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算我一个

皇宫政务楼一楼大厅内,身着军礼服的侍从军官们肃目立正于大厅四周,持旗手手持国旗,军乐队演奏着国歌,内阁成员、咨议院以及社会各界代表以及各国驻华使节立于台阶下方,宽敞的政务楼一楼大厅,此时完全被一种盛典的气氛所笼罩。

与往日不同,今天的内阁成员、咨议院以及社会各界代表,并没有穿着新制衣,而是全都是穿着黑色或是藏青色的汉裳,而内阁官员们们则手持象牙笏板,毕恭毕敬的站在那。

身为总理大臣的张之洞,手持象牙笏,笏板过首,向着台上的陛下行着鞠礼。

“朕以国家之昌隆及臣民之福庆为衷心欣荣,依承于亿兆国民所赐之大权,对现在及将来之臣民,宣布此不磨之大典。惟赖中华之国民协力辅翼,肇造我中华以垂于无穷,此乃我神对之华夏国民之忠诚武勇、爱国殉公,以贻此光辉国史之成迹。……朕承万民之民愿,践华夏之帝位……愿增进其康福,发展其路德良能,并望依其赞翼,扶持国家之进展,乃践履帝国四年四月十二日之诏命,兹制定此大宪,以示朕所率由,停使朕之后嗣与华夏之国民,及国民之子孙,永远遵行之。”

同样身着黑色汉裳的陈默然在亲自念完最后一句话后,将手中的圣旨卷轴,亲手交给并递交给张之洞若观火。

“臣恭受帝国宪法!”

在接宪时,张之洞再次深鞠。

不过是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中华帝国宪法》在政务楼的典礼中,以陈默然亲手交给总理大臣的方式宣告发布,在递出宪法的瞬间,陈默然心跳猛然一阵加速,这部宪法会给中国带来什么?

是后世国人梦寐以求的宪政,还是……在心下冒出这个念头的时候,陈默然将视线投给蔡锷、肖炘韧等人,军方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这部宪法颁布将会从根本上堵绝,任何人试图绕过自己确立宪法的心思,但同样的,也有可能给这个国家带来混乱。

混乱!

绝不能发生任何混乱!

目光一敛,陈默然明白,或许最后唯一能依赖的只有……“国家统治之大权,朕承之于万民,侍之于子孙。朕及朕之子孙将来须循此宪法条款实行而无惩。

朕珍重国民之权利及财产之安全并予以保护,兹宣告于此宪法及法律之范围内,应使之完全享有。

帝国国会于帝国八年召集,以国会开会之时为此宪法生效之期。

此宪法之某项条款至将来遇有改宪之必要时,朕与朕之继承统治之子孙执提议权,议案交付国会,国议依此宪法规定之要件议决之,朕之其他子孙及国民不得敢试纷更。

朕之在朝大臣,应为联任施行此宪法之责,朕现在及将来之国民,应对此宪法负永远顺从之义务。”

皇朝大学的校园中,一名青年学生拿着报纸大声朗读着《中华帝国宪法》的文本,而在他的面前,数百名学生围在那里,他们聚精会神的听着,宪法,今天,终于颁布了,尽管颁布的是“钦定宪法”,但千百年来,中国总算是有了自己的第一部宪法,此时他们的神情中甚至带着一丝激动,对于这一天,国内数以千百万计的国民早已翘首企盼,今天这个宪法颁布的日子,各地均张灯结彩,民众欢呼雀跃着,自然这些渴望着宪法的学生们,同样是激情难抑。

“第一章,皇帝陛下第一条,中华帝国,由亿兆国民所选之皇帝陛下统治之。

第二条,皇位,依中华传统皇室典法之规定,由皇帝长子继续之。

第三条,皇帝陛下神圣不可侵犯。

第四条,皇帝陛下为国完元首,总揽统治权,依本宪法规定实行之。

第五条,皇帝陛下依帝国国会之协赞,行使立法权。

第六条,皇帝陛下批准法律,命其公布及执行。

第七条皇帝陛下召集帝国国会,其开会、闭会、停会及众议院之解散,皆以皇帝陛下之命行之。

第八条皇帝陛下为保持公共之安全或避免灾厄,依紧急之需要,于帝国国会闭会期间,可发布代法律之敷令。此敷令应于下次会期提交帝国国会,若国会不承诺时,政府应公布其将失去效力。

第九条皇帝陛下为执行法律或保持公共安宁秩序及增进臣民之幸福,得发布或使令政府发布必要之命令,但不得以命令改变法律。

第十条皇帝陛下规定行政部门之官制及文武官员之奉给,任免文武官员,但本宪法及其他法律有特殊规定者有特殊规定者,须各依其规定。

第十一条皇帝陛下统率陆海军。

第十二条皇帝陛下规定陆海军之编制及常备兵额。

第十三条皇帝陛下宣战和及缔结各项条约。

第十四条皇帝陛下宣告戒严,戒严要件及效力,由法律规定之。

第十五条皇帝陛下授与爵位、勋章及其他荣典。

第十六条皇帝陛下命令大赦、特赦、减刑及复权。

……”

听着这第一章关于皇帝陛下的一条条,学生们的神情发生了些许变化,当第一章念完的时候,保皇派的学生们喊起了陛下万岁的口号,而立宪派的学生则大都面带失望之色,他们听的宪法是远非他们想象的“立宪”,而是一个千方百计保持皇帝陛下权威的宪法,而此时,那些共和派学生却大都是面带愤怒之色,在他们看来,这部宪法根本就是以宪法的形式确保了皇帝的独裁,什么国会,根本就是……“……”

终于当最后一条被念完之后,危南思索片刻后,淡淡在的说道。

“不可否认,这是一部远远高于期望的宪法!”

