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无价

“支那军军抵朝鲜,远东露西亚利涅维奇军异动”

只是一个新闻,整个东京就像被置于烤架上一般,原本在中日重战之后,叫嚣着“打到南京”“收拾支那皇帝”的日本人,这会却出人意料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没有人再去谈什么支那,更没有人去谈华军,几乎所有人都在那里谈论着露西亚,这个曾令他们恐惧到极点,战场上的胜利又让他们不屑一顾的国家。

十一年前,三国干涉还辽后,“卧薪尝胆”这句话成为了日本的流行语,在日物战争之前,日本人人对露西亚帝国的恐惧与仇恨程度,绝非外国人所能理解,面对这个军事实力上比日本高出许多倍的大国,日本用了十年的时间整军备战,来自日清战争的赔款、超出寻常的军费开支,日本人通过抑制国民的生活质量,编制出超出其它国家所能承受的军备支出,本身就已是一个奇迹,而创造这一奇迹的正是忍饥受饿的日本国民,外部进逼、随时可能威胁到日本存亡的露西亚帝国把日本变成一部战争机器。

一年前,辉煌的胜利,曾令整个日本为之沸腾,日本人渴望着战争结束后,能够像日清战争时一般,获得巨额的赔款,获得至少整个萨哈林岛的割地,可是现在面临“支那军介入,势力大崩”的局面,曾狂热的日本却不得不去考虑一个一年前就已经考虑了十年的问题了,露西亚帝国会不会进攻韩国。

在东京城中皇宫,首相桂太郎、军令部长元帅子爵伊东祐亨、参谋总长元帅侯爵山县有朋、军令次长海军中将伊集院五郎、海军大臣山本权兵卫、海军次官海军中将齐藤宝、陆军次官陆军少将石本新六以及满洲军参谋长儿玉源太郎,一众人坐在那里,此时的会议室内的气氛显得有些古怪。

“山县元帅,你告诉我,我们能挡住华军吗?”

尽管在开口时,桂太郎已经清了下嗓子,但是声音从他的喉间迸出时,却依显得有些沙哑。

“参谋本部已经命令第三预备师团移师平安南道,安州、价川一线,以阻挡华军进攻,同时命令从九州出发的第七预备师团转向仁川,希望一切都还来得急。”

山县有朋这个长州藩出身的武士,在说话时,声中带着一丝忧虑,参谋本部制定是饮鸩止渴式的计划。

一听到第三预备师团调动了,桂太郎连忙隔着桌子探出上身,小声问道。

“山县先生啊”

桂太郎的脸上带着一些疑问。

“如果第三预备师团调动了,那么图门江怎么办?露西亚会不会进攻韩国,如果他们和中国人联手控制了韩国,山县,到那时可就不妙了”

在听到这个问题后,山县有朋拉下了脸,然后才开口说道。

“首相阁下,现在如果不调动第三预备师团,在未来几天内,整个朝鲜北部都将完全向华军敞开,即便是第二、第三两个预备师团留守在图门江,他们的后路也将被华军断绝,到那时,露西亚军只需要轻轻的一推,就可以抛倒他们的防御,为今之计,摆在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在露西亚军没介入韩国之前,把华军请出韩国”

这时山县有朋反倒用了一个请字,而不是军人惯用的“打出去”。

“为今之计,这恐怕是最要紧的事情了,如果不能阻挡华军在韩国的行动,那么下一步,露国的利涅维奇将军势必很可能在未来几天内,向图门江一线发起进攻,利涅维奇有在远东有几十万军队,而我们用来阻挡他们的却只有一个师团,所以我们需要再动员十个师团”

“再动员十个师团”

山本权兵卫突然提高了嗓门儿。

“山县先生,还有桂阁下,再动员十个师团需要多少钱?十个师团、二十万人,截止到现在,日本已动员了八十万人,平均每四百五十人,就有一名军人,现在日本的人力已经枯竭了,如果再从日本动员这么多军队,再过一个月就到了水稻插秧的时候了,报纸上写到,很多地方因为征召太多,导致田间无劳力耕做,再加大动员,那么今天势必有可能发生饥荒”

陆军次官陆军少将石本新六鼓足腮帮子,猛打断山本权兵卫的话语。

“难道说,我们就做视未来露西亚军对韩国的威胁,甚至进攻吗?是不是等到日本真的失败了,才能实现阁下的愿望吗?”

