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第305章 相门女

李岫一心想把薛白带回右相府,但颜家未邀他入内,他只好留下随从在门外等候,独自回去禀报。

仅仅半日光景,原本百官云集的相府门庭似乎冷清了些许,又似乎只是错觉,往日政务少时大抵也是这人数,李岫几次回头去看,脚在门槛上绊了一下。

他倒没伤着,但这种时候被人看到他如此慌乱,显然不是好事,他心中不由烦躁,忍不住便迁怒了身边人。

“往日便说府里的门槛都太高,你也不提醒我。”

穿过长廊,前方忽看到一道清雅的身影正等在内堂门外,像一株莲花,以其静谧的气质拂平人心中的躁郁。

李岫放缓脚步,微微叹息,上前道:“十七回来了?见过阿爷了?”

“没。”李腾空道,“阿爷正睡着。”

“能睡着也不易啊。”

李岫遂不急着去见李林甫,思忖了片刻,认为家中事是应该与眼前这个小妹商议的,以略带为难的语气说起来。

“南诏之叛,圣人非常生气,阿爷很不容易才安抚了圣人,勉强维持局面,谁知当此时节,安禄山自行其事,在知情者眼中便是背叛,阿爷威望大跌,圣人只怕也要嫌他老迈……”

李腾空终于是皱了皱眉,讶道:“局势变化得这么快?”

“你知道什么?”

“我回长安时,巧遇薛白……他说,希望能助阿爷解决南诏之事,往后还可合力对付东宫,唯有一个条件,便是撤换范阳平卢节度使安禄山。”

李岫后悔至极,不由道:“你为何早不劝阿爷?”

李腾空此前分明一直想求见李林甫,只是李林甫不肯见她。

此时说这些已无用,她道:“我没想到事情这般突然,薛白计划等到阿爷骑虎难下之际,逼迫阿爷放弃安禄山,谁知安禄山突然背弃了阿爷。”

李岫拧眉一想,意识到她话里的意思,右相府失控的速度比薛白意料中还要快得多,那就愈发容易被人轻视了。

他迟疑着,问道:“伱能否去找找薛白?”

有一个瞬间,李腾空愣了一下,问道:“这般大的事,找他又有何用?”

“事是他挑起的,只能找他。”李岫话里带着怨气,但说到后来,不得不放低姿态,道:“他料事如神,我服气他的本事了,想请他帮忙,你代为兄去请他来,可好?”

说着,李岫观察着李腾空的反应。

只见她低下头,似因有些许不情愿而稍稍侧过身,显出小女儿家的羞赧来。

是羞赧,而不是为难,可见她心知自己与薛白的关系是请得动薛白的。

但即便如此,李腾空却没有马上答应,而是握紧了手中的拂尘,思忖片刻,道:“我可去找他,但这便是代阿爷表态了,我作得了主吗?”

“何意?”李岫一时没反应过来。

“若只是传话,谁去见他都可以,不必我去。”李腾空道:“既要我去,当由我代相府与他谈。”

“岂能如此?”李岫当即连连摇头。

在这右相府,连他都不能作主,岂能将家族交到一个女子手里,尤其是她还心慕薛白,到时,一个家族都被这小女子卖给了情郎。

李腾空道:“阿爷想要保威望、保相位,眼下却无可用之人。薛白确实是有本事,但越有本事之人越有傲气……我了解他,我可代阿爷与他谈。”

“莫说傻话了,你一女子什么也不懂。”李岫道,“罢了,你若不愿去,我也不为难你。”

李腾空欲言又止。

她认为,自己至少不像兄长那么感情用事,反而要清醒得多。

比如,她虽欣赏薛白,却不认为彼此间的关系到了能抛下立场,满心只照顾对方的程度。她有她的原则,也了解薛白的原则。

换作兄长是女子,也许早就贴上去了吧……

但,李岫真就不需要李腾空再插手此事,让她自回后院歇着,他则独自等在内堂外。

不多时,李林甫已从小憩中惊醒过来,招李岫入内。

“阿爷,薛白不肯来。”

“越是精明之人,越是见风使舵,靠不住。”李林甫并不诧异,道:“前几日他还求着见本相,今日便落井下石了。”

