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第197章 刊报院

四月初四,,雨后初晴。

长安城的春天什么都好,就是空中太多的柳絮飘舞,恼人得很。如今柳絮停了,葵花刚开,也还未开始热,正是天气明媚。

杜五郎哼着小曲,牵马走过皇城,到了十字街附近只见西边十分繁忙,官吏匠师们脚步匆匆。

旁人说这是盛世文风昌盛,他只觉看着都累。

“敢问可知校书郎薛白在何处?他刚入秘书省只怕你不认得,是个年轻人,比我高半个头.....”

“在那边,在那边。”

杜五郎遂走进了沿着皇城大街的衙署,走到最里面的一个庭院,仪门是紧闭着的,他吸了吸鼻子,闻到了一股木头的香味,混杂着墨的气息。

“笃笃笃。”

“我是杜誊,薛白在吗?”

等了一会,被引入院中,只见薛白正在查看一张纸,依旧穿着那身浅青色的官袍,神态认真。

‘哇,好多人。你官不大,手下管的人不少。”

“都称得上大师,个个识字通文章,且手艺好,唯皇城方可召集这许多人才。”

“这是在做什么?”

薛白正在做刊行邸报的准备。

虽然李隆基说过段时间召集些文人来颂赞盛世,薛白却不打算只发那些干巴巴的内容,他打算将邸报的版面排好,添些时事文章,这部分如今已可先开始制作雕版了。

他试着把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结合,一张邸报可分为好几个版面,交由不同的工匠同时雕刻,最后再排在一起印刷。

过程中一直出错,很多想法也不对,走了许多弯路,字体、油墨、版材等操作起来也极麻烦……但办法总得比困难多,进步就是克服困难的过程。

与杜五郎倒不必说这些,薛白带着他走进后面的议事厅。

如今秘书省地方不够用,这官廊里堆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各种不同相堆就是上百番,成箱的墨块,雕版的木料,制毛笔用的兔皮。

竟还有一卷被褥,想必有官吏夜里就住在这边。

“官员的体面都不讲了?”杜五郎也不嫌脏,直接在一口箱子上坐下。

“长安居大不易,有兼差与膏火费,大家多赚些俸禄也好的。”

薛白说着,随手递了两张纸过去,都是宽不到一尺、长一尺半的大小,满是密密麻麻的文字。

“这是什么?”

“邸报,暂时就叫邸报吧。”薛白道:“你知道长安曾有个‘开元杂报’吗?

“知道呀,就是各方节度使遣人在京师,每天守在宫门外,抄录朝廷政手,然后外寄。我也只听阿爷说过,却不曾见过。”

那我这个是天宝官报。”薛白道:“相比抄录,刊印的发行量不可同日而语。

“刊印?”

杜五郎看了眼纸上的字迹,认出了其中有一部分是薛白写的,道:“我看你这也是手抄的嘛。”

“先写了几份排版做样式,确定字体大小,你看个样子便行。”薛白道,“你先到丰味楼安排,并与我们相熟的酒肆茶楼食摊打招呼,等到朝廷正式发行了,安排人读报。”

“你不是当官了吗?这些事岂还要找我做。”

“一点小事,官府出面未必好,扰民。我们自己办了便是。”

“你怎不自与我阿姐们说?

“近来忙,晚些时日再见她们。”

杜五郎遂低头看去,其中几个版面上的小故事倒是挺有趣的,两个版面上说的是种田的小技巧,四月得防病虫,并教人如何沤肥。

不多时,又有小吏找过来询问公事。

薛白遂带着杜五郎穿过朱雀大街,往原本左领军卫所在的衙署去。

杜五郎远远看到便觉惊讶,问道:“这里如今也改成秘书省所在?”

“嗯,现在也叫秘书省东院。”薛白道:“我们会挑选出一部分书籍副本,在此再设置一个书库,供天下学子取阅抄录。

“那岂不是很麻烦?”

“是麻烦,但有意义。学子们将书籍抄阅得多了,自然也就流传广了。”

说着进了东院书库,里面才摆好书架,书卷则还未开始摆,几个吏员正在忙碌地布置着,见到薛白当即上前禀报。

“薛状元来了,书籍的排列还请过目,我等亦分之为‘经史子集’四部,以韵目排列。”

“辛苦,我看此处再增设一阅堂如何?亦可供人抄录。”

“是,我等只担心被抄录得多了,有些书便不再是珍本了。”

“圣人是盛世明君,要的不是几卷珍本,要的是礼仪之邦人人知书达理.….”

