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第274章 归

王宅,自雨亭。

到了九月中旬,天气竟还略有些燥热,邢璹赶到时,额头上沁出了细汗,而王鉷竟已在亭中等候了。

“坐。”

两人一落座,亭檐处便有水帘洒下,让人如置身与瀑布之中,顿生清凉之感。

“圣人不愿朝堂有变。”王鉷脸色冷峻,开口道,“哥奴对付不了我,但我也难以除掉他。”

邢璹道:“如此说来,唯有谋逆大案可撼动哥奴了?”

“不错,哥奴勾结胡儿,意欲举兵阻拦太子登基。”王鉷道:“他们觊觎洛阳,走私、铸币、笼络河南府官员,皆有实证。”

他对付李林甫的思路其实是清晰的,唆使丹州太守赵守璋状告李林甫二十余条大罪、唆使元载出面瓦解右相党羽这些都是障眼法,目的是为了把薛白绑到同一战线上。

“放眼朝中,唯薛白倚仗贵妃,敢得罪哥奴与胡儿。然,与其说胡儿是哥奴举荐,实则是圣人钦点,仅靠这些证据还动摇不了胡儿,我需薛白全力相助,明白吗?”

“是。”邢璹道:“我这趟去洛阳,正是秉承着王公此意,极力笼络薛白,奈何他并不配合,不肯与李林甫撕破脸。”

洛阳发生的事在信上说不清楚,王鉷遂耐着性子听邢璹当面说。

“苗晋卿亲自到偃师县兴师问罪,薛白教他去拿河南少尹令狐滔的口供。若非是我恰在河南,同时给令狐滔施压,此案只怕要被苗晋卿翻案了。当时,我们是以查义仓之事为由……结果令狐滔狡猾如狐,补足了义仓的亏空,划清了与高尚、胡儿的瓜葛,不让我们拿到任何证据。”

听到后来,王鉷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画面——两个紫袍高官同时去拉拢薛白,却被薛白指使得团团转,狐假虎威,给了令狐滔一个教训。

说过了洛阳,话题转回长安,王鉷语气沉郁,道:“同样是拉拢杨党,哥奴已放弃薛白这根啃不动的硬骨头了,转而收服了唾壶。”

邢璹叹道:“唾壶短视、贪鄙,最易收买,此事乃意料之中。唯独没想到如今杨銛这一死,杨党几乎已站到了哥奴那边,此事麻烦了。”

他们原以为杨党的核心是薛白,关注点遂始终放在薛白身上,没想到薛白昏了头赖在偃师不回来,被杨国忠窃取了好处。

连王鉷都疑惑薛白所作所为出于何种目的,偃师能有什么比杨党还要重要?总不能真是一心系于百姓?

“今唾壶打点内帑,乃圣人近臣,若长期放任他进馋言,恐于我等不利啊。”

“我绝不坐以待毙。”王鉷捻须沉吟,目光闪动,泛着些许狠色。

过去他面对李林甫毕恭毕敬,给人以软弱之感,但一个敢于向战死士卒家属追缴积欠的人,岂会没有魄力?

事若不济,他宁可刺杀李林甫,玉石俱焚!

檐边落下的水帘始终不停,水帘外是奢华无比的府邸,雕栏玉砌、鳞次栉比……任谁都不能轻易舍了这富贵。

王准从院门外走了过来,站到了自雨亭外,道:“阿爷,有桩消息。”

亭中的两人遂站起身,雨帘停下,王准迈步进来,从怀中拿出一卷邸报,道:“阿爷快看。”

王鉷接过邸报一看,只见是吏部最新的官员调动的名单,匆匆一眼扫过,几乎都是七品以下的官员。

这个层面的调动,圣人几乎是不过问的,全由李林甫一言而决。

“不会是哥奴又罢免了我们的人……”

王鉷话到一半,忽然停下,因他已看到了那一系列的调动。迁长安县尉王之咸为秘书省秘书郎;迁偃师县尉薛白为长安县尉;授殷亮为偃师尉。

“怎会如此?!”

