,何苦雪藏啊?”
听到二皇子一番夹枪带棒的讥讽,赵思明也不恼,笑道:“诚王说笑了,黄承乃是朝廷官员,那是老臣能够雪藏的?老臣实是担心他年轻,不够沉稳,做事思虑不全,要是坏了赈灾大计就误了陛下的大事了!所以老臣又岂敢轻率举荐呐?”赵明思轻描淡写的又把诚王的话又回敬给了他。
二皇子轻轻一笑:“尚书令既然如此说道,倒是小王孟浪了。”
说完又一转头:“父皇,刚刚是儿臣孟浪了,尚书令所言实为在理,既然如此,儿臣以为就再派一名老臣辅助黄承,一同赈济,儿臣举荐谏议大夫王庸辅佐黄承,此人颇为稳重。若此,既可为国砥砺贤才,又可不误大事,请父皇俯允。”
赵思明刚想反对,成德帝便答应了:“那好,就听皇儿所说,命黄承,王庸为钦差大臣,全权处置赈济适宜,赐黄承尚方宝剑,可便宜行事。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吧。”
赵明思本想说点什么,可皇帝的话已经说了,自己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下朝后,太子东宫,左仆射庞文广和尚书令赵思明坐在下首,太子坐上首。相顾而问:“两位以为今日诚王所言如何?”
庞文广道:“今日之事确实扑朔迷离,匪夷所思。诚王力荐黄承,若要是他想给黄承下绊子,捧杀于他,他又何必再把王庸拉进去呢?”
赵思明也道:“宏川此言甚是,今日之事,我本以为诚王欲捧杀黄承,以便日后向东宫发难,毕竟黄承是我东宫旧属,可事后他又搭上了个诚王府的王庸,若办事不利,他诚王府也脱不了干系,莫非他真的只想赈灾?实在是捉摸不透啊。”
太子看了看下首不住摇头的的老臣,说道:“莫管老二是何居心,该提防的地方还是要小心提防的。”
赵思明和庞文广点点头:“谨遵太子谕旨”
诚王府内,行台侍郎左文清和太常卿尤景瑞看着诚王欲言又止。诚王只当是看不见他们,并不回答。他们又看向郝昭。
郝昭抚着胡子笑道:今天王爷可是下了一手好棋啊,哈哈哈哈。见二人任是不解,郝昭又道:“你们觉得王爷是怎么想的啊?
”左文清捋了捋头绪,说道:“满朝皆知,黄承是东宫旧属,属下本以为殿下此次力荐他为钦差是想暗中破坏,然后借机发难。可见殿下将王大人也并列举荐,我等便看不明白了。”
郝昭看着他俩,缓缓道:“殿下是嫌棋盘小了。”
“没错”
此时不说话的诚王开口了。
“我今日从头到尾都没有想过给黄承下绊子,他才几斤几两,用得着本王来算计他,我是要他屁股下面的那张椅子!我今天故意激赵思明就是想把王庸拉进来,我知道赵老头肯定要和我唱反调,把王庸拉进来就是我反将他一军。无论如何都得是黄承去办这个差事,而且无论如何我都得帮他办好。办好了差事,人家才有扶摇直上的理由,才能乖乖的给本王腾位子啊哈哈哈哈!太子的尚书省,本王也想搅弄搅弄”。
自大朝会以后,成德帝当即下旨,令嘉平,永济,永和三仓调拨二百万石粮食周转二州,着命户曹清点灾情,拨款三百万两以供赈灾资用。令尚书左丞黄承为赈灾正使,持尚方宝剑,决断赈灾一切事宜,可便宜行事。谏议大夫王庸为副使,协助黄承办理事宜。通力合作,以救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