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第142章 改变

第142章 改变

东市曹门以西的小曲间有一排书铺,其中一间名为“澄心书铺”,卖的除了书籍,还有纸。

马车在铺门前停下,薛白与杜媗走进书铺。

卷轴装的书籍摆在搁子中,另一侧的柜中摆着各式纸张,越往里纸质越好,越白。

铺中已无伙计,唯有一名老者正伏案写着什么,眉宇间有些愁态,听得动静抬起头来,道:“客官可要买书?”

他的川蜀口音很重,说话时双手笼在袖中,显得有些拘谨。

ωwш ¤ttκǎ n ¤¢ ○ 薛白问道:“敢问东家可在?”

“鄙人姜澄,正是此间东家。”

“可有竹纸?”

姜澄一愣,暗道他们气度华贵竟只买竹纸,引着他们到货柜前,道:“有,客官请看。”

薛白拾起一张竹纸摸了摸,确实是不如他平时所用的白藤纸,纸面浅黄,柔韧性差,纸质脆弱易碎。

“可有更适宜书写的竹纸?”

姜澄摇了摇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鄙人是川蜀夹江人,说句夸口的话,长安城中就没有比我更会造竹纸者,鄙店的竹纸尚能用来书写,字不能密集,别处的竹纸却是只能用作纸钱。”

薛白问道:“可方便领我们看看你的作坊?”

姜澄这便明白过来,他们是打算来盘下他的铺面。他却是叹息一声,抬手,请他们往后院走去。

绕过照壁,中堂上摆着几张桌案,上面都放着笔墨纸砚,该是用来抄书之地……薛白见了,心想此间没有用雕版印刷术。

他知道如今有这个工艺,只是还不流行。

后院的制纸作坊远比想像当中大,庑廊中摆着大量的原料,桑麻、褚皮,也有竹子。

薛白只对竹纸感兴趣,但看了各种造纸材料却发现自己根本就是个门外汉,与杜媗所说的“指出工艺进步的道路”确实是太夸口了。

但他知道竹纸是趋势,因为竹是生长得最快的原料。

那么,至少能在造纸之事上少走弯路。

俯身,拾起一些半成品拿在手中摩挲着,他甚至还有了一个猜想,如今竹纸的工艺也许首先差在如何去除竹筋。

“姜先生为何想卖掉此间铺面?”

姜澄叹息,指了指侧边处一个空置的棚屋,道:“那边原本放的是藤皮,但如今藤料稀缺已难买到。且我得罪了人,失了向朝廷供应白藤纸的资格,这买卖恐是做不下去了。”

薛白点了点头,问道:“怎不见造纸的工匠?”

“工匠多已被旁的作坊雇走,唯有三名造竹纸的同乡,准备随鄙人回夹江。”

“夹江可还有亲友?”

姜澄苦笑着摇了摇头,喃喃道:“十三岁到长安,至今已近四十年,故乡岂还有亲友?他们亦差不多,不过是长安待不下去了。”

薛白问道:“你们得罪了何人?”

姜澄抬头瞥了薛白一眼,面露难色,唯恐说出来吓到了这个小后生,耽误了变卖铺面之事。

薛白知他有顾虑,道:“你这铺面我买下了,另问问那些竹纸匠人,可愿留下为我做事?”

姜澄十分惊讶,道:“可郎君还未看完……”

薛白的心思就不在这些生意上,无非是砸钱提高造纸工艺而已,抬手道:“到东市署立契吧。”

……

干枯粗粝的手掌抬起,准备按在契书上。

姜澄忽感到有些失落。

他十岁时,他阿爷还在世。那时他颇有志气,好读书,苦于无纸练字,他遂学着家乡人造竹纸,用的是嫩竹,还细心地把竹青都削掉,因此纸质胜于旁的竹纸,他小名洪儿,这纸被乡人称为“洪儿纸”。

一转眼四十年过去了,他好不容易成了长安城的书商,却要在五旬高龄抛掉一切?

“这位郎君。”姜澄没有按下手印,而是忽然问道:“伱可知鄙人得罪了谁?”

“谁?”