这边薛白还在忙碌,那边又有小吏以杂务来相询,杜五郎只好勉为其难帮忙应付他虽只到秘书省一个时辰,却是好生充实,还被人问到是否刚被借调过来的官员。

“不不,今科刚中明经,还未授官,我与薛状元是好友,春闱五子你可曾听过?”

正此时,有一穿道袍的女子过来,招呼都不打便问道:“薛白人呢?”

杜五郎乍见道袍犹觉淡雅,转头认出来是谁,吓了一跳,不自觉地退了两步。

“他……啊,好久不见。”

皎奴面若寒霜,眼中隐有杀气,追问道:“人呢?”

杜五郎不敢答话,连忙往西边的秘书省一指。

皎奴却不是好骗的,当即进了薛白所在的东院。过了一会,却是气冲冲地出来叱道:“你告诉他,到玉真观给我个解释。”

说罢,她直奔别处去找。

Wωω◆ttκá n◆C O

杜五郎愣了愣,再往东院找了一圈,竟真不见了薛白。

直到皎奴走远了,才见薛白从北边的兵部选院出来,正在与王维侃侃而谈。

“你方才见到煞婢了吗?”杜五郎找机会上前小声问道。

“公务繁忙,没空理会这些小女子。”薛白摇手道:“走吧,一道会食,秘书省的饭菜不错。摩诘先生兼着兵部的差职,却每次过来用饭。”

这只是个夸张的谈笑之言,王维为人清淡,也不解释。

会食是由光禄寺安排,其实是有标准的,紫红袍的重臣吃的肯定与普通官员不同。

杜五郎原想着自己口味刁钻,尝惯了丰味楼的炒菜,哪能看上衙署的会食?但也不知随薛白吃的是几品官该吃的菜肴,结果口味竟是意外的好。

“这….肉质紧实,肥瘦均匀,肉皮软糯,还有一种香味,是.….胡椒!好舍得啊,会食居然用胡椒!

薛白正与王维等谈论诗书,没空搭理他。

杜五郎便独自在那碎碎念,每尝一道菜都感慨两句。

“咦,可是杜郎中家中的小儿?见识倒是不凡。”

“我可是丰味.…..”

杜五郎说到一半,回头间只见不远处站着个一袭紫袍的老者,周围众人皆称“左

相”,他连忙闭口不言,不想,对方却是招了招他。

“看看,这便是长安城小有名气的杜五郎了。”

杜五郎也不知陈希烈让人看什么,应道:“见过左相。”

“听闻你快要成亲了,怎不发张帖子给老夫啊?”陈希烈很是平易近人。”

“这。。。。。。”

杜五郎心想,薛徽这种新娘的伯父都因为不愿与薛灵来往而不肯到场,这位左相无亲无故的,为何要来?

陈希烈似看懂了他的想法,道:“你阿爷在吏部与老夫同僚,你的婚礼,老夫当去。”

“那……四月十八,不知左相可否拨冗?若是公务繁忙…....”

“不忙,不忙,必然去的。”陈希烈抚须而笑。”

“这月十五,圣人难得在大明宫早朝,该是与如今这修书一事有关?”

“想必摩诘先生要赋诗了。”

“看来薛郎是知道什么?”

薛白笑而不语,以王维的聪明,这一点提醒也就够了。

会食结束之后,王维、李泌等人便随薛白到了一间庑房之中,几人小声议计了几句,各自去忙碌。

下午,薛白则去见了杨銛一面,聊的依旧是邸报刊行之事。

朝中众人都还未意识到真正能为阿兄带来实权的便是这邸报。”薛白道:“若圣人诏谕直达臣民,这相当于集翰林待诏、中书舍人之权。”

“真的?”杨銛大喜过望,拍膝道:“好啊,无怪乎阿白让我答应哥奴,不再到中门省去与他争权,原来是在此等着。”

薛白嗅到堂中有一股药味,先提醒了一句“阿兄也要注重身体,莫太过操劳了”,之后继续道:“秘书省这些匠师是大财宝,不惜花费也要笼络过来。如此,旁人再想效

仿,也无法再撼动阿兄。”

“阿白不必担心,我多的是钱财,直管将这些人才收买得死心塌地!”

“将作监已在铸活字铜版了,阿兄当把这批工匠完全掌控,让李岫也不知进展。”薛白道:“到时邸报一出,才能让人摸不着头脑。”

杨銛奇道:“何谓摸不着头脑?”

“我们会非常有效率。”薛白沉吟道:“旁人想不通为何能做到,遂以为原因在这活字铜版,而这铜版有成千上万字,绝非寻常人有能力铸造,只能望洋兴叹,认为只有秘书省有能力刊行邸报。”

“那实则呢?”