在他看来,这部宪法中赋予的陛下的权力以及对君权的限制少之又少,但是以宪法的形式确定了国会以及两院制,以及对国民权力的规定,很大程度上都超出了他的意料,甚至于在他看来,当钦定宪法的“呼声”出笼之后,他甚至以为,中国的宪法最宽松者亦相与俄罗斯帝国宪法相近,甚至皇帝权威远甚于俄罗斯帝国宪法,可现在,在他看来,中国的宪法甚至比日本更为亲民,尽管皇帝权威绝不逊于日本。

“陛下万岁!”

“中华帝国万岁!”

听着同学们的欢呼声,曹仁京等人看着欢呼雀跃的同学们,听着他们为陛下高呼万岁,脸上却带着难以言喻的悲愤,早在钦定宪法之初,他曾呼吁过为维护民权,应该到咨议院抗议,以罢免杨度,可惜周围人都反对他的建议,因为他们都对钦定宪法充满期待,认为钦定也好,民拟也罢,最终要等到宪法却是……“现在,送到我们手中的这部宪法究竟为何物?是美玉?还是瓦片?大家还未看到其实质,就沉醉于其名称之中!”

看着周围的欢呼的同学们,曹仕京颇为懊恼的自语一声!

“国民之愚,竟至于此!”

又有一声感叹,从他的耳边响起,他一看,是自己的学长马跃晴,他虽说不是共和派但却是坚定的立宪派。

“可不是嘛,国民之愚,授此等枷锁,竟为之欢呼,实在是愚蠢至极!”

又有一人在旁边说道。

“不如,我们到皇宫前抗议吧!”

“抗议,小心把你当成扰乱治安分子给流放了!”

一个戴眼镜的人在旁边插言说道。

“中华帝国宪法第二章第一条,中国之国民,有信教之自由,享有言论、著作、印行、集会及结社之自由。”

一句话从曹仕京的口中吐出,在念出这一条款时,他甚至有些有庆幸,幸好,中国的宪法未像日本宪法那样,在这一条款中,并未留有后门,来个“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规定,这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享有言论、著作、印行、集会及结社之自由,现在完全可以用这个条款,去示威、去抗议。

“去皇宫前抗议?”

不无嘲讽的声音从马跃晴的口中吐出,他握着手中的书本,“只是静坐抗议有用吗?”

“那你还想怎么样?”

“就是,难道你想……”

“叛乱,绝非我等所做之事,更非我等之愿,而静坐抗议,绝不能唤起民众,如果……”

看着那些欢呼雀跃的庆幸宪法颁布的同学们,马跃晴沉默片刻,握着书本的手猛然一用力,目中透过一丝绝然与坚毅。

“如果可以的话,那怕有一丝可能,我都愿意用我的生命,去唤醒他们,去告诉他们,我们,我们这个国家,需要什么样的宪法!”

生命!

周围的几十名同学同时一愣,他们惊讶的看着的马跃晴,他,他想要干什么?

马跃晴的话,让的曹仕京认真的看着这位平素并不起眼,甚至在共和社中亦很少发表言论的学长。

“绝食吧!我们去皇帝前,绝食抗议!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告诉所有人,民众的权力是依靠争取,绝不是他人的赐予!”

一句话,从马跃晴的口中吐出,他看着周围的同学,曹仕京沉默片刻,看着他。

“算我一个!”

第36章 野心第61章 好与坏第211章 忠臣义子第162章 前途无量第78章 江东霸王鞍第181章 啊!东乡第130章 剧变第219章 只是意外第267章 达赖第79章 可以做第258章 选择第159章 教育第60章 时间第233章 算我一个第5章 斡旋第60章 计划第176章 首义第104章 因小失大第36章 上大菜第124章 背叛第166章 乱起第30章 惊怒第92章 冲动的代价又是准六千!!第188章 决定权第129章 什么样的人第213章 破城第137章 悲愤之事第241章 从善而流第77章 陆战之王第206章 登陆第48章 价值第287章 民之帝第73章 出门喜鹊叫第124章 跨时代的第214章 在辛亥第170章 乱局第8章 必须承受第35章 无礼第205章 做嫁衣!第57章 白宫贵宾第64章 塞北的雪第39章 收美钞不第128章 兵马未动,宣传先行第211章 增援第224章 签字吧!第38章 交易第162章 战果第88章 蛇窟的阴谋第61章 挤兑第82章 赏你个耳瓜子第32章 告别第165章 海容第30章 大连内外第13章 有骨头第5章 也许……第191章 大帅府第78章 江东霸王鞍第108章 家的感觉…第132章 决定命运的一天(上)第211章 增援第66章 两个输家第12章 心有余悸第152章 私利与大义第258章 选择第271章 立宪第277章 开城门第22章 夺桥第105章 兵与民第209章 阴谋现第142章 交换第41章 美女美钞!第71章 明天……第45章 最后一个小时第36章 一千万第196章 清流县第54章 见谅第212章 天下不稳第168章 决定命运的一天第141章 抉择(下)第33章 交谈第113章 皇家舞会第181章 赴考第93章 暴行第235章 覆没第236章 彼此之局第170章 赌第80章 差距第23章 外交第25章 争论第140章 抉择(中)第100章 革命者的抉择第39章 父与子第163章 冷与热第123章 所谓平等第170章 南北心思第51章 骗子的掩饰第224章 兄弟第135章 大事件第46章 阿拉伯第7章 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