“京兆府户曹、右相府女婿,元捴。他仗势欺人,常年盘剥鄙人,郎君若买下这书铺,亦可能遭他迫害,还请三思。”

说到这里,姜澄的长须有些发抖,忍不住又看了一眼摆着一旁的一匣钱币。若不多这句嘴,他或许已捧着它离开长安城这个是非之地了。

“我确实没听说过哥奴还有这么一个女婿。”薛白在契书上用了印,将那一匣钱推了过去,“他没资格碰我的产业,可否让你的竹纸匠人留下替我做事?工钱好谈。”

姜澄吃惊许久,脑中有许多想问的,末了,却是问道:“郎君想造竹纸?”

“姜先生也有兴趣?”

没等到姜澄回答,薛白却感到杜媗在他身后轻轻拉了拉,两人遂到一旁低语。

杜媗低声道:“事涉工艺,你若要用人,当将他们买为家仆才妥当,由我来谈如何?”

她平素看着温柔,做事却是有考量的。

至于买为家仆,在当世大概相当于签个入职保密合同。

薛白遂道:“由杜大东家安排便是。”

“不要叫杜大东家,多难听。”

杜媗难得撒娇,可见她心里还是更愿意薛白唤她“媗娘”的。

~~

“郎君身上好像有媗娘的气味。”

次日,薛白才醒来,听得青岚在榻边这般说了一句。

她还凑近了嗅了嗅。

“嗯。”薛白从容应道:“我昨日与她研究造纸了。”

他今日要到颜家拜访,起得颇早。

准备出门时,他却拿了一块松香墨块闻了闻,挂在身上。用墨香盖掉身上的脂粉香,以免被老师闻出来。

穿过大街,进了颜宅,恰遇颜嫣正在庭院里打太极拳,一见他便哼了一声,停下动作。

“怎么不练了?打扰到你了?”

“阿兄只教了我这几招,就不见人了。”颜嫣道,“我只会一刀切两半。”

“好吧,我教你练。”

薛白说着,打算将手里的几个卷轴找地方放下。

颜嫣反而先笑了起来,手一摊,道:“我要先看猴子。”

“那你拿着。”

忽然,颜真卿的声音传了过来。

“一天到晚就知道猴子。”

颜嫣吓了一跳,抱着卷轴转身就逃。

薛白则进堂见过老师。

……

“中秋御宴,你又闹了好大一桩事啊。”颜真卿上下打量了薛白几眼,语气与往日有些不同,“你与虢国夫人既是清白的,以往怎不作解释?”

这问题颇不好答,薛白想了想,应道:“并没有什么需要解释的。”

颜真卿捧着茶杯饮了一口,淡淡道:“近来没惹麻烦?”

“一直安分守己,若有麻烦,必会与老师通气。”

“房公外放之前曾找过我。”颜真卿道:“当时他想见你一面。”

薛白果然是没能完全瞒住颜真卿。

房琯被贬确实与他有关,颜真卿没安排他们相见,显然是出于回护之心。否则只怕有更多人猜到他又在上蹿下跳。

“学生确实是请了几位朋友出手帮一帮郑博士,房公被贬或与此事有关。”

“莫牵扯到如今那桩大案之中。”

“是,学生近来也厌倦了勾心斗角的权力之争,一直在钻研造纸之术。”

这话听得颜真卿无言以对,只好抚了抚须,道:“随老夫去拜会兄长。”

“是。”薛白也早有意想要见一见颜杲卿。

~~

颜家在唐初就已迁居长安,祖宅在万年县的敦化坊。

马车驶过坊门,颜嫣掀开帘往外看了一眼,道:“阿爷家就在那里。”

她幼年就在这里生活,对这一带很是熟悉。

“十三郎回来了。”有颜家老仆笑喊着开门。

即使是颜真卿,回了本宅也只能被称为十三郎,一听就是小辈后生。

“兄长可在?”

“今日真是难得在家,自回了长安,中秋节前一直在忙,每日都有应酬。”

前方有两个年轻人快步赶来相迎,向颜真卿唤道:“十三叔来了,快快请进……三妹可算来了,阿娘每日都念叨你。”

看得出来,颜嫣在颜家颇为得宠,一路上都有人看到她就挥手相唤。

还没到第二进院,颜杲卿与其妻崔氏也迎了出来。

“三娘!”崔氏匆匆上前抱住颜嫣,仔细端详着这小女儿,喃喃道:“能康健些就好,阿娘总担心你。”

“阿娘我没事了,阿兄找了名医给我看病。”

“好好好。”

