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彭娥

五月的长安天气渐热,兴庆宫的龙池却十分清凉。

杨玉环登上沈香亭附近的阁楼,能看到龙池边正在营建着新的游冶场,已快要完成了。

那是杨国忠给圣人设计的第二个秘室,根据志怪故事布置的,讲的是永嘉之乱时,有一女子名为彭娥,为躲避乱贼而逃入山中,见到了诸多鬼怪,让圣人可去寻找彭娥。

李隆基对此事十分期待,杨玉环却不然,觉得杨国忠做出的东西更像是为了给圣人献美女。于她而言,可玩的东西远不如薛白最初布置的那个。

说到薛白,他回长安也有一个月了,却也不来拜见她,两人只在朱雀门城头上远远见了一面。

正巧想到他,那边张云容回来了,到了杨玉环身边禀告了一句。

“贵妃,圣人要晚些来,眼下还在勤政楼,奴婢过去时圣人正处置弹劾薛郎的奏书。”

“他又犯事了?这才回来几日。”杨玉环似觉好笑,“哪个又弹劾他?”

“据说是个叫杨齐宣的,与薛白争风吃醋,告了刁状。可张垍正在圣人面前支持杨齐宣,说薛白的不是。”

“嗯?”杨玉环犹在笑,悠悠问道:“不是说薛白是张垍的私生子吗?”

她不了解具体发生了何事,对国政也难插上嘴,并不知如何帮忙分说。可想必只要让薛白能面圣,他自能解释清楚。

“那倒不是,是去陪圣人、贵妃游玩宫中新落成的秘室,这还是你先想出来的新奇之物,圣人有意让你对杨国忠的布置评点一番。”

“贵妃可莫开玩笑了,这次可是谋逆的大罪。”

“许久未见了。”

薛白听了,并无太多惊喜,反而微微有个蹙眉的动作。

然而,来的却不是杂役,而是一个身穿襦裙的身影转进门来,又是个貌美如花的小娘子。

张云容摇头道:“未见到薛郎。”

谢阿蛮等了一会儿,见薛白没有反应,伸手在他面前晃了晃,道:“你倒是领旨啊。”

过去他一直在尽力摆脱“狎臣”的标签,在他入仕之前,朝中还是有一些正义能干之士,不时能发出声量的。他及第以来尽可能地不陪李隆基嬉游,为的便是更容易得到这部分人的支持。

薛白思忖着,竟是问道:“我能带人一起去吗?”

谢阿蛮一愣,问道:“带谁?”

后面则是命令各个军镇集结劲卒防备吐蕃,写了几个军镇的兵力分布,陇右有将近四万人,分为临洮、河源、安人、白水、积石、莫门军等各军团;河西有二万六千人,分为赤水、玉门、豆卢等军团……

这日,他正在衙署里翻看过往的诏书,找到了一份早年间的《命备吐蕃制》,甚是有意思。

“嘁。”

“谢小娘子不是来带话的吗?”

“我嫁人了。”谢阿蛮忽然道。

薛白一愣,笑道:“恭喜。”

刁庚只觉一辈子见的美人都没在薛白身边围绕得多,惊叹的同时也见怪不怪了,小声向刁丙嘟囔道:“皇城中书门下省,怎能让小娘子闯起来。”

薛白正看得入神,心想难怪中书舍人是储相;刁氏兄弟则在官廨的前厅识字,昏昏欲睡,哈欠连天。

“别说话。”

大概的办法算是已经想好了,可他发现实施起来甚是困难,因绕不开那几个站在权力巅峰上的人。在长安行事是对付人,反而不如在地方、边镇,遇到的是具体的事。

那再坚决排斥当狎臣还有何意义?

