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就这么点骨气

“莫道昆明池水浅,原来是为练海军”

夏日三海水波荡漾杨柳成荫,较之宫禁来说,自然凉爽清幽,故帝王后妃们夏天常来三海游憩。自元代定都北京来,三海便不断拓建。到了清代,三海是宫殿成群楼阁相望。康熙、雍正、乾隆几代皇帝,不仅将此当作游乐之地,而且在此宴请王公大臣,并在勤政殿等宫殿里召见官员,处理国事,接见进京朝觐的外藩国使臣,欢迎得胜回朝的出征将士。

三海里的水时常疏浚,保持一年四季的清亮洁净,又特为种了不少莲藕。每到三夏时节,一眼望去,三海之上碧叶田田,莲花盛开,真正是“映日荷花别样红”,那景况的确是清雅至极可慈禧却还嫌它不够气派,不够豪华,于是醇王下令,主持海军衙门的他便调海军费重修了三海。

三海气象果然一新,慈禧心中自然欢喜。只不过这修园就在恢复水操旧制和筹建昆明湖水师学堂这种冠冕堂皇的名义之下正式开始,经费自然从海军出。人人明白这是“挂羊头卖狗肉”,自然也留下了“莫道昆明池水浅,原来是为练海军”的诗来。

诗留下来了,几年后军费被挪去修园子,因而穷困莫名的北洋水师也败了,大清国赔了亿万两银子,可慈禧却得到了自己“颐养天年”的园子,即便是庚子后,大清国人头赔了一两银子,为了重整被八国联军作贱一番的园子,慈禧还是耗了几百万两银子把园子重新修葺一番。

大清早的,奕劻来到颐和园东寿殿觐见太后,首先递上军机处的奏报:

“陈逆及其党徒在各地活动骤紧。近日,匪逆于川地起事,已被平息。昨日,西安炮营队官起事,旋败死。”

被这个消息惊得睁开微闭眼睛的慈禧叹了一句。

“这国势日微,附众陈逆那样的暴徒,看来还不少呢。”

跪在地上的奕劻连忙说了一句。

“老佛爷,汉人仇满活动日紧,奴才已命令各地严加防犯并搜捕复兴党徒,同时照会各国限制黄埔学堂毕业之众的活动,并要求拘捕其中带事者。”

“很好。要各地务求除恶务尽,决不能手软,宁可错杀,不可漏网,更不能让死灰复燃。命各地最要密切注意那些文人学士,他们最会蛊惑人心,教唆闹事。你现在就以军机处发令谕令:禁学生干预政治及开会演说。”

“奴才即命办理。”

叩了个头,奕劻接下了旨来。

想着慈禧又问一句。

“袁世凯从保定出征了吗?”

“回老佛爷,袁大人那有许多事务正待交结,想来交待完了,自然的也就会出征了。”

“为什么他回到的保定后,在召集大小将校集于总督府后,又窝在他的被窝里养着命,这也是交待吗?”

“回老佛爷,袁大人……”

“胡说”

一旁新晋到军机大臣、兵部尚书铁良吼道。

“他分明是无意南下,意在拥兵威胁朝廷。”

“你在和谁说话?这样放肆无礼他果真带兵人京师,难道会张扬着开会?他要威胁早威胁了,何待今日?”

奕劻转向慈禧叩了个头。

“老佛爷,袁世凯一向忠于大清,召集将领议事,恐怕也是为了南征一事着想。老佛爷试想,如果他对老佛爷哪怕有一点不忠,当年也不会冒出卖皇上的恶名来为老佛爷您保驾吧?”

说着,奕劻又拿出一份奏折道。

“这是袁世凯今个递的奏请,袁世凯现在是想走而不能走。”

接过奏折后,慈禧看了几眼,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愣愣地站在那里。眉头就皱成了一团儿,看过后把它交给铁良,铁良仔细看了一眼怒道。

“世间有这么凑巧之事?什么刘凌志只身赴约萨哈洛夫,保青尼洼还朝,此等大功虽于国有功,但恐日人干涉,……这全是借口托辞。”

不待奕劻讲话,慈禧却是点点头道。

“看来袁世凯确实是为朝廷着想。”

于是拿起笔在袁世凯的奏折上硃批道:“着左右两镇即日南下,外事自有外交部着事办理。”

写好,慈禧把它交给奕劻道。

“军机处即刻把这个批文送交袁世凯,袁世凯是会办外务,可南方的兵事日紧,这可是头一等的大事,还是让他着日领兵南下吧他北洋大臣虽有外务之责,但南方陈逆却是更为重要这样,就先让他缓上几日吧。”

“嗻——”

铁良却在旁边补充一句道。

“若不是庆亲王的引荐保举,他袁世凯哪有这么大的架子,什么非他不能处外务,当真是我大清国无人吗?”