李岫心中悲凉,暗道颜真卿与薛白几经挫折犹相互扶持,岂是聪明人靠不住,而是阿爷心胸狭隘,容不下聪明人,故而右相门下皆有利则聚、无利则散之辈。

“阿爷,十七娘想代家里与薛白谈谈……”

“女儿向外,岂能答应。”李林甫淡淡摆手,果然是拒绝了这建议,沉吟着,缓缓道:“形势还未至最坏地步,我还是宰相。当务之急,在于稳住边镇将领的人心。”

“是。”

“杂胡虽狡诈,明面上还是支持本相,高仙芝远在安西,其余者,哥舒翰、鲜于仲通、安思顺、阿布思,还有王忠嗣,他们的态度至关重要。这样,你去招陈希烈、杨国忠、苗晋卿、宋遥等人来。”

说着,李林甫咳了几声,补充了一句。

“本相门下,还不至于连个人才都没有。”

李岫有些为难,道:“陈希烈、杨国忠见风使舵之辈,消息又灵通,阿爷该不必指望他们了。至于苗晋卿、宋遥,孩儿听说……张垍招他们到中书门下了。”

李林甫有些震惊。

须知,苗晋卿、宋遥一直以来就是他的心腹,尤其是在拽白状元案之后,苗晋卿坏了名望,难以拜相,李林甫便给了他更大的信任,没想到相府才显出些权威衰败之端倪,这人就叛了。

“阿爷?”

“把我的册子拿来。”

李岫一愣,顺着李林甫的手指看去,从桌案的屉中拿出一本册子来。

他把册子打开,见到的是一个个的名字,第一个是“裴光庭”,之后是裴耀卿、张九龄、严挺之等人,整整两页,都已被用墨水与丹砂划掉了,原来是这些年他阿爷除掉的敌人。

裴光庭这名字李岫是有些陌生的,想了想之后才回忆起来,裴光庭的妻子就是武三思的女儿武凤娘,阿爷就是从与武凤娘通奸开始青云直上。

“拿来。”

李林甫接过那小册子,展开到后几页,眯着老眼看去,看剩下那些还没被他除掉的名字。

父子二人都知道,朝堂上有能力、有声望的人才,几乎都在这上面了。王忠嗣、颜真卿、李泌、薛白……李泌的名字已经用墨水划了一下,以示已罢官了。

过了一会,李林甫抬起手指,指了指其中一个名字。

——韦见素。

“用他吧。”

十多年来,李林甫虽然疯狂打压有可能拜相的人选,奈何大唐人才太多,总是有些漏网之鱼,韦见素便是一个。

韦见素出身于京兆韦氏,很年轻就进士及第,先帝还未登基时就在王府任职。资历老、声望高、才能足,但一直被李林甫压着,直到房琯外贬,才得以任给事中,不久前才出任检校工部侍郎,在朝中实权并不高。

李岫道:“可是,韦见素一直都不依附阿爷。”

“迁他为尚书右丞。”李林甫缓缓道:“让他出面,替鲜于仲通拿出一个平定南诏的计划来。”

说罢,他疲倦地闭上眼。

李岫明白他的意思,右相府现在缺的是能与各方节度使包括哥舒翰、王忠嗣、鲜于仲通都说的上话的人,且有才干、有声望,能够替相府拿出一个圣人满意、朝野接受的策略……其实,薛白才是最适合的人选。

至于韦见素,只是临时找来的一个才干很不错的官员而已。

~~

皇城,门下外省。

大堂中响起温和而从容的声音。

“南诏之事,右相略有疏忽,恐将影响攻吐蕃之大局,朝廷亟待平定南诏,故而圣人命我平章中书门下事。钱粮上,还须国舅多多支持。”

“好说,好说。”

“剑南节度使早晚会是鲜于仲通的。”张垍略压低了些声音,道:“这一战之后,王忠嗣的势力不会留在剑南。”

他正在极力拉拢杨国忠,杨国忠也并不难拉拢,只要舍得给好处。

шшш_ttka n_c o

几句话之后,此事便谈成了。

张垍于是转向韦见素,笑道:“会微兄,可算时来运转了,我已向圣人举荐,欲任你为吏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

韦见素已年愈六旬,坐在那是最像宰相的一个,抚须点了点头,颇为矜持,但也没拒绝张垍的好意。

为官者,哪怕岁月蹉跎,但谁没有经世济民的志向?

