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啦

麦冬在山洞待了七天,白天跟雪人们一起去白石山采石烧石灰,洞口放上恐鸟爱吃的野果嫩叶,晚上回到山洞休息。但七天来,除了一头误入的珊瑚角鹿,再没有其他动物造访过山洞。

这时天气已经相当暖和,几乎所有南迁的动物都已经折返,大地重新变得生机盎然。

麦冬见到了珊瑚角鹿,见到了镰刀牛,见到了许许多多在冬季来临前消失现在又重新出现的动物,却唯独不见恐鸟一家的踪迹。

她甚至抽空去了最初发现恐鸟一家的地方,却只找到它们去年夏天留下的旧巢的残迹。

她心里空落落的,有种跟朋友约定好见面,时间到了对方却没来的失落感。但事实上,恐鸟自然没有跟她约定,它们不是人,不会说话,哪怕再怎么有人性,也是跟她完全不同的物种,也不会有她这样矫情的思绪。

第七天夜里,恐鸟还是踪迹全无,麦冬辗转反侧了半夜,恍惚间甚至觉得,去年那几个月的温馨相处是否只是她自己的错觉?于恐鸟而言,她也许并没有什么不同,与珊瑚角鹿、镰刀牛一样,不过是自然中平平常常的一种动物罢了。所谓的温馨,或许只是她在寂寞环境下的移情,因为寂寞,所以将平常的相处看得太重,但对恐鸟而言,那不过是再平常不过的一段日子。

麦冬越想越觉得这就是真相,躺在石床上,眼里忍不住泛出酸意。

等她反应过来自己眼泪又快要落下来时,狠狠地揉了揉眼,小声地骂了自己一句,“矫情!”。

她从不是多愁善感的性子,初中高中的毕业聚会上,许多女同学抱着哭成一团,她却愣是没啥感觉,心想各种交通工具那么发达,就算一时分开,想见也总能见着,有什么好哭的。

可是,这里不是交通发达的二十一世纪,这次离别也不是“想见总能见着”的后会有期。

这一别,就是永别了。

这个世界的一切一切,都再也见不到了。

所以才会比以往多愁善感,心情起伏不定,为了一点小事就想落泪。其实,恐鸟怎样看待她又有什么所谓?喜欢她也好,将她当成寻常飞禽走兽也好,那段一起相处过的日子真实存在着,她曾从中得到过快乐,那么只要记住当时的快乐就好,世间百分之九十九的烦恼都源于想太多。

第八天一大早醒来,麦冬盯着因失眠造成的黑眼圈爬起床,愣愣地坐了一会儿,直到听到雪人们在洞外搭的临时帐篷里发出起床洗漱的声音,才长舒一口气,走出山洞,加入雪人的队伍,一起在小湖边洗漱。

春水青碧,还泛着凉意,水中能看到各色鱼儿游动。麦冬定定地看了会儿水里的游鱼,最熟悉的银鱼、黑白鱼和胖头鱼都在湖水中自在地游动。

她还清楚地记得,当初正是小溪里的鱼缓解了她的食物危机。她还记得黑白鱼鱼腥味很重,胖头鱼刺少肉嫩但同样味腥,银鱼个头小但无比美味,当然,这是生吃的味道。后来终于有了火,于是除了银鱼,她再也没有生吃过其他种类的鱼,黑白鱼和胖头鱼也能用调料和烹煮方式变得很美味。

不只是鱼,所有她接触过的这个世界的事物也都是如此,从陌生到熟悉,从试探到征服,从手足无措到驾轻就熟,就像婴儿,从初生时的只会啼哭,到会爬会走,最终能够无畏地行走于前方路途中。

虽然前方的路途似乎更加平坦,但还是会不时回望曾经走过的崎岖坎坷小路。

而现在,这条更加平坦的路出现折点,一条依旧平坦,一条充满未知。

她选择了后者,因为,后一条路的尽头可能就是家。

将凉丝丝的湖水撩到脸上、手臂上,沁凉的水似乎涤净了心底的一切杂念,麦冬只觉得脑袋从未如此清醒过。

她望着周围熟悉又陌生的景色,看着雪人们忙忙碌碌又要开始一天的工作,看着仍旧没有恐鸟踪迹的深山密林,最后,将目光投向被群山遮挡住的大海的方向。

既然已经选择了,那就坚定地走下去吧。

洗漱过后,麦冬就和咕噜踏上返回的路程。

部分雪人继续留在这里采石烧石灰,还有一部分,则与麦冬一起将这七天的工作成果运回北岸。这批石头和石灰运过去,就可以正式开始建造房屋了。

临走前,麦冬叫来负责采石工作的雪人,让它留心附近,如果有恐鸟的踪迹,就让运输的雪人通知她。虽然这样吩咐,但她已不像来时那样抱着强烈的希望了。

能再见到恐鸟一家自然更好,见不到……也就罢了。

世事从来没有十全十美的。

运输石灰的木筏从海边经水路运到对岸,有咕噜保驾护航,一路顺风顺水,偶有不长眼的海兽,很快便被咕噜收拾掉。经过一个冬天的海上猎杀,咕噜对付寻常海兽的效率非常之高,早已不是过去的水平。

但这不说明就可以高枕无忧,海路运输不是那么简单的。即便只是在非常靠近沙滩的浅海,即便风平浪静没有海兽攻击,小小的木筏也不足以载动千万斤的重物。不过幸好,这个问题在出发前就已经被解决了。