崔氏看向薛白,满脸欣慰,当即让家人前来见礼……

颜杲卿时年已五十五岁,气质与颜真卿颇相像,只是皮肤更黑、更糙,身材壮实些,想必是在北方多年,有了武将气质。

算上颜嫣,他有三个女儿,另有三个儿子,次子夭折,长子颜泉明、三子颜季明。再加上女婿、儿媳、孙子、外孙、妾室,一家也有三十余口人。

见了礼,妇人孩子被带到后院,堂上只留下颜真卿师徒与颜杲卿父子说话。

“自回了长安城,常听人提起薛郎,今日一见,果然一表人才。”

“伯父过誉了。”薛白道:“我亦久仰伯父大名。”

颜杲卿摆了摆手,和蔼笑道:“不过是河北一判官,有何大名?”

他看薛白时总带着打量之色,神态又有种莫名的亲切,问道:“我这十三弟素来高傲,如何肯收你为徒啊?”

这句话便看出来,他比颜真卿要热情、直爽些。

薛白笑应道:“因我死皮赖脸,老师无可奈何,只好捏着鼻子认下。”

“哈哈。”

站在颜杲卿身后的颜季明忍不住笑了出来。

颜季明大概二十出头的年纪,依在族中排行被称为“颜十二郎”,许是常随父管理河北营田,脸晒得黝黑,牙却很白,笑起来颇显单纯。

薛白见了,点头示意,心里觉得自己与这个年轻人能成为好朋友。

颜季明反而似在观察审视他,转头很小声地对颜泉明道了一句,“为人倒也有趣。”

众人说笑几句,至此还是亲友寒暄的气氛。

薛白忽问道:“伯父对长安城近来的两桩案子如何看?”

颜杲卿有些讶异。

颜真卿带着些喟叹语气道:“我这个学生在朝中人脉颇广,兄长可与他商议大事。”

“年少有为啊。”颜杲卿反问道:“薛郎如何看?”

薛白早已有了准备,环顾了堂中众人一眼,给了个坦率的回答,道:“依我看,安禄山确有狼子野心。”

颜家众人并不惊讶。

这些年朝廷除罪的逆臣多了,“狼子野心”早成了可以随意乱扣的罪名,且早有人这般评价过安禄山。

颜真卿只是看了颜杲卿一眼,问道:“兄长这些年在安禄山麾下,如何看此事?”

颜杲卿却是沉吟着,缓缓道:“安禄山治理河北,颇有办法。”

薛白不曾想听到的会是这样一个回答,道:“愿闻其详。”

“河北局势复杂,有望族、重税、边事、胡化,寻常人确实难以镇守治理。且只说这胡化,自汉末以来,已有部分匈奴、鲜卑逐渐在中原定居;大唐灭东突厥,大量突厥人即安置在河北;加之契丹、粟特、奚人等部族内附。数百年间,河北已为胡汉杂居之地。胡人以部族迁徙,有土地、人口、兵马,若非通晓胡事之官员,根本治理不了……”

颜杲卿是切身了解河北情况之人,难得说了一些朝臣们所不了解之事。

“相比于历任节度使,安禄山至少有三点好,更了解胡俗,能安抚河北胡人;其幕下能招揽人才,安抚平民;且他擅长造军功,不必征缴大量军费就能造出大胜……”

安禄山打仗确实更有胡人的风格,他喜欢劫掠边境的弱小部落,向朝廷报功献俘,今年就又献了八千男女在观凤楼下。

他还喜欢诱杀,经常邀请部落首领赴宴,先掘一坑,在酒水里下药,待这些首领昏醉,斩首埋之。据说已前后数次这般做,诱杀了契丹人上千。

薛白不明白是契丹部落首领们太容易上当,还是安禄山太过狡猾,却已明白这个能让圣人、河北士民皆满意的节度使确有其独到之处。

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却是个能耍花招替河北人应付朝廷欺负的人。

“如此说来,安禄山若无狼子野心,倒是一个十分不错的地方军政大员?”

“河北税重且不太平,民生艰苦,换了安禄山未必好,寻常人镇不住局势,很可能会更糟。”颜杲卿叹息道,“朝中总有人疑他,可诸多河北官员暂时都还未看出他有异心。”

如今只是天宝六载,薛白也不能一口咬定安禄山要造反,为时过早。

今日这场会面,重要的反而不再是他提醒颜杲卿防备,而是他该从这个河北官员口中多了解问题所在。

整个崤山以东都在被迫为大唐盛世输血,如今反而是安禄山在缓和局面。

“……”

“伯父想必还会在长安待上一两个月?我可否常来讨教?”

