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南下剿贼

终于等到了突围的时刻,贺兰进明披上威风凛凛的盔甲,对着镜子里儒雅俊美的形象看了良久。

“阿兄不必紧张。”贺兰至嘉道:“若真是被史思明擒了,大不了便降了他,总不至于丢了性命。”

“住口。你我祖上历代皆大唐忠臣,岂可忘国危而谋身?!”

贺兰进明义正词严地喝叱了兄弟,伴着盔甲铿锵的声音大步往外走去。贺兰至嘉则心想道,不论兄长是何心意,若真遇到危险,他哪怕拼着被责怪也一定要保全兄长性命。

至于背叛社稷、为青史唾骂,罪名他担。

兄弟俩各怀心思,赶到了城中校场,他们麾下的三千余北海郡兵已经列队待发。

为首的将领名为马相如,是青州人士,名字比司马相如只少了一个“司”字,形象却完全不同,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

“老马。”贺兰进明招手让马相如到近前,道:“依前日所说,李择交会带着平原郡兵与我们一道走。”

“喏。”

马相如为人颇为耿直,因此贺兰进明不与他说太多阴私之事,又低声嘱咐道:“薛白、颜杲卿若要率部断后,你不必理会他们。”

“喏。”

“出发吧。”

“兄弟们!”马相如拉长了声音,以他那山东大汉特有的热情重重扬手一挥,“杀贼立功讨婆娘嘞!可中?!”

“中!中!中!”

马相如十分相信薛白所言,整个河北、乃至范阳都已经举义反正了,这是他亲眼看到的事,不会有假。那平叛显然指日可待了,眼下可不得是立功的好机会。

若依他说,都不必突围,追着史思明杀过去才叫英雄。

“咚!”

战鼓突响,平原县西城门大开。

率先杀出的依旧是王难得,名将的能耐并不仅是他武力有多强,还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他到了任何军队士卒们都对他服气,能让他如臂使指。

云中城处于边镇,乃河东劲旅,远不是常山、平原、北海三郡兵马可以相提并论的,也只有王难得能镇住。而镇住之后,这支兵马就能够很好地带动它的同袍们。

就好像一柄枪,云中军就是它的枪尖,足够坚硬、锋利。

王难得狠狠地刺出了他手中的枪,马蹄踏在叛军的盾牌上,向前,踏碎了一个叛军士卒的胸骨。叛军像往常一样正在掘地,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了个措手不及。

“杀!”

云中军的喊杀声传到了城中,所有唐军士气振奋。

马相如听了也是跃跃欲试,他以前横行青州,总觉得自己豪横得不得了,谁都不放在眼里。但这次还真是被史思明军中一些将兵打怕了。

王难得则是能将叛军将领打怕的人物,由不得他不服气。

然而,正当他想请令杀出去时,贺兰进明已命令他等候着。于是,仅仅片刻功夫,薛白已带着常山郡兵杀了出去。

毕竟是三郡联盟,没有统一的指挥调度,几支兵马列在城门内的校场各自为政,倘若再多些私心与计较,还真是很有可能出现无人支援云中军的情况。

马相如本以为下一支出城立功的兵马就是自己了,又听贺兰进明道:“随我登城楼。”

“喏。”

爬着摇摇晃晃的木梯,登上城楼最高处,放眼可望到天与地的交界,也可远远看到城外四个方向叛军的调动。

由此史思明的主力已经撤了,留下的兵力要应对唐军的突围就比较吃力。肉眼可见地,随着旗帜摆动,绝大部分的叛军都在向西面包围过去。

贺兰进明看了好一会儿,等颜杲卿带着平原郡兵的副将刁万岁出城了,他便道:“我们从北走。”

马相如还在想着立功的事,闻言愣了一下,但本着对太守的服从,还是应喏,观察好了敌势,下城楼向各个校将们传令。

Www¸ тт kǎn¸ C ○

等颜杲卿一出城,留在城中的李择交并没有依着颜杲卿的吩咐继续守城,而是忽然调集了他的一队心腹兵马,人数不算多,仅有两百余人,但全都是精锐骑兵。

这些兵马早有准备,立即奔向北城。

“开城门!”