~~

中书门下省。

在她看来,谋逆大罪不要紧,怕的是失去了圣人的信任。以往薛白陪圣人吃喝玩乐积攒下来的好感,这几年差不多已在一次次的敢言直谏中消耗殆尽了。

“俸禄还是不如谢小娘子。”

谢阿蛮确实也富,并不反驳,终于说起了正事,道:“我是来带话的,让你明日傍晚到兴庆宫一趟。这是带话,不是传旨。”

杨玉环原本懒洋洋地倚坐着,闻言才直起身来,慎重以待。

屏风后方,薛白也抬起头,只见谢阿蛮负手缓行,边走边打量着他这官廨。

开头几句话,便能感受出李隆基对吐蕃的怒火——“惟吐蕃小丑,忘我大德,侵轶封域,抄掠边甿,言念于兹,无忘鉴寐。”

薛白才被迁为中书舍人便遭到了弹劾,使他上任并不顺利。同僚们只当他很快会被贬官,并不愿将差事分派给他。

中书舍人的差事是诏旨制敕、玺书册命,能看到朝廷最新的旨意,掌握机密,便相当于掌握了偌大的权力。薛白很想要这份权力,但他并不急在一时,眼下他要做的是保下李岫,并反击了杨齐宣的弹劾。

“那你也得答应。”

“薛白如何辩解的?”

安静详和的气氛中,忽有细碎的脚步声从廊下传来。

这般思量着,再一转头,看到了龙池畔正在营建的游冶场,杨玉环明亮的眼眸中有光彩闪动。

“恭喜你个头,我骗你的。”谢阿蛮道:“反倒是我该恭喜你,如愿以偿,当了五品高官。”

“李林甫第十七女,玉真公主之徒,腾空子。”

结果,到这一两年,风气似乎变了,世人渐渐不以狎臣为耻,反以攀权附贵为荣。这风气在杨国忠拜相之后尤为明显。

“御宴?”

“放饭了。”刁庚伸了个懒腰,他们这个官廨,目前还只有放饭的杂役有时会过来。

“如此说来,京城传闻伱与人争风吃醋,竟是真的了?”

薛白道:“腾空子亦算是宗室远亲,往年御宴,她亦作为家眷到场。相信圣人心胸宽广,定不会为难她。至于李林甫谋逆一事,业已定案。死人不会辩解,圣人或可听听李家人的说辞。”

谢阿蛮惊讶不已,道:“你也太胆大了,敢与圣人讨价还价,真不怕被治罪?莫忘了,如今弹劾你的奏章,可还有这么厚。”

“恳请小娘子替我转达这个请求。”

“你待我还真客气。”谢阿蛮以赞扬的语气批评了薛白一句,“等着吧,我替你去问问。可是这般儿戏之事,你就别抱太大指望了……”

~~

次日,时近黄昏。

薛白到客房中接李腾空一起入宫,只见她又换上了那件道袍。

“病好些了吗?”薛白问道,担心她走这一趟,身体支撑不了。

“放心,我通医术,已无甚大碍了。”

“不放心,听说医者不能自医。”

“唯有心病或不能自医。”李腾空平平常常地道了一句,之后,她瞥了薛白一眼,小声地补了一句,“心病是你医好的。”

声若蚊吟,但薛白还是听到了,牵过她的手,往外走去。

“这次入宫,是一个机会。待消息传出去,百官会怀疑你家中谁是否又得了圣眷。再对你家动手便有所忌惮。除此之外,我们还可向圣人求情。说辞你可想好了?”

“说是杨国忠或安禄山栽赃的?”

“不,圣人不爱听这些。”薛白道,“我们能做的是求情,而不是解释。求情则该首先展现李家还有多大价值,该说你阿爷为圣人在办,却还未办完之事……”

说话间,两人出了薛宅。

李腾空不由回头看了一眼,心中有些不安。

薛白竟是看出了她在想什么,似闲聊道:“你赴过御宴,当不至于太过紧张。颜嫣贪玩,偏不喜那等伴驾场面,回头我设个小秘室,你陪她玩可好?”