在这战争中,山本权兵卫是有名的“失败主义者”,早在两年前的预前会议上,就曾认真的反对和露国开战,甚至在整个日俄战争期间,山本都未能运发表过一句“豪言壮语”,这会石本新六的指责,似乎也是有所出处。

“我的愿望?”

山本权兵卫冷哼一声,并没有理会石本新六,而是把问题踢给了山县有朋。

“山县先生,你告诉我,是不是说,如果现在陆军再扩充十个师团,就能立即阻挡华军,还有露军的对韩国的进攻,如果你说是的话,那陆军就再扩充十个师团吧”

问题被踢给山县有朋后,他张张嘴并没能发出声音,即便是再扩充十个师团,单单是训练就需要三个月,而山县有朋之所以要求扩充十个师团,根本原因是为战争结束后早做打算,只要现在组建了,战后肯定要保持下去,而现在他最害怕是战后露西亚的报复,以及可能出现的露中同盟,所以才要保持尽可能多的军队防备露西亚的进攻。

至于韩国的现实问题,他更倾向于另一个方针“让伊藤去解决吧”,只要伊藤能让中国人停止行动,他就有把握在韩国再一次击败利涅维奇。

“想保住韩国不为露国控制,那就只有一个选择”

从会议开始就,即未发表任何意见的儿玉源太郎,这会开口说话了,和这间会议室内的所有人一样,他并不没有提中国,实际上在得知华军进攻韩国的消息后,所有人在惊讶之余,立即意识到,这是中国企图通过进攻韩国增加自己在谈判桌上的筹码。

“那就是把满洲军主力从满洲调回韩国,只要满洲军主力到了韩国,那样的话即便是利涅维新越过咸境北道、咸境南道,一直打到江原道,我们也有足够的把握确保韩国无虑,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满洲军主力从满洲调回韩国”

儿玉源太郎在说话时加重了“调回”的字眼,向中国学习一千多年后,日本人同样学会在文字上作一些文章,撤军不叫撤军,而用调回,至少这样能够照顾一些人的情绪,实际上,在儿玉源太郎的心里,在听说华军进攻韩国后,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松了下来,这就是他一直寻找的“结束中国冲突”的机会。

而在另一方面,这又未尝不是中国人刻意寻找的机会,能不能结束和中国的冲突,从而将全部的精力用于和更重要的敌人的决战上,说到底,就看这一次机会了。

“可满洲军的主力却是被包围的”

在桂太郎提出这个疑问时,他注意看了一下山县有朋的表情,山县的表情非常平静,似乎陆军方面在此之前,就已经达成了一些共识。

“如果不调回满洲军,韩国就保不住,韩国保不住,即便是将来停战以后,我们也不得去面对露西亚的直接威胁,我们的局面甚至还不如去年战争爆发之前,到那时,即便是扩充五十个师团,日本也不得不日夜面对来自露国最直接的威胁。”

几乎所有人的假设都建立在一个问题上,就是利涅维奇一定会越过图门江,实际上所有人都愿意相信这一点,无论是军人或是政客,甚至于日本国民都愿意相信这一点。

心下明白,如果要“调回”满洲军,中国人一定会狮子大开口的桂太郎,并不愿去承担“卖国”之名,于是便犹豫着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那能不能用将来的媾和谈判,把露国人请出韩国呢?”

“吃到嘴里的东西,不流血,是绝不会吐出来的”

神色比月前更难看的儿玉源太郎淡淡的说了一句,在道出这番话时,心中的苦楚在他那张神色中带着病态的脸上展现了出来,这一次,日本要吐出什么才能换取满洲军的“调回”呢?