薛白神秘地笑了笑,道:“实则非常简单,阿兄到时便知。”

杨銛十分好奇,但本着对薛白的信任,忍着不问。

薛白又问道:“当然,技术的壁垒阻挡不了旁人来抢邸报的刊行之权,当无妨,我们是阳谋,抢的就是这最初的声望,文章学术越兴盛就越下沉,寒门学子天然地就会以我们马首是瞻,这是大势…….’

这话里有太多新鲜的词汇,杨銛常常要细想一下才能反应过来,听得十分吃力,有些迷糊,总之知道这位谋主十分有能耐,听他的便是。

接下来几日,秘书省中那偏僻的小院被薛白称为“刊报院”,院中的匠师们得了丰厚的月俸与赏钱,夜以继日地忙着。

与此同时,将作监中,造竹纸、油墨、铜版的几处坊院也彻底被杨銛派人控制起来。

如对李林甫的承诺,杨党从不去中书门下争权,专心于廉价纸的普及…….只求这一点点政绩而已。

月沉日升,铜汁被倒入字模,置入水中,滋起烟气;纸浆在蔑子上被慢慢晒干,形成了竹纸;木屑纷飞,雕刀在木块上刻出一个个小楷;墨石被锤碎,熔胶,杵捣,仔细研磨,流淌着浓浓的墨汁。

之后,“啪”的响声中,被排好的雕版沾了墨汁,印在了竹纸上....

终于到了四月十五,圣人于大明宫早朝。

鸡鸣时,京中五品以上以及特定官员们早早起来,提灯笼,骑马上朝,正是“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薛白官职太小,还不在早朝之列。而是在大明宫建福门外的太仆寺车坊中等候。

等到百官退朝,便有宦官来下诏。

“召承务郎、太乐丞、校书郎薛白,东苑伴游。”

“臣遵旨。”

一路趋往东苑,只见宫殿玉栏绕砌,金辉兽面,凤池春草生绿,微风正好。李隆基正带着一众臣子在赏美景,气氛正好。

那些官员以紫袍、红袍为主,也有一些绿袍,薛白是唯一的青袍。

还未上前,已听到了有人在吟诗。

‘翠叶浓丹苑,晴空卷碧虚,忝同文史地,愿草登封书。”

“好!徐御史这诗好。”

“左相来一首吧。”

那老臣便献丑了。”陈希烈也是张口就来,吟了一首颇好的诗,未了还感情充沛,“野老歌无事,朝臣饮岁芳。皇情被群物,中外洽恩光。”

此时薛白上前行礼,李隆基心情正好,招手让他上前,却不是让他赋诗,而是指了指那正在抄录诗词的宦官,笑道:“新科状元来了,且看看这盛唐气象…….”

早朝结束之后,依例,官员们会在朝堂廊下会食,称为“廊下食”,这日薛白却是来不及在宫中用食,径直出了大明宫,直奔刊报院。

“薛郎来了!”

“快开门。”

两道院门被打开,薛白大步而入,只见两排匠师们已报着雕版在严阵以待。

“有八首新诗要雕!黄九公你雕左相的诗。”

薛白径直将一封纸笺递给一名老匠师,目光看去,只见对方已经把“奉和圣制”四个字都雕好了,可谓是艺高人胆大。

“刘十四公,你雕崔颢的诗。”

“崔颢回了长安了?

“是,调为司勋员外郎,我消息太慢了,他是临场作的诗,你快雕。”

“喏。”

八张纸条被分给十余个匠师,薛白快步往里走去,再穿过一道更隐秘的院门,只见里面正热火朝天……工匠们正在印邸报,且已经印好一半了。

“顺利吗?”

“不顺利,雕版被墨汁泡发了,又不小心磕掉了许多笔划.…..

“莫慌,我们已抢了非常多时间。”

薛白安抚着工匠,同时拿起一张邸报看了看。

因还不好双面印,每份邸报他打算印正副两面,而第一面已经印好了。

头版说的是修《天宝大典》之事;下一个版面说的是秘书省东院书库将开放给诸学子。

第三个版面说的是四月望日,圣人开早朝,名家赋诗颂赞大唐盛世。

名家们刚刚才写的诗,墨迹还未干。在这刊报院内,却已将他们的刚写的诗印了上千份了。

开头一首就是韦述的《奉和圣制修大典应制》,“修文中禁启,改字令名加。台座徵人杰,书坊应国华。

之后便是王维的《奉和圣制登御苑与监修同望应制》,“佳气含风景,颂声溢歌咏。端拱能任贤,弥彰圣君圣。”

