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第216章 掩盖的真相

刑房中暗了下来,薛白拿起剪刀,剪了烛芯。

不知何时,他手上也沾到了血。

而随着一声惨叫,刘化晕厥过去了。杨国忠很有经验,安排随从端了水盆来,净了手,方才拿起供簿,邀薛白一起走出去。

“果然是刘定高之子,一般的泥腿子连县吏的名字都记不住,岂懂这些?呵,他却从河南尹、水陆转运使说到右相,给自己长脸了。”

虽然讥嘲着,杨国忠其实是松了一口大气。

刘化有这个见识就好,有见识,说明其人本身就能担住一些事。最怕的反而是那种身份低微到说出来都交不了差的。

“怎么?阿白吓到了?”

见薛白沉默不答,杨国忠问了一句,笑道:“刚开始用刑是这样,御史台虽是清流,不设刑狱,但罗希奭开了头,这些年想进取的哪个不到大理寺狱去观摩一二?习惯了就好。”

“是啊。”

“来,再审两个。”

两人转进了另一间刑房,里面关的是一个被活捉的妖贼,其实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只是长得沧桑,看着像四十多岁了。

“叫何名字?”

“刘……刘胜。”

这人说话很吃力,努力了半天才吐出两个字。

杨国忠一听就骂道:“十个妖贼有五个都叫这名字,这是你的真名?!”

“吉主起的。

“吉主?你说的可是刘化?”

刘胜连这都不知道,挂在那像是一根木头,挨了几鞭子之后,答道:“吉主就是吉主……给吃的。”

给吃的。

杨国忠费了一番力气形容出刘化的样子,最后只得到刘胜一个点头。

“是吉主。”

“尻,为何造反?”

刘胜说不出来,没声了,像是没个缘由,直接就造反了一样。

杨国忠耐心渐失,觉得这个妖贼的脑子就像一块木头。比他杨家养的猫狗都蠢,猫狗至少还知道看人脸色,这妖贼只有一双毫无光彩的死鱼眼,眼中没有任何情绪,让人怒火中烧。

用刑!

刘胜终于不再沉默,惨叫起来。可惜,杨国忠问的问题,他是真回答不了。

烙铁轻易能把人的皮肉烧焦,却不能让人长出见识来。

薛白耐心看了禁卫之前审出的供簿,找出寥寥几个有用的地方给杨国忠看。

“河南府,虞城县人,逃户……是个给口饼吃就能杀人的,没甚好审的了。”

“尻,若不是这股烤肉味,以为是块木头。”杨国忠无可奈何,“走吧。”

薛白再次回头看了一眼,刑架上的妖贼已经奄奄一息,肯定活不了太久了。

走出刑房一看,天已经快要黑了。审刘胜的时间远远比审刘化要久,而且还什么都没能问出来。

所以说妖贼作乱一定有人怂恿。”杨国忠侃侃而谈,“若非刘定高这样的贼,这些连脑子都没有的泥腿子如何能造反?想都想不到要造反。”

“阿兄是这般觉得?”

“不然呢?你觉得呢?”

“他……长得就是反贼的样子。”

薛白仔细观察了刘胜,人很瘦,但眼睛浮肿,该是长年累月饿出来的,人没有足够的食物,血浆浓度不足,血管内的积液上浮,就渐渐长成了那副样子。

之后就是吃得再饱,也恢复不了眼睛里的神采,看起来像个鬼。

麻木不仁的样子,就是反贼的样子。

活都活不下去的贱命,才敢豁出命到华清宫来送死,正常人有几个会这般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哈哈。”杨国忠笑了笑,赞同道:“他真就是长得一副妖贼的样子。”

他觉得在审案一事上,薛白其实没甚大能耐,远不如他这个经验丰富的御史中丞。另外,看陈玄礼的意思,薛白好像还有点嫌疑。

“阿白今日辛苦了,你带着伤,我却让你帮我查案,莫扯动了伤势才好。”

薛白听了,因伤势反复而重重地咳嗽起来,请郭千里派人扶他回官舍歇养。

他该表的态度已经表了,懒得再陪杨国忠继续查,毕竟他又不是御史中丞。

“咳咳咳咳。”

杨銛重重地咳嗽着,一边听着杨国忠的诉说。

“依我看,圣人真有可能信任我们杨家,更胜于……右相。”

杨国忠喉节滚动了一下,本也想称李林甫一声“哥奴”,最后却又作罢了,认为不必逞这一时之快。

“贵妃不懂事,非要到芙蓉池上排戏,圣人竟还这般信任。”杨銛其实没明白原因,反而有些愧疚,“该是因为我们是忠心,与此案无关?”