正在此时,有官员匆匆入内,低声禀道:“驸马,公主来了。”

张垍愣了愣,心里十分不高兴,但也只能去见宁亲公主。

夫妻二人才见面,他便低声提醒道:“你万万不该来皇城,圣人最恨皇子公主干政,你跑来,会坏了我的前途……”

⊙ttκΛ n ⊙c○

“好你个张垍,在你眼里,是前途重要还是我重要?!”

若在往常,张垍实不愿搭理这妇人,但如今他心里有了期盼,反而要哄好妻子,免得她添乱。

于是,都四十多岁的人,他却还要温言柔语地道:“自然是你重要。”

“那你何时回府?我们设个宴,邀十八娘夫妇、张泗夫妇,还有李珍他们来,永王也想见你。”

张垍心里又是一声叹息。

他今非昔比,有了实权,真的不想再与那群纨绔来往了。

但为了快些把妻子哄出皇城,他也只能耐着性子,道:“你先回去准备,我处置完公务便回。”

“才任官,能有多少公务?我等你。”

“不必,我一会还得先去给颜真卿接风洗尘。”

“你可是驸马,且还拜相了,大唐开国以来也没几个这般人物。如何还去给那等小官接风?”

张垍无奈解释道:“我无根基,正是用人之际。何况颜真卿才干名望不凡,更是薛白丈人,我得礼数周全了。”

“薛白一介七品小官,你倒是在意得很。”

“你不懂他的能耐与远见,须知他是第一个要扶我任相之人。”

“呵。”

张垍不明白,他分明已极力隐忍了,结果到最后还是触怒了宁亲公主……

~~

是日,离开皇城以后,他还是赶去见了颜真卿、薛白。

相比李林甫,他用人的眼光、态度完全不同,掌了权,待薛白反而更客气了两分。

“家中有事,我不能久待,带了些薄礼,既是给颜公接风,亦是为薛郎成亲添些彩。”

“驸马太客气了,不敢当如此厚爱。”

寒暄之后,张垍很快告辞。

正好暮鼓也快响了,薛白便送他一程。

两人走过长安的大街,初时颇为沉默,似已有了隔阂。

“圣人已下旨,调王忠嗣回京商议南诏之事。”张垍开口道,“想必你也有所耳闻了?”

“是。”

“此事,圣人询问过我的意见。”张垍道,“但为了不引起南诏警觉,圣人命我不得声张。”

这理由很假,但他愿意给薛白这一个小官找个理由,态度已是很难得了。

薛白也没有不识相,揪着此事给张垍难堪,沉吟着,问道:“若是王忠嗣南征,河东节度使的人选,驸马有何看法?”

“此事只怕还得等王忠嗣回长安再谈,我不是敷衍你,而是圣人心意难料,何况眼下是否由他挂帅征南诏,还未定下。”

“也是。”

张垍转头看去,见薛白的反应比预想中要沉着,赞许地点了点头,道:“你还年轻,且刚升迁的殿中侍御史,且先筹备婚礼,并尽心国事,往后我必为你谋升迁。”

“多谢驸马了。”

对于由王忠嗣挂帅南征一事,薛白确实没有太过激动的反应。

他仔细思量过,先明确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有哪些。首先,他想要阻止安禄山造反,之后才是对付李隆基、李亨父子,徐徐解决大唐积弊,实现抱负。

以王忠嗣镇守河东是阻止安禄山的手段之一,但不是唯一手段。安禄山才刚刚出招,如张垍所言,王忠嗣回朝之前,大可先静看局势变化。

至少眼下王忠嗣还活着,中枢已不再是李林甫的一言堂,颜真卿也回朝升官了……薛白自认为还是带来了不小的改变。

这般想着,他从容了许多,心思也回到了与颜嫣的婚事上。

颜真卿既回来了,婚期便定在三月二十日。

次日午后,薛白从御史台散衙还家,便见青岚正在布置新房,在这朝中局势纷纷扰扰之际,他家中忽添了些女子的柔情。

“咦,郎君这么早就回来了?一会试试吉服吧,试了我好改一改。”

“好。”

“今日难得不忙吗?”青岚如今也敢敲打薛白,嗔道:“往常可是暮鼓不响都舍不得回来呢。”

“官小,忙到了这一步,之后的事,便不是我能定夺的了。”薛白有些遗憾。

现实就是这般,小人物再如何造势,看似闹得热闹,最后还是得由天子一言而决……所以他想当天子。

青岚不懂他这些野心,只会为他闲下来而欢天喜地,催他换上了吉服,上下打量着,夸道:“郎君真好看,比穿官袍还好看。”

“你明知我一心上进,还这么说。”

“就说,官袍多沉闷啊,哪有这般穿活泼?”