李泌与王维一道一佛,平时看起来淡泊,写应制诗也是一个样子,这次写的是“皇恩降自天,品物感知春。慈恩匝寰瀛,歌咏同君臣。”

苏明源、萧颖士、李华等人的诗也是早早便印在报纸上了…....这是他们好几天前就窜通好的。

薛白则是让王维帮忙写了一首,他以前抄诗都是不告而取,这次却是让原诗人直接送了他一首。

如此,报纸的这一面都已经印完,只需再把那些今日才出的诗文印到副版就可以了,若能两三日内刊印,两三日内传遍长安,方可一举奠定他这“刊行邸报第一人”的地位与声望。

这也就是他与杨銛说的“实则非常简单”。

“薛郎,有一个麻烦。”

“怎么了?”

“这八首诗里,有一首七言律诗,与我们预先排好的版面不符。”

“拿掉吧,我换一首。”

“只怕……不行,是嗣歧王的诗,本该排在背面的第二版。”

薛白确实没想到李珍会作一首七言,不由皱眉想了想,道:“先刻吧,我看看如何重新排过。”

“薛郎,或可以改改字的大小?”

“不可,大小不能变,让人看出来。”

薛白对着邸报与雕版排列许久,始终没有适合的办法,因他用的不是活字印刷,而是一整首诗一块雕版,此时再改已来不及了。

若不改字的大小,李珍那首七言只能换成更大的版面,那别的诗便排不下了。最后,薛白干脆把那刘御史的诗拿掉。

可如此一来,最后却又空出一小块版面,放整首律诗不够,不放又显得空。

薛白思来想去,干脆提笔写了几句话,递到匠师手里。

“刻这个,动作要快,我们天明时便开始印。”

“喏。”

“好了吗?”

“好了。”

次日,几块雕版被拼在一起,蘸了墨的刷子将墨水刷上,覆上白纸.....

工匠们已开始有条不紊地印报了。

一张,两张…..正副版被装订在一起,摆放在木箱当中,初时只有寥寥几份,而到了日落时,第一口箱子已被装满。

第一个箱子被抬上马车,先是送往宫城;紧接着,第二个箱子则是被送往丰味楼。

如此,第一批成量刊印的邸报已应运而生。

第370章 移棺249.第247章 接手146.第143章 世情如纸76.第76章 春雨291.第285章 人才第474章 坚城284.第279章 狼人293.第287章 势不两立297.第291章 消失的奏章第344章 西南第434章 渡河第373章 狎臣第347章 大渡河第452章 长安乱212.第209章 铺路151.第148章 各表一枝189.第186章 狂151.第148章 各表一枝37.第37章 节外生枝291.第285章 人才338.第330章 疑惑205.第202章 早做准备331.第323章 螭第471章 郡王272.第268章 春归第343章 谱写44.第44章 信任19.第19章 欺上门169.第166章 教坊第373章 狎臣第467章 共克时艰第462章 忠与逆245.第242章 惊醒主人31.第31章 寻亲248.第246章 释放第478章 渺茫的战略构想185.第182章 大闹仙台297.第291章 消失的奏章254.第252章 善缘(2合1)246.第243章 欲令其亡,必令其狂215.第212章 卯金刀第379章 或轻于鸿毛150.第147章 秉公无私237.第234章 撕开一角180.第177章 揭榜76.第76章 春雨第406章 北都重镇162.第159章 切割第425章 土门关第393章 下一步112.第112章 师门第484章 上进的伙伴134.第131章 新朋友85.第85章 天子庠序24.第24章 公主宅第353章 建关68.第68章 青玉案第398章 有身份的人第479章 最后的疯狂第413章 取舍第471章 郡王160.第157章 君自抉择84.第84章 骨牌160.第157章 君自抉择228.第225章 上任第9章 放长线105.第105章 局外人第444章 内应228.第225章 上任278.第274章 归74.第74章 亲近330.第322章 旧时事84.第84章 骨牌79.第79章 不亏188.第185章 衣冠户152.第149章 点火295.第289章 满月宴218.第215章 刘氏吉主205.第202章 早做准备第396章 莲113.第113章 家宴281.第277章 压不住30.第30章 势力网86.第86章 会当凌绝顶201.第198章 发报人276.第272章 当归31.第31章 寻亲46.第46章 当堂对质第364章 积怨119.第119章 结交边将235.第232章 暗宅344.第336章 自古深情留不住215.第212章 卯金刀147.第144章 见字如晤256.第254章 深耕238.第235章 谁负责315.十一月总结第3章 北海如象148.第145章 继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