他一瞬间有了深深的忧虑,担心是苗晋卿说服了薛白,使李林甫给薛白升官。

可见薛白虽还只是一介小官,却已足够让各方忌惮。

~~

与此同时,右相府中,李林甫冷着脸将一封公文丢在地上,叱道:“竖子好大的胆子。”

苗晋卿连忙俯身,道:“此事下官不知,莫非是王鉷所为。”

“王鉷牵涉骊山刺驾之大案,薛白竟还敢凑上去,取死之道。”

李林甫声音并不算大,这一句话却是杀气森森,而且说的也是事实,王鉷所做所为早已天怒人怨,一旦失去圣心,破家灭门近在眼前,薛白这次竟敢站到王鉷那边……不对。

他使人去拾起地上的公文,再次看了看,发现文书上有吏部、中书门下省、以及天子的用印。

“把吏部的考课卷宗给我。”

“喏。”

待那卷宗被拿上来,摊开,李林甫很快找到了薛白的考课结果,一最四善,乃是上上等。

“如何回事?!”

卷宗被砸到苗晋卿眼前,他慌乱拾起一看,有些慌了神,忙道:“不是下官……”

恰在此时,苍璧已赶到门外,道:“阿郎,陈希烈求见。”

“陈希烈?”

李林甫微微愣了一下,都已有些忘了这个人了。

~~

今日,杨国忠正对着一份名录在勾勾写写,名录是杨銛的遗物,记录的是杨党官员的情形。

其中有几个名字被杨国忠提笔圈了出来,如杜有邻、元结、皇甫冉、杜甫等等,皆是亲近薛白之人,或管漕运,或在解池一带管榷盐,任的全是杨党中最有利可图的官职。

可如今杨銛已死,杨党须以他杨国忠马首是瞻,他已给这些人写了信,却没有得到让他满意的回复。如此一来,杨国忠便打算提拔他自己的心腹任这些肥差。

“国舅,杨光翙到了。”

“进。”

不一会儿,一个身穿青色官服的五旬男子进来,佝偻着背行礼,面相阴柔,语气谄媚,道:“庆贺国舅升官加爵,请国舅安康。”

杨国忠一直以来被杨光翙小心侍奉得很舒服,遂道:“我打算擢拔你担任元载留下的阙职,你可有信心?”

元载原本是盐铁使判官,是杨党主持榷盐事务的核心人物,正因有他在,榷盐事务一直有条不紊,没出大的乱子。

能沾手此等利益,杨光翙登时大喜过望,直接跪在地上,道:“国舅放心,下官一定不让国舅失望。”

“一直以来,榷盐之收益太少,此为我阿兄始终没得到圣人倚重的原由。”杨国忠道,“你莫偷懒,亲自往解池去一趟,务必要比去岁的进项高上三倍。”

“哪怕是五倍,下官也鞠躬尽瘁!”

很难想像这是两个国之重臣能说出来的话。但杨国忠不玩那些虚伪的,在他看来,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敛财,为圣人敛财,也为自己敛财。

这也将是杨党接下来的行事准则,将彻底摒弃原本那些造纸、刊报、徐图改革税制的主张,摒弃拉拢寒门的路线。

正此时,外面有人禀报道:“阿郎,右相府派人来了。”

杨光翙连忙殷勤地帮忙开了门,杨国忠问道:“可是右相召我过去?”

“右相是派人递来了这个。”

杨国忠接过那封公文只看了一眼,眼神中就浮现出种种情绪,有震惊、忌惮,还有一丝敌意。

“怎会如此?怎可能?到底是谁做的?!”

~~

陈希烈走过右相府的长廊,一点也没留意到此间的老旧细节,感受到的依旧是李林甫的威严。

他深吸了一口气,进入堂中,脸上已浮起惶恐不安之色。

“右相安康……”

“陈希烈,伱想执国政了,是吗?”

“不敢。”陈希烈慌忙应道,“右相若说的是薛白之事,此事……出于圣人之意。圣人欲招薛打牌回京,我本以为右相知晓此事,故而没有提前问过右相。”

“嘭!”

