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第310章 婚礼

是日,薛宅宾客盈门,连后院也满是前来观礼的女眷,笑语声不时传到薛白与李琮、李林甫秘谈的这间庑房,偶尔还有婢子误跑过来,被守在门外的刁氏兄弟驱开。

这种并不安全的谈话环境压迫着李琮、李林甫,使他们难以维持从容,无意识地加快了谈话的进程。

“休当本相好糊弄,你根本还没有说服王忠嗣。”

李林甫想要喝骂,不得不压着声音。声音虽压着,气势却没被压住。

“竖子一边拿王忠嗣唬本相,一边拿本相唬王忠嗣,这点小伎俩,当人看不出吗?!”

“那右相不如打道回府?”薛白应道。

“庆王,告辞。”

李林甫对李琮一行礼,转身便要走。

他宰执天下十余年,自降身份来与无权皇子、低阶小官谋事,却看不到什么实在的好处,那便没什么好谈的了,否则倒显得能被薛白一点诡计拿捏。

“阿爷且慢。”

李腾空连忙劝他,同时瞪了薛白一眼,道:“你就不能好好说话吗?”

有她在,双方都有了一个台阶。

李林甫停下脚步,乃是被女儿劝住,而不是对薛白那些虚言感兴趣;薛白则可看在李腾空的面子上耐心解释。

“王忠嗣已答应过我会来赴宴,此事绝无欺瞒。”

“本相知道,但你打算如何说服他?”

薛白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道:“当年朝廷打算迫害王忠嗣之时,绝没有想到有一天,大唐社稷还需要仰仗他。唯有我愿为他尽一份微薄之力,今日我之所以有资格与右相、庆王在此说话,便是因我有这份远见。”

“小儿自吹自擂,可笑至极。”

“右相既来了,便是信我有这个能力,何不信到底?”

李林甫讥道:“伱只打算以几句虚言说服本相?”

“不是我说服右相,眼下是右相需要我的助力。”

连李腾空都觉得薛白说话狂了,正要安抚李林甫,却见薛白递出一份名单。

“李亨也会来,为了王忠嗣,留给右相抉择的时间不多了。”

这些,李林甫都知道,他无非是摆摆架子,想拿捏薛白一番,见拿捏不住,干脆转向李琮。

“庆王有所不知,当年三庶人案之后,老臣曾向圣人进言,立皇长子为储,可惜圣人不曾答应。”

“谢右相美意。”李琮道,“可惜我面容有伤,为圣人所不喜。”

李林甫听得这回答,不由皱眉。

薛白明白他想问的是什么,道:“右相且安心,往事已矣,庆王从未放在心上。”

李琮这才反应过来,当年李林甫为武惠妃出谋划策,除掉太子李瑛,害怕遭到报复,方才所言,实则是对他有所顾虑。

“是,本王不曾在意旧事,右相勿虑。”

“庆王不在意。”李林甫问道:“几位皇孙可在意?”

一句话,直指彼此之间最深的芥蒂,李琮所收养的李瑛那四个儿子,往后未必会放过李林甫一家。

李琮犹豫了片刻,斟酌着如何回答。

李腾空有些担忧,目光不由落在薛白脸上,只见薛白眼神波澜不惊,可她却能感受到他心里有种掌控全盘的笃定,也许他还有事情瞒着人。

“皇孙不在意。”薛白道。

李林甫淡淡一笑,认为他说的不算。

“俅儿年岁小,我抱回他时,他尚在襁褓之中,从未听说过旧事。”李琮道:“圣人一向禁言此事。”

这番话算是极诚恳了,甚至表明了他的偏心。

眼下谈论这些太早,毕竟大家即使今日结成盟友,极可能不等李琮成为储君就翻脸了。李林甫要的无非是一个态度,他咳了咳,隐约表示自己与三庶人案没关系,反而一心想要为废太子平反,因此得罪了李亨。

薛白、李琮遂顺着这意思说,皆言三庶人案是李亨在背后主谋,薛白甚至还提出了一两个证据,如颍王李璬向圣人检举李瑛索要两千盔甲之事。

这场谈话,话里含义虽多,其实也就寥寥数语,彼此有了初步的共识,很快便散了。

万一让人告发,又是一场如景龙观秘会的大案。

但到了最后,李林甫却是从袖子里拿出一份文书,淡淡道:“张垍近来提拔了一批官员,你可看看。”

堂堂宰相,特意带文书来给一个御史过目,还是少有的。

但李林甫确实还是沉得住气,谈话的真正目的一直到这一刻才不经意地亮出来。

……

李腾空准备折返回后院,却又看向眼前身穿着吉服的薛白,道:“我觉得你还打着别的主意。”

“嗯?”