青岚也十分活泼,笑意盈盈的,薛白看着,拉着她的手,便要拉她拜堂。

他虽然多情,心里却想着往后要给她封个皇妃,私下拜个堂又怎么了。

“才不要,拜完堂郎君又要闹了。”

“那有何不好?”

“天没黑呢……”

正说笑着,家里却是有客来访。

薛白近来很吃香,李林甫、陈希烈、杨国忠、张垍,甚至李亨、李琮、李璘、李珍都想拉拢他,他却打定主意今日谁也不见。

“不论是谁,回拒……”

“郎君,是腾空子。”

“好吧,我过去。”

才迈过门槛,薛白想起身上穿的还是与颜嫣成亲的吉服,连忙去换了。

换了衣服,他快走了几步,之后却是放慢了步伐,走过长廊,甚至停了下来,想着是否真要见李腾空。

待步入前堂,薛白目光看去,对于李腾空是何表情,他其实是不确定的……不知她是想他了,还是来给右相府当说客的。

两人目光相对,她没变,依旧是那淡泊的眼神。

相顾无言。

许久,薛白道:“走走吗?”

“好。”

薛宅还算大,庭台楼阁,应有尽有,如今春意正浓,院里的各种花都开了,风景很美。

李腾空转头看去,希望他能再给自己写一首诗,又觉得自己太过贪心了。

前方的仪门处挂着两个红灯笼,灯笼上贴着“囍”字。

她收起小心思,道:“我今日来,是代表右相府。”

薛白莞尔道:“招揽我吗?”

“能吗?”李腾空目光从那灯笼上转开,态度是她少有的公事公办,道:“只怕相府已经晚了。”

“也看相府给什么条件。”

“我没在与你玩笑,你也不必轻视我。”李腾空淡淡道:“我来,便是我作得了主。”

“你是世外高人,何必趟这浑水?”

“我并非利用与你的交情来打动你,我之所以出面,代表的是相府的诚意,且我懂你想要什么。”

“安知你父兄没有利用你的意思?”

李腾空抬起头,迎上薛白的目光,忽有些恼他,于是针锋相对地问道:“利用我什么?难道你会因为我而心软?”

薛白一愣。

他没想到,平素清淡无为的女道士,今日真有些担当起右相府的样子。

“会吗?”李腾空追问了一句。

见薛白不答,她竟欺身上前了一步,道:“薛郎可会因来的是我,而心软?”

薛白退了一步,笑而不语。

似发觉到这办法好用,李腾空继续欺身上前,道:“若是不会,何谈我父兄利用我。”

薛白的背已抵到了庭中一棵大树上,退无可退;李腾空迎着头,毫无惧色地看着她,愈发近了。

若她是杨玉瑶的身材,两人只怕已紧紧贴在一起。

今日薛白反而稍显被动,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我还是不希望你掺和到这些事里。”

李腾空察觉到了他的窘状,知自己暂时占了上风。

“也许,薛郎更不希望河东节度使换人?”

她稍稍又往前凑近了些,吓唬薛白。

然而,脸还未碰到,她腰间却被顶了一下,吓得退了一步,只好咳嗽两声,强掩镇定。

“腾空子有何见教?”薛白反问道。

“我阿爷保河东节度使不落入胡儿之手,你保我阿爷不失相位,如何?”

“不够。”薛白道:“要我再助你阿爷,至少要有两个条件。”

“说。”

“罢安禄山范阳、平卢节度使之职;迁我老师为给事中。”

薛白很清楚自己的政治诉求,首先要做的就是阻止安史之乱,他还年轻,其它的事都还来得及。

李腾空反问道:“罢了安禄山,谁可任帅范阳、平卢?”