“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伊藤身上了”

当伊藤博文乘座着中国外交部配给他那辆黑色的飞马f03型轿车,从他暂时租住的帝国饭店开往日本大使馆的路上,他整个人心中那层懊恼的阴影依然挥不掉。

在外观雄伟的帝国饭店内,今天早晨当他推开窗户,看着湛蓝清碧,水波不兴的玄武湖时,他看到那列车队驶出帝国饭店停车场,车队朝什么方向驶去,毫无疑问,是朝着位于旧城区中心的皇宫驶去,那位米哈伊尔亲王将会在那里同中国的皇帝陛下举行会面,也许就是上一次他所处的那个房间。

“中国、露西亚”

在伊藤博文于唇边反复喃语着这两个名词的时候,轿车稳稳停在日本大使馆的门前,在大使馆外,尽管只是上午九时,但这会却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依然是抗议示威的中国民众,在中国警察的护送下,悬挂着日本国旗的汽车缓缓驶进了大使馆,不过车身上却多出了一些臭鸡蛋之类的物体。

进入大使馆后伊藤博文走下轿车,车身上的臭鸡蛋味让他忍不住一皱眉,然后便迈动着他的一双短腿走向楼门,一边漫不经心地抬头看了眼大使馆内的值勤卫兵,那些卫兵在看到他的时候脸上大都带着些异色。

“该死的卖国贼”

一位执勤的军曹在伊藤博文进入大使馆时,在嘴边嘟弄了一句,声音不大,但却足够让伊藤本人听个清楚,然而伊藤博文却丝毫没有注意到这些,他快步走进大使馆,朝着二楼的内田康哉的办公室走去,今天内田并未向以往一样,在大堂内迎接他。

在朝二楼走去的路上,伊藤博文的脑海里始终萦绕不散的两个字是:韩国。

就在半个小时前,在帝国饭店的伊藤博文得到大使馆传来的消息,中国军队越过了鸭绿江,他们已经占领了江口一带,正在不断向南方进攻。

在二楼大使办公室门前,伊藤博文停下了脚步。缓了口气,他一进办公室,大使馆内的高级武官松井家藤中佐便恭恭敬敬地迎上来。

“阁下,根据我们目前所掌握的情报,华军已经向韩国挺进三三公里”

“是吗?为什么没有人阻拦他们?”

伊藤博文的脸上闪现出一丝疑惑,但转瞬即逝。

“在韩国只有两个预备师团又两个联队,两师团主力均在图门江一带警戒露国军,两个联队除去一个联队“驻守”汉城外,另一个联队分散布属在鸭绿江……”

“参谋本部的参谋们都是干什么的,都这么长时间了,为什么他们不向韩国增派军队……”

“辽东需要更多的军队,阁下,我们没想到华军会主动出境进攻韩国”

内田康哉大使接口说道,他同样也被这个消息惊呆了。

“没想到、没想到……难道你们就不知道,华军进攻韩国,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在朝鲜就只留两个师团,而不增兵,根本就是向贼敞开了大门他怎么可能不去偷东西”

伊藤博文说着,一面朝着沙发走去。

自从到达中国之后,伊藤博文这位明治维新第一功臣,便一直为缓和日本和中国的矛盾而努力着,一方面和军部共同结束这场冲突,另一方面,他却又需要独立承担起国内民众以及政界的压力,尽管结束冲突是天皇和军方共同的意愿,但军方却不愿承担这个压力,而天皇更不可能去承担这一切,也就只有他去牺牲个人了。为了日本的未来,他宁愿如此。

然而军方在朝鲜方向的愚蠢,却让战端重起后的华军有如猎犬闻到猎物的气息,他们那压抑在骨子里的好战的本性又开始鲜明地显露出来,或许对于中国来说,同样存在着和日本一样的难题,有人愿意结束战争,但有人不愿意,前线的将军们更渴望在战场的较量中大展身手。

但此时伊藤博文更担心却不是华军,华军是可以通过谈判来解决的,真正最让人恐惧的恐怕就是……露西亚。

“现在好了,军部要为自己的愚蠢买单了”

伊藤博文不无的自嘲的感叹着。

“现在他们都叫我是卖国贼,可他们却不知道,我正在尽一切可能维持日本的利益,可是现在呢?军队的愚蠢,却使得我们面临全盘皆输的局面。”

“阁下,我想局势应不至如此恶化吧”

见军部被伊藤如此指责,松井家藤中佐立即开口驳问道,尽管韩国现在没有军队能够阻挡华军的进攻,但是在他看来,伊藤显然是想借着这个问题出卖日本,以和中国结束冲突。

“不至如此”