“方才所议之事,你还有计划没说。”

薛白上前两步,小声道:“放心,我保证即使你阿爷支持庆王,也绝不会有人为旧事追究你家。”

这话该是有些破绽的,他既左右不了庆王,也左右不了庆王的子嗣,更像是在说大话。

但李腾空注视了一会他的眼睛,也没再多问,低下头走了。

薛白看着她走向热闹的婚礼,默默站了一会儿。

之后,他拿起李林甫给的文书看了看。

有一些过去几年被贬官的官员已被调回来了。

恰此时,府中有人来通传道:“郎君,张驸马来了。”

~~

“驸马都尉、翰林学士、兵部尚书、太常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公到!”

张垍步入薛宅,耳听着自己的官衔,想到了当日面圣时的情形。

当时圣人问他“十郎老矣,朕择可代之者,谁可?”他其实是没有回答的,而是故作错愕,之后,是圣人又说了一句,“无人能比朕的爱婿更适合了。”

换言之,圣人已经把尚书左仆射与中书令之位许给他了,这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大有不同,一个是能决定三省的庶务,一个只是能参与。

许诺了宰执,却没有马上给,张垍大概明白,圣人是在考验他。

眼下已到了考验的最后时刻,最关键的,他得与王忠嗣详谈一次,确定互相支持的态度,拿出平定南诏的战略来。

而今日这婚宴之上,绝不仅他一个人是带着这种想法来的,李林甫也在。

张垍没有到正厅落座,而是就站在前院,环顾四看,远远看到院子里搭了个小台,正有人在台上唱戏,唱的是《西厢记》。

台下观戏的许多人正围着一名老者,老者不知说了什么,引的旁人都在笑,高适也在那边,张垍遂向高适走去。

走得近了,便听到那老者在吟诗。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张垍知道这首诗,不知是汉代时何人所作,看似只说了宴会之妙,其实还颇含哲理,劝人要敢于直抒胸臆,想说什么就说,别死要面子活受罪。

“好,此诗正与黄公相合。”高适举杯赞道:“黄公妙人。”

张垍正好走到近处,再看那老者,却是一愣,认出了对方乃是长安城颇有盛名的一个宫廷乐师黄旙绰。

黄旙绰是梨园弟子,开元间就入宫,已侍奉了圣人三十余年,如今已闲居了,但早年间极受圣人宠信,甚至到了圣人每日都需要他在身边陪伴,一日不见就龙颜不悦的地步。

之所以如此,可从他的两个浑号看出来,一是“绰板”,黄旙绰极擅舞乐,尤其是拍板,他耳音极准,圣人让他造乐谱,他在纸上画了两个耳朵就交上去,表示有他的耳朵就够了;二是“滑稽之雄”,他喜欢演参军戏,说话也诙谐风趣,常说些寓意深远的戏言。

张垍的父亲张说,几乎可以说是被黄旙绰一句话就罢了宰相之位。

二十五年前,圣人东封泰山,张说担任封禅使,主持此事,只安排他的亲信与圣人一起登上泰山,这些人自然得到了极厚的封赏,而其余官员、士卒只加了散勋,连赏赐都没有,众人皆怨。张说的女婿郑镒原本只是个九品,也因此事迁为五品。待东封回来,圣人赐宴,留意到郑镒穿着红色官袍赴宴,便问是何情况。郑镒也聪明,知道此事自己怎么回答都没用,因此跪在地上等张说解释,就在这时,黄旙绰说了一句戏谑之言。

——“此乃泰山之力也!”

也许张说罢相,真正的原因不在于黄旙绰,奈何黄旙绰这一句话太精妙,一语双关,看似说郑镒因陪圣人封禅泰山升官了,实则说张说利用封禅泰山之事谋私,甚至于以“泰山”代指丈人便是由此而来。

换言之,看到黄旙绰,就会想到张说失势,这是一个很不好的预兆。

纵使张垍风度极佳,此时脸色已经有些僵住了。

“张驸马?”黄旙绰回过头来,笑道:“圣人爱婿来了,小老儿当敬一杯。”

张垍见他神色坦荡,也跟着笑了笑,但终究没有那么自然。

“黄公闭门已久,今日竟来了?可是与薛郎相识?”

“小老儿有些年未伴驾了,但薛郎的才名还是听说了的,正好,与董先生一道来凑个热闹,讨杯喜酒喝。”

黄旙绰说的是董庭兰,正是高适的好友,也是由薛白举荐入宫的乐师。

张垍有心与高适谈谈王忠嗣的想法,见高适脱不开身,寒暄几句便走开了。他说不上来,总之是感到与黄旙绰站在一处有些不安,生怕被对方坏了自己的前程。

……

薛白过来时,正看到张垍的背影,没有马上过去,而是与黄旙绰说了两句。

“黄公,酒可还好?”