“好。”

李腾空这才感到心里踏实了些。

可当兴庆宫越来越近,她想起自己如今已成了逆臣之女,那份不安又浮了上来。

~~

暮鼓初响起之时,杨玉环已换好了一件马球服。

不是要打马球,而是准备进那新的秘室。据杨国忠称,里面颇多幽冥、鬼怪,十分吓人,因此她换这身轻便衣裳到时好跑开。

其实她有一件薛白献上来的衣裳,轻便又好看,只是太过新奇,上衣与裤子还是分开的,不宜当着众人穿出来,被人指指点点。

因今日有些暑热,换完衣裳她身上微微沁出了些细密的薄汗。

杨玉环对自己一切都十分满意,唯独这容易出汗让她十分着恼,虽是每日拿麝香把汗都浸得有香味,依旧讨厌这汗津津的感觉。

“再过些时日天便更热了,到骊山去能时时沐浴才好。”她低声自语了一声。

服伺在旁的张云容便笑道:“贵妃想去哪儿,不是与圣人说一声就好的?”

“恰是如此,劳师动众的也麻烦。你着人备些水,待夜里我再沐浴一番。”

说话间,有小宦官来传旨,称可以随圣人往龙池了。

这便表明来伴驾的臣子都已经在恭候了,杨玉环不由好奇,薛白是真将李腾空带来了不成?

因既不是御宴,更不是朝政,李隆基今夜并不摆天子的谱,穿的是一件襕袍,虽不掩天子威风,却更彰风流气质。

他兴致甚高,到了龙池,看到杨国忠第一句话就是“杨卿能任事,先赐一杯酒”。

“谢圣人。”杨国忠眉开眼笑,双手接过高力士端来的酒饮了,道:“臣亦有些紧张,臣初次调度这场面,恐做得不好,更恐吓到圣人。”

“吓不倒朕,越是惊悚越好。”李隆基朗笑,道:“你连南诏之战,都能调度兵马安排妥当,这点小游戏,如何还能调度不来?大胆去做。”

“臣领旨。”杨国忠道:“那臣这便去准备。”

说罢,他准备退下,却是瞥了眼薛白。薛白当时兼任的游冶使之职,如今便是他的兼差之一,正是拢圣心、捞钱财的肥差。他生怕被薛白抢回去了,因此卯足了劲今夜要干好。

薛白则依旧对游冶使不感兴趣,更关注的是李腾空的状态。

今日咸宜公主也在,见到了李腾空这个往日的闺中密友,却是如不认识一般,显然是并不想被牵连,甚至还与高力士说“逆臣之女如何有资格入宫觐见”。

那边,李隆基与杨国忠聊过,也看到了薛白,道:“朕问你,你可有犯欺君之罪?”

这个问题问得很宽泛,也许是问薛白有没有把李林甫的紫金朝服剥下来,也许是问薛白是否谋逆案的共犯。其实吧,薛白真有谋逆……杨齐宣误打误撞,还真是弹劾对了。

“臣没有。”薛白应道,“臣以为,杨齐宣犯了欺君之罪,栽赃于臣。”

他笃定李隆基不会再一次把李林甫的尸体挖出来确认。因一桩小案子,毁了天子声誉,实在是不值得。这份笃定,让他显得十分真诚坦荡,李隆基眯起眼看了看,也没能从薛白眼神里看出破绽。

“既如此,你也来吧,允你带上李十七娘。”

“遵旨。”薛白道:“禀圣人,臣之所以掺和李林甫案,除了因李十七娘。还是因为臣发现李岫于社稷还有大用……”

李隆基打断了他的话,道:“今夜召你来,不是让你奏事的。”

薛白竟是还敢说话,道:“可臣为人弹劾,此事若不解释清楚,臣不敢随圣人入内,以免更遭诽谤。”

“竖子,还敢与朕提要求。”李隆基叱了一声,道:“今夜若你能走通杨卿这秘室,朕便听你解释。”