桌案被重重拍了一下。

李林甫却还没放过他,喝道:“你与薛白勾结,当本相不知你打着什么主意吗?!”

陈希烈擦了擦额头,却还在嘴硬,道:“右相息怒,若是不想让薛白任长安县尉,那……是否禀明圣人?”

他素来软弱,今日难得硬气了一回。

李林甫依旧冷着脸,却没有继续叱责。

陈希烈稍松了口气,他根本就没得什么口谕,但敢赌李林甫不可能去问圣人。

他垂手站在那感受着右相府的气氛,渐渐地,没方才那么害怕李林甫了。

薛白说的不错,哥奴眼下大敌当前、麻烦缠身,是最需要支持的时候,是不会轻易与他撕破脸的。岂不怕将他逼到王鉷那一边?

堂中安静了一会之后,李林甫开口道:“罢了,不过是一桩小事。今日让你过来,是想问问你对和籴之事的看法。”

陈希烈面上不显,心中登时大喜过望。

他知道李林甫这是在笼络他,意思等斗倒了王鉷,便把和市和籴使之差职给他兼任,这可是个权力重大、利益丰厚的要职。

“说句实在话,这些年王鉷在和籴使的任上出了很多昏招……”

待陈希烈出了右相府,已是踌躇满志。

李林甫的反应完全被他料定了,已对他有所顾忌,不得不给出以前所没有的尊重,因在杨銛死后,是他得到了薛白的投靠与支持。

抛开薛白的能力与运气不谈,其人还代表着贵妃与虢国夫人的好感。要助他一个宰相掌权,又岂是难事?

须知如今李林甫、王鉷两边都在拉拢薛白,但最后成了的只有他陈希烈。

他将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宰相。

~~

那边,李林甫虽不能直接向圣人询问,却能向宦官们打探圣人对薛白的态度。

他遂遣人向吴怀实打听,得到的回答却让他有些意外。

“吴将军以为,圣人该是未下过这道口谕。”

“为何?”

“几次伴驾,吴将军留意到贵妃一直没替薛白说话,既然不是贵妃提醒,圣人如何会下召。”

话虽如此,李林甫暂时还是不打算拿陈希烈如何,至少等对付过王鉷再谈,倒是可以先把陈希烈的名字记在册子里。

“对了,吴将军一直以来还有个猜测,但不知是否准确。”

“内官请讲。”

“该是骊山大案之后,圣人似乎有些不喜薛白与贵妃走得太近了……”

~~

九月下旬,两封任命文书从长安送到了偃师县署。

薛白看过之后脸色依旧平静,他会照着原有的计划,担任长安县尉。

“殷先生也看看吧。”

“少府,这是……”

“往后你就是偃师尉了,治理好此地,莫让我失望。”

殷亮点了点头,心中百感交集。

须知在大唐,出仕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到边镇给节度使担任幕僚,再由节度使举荐为官。他与薛白之间看似也是如此,但要知道,薛白还不是节度使,那其人能力以及诚意就更让人动容了。

“少府放心,少府的大恩,我必没齿难忘。”

薛白微微叹了一口气,没接着这些个人恩义之事聊,而是道:“离开偃师的时间还是比我预想中早了,本想等到明年开春。很快又要入冬了,如何让县境内的流民不被冻死又是一桩难题,我很难放心,会时常派人回县中看看。”

“我必定如履薄冰。”殷亮执礼应了,道:“入冬有难题,等到开春,少府又要担心春耕了。”

“若有难题,尽管遣人到长安来与我求助,不必有所顾虑。”

“是。”

能交代的其实也都反复交代过了,薛白反正也留了不小的势力在偃师,总归是出不了大事。他安排妥当,也就准备起行了。

从赴任偃师到离任,正好过去一年,有改变一些事,但还不等他做到更多,自己已走到了官场的下一步。

人生匆匆,世情悠悠,个人之力面对世间百态,就像一艘小舟随波万里而江水还连绵不绝,那到底是他改变了偃师,还是偃师改变了他?