“新郎来了,你的喜酒可是够烈,小老儿若是再饮,恐怕是等不到吉时观礼喽。”

薛白笑应了,目光看去,见黄旙绰腰上绑着一个毛茸茸的小球,不由疑道:“黄公这是什么?”

“小老儿挂的兔尾,让薛郎见笑了。”黄旙绰笑道:“薛郎婚宴上来的都是公卿,八成都是披红袍、挂鱼袋的,小老儿只是个卑贱乐工,圣人虽赐了绯袍,却未赐鱼袋,只好以这兔尾代之,免得进不来。”

这句话其实有些讥讽之意,虽不知是讥世风浮夸,还是讥薛白攀附权贵,但薛白毫不介意,笑道:“原来是兔尾代鱼,黄公提醒我太过浮躁了,这句话是晚辈今日收到最好的贺礼。”

“薛郎不怪小老儿胡言乱语就好……”

薛白别过黄旙绰,环顾了一眼宾客们,还真是满庭绯紫。

他自嘲地摇了摇头,走向张垍。

“张驸马。”

“恭喜薛郎,百年好合。”张垍饮了一杯酒,笑道:“此时堂上,唯我最衷心恭贺你……没娶和政郡主,很聪明。”

“驸马醉了?”

“有些。”张垍道,“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那一刻,我就有些醉了。”

薛白道:“驸马风趣,不输黄公。”

“你怎会邀他来?”

“黄公并非是我邀请的。”薛白道。

张垍一愣,正要问还能是谁邀黄旙绰来,远远地忽有马蹄声传来。

他遂不再管黄旙绰之事,道:“我需要与王忠嗣谈谈,你为我安排。”

“谈如何平定南诏之前,可否先谈河东?”

“此事……”

张垍有些犹豫,同时也不再认真与薛白谈话,举步向大门方向走去,一边缓缓道:“此事我得考虑一下。”

“驸马要与人商量?”薛白问道。

“我在朝堂并无根基,还能与谁商议?”张垍不经意地应道。

薛白道:“是啊,驸马与谁的交情都不错。”

张垍苦笑摇头,正要说话,那马蹄声已更近了。

能在如此热闹的街巷上赶马而来的,也只有王忠嗣了。

唱礼郎还没来得及开口,缰绳已经递到了他面前。

“给它们擦擦汗,别急着喂草料。”

如此先安顿了爱马,风尘仆仆的王忠嗣径直步入庭院,见了薛白,笑着大步上前,拍了拍他的肩道:“若非为你的婚事,我还得晚阵子再回长安。”

他这人就不太会说话,这句话若反过来说,其实能好听得多。

薛白道:“王将军这是做好准备去南诏了?”

“军情岂有此时说的?先吃饱喝足。”

王忠嗣自顾自地招呼了麾下的亲兵将领坐下,过程中看了张垍一眼,打了个招呼,像是还没意识到朝中大力支持他去平定南诏的就是张垍。

几人走进堂中坐下,见李林甫也在,王忠嗣有些讶异但没说什么,默默落座了。

张垍亦落座,众人沉默着,等待吉时看新人交拜,更是在等待着交谈的机会,至少不给对手与王忠嗣私下交谈的机会。

渐渐地,吉时将至,宾客也几乎都到了。薛白正要去做准备,又听到外面一阵喧嚣,却是李亨也来了。

这边众人虽早已得到消息,普通宾客却是不由议论纷纷。

“真是太子来了?”

“张良娣也到了。”

“薛郎官位虽不高却是满朝侧目啊。”

议论声中,黄旙绰则戏谑了一句,道:“薛郎婚礼比早朝还热闹哩。”

“嘘,也只有黄公说这样的话圣人不怪罪。”

~~

李亨步入薛宅,看向赴宴的公卿,有种鱼入大海、龙出生天之感。

他脸上带着谦和的笑容,凡遇到向他行礼的人都摇摇手,道:“不必理会我,今日薛郎成亲,我不过是来观礼的宾客。”

这般一路入了堂,他抬眼一看,呆愣在那儿。

“殿下?”

张汀也是一愣,疑惑李亨怎么不走了,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王忠嗣回过头来。

“义兄……你何时回长安了?”