“臣一定尽力。”

薛白遂带着李腾空,随队伍走向龙池畔那偌大的一片建筑。

上一次薛白给李隆基献秘室时,李林甫还活着,坐在御宴的上首。那时,李隆基至少还有一个规矩,宰相不是狎臣,不必陪他玩乐。

如今李林甫身死、落罪、移棺,丝毫不影响李隆基的玩乐,甚至没有出言向李腾空要一句解释。

对此,李腾空有些出乎意料,准备好的诸多说辞用不上,不免担忧。

“圣人没问我话,便让我随你一起进秘室吗?” “是。”薛白点了点头,低声道:“可见他心里明白,你阿爷与李献忠叛乱无关。”

“那为何圣人还要定罪?”

“泄天下之愤吧。”薛白道。

李腾空闻言黯然。

薛白却觉得这是好事,倘若对于李隆基而言,追究李林甫为的是应付悠悠众口,那反而更有机会给李岫等人求情。

当然,李隆基具体怎么想,还有待更多的观察。

……

这次的场景很大,参与的人也多。

除了李隆基、高力士、陈玄礼、杨玉环之外,还有如咸宜公主夫妻、宁亲公主夫妇在内的几个公主附马。

他们走进了秘室,身后的大门缓缓关上,眼前一片黑暗。

薛白此前只管调度,这还是第一次参与到杨国忠布置的秘室中,可看看其人做事水平如何。

黑暗中有马嘶声与大叫声传来,之后有低沉的声音说起话来。

“晋永嘉之乱,郡县无定主,强弱相暴。”

这旁白隐去,大门处传来了猛烈的敲打声,像是有无数盗贼正在追杀他们这一行人。

不得不说,杨国忠这声势造得十分不错,惹得陈玄礼手摁刀柄,频频回首看着大门,担心杨国忠万一谋逆了。

陈玄礼甚至觉得,圣人就不该再玩这样危险的东西。

前方忽然出现光亮,众人走近一看,吃惊不已。

杨国忠竟是真把一座山搬了过来,两座巨大的假山石立在那儿,只留下中间一条狡窄的通道。光亮便是从通道前方透过来的。

“这杨国忠,真是有些手段。”

李隆基感慨了一声,往通道里走去。陈玄礼见状,连忙带人挡在前方,让圣人走在队伍的中段。

薛白猜想,杨国忠只怕想不出太多的好主意,要制造惊悚又不至于吓到李隆基,很可能是要把最末的人悄悄拖走。

于是,当看到咸宜公主与杨洄准备跟上,他当即牵着李腾空抢先一步。

“你做甚?”咸宜公主不满道。

薛白也没说什么,只是看向杨洄,抬了抬手,无声地问道:“要不要我把你养了外室之事说出来?”

杨洄迅速领会到了这意思,连忙安抚住咸宜公主,为此挨了好几句骂,好在他无所谓在这秘室里能走多远。

众人继续往前走。

咸宜公主走在杨洄前面,忽感到有人拍了拍自己的肩。转头一看,杨洄还在,只是一脸木讷。

“你又做甚?”

“什么?”杨洄不明所以。

于是,她抬头一看,见到一个长舌鬼正在石壁上方无声地爬行着,正是它伸手拍自己。

“啊。”

却是李腾空转头一看,吓了一跳,缩进薛白怀里。

“怕什么?”咸宜公主却是瞪着那长舌鬼,高声嚷道:“一看就是扮的,一点都不可怕。”

那长舌鬼犹努力摆出一个吓人的姿势,嘴里发出想要夺人而噬的可怕声音。

“好吵。”

咸宜公主一伸手,将它那舌头给扯了下来,拿在手里滑滑腻腻的,原来是几段鸭肠。

如此一来,那扮鬼的伶人当即尴尬。

虽说往日常常在宫中唱戏,但扮鬼确是经验不足,遇到这种蛮横的,实在是不知如何是好。

前方,李隆基转过头来,看着这一幕,虽还是笑了两声,但似乎兴致已大减。

杨国忠苦心孤诣构建的可怕氛围,似乎一开始就被破坏殆尽了。

还不如上次的《游仙窟》,那才是杨国忠真正擅长的题材。

倒是不少人都看到薛白把李腾空搂在怀里的情形,其中,高力士摇了摇头,认为他们在御前搂搂抱抱不妥。

“还抱?”