“呸你乳臭未干知道什么?你这样说话对得起九泉之下的荣中堂吗?袁大人是荣中堂一手提拔的,也是老佛爷自己看中的人才,我是什么时候认识他的你这样说是对我的不恭,是对荣中堂的不恭,是对老佛爷的不恭;二,……”

“不要说了”

这会慈禧发怒道。她倒不怕奕劻揭自己的短,而是奕劻提到了荣禄。一提到荣禄,她就是一阵揪心的痛苦。

这会又像是想起什么事一样,慈禧想着又说了一句道。

“至少青泥洼嘛,那内田庚哉不是在和外交部谈吗?若是日本人态度紧得慌,就把青泥洼给日本人吧这事交王公大臣各部院再议一议,关外是大清的发源地,命脉所在,要慎重从事。——没有事,就退去吧。”

在奕劻离开后,慈禧却又传旨良弼速到东寿殿来。

看到良弼进殿后,看着面前的铁良、良弼二人英武的身姿,慈禧的心里宽慰了许多,这大清国还是有人在的,旗里还是有人才可以使唤的。

待良弼行礼后,慈禧才开品言道。

“你们近前来说话吧。”

良弼两人谢恩,站在跟前。

看着他们两人,慈禧的脸上却是露出些欣慰模样。

“往后,大清就指望你们了,荣中堂去后,我们满人中没有一个人能主持军事,何况即使荣禄在日也要靠李鸿章、张之洞;而在这以前,要靠曾国藩,满蒙的后代竟衰颓到这种地步,非要靠汉人才能坐稳天下吗?”

“老佛爷。”

铁良和良弼齐齐地跪倒在地说道。

“奴才们再不敢不努力了。”

“再不努力,将死无葬身之地曾国藩、李鸿章对大清还算知恩图报,有点忠心,可现在的袁世凯心怀不轨之心,大清危在旦夕啊”

这一次袁世凯的先是足疾又是的吐血,现在又借着青泥洼之事,总之就是想拖着时间不南下,过去她觉得袁世凯还算是个听话的奴才,现在慈禧算是看清了这只奴才的心里不知道装着什么不轨之心。

“所以要杀了他”

铁良狠声说了句。

“这样会激起事变,他的军队就在京畿,对他现在还不能妄动,何况这些年来他和各国交结甚厚,若骤然做出突然行动,列国也会干涉,更何况的南方陈逆势大,虽其未向北方进犯,可水师前天从逆,想来张之洞或查从逆或是尽忠,也就是最近几天的功夫,这大清国现在还要靠着袁世凯的新军,去撑上一阵。”

“若是逼反了袁世凯,只怕大清国也就倾间不保了,旗人的子弟只会逛窑子养鸟听戏,恐怕跑都跑不动,还能打仗?”

提着自家人的模样,慈禧就是一阵阵的心痛。

“袁世凯领北洋新军南下后,这京畿就算是空了,咱大清国不能只有袁世凯的北洋军,我今天让你们来就是让你们学着袁世凯,也要训练自己的军队”

“是的,太后奴才早有此想”

良粥急忙点点头。

“我们也要练兵,我们也要办军官学校。”

慈禧这会才是老怀心慰的笑了笑道。

“铁良已是兵部尚书,袁世凯的兵权是不用夺了,只要他南下,和陈逆打起来,胜固然好,可北洋军肯定也一群伤兵残将了,败了,北洋军也就完了。良弼你可得多帮帮铁良,尽快招揽人才,尽快训练出一批能统兵打仗的将校,你是从日本军校毕业的,你应该有办法。”

“奴才若不竭尽全力,就不是大清的子孙”

良弼昂扬的答道。

“嗯有这心就好,袁世凯当年要九百万两银子练六镇新军,若是洋人银行那借得那一千三百万英镑到了,就拿出三百万英镑来给你们两练兵,给我练出十镇新军来咱们旗人的新军”

两个人一听慈禧的不由欢喜起来,同时叩首答道。

“奴才定不辜负老佛爷重托,练出十镇新军来”