“当不得如此称呼。”王忠嗣却显得有些冷淡,起身行了礼。

李亨也有分寸,不敢当众与王忠嗣亲切,咳了几声,落了座,显得有些可怜。

张汀随着他坐下,脸上浮起好奇之色,小声道:“我倒是好奇薛郎娶了怎么样的女子,竟是连李小仙那样人物也没被他看上。”

似是无心之言,实已嘲讽到了李林甫。

李林甫原本还不生气,偏是张汀故意向他瞥去,眼神里带着些挑衅之色,他不由咳嗽起来。

“汀娘,慎言。”李亨轻声提醒了张汀一句。

……

薛白懒得看这些人勾心斗角,既迎了最后一个宾客,自去往西北角的青庐走去,做交拜前的准备。

天色已近黄昏,夕阳铺洒在屋檐上,金灿灿,待他穿过仪门,走出了喧嚣,一下清静下来,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要成亲了。

之前一直做的就是迎宾,倒让他觉得婚礼是办给旁人看的。

然而,等到了青庐前,只见这边也是热热闹闹的,一群小娘子正在围着颜嫣说话,除了颜家的姐妹,许多也是薛白认识的,其中说话最大声的则是史朝英、任木兰、李十二娘,正义愤填膺地说着什么。

薛白有些意外,再走近些,却是看到李月菟也在,有些慌乱的样子,眼睛还红红的。

这场面有些荒唐,倒像是李月菟还不甘心,想来抢亲,被她们教训了一般……等薛白上前,他便发现果然是自己误会了。

“我看了,安庆宗长得可不好看。”任木兰最是起劲,嚷嚷道:“郡主又不喜欢,怎么能嫁。”

“安大郎为人可还不错……”

“史家娘子若觉得好,自己为何不嫁?”

“我喜欢俊的,所以才追着颜十二郎到长安,他俊吧?”

“你既喜欢俊的,却要郡主嫁一个丑的,是何道理?”

“却不是我要郡主嫁的,圣人既定下了,能有甚办法?”

“都别说了……”

薛白大概已听懂了,此时却也无暇理会。

他又上前两步,她们终于留意到他,连忙退到一旁,准备观礼。

仪人们早便在准备了,当即忙活开来。

“新郎官来了。”

“宾客都到齐了吧?未免也太多,从小门出去,再从大门回来。”

“匜盥准备好了没有,水都装上。”

“……”

一片忙碌中,薛白又扫了一眼人群,留意到李腾空已不在了。

他大概知道她去了何处,该是听说了方才那李月菟要嫁给安庆宗的消息,去告知李林甫了。这件事发生得突然,具体情形也不知如何。

正想着,薛白已被牵到青庐前。

“新郎官且在此候着。”

薛白转头看去,只见青庐中颜嫣手持团扇,却是露出一只眼睛,正好奇地四下打量,看他目光看来,不甘示弱地回瞪了他一眼。

她方才听人议论,正听得有趣,薛白一来,反而又要开始这些繁文缛节了。

大唐的婚礼已经颇为麻烦了,礼仪开始之后,双方父母以下,包括宾客都得从小门出去、再从大门回来,意思是踏着新娘的足迹。

那些王公贵族们既然来了,也不管是亲王、宰相、驸马、将军的,统统由人引着被遛了一圈,再到青庐前站定观礼。

如黄旛绰所言,天宝年间的朝会甚至都没有这般盛大。

薛白则拿起一条红绸,牵起了颜嫣。

“欸,都说我可气派了。”

“新娘噤声。”

颜嫣才来得及小小声地与薛白聊一句,便被喝止住了。

她很快老实下来,作贤惠状。

两人先是拜猪枳、炉灶,又拜天神地祇、列祖列宗,之后是夫妻交拜颜嫣一双眼睛从团扇上方露出来,看着薛白,既熟悉又好奇。

薛白倒从她眼里读到她也许在说“阿兄请指教”,交拜时她还当作是在玩笑。

之后是却扇礼,薛白是得写首却扇诗的。

世人都道他诗才无双,偏他是个名不副实的,往日里不写也就罢了,这种场合却是躲不过去。

所幸,突然跑出来一个史朝英,到处说“作诗就作诗,格律有甚意思”,已扬起了一股作诗不合韵的风气,薛白便也凑个趣,依着记忆里的一些词句,拼凑了一首却扇礼。

“花为宝钿云为衣,秋水为眸玉为肌。”

“何劳玉扇遮芳颜,眼波才动已相思。”

颜嫣大概是不满意这诗的,瞪了薛白一眼,但也没再为难他,缓缓地褪下团扇,无声地嘟囔了一声,原是在骂他油嘴滑舌。

她自觉不是顶漂亮的,哪就能让他以歪诗这样夸。

然而,薛白看着那团扇缓缓落下,显出那一张羞嗔的容颜,似乎是看呆了。

~~

“这竖子。”