“那是当然!”杨国忠向天抱拳,道:“朝中还能有谁比我们更忠心?

“你的意思是?

“借着办成这案子,我把阿兄送上相位如何?”杨国忠说着,上前,递过一份抄录的供状,低声道:“阿兄请看,那妖贼可是提到了右相。”

杨銛又咳了两下,看过供状,摇头道:“断不可能牵涉到哥奴。”

“但也能给他找点不痛快,而我们再立一功劳,此消彼涨。”

“有道理。”杨銛沉吟道,“待我招阿白来问一问?”

“暂时而言,阿兄还是莫与他接触为妥。”杨国忠压低了些声音,“今日,我听陈玄礼的意思……此事,该有可能牵连到他。

“为何?”

“一因戏曲,二因达奚抚。近年朝中但凡出事,皆有他的影子,加之圣人心情不好,心意难测,小心些吧。”

“咳咳咳。”

杨国忠又道:“我并非在诋毁他,不过特殊时候,不宜频繁来往,以免被有心人捉住把柄。若阿兄有事询他,由我去便是,我不要紧。”

“知道了。”杨銛提醒道:“你也莫太出头,得罪了旁人。”

“那我这就去向圣人禀报。”

杨国忠走后,杨銛皱眉思量许久,还是招过一名婢女去见了杨玉瑶。

是夜,这些话就传到了薛白耳里。

“其实他说的也有道理。”

“有甚道理?以往不觉得,与你一比,他心里那点小算盘打得未免太响些。”

杨玉瑶只要肯动脑子想事,还是看得明白的,又道:“他劝阿兄与你少掺和些,实则还不是想自己多立下功劳。”

“那我们就少掺和些,不打紧。”薛白道:“还有,近年来,我确实是在圣人面前太活跃了。”

“你这话说的。”

杨玉瑶本想反驳两句,但想到宫中近日伴君如伴虎的气氛,她也就不说了。

倒没想到,薛白忽拉过她的手握着。

杨玉瑶见他如此温柔,敏锐地察觉到什么,问道:“你在想什么?莫不是…….觉得圣心难测,想外放了?

“倒不是。”薛白道,“眼前也没有比昭应县尉更好的阙。”

说着,他脑中不由想到了今日看到的那几个反贼,对迎合圣意的热情又消减了一些。

杨玉瑶今夜本想带着青岚留下来,可惜暂时这情形,来往过密实在不妥,只好依依不舍地走了。

自从开始排戏以来这段时间,薛白一直十分自重,这夜莫名又是是绮梦连连。

次日,谢阿蛮过来,却是提醒道:“你近来可不要与虢国夫人乱来。”

“我与三姐纯粹姐弟义气,偏有许多诋毁。”薛白道,“你可是听说什么了?”

“高将军在查禁内,也找我问话了。”

说着,谢阿蛮有些犹豫,眼帘一抬,瞥了薛白一眼,咬咬牙,道:“问了你的事。

薛白讶然笑道:“我?我有何事?”

“问你与昭应县令、县尉的关系,还问了你与驸马张咱、卫尉少卿王准的关系。”

薛白仔细看着谢阿蛮的眼睛,发现她是有些不安的。

她是杨玉环的弟子,姿态超然,从不与政务有涉,今日能如此,可见禁内的气氛应该很紧张了。

薛白遂问道:“贵妃……还好吗?”

