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1 势如破竹

951 势如破竹

贞观十一年八月二十六日,天气,晴,炎热的天气已经过,呈现秋高气爽的趋势,而淞州城却散发着一股冲天的萧杀之气。

淞州城一早就戒备森严,那高高的城墙上,早已旌旗密布,在城门外的空地上,搭起高高的点将台,在点将台前,已经密密麻麻站满了全副武器的将士,那黑压压的将士,整整齐齐地排在空地上,犹如钢铁洪流一般,站在最前面的,赫然是李靖、程咬金、秦琼、牛进达、段志玄等名将,可以说是强将如林,猛士如云。

今天是大唐西征吐蕃的之日,几路将领率人在淞州城集合,包括吐谷浑国王诺曷钵、突厥族阿史那社尔和阿史那忠、安息胡的安元寿等忠于李二的少数民族将领,平时他们都是英勇善战、高高在上将领,一令既出,将士莫敢不从,数以千计的性命,往往就在他们的一念之间,可是此刻,他们却顶日烈日,恭恭敬敬在这里等候着。

大唐的皇上,少数民族眼中的天可汗,将在这里为他们送行。

“呜呜.....”

“澎澎...澎澎澎....‘

吉时一到,军中的号角手、鼓手就开始行动,激昂而嘹亮的号角声、激情而澎湃的鼓声,听得人热血沸腾,战意飞扬,恨不得马上就杀敌立功,保家卫国。

在号角声、鼓声中,一队训练有素的骑兵从城门奔出,战马矫健有力,马上的士兵鲜衣怒甲,在奔跑中还保持着整齐的队形,一看就知是精锐中的精锐,虽说人数不多。大约只有百骑左右,可是给人一种犹如万马千军的气势。

军人有见多识广的人小声说道:“看到没有,这是皇上的百骑,飞骑营的精锐,果然厉害。”

李二在玄武门之变后,为了防止有人在这个地方学自己政变,就在玄武门置左右屯营,绰号飞骑营,挑选其中骁健善射者百人名为“百骑”,没想到。此次出行,把百骑也带出来了。

一脸胡须的安元寿眼定定地看着那些飞骑,眼中出现羡慕、敬佩之色,压低声音对一旁的阿史那忠说:“天可汗果真了得,玄甲军、羽林军、镇蕃军、扬威军等等。天啊,大唐的人才太多了。真不愧是天可汗。”

“那当然。不要出声,天可汗来了。”

那百骑分开两边,很快,李二就坐着龙辇缓缓驶来,那黄金镶的龙辇、高达六仞的旗杆上飘扬着绣着青龙的旌旗,这些都表明。坐在其中的,就是大唐至高无上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

古代等级分明,就是一面普通的旗子,也极为讲究。例如皇帝用的旗杆高六仞,诸侯用的是五仞,大夫用的是四仞,士是三仞、旗主要有六大类,一曰苍旗,二曰青旗,三曰朱旗,四曰黄旗,五曰白旗,六曰玄旗。六旗颜色分明,苍旗为青黑色,上画日月星辰,主要用于祭祀场合;青旗为青色,上画青龙,上面也提到过,天子为升龙,诸侯为交龙,主要为天子、诸侯使用;朱旗为火红色,上画朱雀,为皇族所用;黄旗为黄色,上画麒麟;白旗为白色,上画白虎;玄旗为黑里带微赤色,上画龟蛇。后三旗主要用于各三省六部,不能乱用,更不能逾越。

这一次大张旗鼓,就是在吐谷浑和一众少数民族面前,展现大唐天朝上国的风范。

一身盛装的李二下了龙辇,慢慢走上了点将军,轻轻摆了摆手,很快,鼓乐之声立停,现场一片寂静。

“参见皇上”

“参见皇上”

“参见皇上”

在场之人,一看到李二,马上对他行礼,由于都穿着铠甲,就用军礼半跪着行礼,由于人数太多,后面相隔得得太远,等前面的跪下后面的才跟上,一时间之间,参拜声不绝,那声音在群山中回荡,以吐谷浑国王诺曷钵的少数民族将领参见天可汗的声间都淹没在其中了。

“众将士平身”李二摆了摆手,然后让众将平身。

别看李二是皇上,可是他军旅出身,中气十足,声音沉炼中带着威严,就是几百米外也听得清楚。

等到一众将士平身后,李二这才大声地说:“今天是一个好日子,今天也是一个报仇的日子,知道本皇为什么选择这里吗?很简单,吐蕃人为了强迫我们把公主送与他和亲,先是兵寇淞州,露出它的狼子野心,又借又假借成亲,明修伐道,暗渡陈仓,利用我们对它的宽容和信任,血洗淞州,就在朕背后这个位置,把受害百姓的首级堆成小山,杀我子民、掳我妇女、夺我财货,朕在这里举行誓师大会的目的,就是提醒自己,也提醒将士们,你们面对的,是怎么的一个敌人,将士们,这样反复无常之小人,我们要不要讨伐?”

“讨伐,讨伐!”程老魔王第一个大声吼了起来。

“讨伐,讨伐!”