到是一直未说话的参谋次长长冈外史少将替的伊藤做出了回答。

“从战场爆发之前,所有的问题实际上都是韩国的问题,对于日本来说,最令人担忧的问题是露西亚控制韩国后,日本将不得不直接面对这么一个国家,所以为了日本的安全,我们最根本的底线,就是把露国人赶出韩国,如果有可能的话,再将其赶出南满,但是现在华军对韩国的进攻却充分暴露了韩国薄弱的防御力量,为阻挡华军的进攻,位于图门江畔的第二、第三预备师团势必进行调动,一但图门江沿线部队调动,主力已经从北满撤往滨海总督区的露西亚满洲军必定会向韩国进攻,日本付出三十余万代价方才取得的陆地均势将完全改变面貌,即便是……”

长冈外史并没有继续说下去,满面愁容的他这会甚至开始后悔起了当初的冲动,假若没有中日重战的话,或许根本就不会有今天韩国危局。

但是现在他却不能不能怀疑,或许从一开始,中国人就精心构建起了一个陷阱利用“停战”的假相,掩饰其真实目的,然后再百般重挑战火,借军部不甘心任其利用满洲优势漫天要价之心,诱军部向南满增兵,从而削弱韩国防御,最终造成现在这种大门完全向中国、露西亚敞开的局面。

“我们……太短视了”

伊藤博文长叹一声,然后闭上眼睛,此时神色极为难堪的他,完全可以想象,如果露西亚趁机进入韩国的话,为了避免韩国为露西亚控制,日本将有可能在谈判桌上失去什么,到那时,或许将是一次日本的“马关”。

“阁下,大本营希望能够即时重启和中国的谈判,以尽快将满洲军调往韩国”

面对长冈外史转达的信息,伊藤博文先是苦笑一下,然后又吐出一句话。

“长冈君,你觉得三十万满洲军值什么价?”

第233章 算我一个第20章 小算盘第36章 野心第61章 土匪就是土匪第129章 什么样的人第210章 各种心思第190章 水师第107章 拾了个芝麻,丢了个西瓜第177章 南北震第125章 勾勒几笔第253章 解决之道第98章 不择手段第236章 我的帝国!第106章 技术分析局第148章 选择第140章 解决之道第181章 啊!东乡第157章 交叉第132章 决定命运的一天(上)第167章 怎么对待彼此第202章 圣与贤第8章 德国人的郁闷第70章 非国所能受第182章 从广东至上海第108章 家的感觉…第213章 攻城第141章 家与兄弟第47章 杀个人第69章 伊本;沙特的无奈第47章 理由第206章 登陆第23章 企图第274章 路政第121章 无奈的轮回第73章 人与人第267章 达赖第52章第54章 巴格达上空的大象第274章 路政第254章 关税特别会议第92章 冲动的代价又是准六千!!第159章 政治之物利至上 卓如却被精卫忽第99章 织网第17章 外出第94章 东京上海第136章 需要第138章 入役第157章 最好的归宿第146章 疑惑第177章 南北震第202章 圣与贤第218章 职业化第34章 意境第218章 谈判第61章 好与坏第23章 进攻第138章 界线第108章 误区第210章 各种心思第200章 暴雨第168章 决定命运的一天第265章 再次启航第33章 肖炘韧的敬酒第195章 争执第28章 绷带所新兵第147章 轮回第156章 人与奴才第150章 抉择第120章 王国与国王第156章 总理大臣机上思 行营之内设引子第244章 第一步第219章 保障第13章 前夜之夜第217章 让步第207章 四九城内外第279章 岸防第161章 集中营与迷徒者第266章 最后一次第171章 性质之变第260章 艰难的选择第283章 谣言的作用第3章 征程第154章 阻断第157章 总理大臣议糖果 糖果之后论鞭子第164章 初见第10章 乞力马扎罗的风第147章 耍猴子第61章 土匪就是土匪第72章 什么决定脑袋第53章 梦想第82章 樱花的本意第220章 安保条约第164章 大罢工(上)第1章 人性贪第37章 心思各异第100章 教导队第15章 达累斯萨拉姆港第105章 宝藏!第17章 虎口夺食第34章 袁世凯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