咸宜公主冷哼一声,讥道:“最烦你们这种故作娇柔的人了,让开!”

她上前一步,一把将薛白推到石壁上,抢到了前面,转头向杨洄叱道:“过来!不懂吗?走在最后肯定要被捉走……”

~~

隔着墙,杨国忠耳畔也在回荡着这一句“走在最后肯定要被捉走”,脸色渐渐难看起来。

“右相,还捉吗?”

“不该用鬼怪类的。”杨国忠喃喃着,懊恼自语道:“《狐女》的想法分明更好,我非要给圣人找新奇。”

“右相,还要捉吗?”

“捉。”杨国忠硬着头皮道,“把咸宜公主捉来,我要当面向她请罪。”

他设想过,倘若没有咸宜公主,局面或许还可挽回。

然而,却有宦官道:“右相,已经把薛白捉过来了。”

“什么?”

杨国忠一愣,转头看去,果见薛白与李腾空牵着手过来。

“怎么是你们?”

“我被淘汰了。”薛白道。

杨国忠道:“可方才分明不是你走在最后。”

薛白摊了摊手,笑而不语。

这是一个两层的阁楼,站在这能从上方看到下面一众人。

此时又有叫嚷声传来,杨国忠以为是有人被他吓到了,赶到小气窗前一看,却见咸宜公主正手持一把叉子,追赶着几个鬼怪。

而圣人站在那,有些百无聊赖的样子。

薛白也走过来看着,道:“一个游戏没做好,不是甚大事,可让圣人觉得阿兄你无能,那就不好了。”

杨国忠许久没听到薛白称“阿兄”了,微微一滞,笑道:“阿白可有方法教我?”

“阿兄这秘室,是如何布置的?”

“乃是根据我雇人写的故事布置的,让圣人感受到奇魅的山间鬼怪……”

颜嫣也看过这个故事,还以此敲打过薛白,故而薛白也知这故事的大概,无非是一个名叫彭娥的女子的山鬼奇遇记,遂问道:“故事里可是有彭娥?”

“这里也有。”杨国忠道:“我特意寻了一个美人,就放在最后关头,等圣人去救。”

薛白目光看去,只见咸宜公主已把第一个秘室的鬼怪全都驱走了,他摇了摇头,道:“临时改。”

“如何改?”

“换一个彭娥。”薛白沉吟道:“故意留一个线索给圣人,只说彭娥就藏在他的队伍中,要把他们都献祭给山鬼。需圣人找出谁是彭娥。”

“不需要我藏好的美人了?”

“对,现在改成让圣人猜谁是队伍中的坏人。”

杨国忠问道:“那……谁是彭娥?”

“要让圣人猜不到,他才会觉得有意思。”薛白想了想,道:“贵妃。”

“贵妃?”

杨国忠当即摇头,道:“若是我,第一个就猜贵妃。不如用宁亲公主吧?她最不起眼。”

“不,只有贵妃可以。”薛白道,“哪怕圣人一开始猜到,相信贵妃也有办法瞒过去。”

他需要一个聪明、贪玩、懂圣人心思,且还愿意配合的女子,杨玉环是不二人选。

~~

秘室显得愈发乏味了。

直到被咸宜公主捉住的一个小鬼忽然叫嚷起来。

“彭娥救我,彭娥救我,你与阎王说好的,带着这些人献祭给阎王……”

昏昏欲睡的李隆基忽然眯起了眼,扫视着周围的人,道:“彭娥在这个队伍里?”