李林甫看薛白凝视着颜家小娘子的模样,愈发让他不喜,遂在心里骂了一句,骂薛白也有这么蠢的时候。

他本就不喜欢这种场合,感到有些累了,不由咳嗽了几声,准备离开,不赖再看薛白娶妻,那也没什么可看的。

唯独还想与王忠嗣说一句,告诉王忠嗣,要平定南诏,还得要与他这个宰执天下十余年的宰相配合,才能减少伤亡。

“右相。”

才转身,却见张汀站在那,向他行了个万福。

“张良娣有礼了。”

“右相今日出门,竟不随身带金吾卫?”

李林甫知这妇人牙尖嘴利,懒得与她计较,道:“薛白府中,还有人能行刺本相不成?”

“那倒没有,可否与右相聊聊?”

“不必了。”

李林甫摆了摆手目光看去,只见李亨已站到王忠嗣身边。

他遂觉好笑,暗忖这对夫妇的伎俩未免也太低劣了。

张汀却非要与他说话,上前两步,道:“右相暗中指使胡儿,欲以武力阻殿下登基,不怕满门遭祸吗?”

李林甫一愣,瞪向张汀。

“胡儿已卖了右相,全盘说了。”张汀笑道,“右相还不知吧?圣人已答应嫁郡主于安庆宗了。”

这一下,李林甫吃惊不小,因只有太子之女为郡主,亲王之女则是县主,一旦李亨与安禄山联姻,他之前所有布置,已是全都白费。

可圣人为何会答应?

真是老了,对李亨放松警惕了不成?

“本相岂能信你?”

“那你信薛白?连胡儿都看出右相已经失势,弃右相如敝履了……”

李林甫转头看去,只见李腾空正在往这边过来,似有话急着与他说。

~~

薛白与颜嫣还在对视,忽听到一阵猛烈的咳嗽声,转过头看去,只见李林甫咳得脸上苍白,虽没昏厥过去,也已摇摇欲坠,由人搀扶着才勉强未倒。

还未来得及问李林甫这是为何,人群中已有人窃窃私语起来。

“右相这是还想要薛郎为女婿啊。”

“一场婚礼,竟把右相气成这样……”

125.第123章 共识第424章 自欺欺人37.第37章 节外生枝302.第296章 征辟179.第176章 挑唆者291.第285章 人才112.第112章 师门232.第229章 援手第432章 选择273.第269章 首阳晴晓47.第47章 罗织罪名310.第304章 右相府120.第120章 寻合作234.第231章 灯笼第405章 还没反第468章 玩火自焚第477章 长安的反击25.第25章 攀高枝319.第311章 礼成304.第298章 人间薛公子第486章 幸蜀59.第59章 选婿290.第284章 招摇撞骗第12章 引见第6章 蝼蚁48.第48章 船票104.第104章 大唐风气第488章 明朗186.第183章 手段99.第99章 得宝歌第3章 北海如象第370章 移棺18.第18章 追凶者13.第13章 奸相339.第331章 天下本无事265.第263章 审判172.第169章 盛宴倒299.第293章 泼冷水108.第108章 火眼金睛第349章 大树寨61.第61章 门第345.第337章 瞒住第356章 夹击210.第207章 牛刀小试243.第240章 斩蛇62.第62章 上架感言16.第16章 煞婢243.第240章 斩蛇235.第232章 暗宅第431章 明堂第366章 心意35.第35章 狠角330.第322章 旧时事221.第218章 心结209.第206章 出阙第426章 晋阳宫282.第278章 脉络第488章 明朗第11章 无赖244.第241章 点燃33.第33章 出价第484章 上进的伙伴第483章 坦白局161.第158章 东宫主力第469章 贵庶185.第182章 大闹仙台第424章 自欺欺人第10章 人脉13.第13章 奸相251.第249章 铜币231.第228章 遗泽121.第121章 旧事第8章 归途185.第182章 大闹仙台20.第20章 审119.第119章 结交边将203.第200章 亲家197.第194章 官袍88.第88章 师徒104.第104章 大唐风气第445章 将计就计242.第239章 地头蛇143.第140章 水调曲75.第75章 报案226.第223章 潼关怀旧154.第151章 造相第341章 互帮互助第488章 明朗142.第139章 胡儿舞第338章 游艺使334.第326章 假想第379章 或轻于鸿毛293.第287章 势不两立300.第294章 元夕第372章 彭娥148.第145章 继任者215.第212章 卯金刀第362章 君臣情义214.第211章 法海第450章 驱狼吞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