“好了,你们今后都要历练历练,学着处理人事的方法,练兵固然事关大清国的生死,可这处理人事的方法,却关系着这新军能不能练成”

说罢,慈禧手摆了下,便着两人退了出去。

“袁世凯是一条恶狼,奕劻是大清的败类”

这身边的可用之人咋就这么少呢?想着南方的陈逆,还有这几天那青泥洼的事端来,慈禧只觉得一阵头痛,想着这些事,慈禧便垂下眼帘,心里默声念叼道。

“愿佛保佑我大清万万岁,愿佛保佑我身体健康。我一定使所有的寺庙香火不断。”

这句话不过是刚完,就觉得一阵旋风好像从地穴中吹来,冷冷地阴阴凉凉地从室外扫了过来,慈禧被激凌的打了个寒颤,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头不禁一阵眩晕。

待一身极具英国绅士派头打扮的内田康哉坐定后。他便开门见山地说道。

“庆王爷,我告诉您一个不幸的消息:我国政府认为,贵国擅自接收青泥洼一事,不仅是一起极其严重、影响恶劣的事件外,还同样严重破坏了贵国的中立条款不知庆王爷知不知道?”

内田康哉的这番话却是让这位“庆记公司”的大掌门奕劻惊讶不已。他第一个感觉就是那个从俄国苦役营里逃出的刘凌志,这下是捅了大娄子了。

“内田公使,”

虽说奕劻以贪腐出名,但这主持总理衙门这么长时间,到底也是和八国谈过判,见过大场面的这会虽被内田康哉这么威胁着,可却依打着哈哈。

“您所说的这件事,内情嘛,我还真不知道。我国政府一向与各国友好,即便中立了,就绝不会破坏中立条款的,更何况,内田公使您也是知道的,虽说我大清国中立了,可这东亚同文,我们还是心向贵国的,在关东,大清国可是有两三万协助贵军作战,这刘凌志庚子年的时候,就已经被俄人索押到苦役营里,他的行为与朝廷是没有一丝关系的。”

而对奕劻又是打哈哈,又是扯内情,最后又把自己撇开,内田康哉冷笑了一声说。

“庆王爷,据我所知,你们的朝廷不还要嘉奖刘凌志吗?我的消息来源于鄙国朝廷内部,我是否可以将此理解为,你们不仅默许了刘凌志的行为,同样也准备宣扬青泥洼收复?”

从内田康哉的神态中,奕劻已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不管是俄国还是日本,对于大清国来说,都是两个惹不起的瘟神,若不是因为惹不起他们,就像当初袁世凯说的那样,李合肥与俄订有同盟之约,论公法应助俄,而日本以保我领土,仗义兴师,论情理应助日。而以国力,无论助俄助日,均不可能,而战场又在大清的领土之内。不得已,才以辽河为界,宣布中立,辽河以北划入战区。

可现在那刘凌志和萨哈洛夫签的《达尼尔交地章程》却把这池原本就是一团混水的池水给搅的更浑了。心里这么想着奕劻却是沉默了下来,这老佛爷说若是日本人逼的紧,就把青泥洼让给他们,可若是这话从自己的嘴里说出来……

奕劻在那面无表情的沉默时,内田康哉反倒是紧张了起来,上午他刚从保定回来,在保定的直隶总督府里,他和袁世凯就青泥洼的事进行了一番深谈,袁世凯的反应远超出了他的意料。

在他通过北洋军日本顾问阪西利八郎询问,若是武力解决青泥洼时,那位从战争刚一爆,就秘密支援日本的直隶总督袁世凯便亲口讲。

“日本总说两国情若兄弟。即使是好兄弟,兄长殴打弟弟的脸,弟弟也会愤怒的。”

虽说日本绝不会冒着达里尼港口被彻底破坏的风险去强攻达里尼,但这件事上,清国官员的表现却是远超出了日本的料想,就像那些清国官员甚至不断上奏请旨嘉奖那位前金州同知刘凌志一般。

沉思了好一会,奕劻才想起三天前,青泥洼一事时,袁世凯给他拍来的一份电报。

“朕以东亚之和平,为衷心之欣幸。以故就有关清国及朝鲜两国之时局问题,朕命政府自去年以来即与俄国进行交涉。然而不得不确认,俄国政府已无顾念东亚和平之诚意。盖清,朝两国领土之保全,与我x本之独立自卫有密切关系。于兹朕命朕之政府,停止与俄国交涉,决定为我独立自卫,采取自由之行动。朕信赖卿等之忠诚勇武,期待卿等达其目的,以保全帝国之光荣。”