“薛郎能常来最好,我两个儿子都是庸才,该与你多往来。”

傍晚,薛白随颜真卿告辞,心情却稍沉重了些。

他一直都明白,若要阻止安史之乱,不是除掉安禄山就行的。但今日这场长谈,让他意识到若要解决根本问题,恐怕要有数十年之功。

平边事、薄赋税、兴文教、促融合,都是要非常有耐心地、小心翼翼地一点点慢慢做。

偏李隆基是这种骄固自满的态度。

换言之,即使他能靠着一些权谋、勾心斗角的技巧弄死了安禄山,也无太大作用,恐怕还要激化矛盾,而他还没有准备好。

~~

这日之后,薛白似乎真的远离了朝堂的勾心斗角,除了沉淀自己之外,常做的就是到造纸坊与姜澄一起研究竹纸的工艺。

在诸多尝试都失败之后,他依旧认定要造竹纸,并在沤煮竹料的过程中试着往里加料,好把竹质沤软,更有韧性。

盐、糖、面粉,甚至是尿都试过之后,姜澄往里加了石灰,终于是使竹纸的质地有了显著地提升。

这一小小的改变,让薛白对未来感到心安了些。

哪怕只是安慰自己,他看到了往后能引导舆情、汉化胡人、改变寒门与平民子弟处境的一点希望。

他虽然还没入仕,但其实要做有用的事,未必需要入仕。

“哇。”

当一张新的竹纸被摊开,青岚赞叹了一声,转头看着薛白的表情,不由问道:“郎君,你近来沉迷造纸呢。”

“有何不妥?”

“郎君好像没以前上进了?”

“不。”薛白道:“我更上进了……”

抱歉抱歉,今天发得更晚了,因为过渡章要构思,还涉及到工艺,得查资料~~今天也有9千多字~~求月票,求月票~~

(本章完)

337.第329章 技穷315.十一月总结第449章 喜与狂160.第157章 君自抉择301.第295章 担责52.第52章 赠礼276.第272章 当归第2章 大祸临门272.第268章 春归第348章 渡河147.第144章 见字如晤第366章 心意第482章 绮念第398章 有身份的人129.第126章 自由41.第41章 劫囚224.第221章 仙官34.第34章 价高者得112.第112章 师门176.第173章 世故263.第261章 挥锄247.第244章 取代——第245 九月总结197.第194章 官袍35.第35章 狠角第412章 诗言志第1章 长安雪第115章 匠师96.第96章 春闱五子295.第289章 满月宴44.第44章 信任第450章 驱狼吞虎329.第321章 汝阳三斗始朝天26.第26章 铁案103.第103章 名单290.第284章 招摇撞骗277.第273章 禁归335.第327章 哪吒48.第48章 船票47.第47章 罗织罪名22.第22章 置身事外62.第62章 上架感言316.第309章 迎宾89.第89章 厚颜薄礼142.第139章 胡儿舞第362章 君臣情义261.第259章 地主之谊第434章 渡河227.第224章 新诫第344章 西南第382章 同宗266.第264章 定罪250.第248章 铸铁第471章 郡王138.第135章 分利第419章 杀鸡用牛刀第426章 晋阳宫296.第290章 师徒271.第267章 聪明误220.第217章 顺臣纯臣72.第72章 贱籍第420章 人如狗第378章 或重于泰山275.第271章 不归100.第100章 请帖74.第74章 亲近第366章 心意第404章 雁门老将行67.第67章 一夜鱼龙舞58.第58章 人脉网第363章 宰相肚里能撑船216.第213章 千古情234.第231章 灯笼第446章 猪龙第6章 蝼蚁127.七月总结(感谢月票金主“爱爱他家大可83.第83章 策论第439章 无贵贱第394章 北风行267.第265章 一县之主第116章 悔婚223.第220章 话别第425章 土门关33.第33章 出价第409章 壮胆第353章 建关147.第144章 见字如晤第1章 长安雪99.第99章 得宝歌298.第292章 一片冰心94.第94章 天下一牌局190.第187章 曲江宴152.第149章 点火第433章 南下剿贼第432章 选择第392章 国本动摇第469章 贵庶第394章 北风行155.第152章 新派系286.第281章 痿厥161.第158章 东宫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