“讨伐,讨伐!”

一众将士竭尽全力地跟着叫了起来。

李二挥挥手,示意众人静下来,然后一脸沉重地说:“吐蕃人言而无信,更是屡次犯边,在我大唐犯下累累血案,老幼妇孺都不放过,其行令人发指,就在前些日子,他们还血洗何家庄,把何潘仁老将军全家屠杀一空,把何将军的首领,悬挂在城墙上示威,就是二个月大的婴儿也不放过,将士们,你们说,这仇我们要不要报?”

“报仇!报仇!”

“报仇!报仇!”

“报仇!报仇!”

一众将士一起大叫起来,声音之大,直冲云霄。

古人讲求名正言顺,做什么事,都要找个理由,像讨伐某人,就会发檄文,把对方的过失、罪过一一数出来,把大义放在自己这边,这样心里没有顾忌,好像替天行道一般,也容易得到百姓的支持,像有些诸候君王,实在找不出由头作反,连“清君侧”一类的话也搬出来,在讨伐吐蕃上,作为天朝上国,李二自然把这些东西做到十足。

虽说一早就发了讨伐檄文,但是在这里还是再多说一遍。

等众将士的静下后,李二继续大声说道:“今天,你们就要出发,踏上吐蕃土地,为大唐报仇,为大唐征战,那是一片陌生的土地,你们面对的,是一群没有教化、没有人性、如狼似虎的之野蛮之人,你们当中,也许有人立下军功,光耀门楣,也许有人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也许你们的战斗艰苦,将士们,你们怕不怕?”

“死战!死战!”

“死战!死战!”

“好,真不愧是我大唐的好儿郎,朕就在长安,等着你们凯旋而归,等着给你们应功宴。”

淞州的誓师大会过后,大唐的大军,这才正式向吐蕃推进,包括吐谷浑国王诺曷钵、突厥族阿史那社尔和阿史那忠等人也当日赶回自己的驻地,提兵按事前仪定地计划讨伐吐蕃。

大唐分为中、左、右三军,由松州、雅州、河州三路向吐蕃进发,而包括吐谷浑国王诺曷钵、突厥族阿史那社尔和阿史那忠等人兵发二路,一路进攻多玛、一路由各积石山进发,与大唐的中路大军互为倚角,二十五万大军,拉开了讨伐吐蕃的序幕。

当然,说得好听是讨伐,说得难听、直白一点就是吞并。

九月八日,李靖所率的左路大军与吐蕃军队相偶,仅用一刻钟就把敌人击溃,取得讨伐吐蕃的第一场胜利;

九月十二日,候君集率领的中路大将,在火铳队的帮助下,仅仅付出一百多人的代价,就拿下了吐蕃在边境的第一道防线,吐蕃守将不敢恋战,下命全线撒退;

九十二十八日,候君集和吐谷浑国王诺曷钵会兵于波窝,对吐蕃右茹将军悉多呈包围之势。

有如神助般,不知是大唐兵锋太锐,还是吐蕃人惧怕大唐的火器之威,吐蕃军队经常是一触即溃,不敢恋战,大唐和吐谷浑进顺利,势如破竹,直扑吐蕃的都城,逻些城。

759 返璞归真975 贪得无厌208 唇枪舌剑065 艺惊四座386 醉卧沙场654 兵分二路495 李渊驾到690 无法无天563 挺身而出586 刘郎妙计595 忍无可忍1000 故设谜团558 帝王雄心222 阉人爱财099 仅此而己943 冷血绝情898 直面相见423 巡视产业318 升官发财538 崔敬说教200 众矢之的818 特殊客人747 振振有词566 缘分未到027章 扬州奴市三920 再见一号797 醉翁之意916 好坏参半109 谁说我输428 公主杀到440 天之骄女加更一323 岂曰无衣695 采取行动142 官商勾结上350 玛噶公主339 天时人和617 得力助手682 金蝉脱壳523 财神下凡770 峰回路转490 无须再忍198 翁婿斗法253 一山二虎128 不能搜查426 程家父子400 李二打子950 内忧外患498 风起云动798 女人软肋590 激流暗涌720 一唱一和080 高原反应591 冲突升级068 暧床丫环425 招为副手469 身先士卒966 围三放一567 抵达清河481 李氏奇女139 宾大欺主118 阴谋阳谋562 人间绝色888 推倒公主697 老鹰与兔1018 现实最大139 宾大欺主635 名将陪练782 临行换船405 爱与自由979 妙计破城998 爱与功绩419 倒贴大床682 金蝉脱壳730 美人心计375 扁毛畜生902 关勇神算235 翁婿争利188 轻薄梦真737 百花争艳200 众矢之的547 奇珍竞拍777 有人跟踪884 会心一击726 相互调侃991 他说了算246 凤体有恙045 松鹤延年262 礼尚往来815 稍欠完美205章 扬州刘远610 盛名无虚950 内忧外患886 刘远接女973 扳回一城985 美人心计1025 公主大婚二709 协议达成027章 扬州奴市三682 金蝉脱壳859 有花堪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