在早前的魔晶研究中,咕噜虽然没研究出取暖的法子,却误打误撞研究出增加浮力的法子。将魔晶处理后按一定规则嵌在木筏上后,木筏四周一定范围内的水体浮力大大上升,这就相当于减轻了物体的重量,因此即便木筏上装满沉重的石块石灰,吃水深度仍然不会超过木筏本身。

这样一来,即便没有性能良好的航船,也可以很好地利用水利来运输。

也正是这个成果的出现,才让麦冬一直坚信,用魔晶制作魔法工具是一条可行之路,只是现在一切都还处于开启阶段而已。

到了距树洞口最近的海域,木筏停靠上岸,岸上有事先得到消息的雪人来迎接,它们丝毫不嫌累,抢着上前抬那些盛放石头和石灰的沉重藤筐,手心被勒红了脸上还带着笑。它们知道,这些东西将被建造成坚固的房屋,而坚固的房屋则可以让它们摆脱地底的生活。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抬着藤筐,经过整齐的农田,来到规划好的居住区。

经过将近两个月的精心侍弄,农田已经初具规模,豆腐块一样的农田里,条条田垄笔直整齐,因为雪人的辛勤劳作,地里几乎看不到杂草。又因为雨水和光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有些已经开始了第一轮产出,野外搜寻的物种不说,茄子正在开,青椒已经有果挂枝,去年刚播种的椒小苗也已经开,虽然朵稀稀落落的,但能在第二年就结果,已经很出乎麦冬的预料了。而且,被麦冬格外看中的那种谷物也开始抽穗了。

只要没有什么天灾,今年的收成虽然不会太好,但也绝对比雪人以往单纯靠采集好上许多。而且这才只是第一年,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种植技术的改良,终有一天,雪人能够彻底摆脱原始的采集时代而步入农耕时代。

路过一片正在开着紫色小的茄子,再往前就是居住区,望已经等候在那里。

麦冬没有休息,放下藤筐,就与望一起指挥着雪人们开始建造工作。

所有房屋规划都已经在冬天的时候就想好,连街道和地基都已经用石灰做白线画好,现在直接开始破土动工就行。

房屋是最简单的平房,为了保暖,建成了四合院的形式,四面围着中央,中央处引地火,每间房屋下都挖有甬道,以使地火的热量穿过整个四合院。

虽然房屋样式简单,但相比地球上的用料,麦冬规划的墙壁厚度几乎是地球上的一倍,不仅地基用了大块的岩石,连大半墙壁也是用的石砖,砖头只占了三分之一的量,而且这砖还是特别烧制的加宽加厚型,每块砖都有地球上的普通方砖两块厚。

墙壁越厚越保暖,也越能抵抗外敌入侵,所以麦冬自然是想将墙壁建的越厚越好。但越厚的墙壁用料越多,砖块还好,原料多人手足,总能烧出足够的砖,但石砖却完全是依靠咕噜。咕噜的爪子用来削石头特别方便,这几天都在充当削石工,一爪子下去,坚硬无比的石头便被削成整齐的方块,效率比数百个雪人烧砖的效率高,连形状都比雪人制出的砖更标准。就是这样的高效率,才满足了雪人房屋对大量石砖的需求。

房顶的材料也不再是盖畜棚时的枯草树枝,而是刚刚烧出的瓦片。瓦片是最简单的半圆筒形,再复杂的麦冬也不会弄,反正只要实用,能挡雨就好。

材料俱备,只等破土动工。

已经建造过一次畜棚,房屋的建造过程便非常顺利,挖甬道,引地火,打地基,砌墙体,上大梁,铺顶瓦……从一无所有的荒芜之地,到整齐矗立的联排小屋,这片土地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

看着逐渐有了雏形的村落,麦冬计算着时间,终于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期限。

入冬前建造好房屋,安排好其他杂事,然后,就是她回家的时候。

ps明天有更新~

第21章 肥皂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五章 第五十四章 第33章 山居第四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2章 走出丛林第六十九章 第17章 终醒转第五十四章 第九十七章 第24章 海滩第110章 强第八十一章 第106章 啦第106章 啦第115章 雪人番外(一)第110章 强第8章 奇怪的蛋第115章 雪人番外(一)第七十八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九章 第114章 再见(二)第四十二章 第九十九章 第10章 蛋蛋孵化第3章 寻找水源第115章 雪人番外(一)第八十一章 第114章 再见(二)第7章 地心熔岩第103章 症第八十三章 第1章 始丛林第110章 第27章 失去第九十一章 第70章 伤离别第三十五章 第八十八章 第116章 雪人番外(二)第六十六章 第八十三章 第10章 蛋蛋孵化第17章 终醒转第五十一章 第七十六章 第100章 大第六十一章 第32章 避水第七十七章 第八十四章 第八十六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一章 第五十五章 第2章 走出丛林第31章 归来第105章 啦第17章 终醒转第12章 取名字第104章 啦第八十一章 第20章 狩猎场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四章 第31章 归来第50章 大结局第九十五章 第五十三章 第19章 摔倒了第五十六章 第八十四章 第九十一章 第29章 龙山第111章 疼第50章 大结局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九章 第八十四章 第15章 梦还乡第111章 疼第24章 海滩第七十六章 第九十四章 第90章 大第四十七章 第六十九章 第19章 摔倒了第八十六章 第四十二章 第五十四章 第15章 梦还乡第五十八章 第116章 雪人番外(二)第25章 改造第四十六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