“高仙芝。”薛白道,“高仙芝是当世名将,既已灭小勃律而震慑西域诸国,过犹不及,何不调至河北,解决契丹、奚之大患?”

“何人可镇安西四镇?”

“我举荐一人,朔方军中大将,横塞军使、九原郡都督,郭子仪。”薛白道:“此人文武双全、沉稳持重,比高仙芝更适合镇守西域。”

“安禄山如何安置?”

“调回朝中好了,圣人喜欢他,便留他给圣人逗闷子。”

李腾空不由笑了笑,问道:“若答应你这些条件,你便出手保我阿爷。”

“他得让我信他才行,可别是嘴上答应得好好的,回头却做不到。”

这其实是个大问题,李林甫如今真有能耐把安山调离吗?

当然,两人才刚开始谈,首先只是明确双方的态度与诚意。

“那你可有把握保住我阿爷?”李腾空问道。

薛白笑了笑,道:“张垍有个非常大的弱点,我若不想让他拜相,易如反掌。”

“真的?”

“不骗你。”

李腾空双手背在身后,在庭院中踱了几步。

薛白看着她学老臣思忖时的样子,不由笑了笑,笑她终究只是个小姑娘。

过了一会,李腾空停下踱步,道:“我谨代右相答应你的条件。”

“不信。”薛白毫不犹豫地应道。

“为何?”

“右相府已走到绝路,得先拿出诚意来。”

“何谓诚意?”

“让你阿爷上表,提议留安禄山任京官,以高仙芝出镇范阳、平卢。”薛白态度冷峻,道:“我不会给你们太多时间考虑,想当宰相的人很多,想拉拢我的人更多。”

“你能告诉我,为何一定要如此吗?”

“我想避免大唐祸乱……”

是日,没有拥抱,没有亲近的动作。

两人真就是公事公办地谈过话,李腾空便告辞而去。

薛白没有送她,独自在小池边坐了一会,回想着这场谈话,最后摇了摇头。

“小姑娘胡闹罢了。”

他知自己提的那些条件做不到的,换张垍、陈希烈、杨国忠都不可能答应,或者答应了也做不到。

~~

“太荒唐了。”

“军国大事,岂容胡闹?”

右相府,李林甫、李岫听了李腾空回来后说的话,同时摇了头。

“为何不可能?”李腾空道,“薛白允诺,只要阿爷答应,他愿保阿爷相位。”

“你因他而昏了头了!自己再想想这些条件,像话吗?阿爷若能左右安西四镇,与范阳、平卢两镇节度使的人选,何必理会他?”

李岫说着,愈发摇头,又道:“为了拉拢一个七品官,调换相隔万里的数员边镇大将?想得出来。”

“咳咳咳咳……”

李林甫也是连连摇头,末了,道:“那竖子敷衍你的罢了,退下吧。”

“阿爷只说,此事有何难处?”李腾空却不肯退。

李岫苦笑不已,后悔不迭,心想,家国大事,果然就不该让一个小女子掺和进来,简直就像是家家酒一般胡闹。

眼下,竟还要回答这么浅薄无知的问题。

“有何难处?首先此事便不可能,说出来只会让人嗤笑。”

“阿兄只说不可能,却是一个理由也不谈?”

“半年前,朅师国也依附了吐蕃,之后,高仙芝上奏,称石国也对大唐无礼。今载二月,高仙芝已击破朅师国,俘虏了其国王以及吐蕃使者。眼下石国已来表请罪,是和是战圣人犹在考虑,若战,高仙芝随时要攻石国。”李林甫随口说着,道:“总之,调他离开安西,不可能。”

李腾空道:“高仙芝攻战凌厉,威震西域,然西域诸国却接连依附吐蕃,大唐是否该换一个更沉稳的节度使镇守安西?”

“这不是女儿家该讨论之事。”李林甫挥手道:“圣人对高仙芝正满意。”

“愈是这种满意……”

“够了,牝鸡司晨大唐已经出现得太多了,休让我听到你个小娘子抨击时政。”

换作平常,李腾空才不理会这些俗事,今日却忍了,有些倔强道:“阿爷忘了请我去说服薛白时的言语了,女儿可以不抨击时政,那往后也就不再管家中之事。”

李林甫又叹了一口气。

在苗晋卿、宋遥、韦见素接连倒向张垍之后,确实是他厚着脸皮,让女儿出面去找薛白。

“高仙芝调任范阳、平卢,难,但薛白无非是想要撤换杂胡。”李林甫沉吟道,“此事我不反对,但做不到,他若有本事,可去试着撼动杂胡在圣人心中的地位。”

“阿爷先表个态如何?”