离开时天还没亮,薛白没有惊动百姓,穿过破晓前的黑夜,在洛河码头登上船。

他只带了家眷青岚、杜五郎夫妇、刁氏兄弟及其手下、公孙大娘及其弟子,杜家姐妹则会在安排好丰汇行之事后再回长安。

薛崭也被留在了偃师,跟着老凉、姜亥历练……

“哈,我回长安,我阿爷还留在洛阳。”杜五郎登上船便长出了一口气,带着欣喜的口吻道:“那我和运娘岂不是要独自住在家里?”

“你马上也要守选授官了,想去洛阳吗?”

“可别,当我求你了……”

正站在船头说着话,太阳从东面缓缓升起,晨光洒落大地的一瞬间,薛白愣了一下。

因为他看到远处正有许多人扶老携幼地向这边赶过来,也不知是谁泄漏了消息,他们招着手,想要送一送他这个县尉。

“开船吧。”薛白道。

他自认为做得还是不够,觉得愧对于这种送别,又觉得太过于形式化了。

纤夫们拉动纤绳,船只缓缓离开码头,乡民们却已追了过来,在河边挥手喊着。

“县尉,让俺们送送你……”

于这些乡民而言,薛县尉到任以来,贪墨少了,田地分了,税赋减了,日子也就好过了,本要卖儿卖女的能一家继续团圆,本要倾家荡产的能继续活下去,这就已经是难得的大好官了,哪能不来送一送。

他们沿着河边追着船跑,追了一里地、两里地,人数竟还没有减少的趋势,反而越来越多。

岸边扑天盖地都在喊着“薛县尉”,构成了一副壮观景象。

~~

船舱中堆着装特产的麻袋。

一只匕首从麻袋中刺出来,在昏暗中泛着微微的寒光,划破麻袋,有人影从中钻了出来,起身,站在舱中听着外面的欢呼声。

“都舍不得薛县尉嘛。”

任木兰嘟囔了一句,转身去割另一个麻袋,把盆儿也从里面放出来。

“走,我们一起见识见识长安。”

“长安!”

盆儿用力地点点头,只这两个字都让他心情激动……

船只沿洛河而上,到了洛阳停泊了下来,薛白才发现了偷偷跟来的这两个小家伙。

任木兰于是大言不惭喊道:“我是为了保护县尉!”

薛白就当是被她说服了,也没把他们遣回偃师,任木兰不由大喜,当即就去找李十二娘玩。

离开洛阳,则是走陆路西行,与来时的道路一样。

这次,还是路过了潼关,准备在潼关驿歇一夜。

傍晚,没有了繁复的县务,不见了来回奔走传递消息的吏员,薛白很不习惯,于是在黄河边走了一会儿之后坐下来。

一轮落日挂在西边,洒下万道绚烂的晚霞,同时也缓缓坠向天边的山峦,仿佛像这大唐王朝,到了不变就要坠落的时刻,无能为力吗?可古时有夸父追日。

再转头望向东边,黄河水决绝而去,头也不回。

此情此景,正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远远的,还有渔船在河面上漂流。

他又想到了来时淹死在河里的那几个渔民,意识到自己在偃师县哪怕做得更好,也改变不了剩下这些渔民的处境,只要有苛捐杂税的逼迫,他们总有一日还会淹死在黄河里。

要改变这一切,还是得到长安去,从朝堂之上开始变革。

薛白脑中想着这些,轻声念了一句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此番回长安,他务必得更上一层楼才行。