谢阿蛮没想到他这种人竟然不关心自身前程,而是先问贵妃,不由好生感动,连忙点了点头。

贵妃无恙,除了爬山时留下了淤伤,圣人还赏赐了许多宝物。

“我不是问这个。”

薛白问的是杨玉环的处境。

谢阿蛮也不知听懂没听懂,摇了摇头,嗔怪道:“我与你说你的事,你却问贵妃。”

还是你自个先老实些,再指望贵妃为你请功吧。”

“好吧。”薛白问道:“我怎么了?”

“被你一打岔,差点忘了说到哪儿。高将军问我,你平时与那些人来往时的情形,我都实话说了,你与我诈了达奚抚一次。”

“多亏了你,否则我只怕是有理也说不清了。”

谢阿蛮得了这话,飞快地看了他一眼,低下头,捣着草药,道:“少说些哄人的话,你安生待着,外面再人心惶惶,贵妃保你不会有事。”

薛白分明只是一句客气话,倒不知怎就成了哄人了。

“你方才首先提到的人,是昭应县令李锡?他怎么了?”

www ¤ttKan ¤¢O

“你还管,换药吧。”

“他真是这般说的?”

“是呢,首先问的就是贵妃的处境。”

是夜,杨玉环听了谢阿蛮的回禀,隐隐有些感慨。

自从刺杀以后,圣人匆匆来看了她一眼,之后忙于国政,她甚至连为薛白请功的机会都没找到。但圣人对她的专宠似乎还在,愈发倚重杨家,且赏赐不断。

杨家兄弟们眼下只顾着前途,一心为圣人查妖贼,倒没想到,只有那义弟敏锐察觉到了细微的变化。

“难为他是个有心的。”杨玉环道:“你去告诉他,不必急于一时,须等事情过去了,我再给他提官。”

“喏。”

“还有,递了话之后,你也别再去看他。”

谢阿蛮一愣,低下头,嘟囔道:“为何?”

“这时节,安份些总没错的。”

说罢,杨玉环担心薛白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起身踱了几步,最后招过谢阿蛮到近前,小声道:“我问过高将军了,这案子牵扯得太大了,已经攀咬出了很多人.…..”

七月十五日。

距七夕行刺的大案,已过了七日。

薛白看着已经愈合的伤口,继续将它裹上,却得知杨国忠来看他了。

杨国忠能来,想来无非是两个原因,若非薛白要升官了,就是他遇到麻烦了。

“阿兄事忙,今日如何得空来看我?”

“自然是关心你的伤势,看,为兄带了上好的丹参,你最喜欢的礼物。”

“让阿兄见笑了。”

薛白目光看去,发现杨国忠面露难色,遂问道:“可是……案情牵扯太大了,阿兄把握不住了?”

杨国忠确实是冲此事而来的,但没想到薛白这般直接,遂点了点头。

他也不知从何说起,想了想,先说了两人一起审讯的刘化。

“开元十三年,怀州连着大旱了三年,刘定高借助天灾,聚众造反,攻洛阳。刘化当年七岁,被人收养了,据查证,他养父还有一个儿子,很可能就是冒名进入羽林军的执戟郎‘李缩’,那他养父可能姓李。开元二十六年,应该是他养父死了,河东军中多了一个李缩,同年,刘化到了长安,先是在南曲为奴,后净身入宫,此时他二十岁,若说这场叛乱是这兄弟二人蓄谋策划的,本也说得过去。”

问题就出在这里,杨国忠一开始就没想大事化小。

到现在,他只好皱起了眉,叹道:“但,刘化、李缩能做到这一步,背后必然有幕后指使。”

“为何?”薛白道:“叛乱策划得并不高明,应该说,非常不高明,不像是有厉害的幕后指使。”

“不,两个草民做不到。”杨国忠道:“必然有幕后指使。”

“阿兄怀疑谁?”

“阿白觉得呢?”

若让薛白猜,即使刘化背后有人帮忙,也只能是小官,不超过五品。因为五品以上有朝议资格,就会提醒刘化,那种小弩是刺杀不了圣人的。

但按照杨国忠的思路猜……肯定是王鉷。

因为攀咬不到李林甫,那就先攀咬王鉷。正好,王准也牵扯到了此案。

“莫非是王鉷?”