李林甫沉吟着,反问道:“他说张垍有个大弱点,为何?”

“女儿不知。”

“让为父再想想,你先去歇息。”

“是。”

之后,李林甫拿起安禄山的信件又看了一遍。

那信上尽是阿谀奉承之词,安禄山承认他是太想要河东节度使一职了,但对右相的忠心还是天地可鉴。

总之,又是赔罪,又是送礼,但人还是一去不回地跑回范阳,生怕被留在长安。

“杂胡虽是不听话了一次,也还是比薛白忠心。”

“是。”李岫应道:“薛白提的条件,哪个朝臣都不会答应他。”

他的意思,也是拒绝薛白,或者再继续讨价还价。

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林甫眼中精光一闪,认为只有旁人做不到的事,才能彰显出他这个宰执的气魄。

“再派快马传信给杂胡,老夫有意让他代替陈希烈,问他是否愿意。”

李岫一愣,有些看不明白阿爷的心思。

李林甫想的却是,安禄山听话便罢了;若敢不听话,那就撤换掉其两镇节度使之职,方可震慑朝堂之上那些觊觎相位者。

~~

是夜,李腾空许久不能入睡,最后披衣起身,推开窗户向天空望去。

她想到了年幼时阿爷说的那个放弃成仙,只求人间二十年宰相的故事,她以前从来不觉得这是个好选择。

一直到了今日,她才明白为何阿爷会这般选。

人间有人间的执着,连她李小仙也舍不得这人间。

她想要与薛白一起避免大唐祸乱……

253.第251章 进入角色190.第187章 曲江宴248.第246章 释放81.第81章 邻居50.第50章 坐实第395章 缓兵之计第403章 叶公好龙第400章 调动275.第271章 不归329.第321章 汝阳三斗始朝天第369章 情敌309.第303章 献策第429章 背后的阴谋201.第198章 发报人第494章 放下屠刀第417章 发生266.第264章 定罪111.第111章 派系282.第278章 脉络273.第269章 首阳晴晓第117章 鱼钩第340章 提议178.第175章 科举试第417章 发生211.第208章 空穴来风134.第131章 新朋友111.第111章 派系266.第264章 定罪292.第286章 授人以柄302.第296章 征辟第354章 龙尾关244.第241章 点燃327.第319章 隐患257.第255章 新田第359章 成王败寇183.第180章 贪心第502章 挚爱第338章 游艺使189.第186章 狂66.第66章 夜宴98.第98章 御状110.第110章 新搭子第467章 共克时艰第378章 或重于泰山325.第317章 掖庭宫294.第288章 冬至192.第189章 输赢第429章 背后的阴谋100.第100章 请帖第341章 互帮互助第473章 娇贵109.第109章 手掌心222.第219章 赐浴334.第326章 假想46.第46章 当堂对质第454章 身份第375章 私怨143.第140章 水调曲第363章 宰相肚里能撑船33.第33章 出价285.第280章 隐藏237.第234章 撕开一角第455章 速去速回302.第296章 征辟298.第292章 一片冰心第362章 君臣情义132.第129章 金饭碗第493章 梦非梦第424章 自欺欺人第458章 哗变第351章 灵关道20.第20章 审56.第56章 争取132.第129章 金饭碗第489章 将晴第357章 入城第476章 骗子341.第333章 蚂蚱104.第104章 大唐风气149.第146章 诈126.第124章 隐情86.第86章 会当凌绝顶160.第157章 君自抉择第364章 积怨187.第184章 世族300.第294章 元夕第426章 晋阳宫第451章 风吹去63.第63章 佳节第368章 真功劳165.第162章 志不灭124.第122章 道宫196.第193章 初奏第353章 建关第411章 心急246.第243章 欲令其亡,必令其狂第427章 传檄121.第121章 旧事170.第167章 念奴娇第502章 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