~~

长安,大雁塔。

一双素色的绣鞋踩在阶级上,杨玉瑶扶着墙,登上了第七层。

她今日来把杨銛的灵位寄在塔中请高僧们超度,办完此事,莫名地就想登高望一望。

从东面的窗口望去,先是看到曲江池的一角,更远处是长安的城墙……而城墙之外的河山于她而言就太远了。

这一眼,让杨玉瑶的心境有了莫大的改变。

以前她总是自视甚高,认为是她成就了薛白,可现在看来,薛白所向往的那一方广阔天地,她根本就不敢去闯,她只敢缩在这长安城里,娇滴滴的,对一切变故都无力改变。

枉称“雄狐”。

她想着这些的时候,有人匆匆赶到了塔下,递了一袋钱给看守大雁塔的小和尚。

那小和尚四下看了一圈,没见到周围有旁人,便把钱袋收了,跑去见虢国夫人府的护卫们,比手划脚地说了起来,很快,有护卫往大雁塔这边跑来。

明珠已意识到了什么,到了楼梯边去接消息,之后激动地挥了挥手。

“瑶娘,薛郎回来了!已到了府中。”

“那又如何?”杨玉瑶淡淡道,“他还不是要先去见颜氏。”

她神色不太好,全然不像明珠预想中的高兴。

明珠却认为,薛郎先来见瑶娘没什么不妥的,本就是姐弟,且阿兄近来还过世了,任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然而,已有一道身影策马到了大慈恩寺外,翻身下马,径直往这边走来。

“是薛郎!”

明珠踮了踮脚尖,往塔外看去,有些醉心地望着那越来越近的身影。

杨玉瑶反而还是没太大反应,也不下塔,只站在那,不知在想着什么。

薛白已经进了大雁塔,沿着那一圈一圈的台阶往上登,那台阶是越往上越窄,且越陡峭,方才杨玉瑶登上来时是小心翼翼扶着墙的,薛白却还是三步作两步。

“慢些,薛郎慢些。”明珠连忙温柔提醒。

杨玉瑶这才转过身来,薛白却已到了她面前。

还没来得及说话,她竟是被他一把抱紧在了怀中。

他轻轻拍着她的背,道:“我知道的,你很难过。”

一年未见,他竟还长高了些,杨玉瑶已算是很高挑的了,如今却只到他嘴巴;他还强壮了许多,胸膛开阔,像是一张大床;但他也黑了些,脏了些,身上带着灰尘、马粪与汗馊的气味。

杨玉瑶趴在薛白怀里好一会儿,突然一把推开他,骂道:“你不想回来就别回来啊!阿兄都死了你回来还有何用?!”

薛白也没解释,由她发泄着,最后再次用力将她搂住,亲着她的额头柔声安慰,任她大哭出来。

“呜呜……你还想着回来……你终于舍得回来了……”

~~

“薛白回来了?这么快?”

杨国忠一直有派人盯着虢国夫人府,因此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待得知薛白直接去了大慈恩寺见杨玉瑶,他脸上不由泛起了忧虑之色。

杨光翙也赶到了,得知消息,眼珠转动,道:“国舅,下官认为,薛白不是为了李、王之争才赶回来的,否则早便回来了。他这个时节才突然赶回来,只怕是想与国舅争啊。”

“我当然知道。”杨国忠脸色傲然,道:“我在考虑的,是该以何态度面对他。”

“国舅打理内帑,得圣人信赖,何惧一薛白?”

杨国忠倒不至于信了这种蠢话,淡淡看了杨光翙一眼,让他还是专心于敛财。

应付薛白之事,还是与右相商议更为稳妥,杨国忠遂又往右相府请见。

李林甫也已得知薛白回来了,反应却很平淡。

于他而言,只要薛白不会与王鉷联手就好。他知道薛白也懂分寸,所以宁可请陈希烈帮忙调动。否则,一个长安县尉的任职,堂堂右相还不至于阻止不了。

“有何好大惊小怪的?意料之中的事。”

杨国忠一听就意识到,这是双方的立场不太一致了。

眼下,比起李林甫,他与薛白的冲突反而更大。

他也无赖,心里打定主意,若李林甫不帮他对付薛白,他就不帮忙对付王鉷,嘴上却是一副为李林甫考虑的样子。

“只怕薛白一回来,把陈希烈、王鉷联合起来,他紧咬着安禄山不放,若是再勾结王忠嗣,内有虢国夫人、杨贵妃撑腰,到时于右相不利。”

李林甫有些微微讥笑,愈发看不起杨国忠。

“与其盯着陈希烈,不如看圣人对薛白的态度。若圣人不喜欢他,他离长安愈近,离死愈近。”

“这是何意?”