沉吟着,奕劻却是把日本天皇对俄的宣战昭书背了出来,他背出这宣战昭书的内容时内田康哉只是心头一紧,之所以拖了三天,东京还没有讨论出个所以然来,最后还是天皇和伊藤院长拍板定下“外交解决”的决定,根本原因就是出于武力逼迫倒致的清国在中立中的走向,同时暴露日本宣战的真正原因。

在这场战争中日本利用清国人敌视欧洲人的心理,将这场战争称为为亚洲人反抗欧洲人、黄种人报复白种人的战争。日清两国“同文同种”,如同兄弟一样,日本尊重清国的主权,毫无侵占中国之意,帮助中国收复国土等等,以麻痹清国人,这使得一部分清国人对日本产生幻想,以俄败为喜,以日胜为幸,有的还向日军报告敌情。

而俄国人以此为口实,把自己的失败迁怒于清国人,更加疯狂地进行烧杀y掠,这反倒使更多的清国人主动帮助日军,但这一切都无法同青泥洼的重要性相比。

“庆王爷,我需要提醒你一点,贵国在青泥洼的行动,完全可以会被我们理解为:贵国破坏中立条款,准备倒向露西亚”

“什么?”

奕劻的双眼一瞪,他呆看着内田康哉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奕劻的惊讶和表现出的恐意,让内田康哉心头一松,清国人表现出来的态度或许出乎意料,但是他们心底的勇气却完全是在自己的意料之中。

“不,内田公使,我们绝对没有破坏中立的意思,如果……如果你们想要青泥洼的话你们尽管拿去便是了,中立条款我们肯定是不会破坏的”

说出这番话时奕劻完全忘记袁世凯在电报中告诉他的“拖着他们,心下硬气点,到时自然的他们就会让步了”,对于奕劻来说,他绝不愿因青泥洼引出任何外交麻烦。

“如此就多谢庆王爷了,还请庆王爷能够督促贵国朝廷尽快下旨,……”

在内田康哉道谢时,他同时从怀中取出了一张日本正金银行的支票双手奉到了奕劻的面前。

“王爷,这是我国的一点小意思,还请笑纳”

第266章 最后一次第148章 集会第118章 是我……第232章 目标所在第117章 石油第65章 在盛府第153章 不离与不弃第119章 理想与现实第196章 清流县第89章 平地惊雷(上)第137章 悲愤之事第128章 兵马未动,宣传先行第47章 杀个人第160章 无月之夜第40章 反差第80章 差距第12章 cross the Rubicon第122章 沙皇第163章 间行第87章 血的回报第241章 从善而流第154章 梦魇第74章 士兵与帝王第110章 疑虑第28章 绷带所新兵第231章 夜探第160章 阴谋链第2章 骂摔第44章 凶狗第55章 要下决心第34章 袁世凯的建议第61章 好与坏第128章 国民的胜利第88章 心腹之患第81章 威胁第65章 影子里的将军第160章 阴谋链第233章 西安第7章 谈话第277章 开城门第135章 真理制造者第264章 “友好”国家的反应第94章 原贤二的悲剧第94章 何为真理第259章 适当的回应第84章 革命者第100章 教导队第208章 中日亲善第1章 人性贪第144章 飞吧第48章 变化第54章 巴格达上空的大象第25章 争论第187章 自沉吧第192章 南北两地第272章 启航与美龄第208章 中日亲善第95章 劝说第82章 专家第10章 这是逼我啊第27章 要快要狠第115章 官与兵第148章 选择第79章 可以做第137章 利益第164章 不沉的靖远第3章 老少两狐狸第95章 三羽乌第86章 局座沉思谋阴谋 木偶牺牲有价值第178章 接敌第53章 重战第49章 中国需要一个独裁者第119章 惊恐第58章 丛林时代的法则第43章 拍卖会!第2章 出发吧第277章 对话第145章 飞吧第162章 士为何死,唯正义112章 各有所需求定阅第164章 初见第38章 卖给你了第115章 对话第154章 梦魇第80章 差距第12章 打赢这一仗第117章 国之妖孽第71章 三都澳第60章 无可奈何第84章 革命者第72章 什么决定脑袋第32章 鼎沸第36章 一千万第150章 另一场战争第202章 圣与贤第10章 不择手段第190章 水师第129章 什么样的人第79章 转变第209章 阴谋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