“对!阿白也这般觉得?”杨国忠当即激动起来,“我查来查去,觉得王鉷嫌疑最大。法海是王准举荐的,也一直在鸡坊为典引,怎可能与王准无关?必是王鉷!”

“有证据吗?”

“我本想找证据,结果一查之下,案子越查越大了。”杨国忠有些苦恼,“你也知道,我为圣人办事,不玩那些虚的,都是实实在在办案。”

“是。”

“根据达奚抚的招供,我们拿下了昭应县令李锡。”

“我为谋昭应尉一职,托人与李锡打过交道,要紧吗?”

“你这点小事。”杨国忠沉吟着,缓缓道:“李锡说了很多大逆不道的话,之后他捱不住刑罚,自认知道幕后指使是谁,但要面圣才肯说。”

“圣人答应召见他了?”

“是。”

杨忠国担忧不已,如此一来,李锡要指证谁,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且看圣人信不信吧。”

“圣人能信吗?”

杨国忠还想要说些什么,有御史快步入内,对他附耳低语了几句,他登时脸色居变。

“什么?!真的吗?”

“真的。”

“谁杀的?”

“不知,推门进去便发现人已死了。”

惊呼一声之后,杨国忠也不瞒着薛白,道:“出事了,大事不好,李锡、达奚抚在狱里了。我就说此案还有幕后主使,眼下这是杀人灭口了……..

一瞬间,薛白也有些滞愣。

他没在听杨国忠说话,脑海中只想着一个问题……李隆基是信还是不信?

“阿白,阿白。

“嗯?

“在想什么?快帮我找出幕后真凶。”杨国忠倒不忘给薛白一个许诺,“你看,现在真出阙了,连昭应县令都出阙了。”

第375章 私怨242.第239章 地头蛇128.第125章 敌友162.第159章 切割161.第158章 东宫主力271.第267章 聪明误第429章 背后的阴谋第482章 绮念191.第188章 戏曲176.第173章 世故205.第202章 早做准备第115章 匠师221.第218章 心结160.第157章 君自抉择131.第128章 皆大欢喜50.第50章 坐实228.第225章 上任143.第140章 水调曲318.第310章 婚礼第400章 调动第383章 仕女图172.第169章 盛宴倒118.第118章 人情第5章 安顿第485章 谎言230.第227章 每个凶手285.第280章 隐藏33.第33章 出价146.第143章 世情如纸第379章 或轻于鸿毛184.第181章 谁贪67.第67章 一夜鱼龙舞119.第119章 结交边将94.第94章 天下一牌局318.第310章 婚礼第396章 莲95.第95章 谗言276.第272章 当归202.第199章 家人211.第208章 空穴来风256.第254章 深耕第479章 最后的疯狂24.第24章 公主宅156.第153章 妙法第404章 雁门老将行218.第215章 刘氏吉主272.第268章 春归第423章 怂恿第370章 移棺99.第99章 得宝歌第421章 假太守40.第40章 补救344.第336章 自古深情留不住277.第273章 禁归197.第194章 官袍160.第157章 君自抉择196.第193章 初奏259.第257章 假道伐虢第412章 诗言志17.第17章 还家第345章 本没有路第116章 悔婚318.第310章 婚礼49.第49章 私藏312.第306章 洁身自好62.第62章 上架感言第423章 怂恿290.第284章 招摇撞骗299.第293章 泼冷水153.第150章 灭火54.第54章 白膏油339.第331章 天下本无事129.第126章 自由196.第193章 初奏第401章 摆棋13.第13章 奸相271.第267章 聪明误138.第135章 分利第344章 西南第438章 都是对的第350章 俘虏242.第239章 地头蛇92.第92章 申告81.第81章 邻居第117章 鱼钩320.第312章 回门第395章 缓兵之计260.第258章 分化与抱团73.第73章 相看153.第150章 灭火第418章 乱起203.第200章 亲家237.第234章 撕开一角150.第147章 秉公无私313.第307章 罗钳98.第98章 御状188.第185章 衣冠户第476章 骗子41.第41章 劫囚221.第218章 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