李林甫招了招手,示意杨国忠俯身下去。

这动作让杨国忠想到当年当唾壶时的场景,有些不愿,但架不住好奇。

“本相猜测,薛白与贵妃走得太近了……”

杨国忠一愣,张了张嘴想要反驳,须臾却意识到这真有可能,喃喃道:“如此看来,圣人是不喜欢薛白。怪不得他此前不肯回来。”

这一句话,许多事忽然就清晰了。

再仔细一想,关于如何对付薛白,杨国忠脑中已渐渐有了思路。

然而,不多时,苍璧匆匆赶来,禀道:“阿郎,圣人口谕。”

“快请。”

很快,一个宦官到了右相府,在李林甫面前站定。

“圣人口谕,晋国公、右相、尚书左仆射李林甫接旨……哈哈,薛打牌既回了京,想必有许多趣事,明夜设宴花萼楼,十郎一道来吧。”

“臣,遵旨。”

李林甫领了圣人口谕时是有些懵的,心想着自己莫非猜错了。

然而,当他琢磨着“薛打牌”这个称呼,很快便想明白了,薛白离京已有一年,足以让圣人消除怀疑与芥蒂。

更何况远香近臭,如今他与王鉷打得不可开交,如何比得上刚回来的薛打牌让圣人看得顺眼?

圣人还能对一个少年郎记仇记一年不成?至少暂时而言该是不会的。

如此看来,薛白远走一年还是走对了。

第433章 南下剿贼150.第147章 秉公无私225.第222章 别长安158.第155章 事不关己165.第162章 志不灭300.第294章 元夕210.第207章 牛刀小试196.第193章 初奏44.第44章 信任126.第124章 隐情227.第224章 新诫287.第282章 华锦之下第7章 夜眺长安144.第141章 书坊189.第186章 狂第402章 妙法选官140.第137章 斩死194.第191章 起家官340.第332章 鱼目混珠第343章 谱写145.第142章 改变第416章 局面向好124.第122章 道宫第379章 或轻于鸿毛266.第264章 定罪第507章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第493章 梦非梦第372章 彭娥第397章 小团体69.第69章 案发第435章 秋后算账44.第44章 信任188.第185章 衣冠户234.第231章 灯笼第355章 兵临城下21.第21章 陇右老兵第404章 雁门老将行127.七月总结(感谢月票金主“爱爱他家大可107.第107章 怪圈第456章 挟天子141.第138章 宴前296.第290章 师徒327.第319章 隐患第449章 喜与狂97.第97章 覆试139.第136章 用人266.第264章 定罪110.第110章 新搭子168.第165章 风花雪月21.第21章 陇右老兵36.第36章 两头通吃19.第19章 欺上门174.第171章 去与来218.第215章 刘氏吉主103.第103章 名单112.第112章 师门118.第118章 人情44.第44章 信任242.第239章 地头蛇291.第285章 人才第354章 龙尾关第414章 传承266.第264章 定罪113.第113章 家宴第506章 过犹不及第356章 夹击第365章 救星第469章 贵庶第375章 私怨第487章 上进心第6章 蝼蚁143.第140章 水调曲第401章 摆棋92.第92章 申告76.第76章 春雨186.第183章 手段175.第172章 引见98.第98章 御状第390章 心证第464章 回驾19.第19章 欺上门第393章 下一步226.第223章 潼关怀旧101.第101章 接洽第487章 上进心66.第66章 夜宴第512章 眷留皇位216.第213章 千古情263.第261章 挥锄326.第318章 清白325.第317章 掖庭宫326.第318章 清白18.第18章 追凶者311.第305章 相门女155.第152章 新派系第428章 盟主199.第196章 赐婚第347章 大渡河第506章 过犹不及164.第161章 醉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