他首先看向了杨玉环。

杨玉环也是刚刚打起精神,双眼透出无辜之色,摇了摇头,道:“不是臣妾。”

李隆基心里犹存疑惑,向那小鬼问道:“彭娥是男是女?李十七娘可是彭娥?”

他已然进入游玩的状态了。

而这,其实是他最擅长的游戏,猜身边到底有谁是背叛者。

他大半辈子都在玩这个游戏,从来不会错。

“……”

薛白站在阁楼上看着,只见下方的众人渐渐开始探索,又过了一个场景,他们被分开。

他想了想,悄然下了阁楼,走进昏暗的秘室。

“阿姐。”

杨玉环正在四下看着,兴致勃勃地寻找线索,转头一见薛白,喜道:“你复活了?可知彭娥是谁?”

“阿姐,你来当彭娥,如何?”

杨玉环一愣,没有马上回答。

她贪玩,正在兴头上,有些跃跃欲试,想看自己能否瞒住众人。但也有些担心,戏耍了圣人之后,会让圣人有所芥蒂。

“为何要我来当?没有事先安排好吗?”

“因为杨国忠没有才能,但我暂时打算帮他一把,以免安禄山坐大。”

薛白也不知是在说这个秘室,还是在说朝堂的形势。

他时间不多,又道:“在这里,彭娥便相当于那个谋逆者,可能是李献忠,可能是李林甫,可能是安禄山,可能是我。但我想让圣人知道,有时候,他的怀疑未必就是对的。”

李隆基既一直在猜,那就让他猜个够吧。

292.第286章 授人以柄211.第208章 空穴来风166.第163章 谋职第422章 恩人28.第28章 塞上诗51.第51章 勿论真假19.第19章 欺上门336.第328章 最坏的打算第388章 交朋友278.第274章 归233.第230章 敌我331.第323章 螭140.第137章 斩死311.第305章 相门女258.第256章 隐田第425章 土门关54.第54章 白膏油第439章 无贵贱81.第81章 邻居159.第156章 高高挂起29.第29章 金吾卫157.第154章 馊主意258.第256章 隐田215.第212章 卯金刀124.第122章 道宫318.第310章 婚礼120.第120章 寻合作294.第288章 冬至第476章 骗子137.第134章 不打自招183.第180章 贪心35.第35章 狠角第393章 下一步56.第56章 争取92.第92章 申告61.第61章 门第225.第222章 别长安143.第140章 水调曲338.第330章 疑惑46.第46章 当堂对质第474章 坚城39.第39章 借刀第9章 放长线98.第98章 御状第459章 劫持320.第312章 回门145.第142章 改变第475章 平凉对策120.第120章 寻合作206.第203章 不矜细行第341章 互帮互助30.第30章 势力网第5章 安顿131.第128章 皆大欢喜70.第70章 夹缝生长288.要晚十来分钟吧303.第297章 天上李太白54.第54章 白膏油61.第61章 门第41.第41章 劫囚252.第250章 一口一口吃第345章 本没有路61.第61章 门第第483章 坦白局24.第24章 公主宅166.第163章 谋职173.第170章 定角60.第60章 牺牲品第7章 夜眺长安139.第136章 用人第368章 真功劳第431章 明堂244.第241章 点燃124.第122章 道宫67.第67章 一夜鱼龙舞334.第326章 假想第340章 提议239.第236章 背郭第453章 祭婿文稿15.第15章 大理寺192.第189章 输赢第389章 一条船上的人270.第266章 发苗第460章 宝鸡299.第293章 泼冷水第430章 私兵第452章 长安乱第438章 都是对的第464章 回驾第433章 南下剿贼319.第311章 礼成180.第177章 揭榜171.第168章 以小见大第2章 大祸临门147.第144章 见字如晤33.第33章 出价331.第323章 螭211.第208章 空穴来风112.第112章 师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