“传令下去,跟上李将军的旗帜!”

一切都依照贺兰进明的计划在进行着,他遂不停督促着北海郡兵立即带走城中所有的战马,随李择交出城。

城洞长三丈五尺,幽暗而狭窄,驱马穿过城洞,踏过护城河吊桥,迎面吹来的风带着泥土的气息与夏日的炎热。

这是贺兰进明被围困以来第一次出城,他长长地深吸了一口气,感到无比的自由。

正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去常山郡!”

前方,李择交所率领的都是精锐,很快杀穿了叛军已然变得稀疏的阵列,迅速向北面进军。

平原郡兵显然更熟悉地形,贺兰进明遂再次下令强调让北海郡兵随着李择交的旗帜。

渐渐地,太阳偏西。

“突围成功了。”

贺兰进明长吁一口气,回过头望去,平原县城已经在天边成了手掌大小的轮廓,西边的尘烟却还在高高飞扬,可见战事之激烈。

很可能薛白与颜杲卿等人是脱离不了了,但要怪只能怪他们名声太响,非要抢着号召河北诸郡、贪图盟主的威望。

忽然。

“报!”

李择交派出的探马正在迅速回奔,队伍停了下来。

贺兰进明看不到发生了什么,兄弟俩便驱马上前赶向李择交,一边高声问道:“发生了什么?!”

没等到回答,他们已经看到前方的树林传来一阵躁动,有烟尘从树林上空腾起。

“伏兵?!”

很快,一杆“史”字大旗出现在了视野当中。鼓噪四起,叛军从树林里冲出,往这边涌了来。

“史思明?!”贺兰进明不敢相信,惊道:“他为何还不去范阳?!”

贺兰至嘉横眉倒竖,道:“薛白中计了,范阳留守贾循叛乱只怕是假的,是史思明诱我等出城的计。”

“快撤。”

下一刻,有二十余骑兵包围了过来,包围住了他们。

贺兰进明大为错愕,看向李择交,问道:“你做什么?”

“请太守下令,所有北海郡兵听我指挥吧。”

“什么?!你……”

“呜——”

号角声愈近,李择交懒得多说,当即吹响了撤退的哨声。

两百余骑的机动极为灵活,兜了个圈调整方向,绕过北海郡兵的阵列,向南逃去,此时三千北海郡兵还臃肿地杵在那儿。

“跟上!跟上!”

李择交与一个个北海郡兵擦肩而过,不停大喊。

“快快快!”

情况危急,不断的催促迫使着北海郡兵没时间多想,不过脑子地,继续追着李择交的旗帜。

~~

那柄“史”字大旗下,史思明神色冷峻地跨坐于战马之上,盯着远处的旗帜,微微有些诧异。

他也得到了从范阳传回的消息,知道贾循、刘客奴、王玄志等人背叛了,如今安禄山已任命他为范阳留守,他必然是要返回范阳去处理的。好在,向润客已斩杀了贾循,让他还有时间先击败还在河北活跃的唐军主力、以及安禄山的心腹大患——薛白。

前几日的夜里,有常山来的信使借着夜色的掩护跑到平原城下,被守军接应进城了。他便预料到只要假装撤走大部分的兵马,守军认为他退兵了,必会突围,他遂藏兵于城外树林,散出大量探马,等着守军上钩。

今日守军所有的动向其实都在史思明的掌握之中,他确认了守军佯攻西面,实则向北突围,方才收紧包围圈。

可真等到兵戎相见了,史思明察觉到不对,唐军往北走的并非“薛”字大旗,而是“贺兰”二字。

因此,他并不想集兵围剿这支兵马,以免薛白从别的方向逃脱了,毕竟,薛白远比贺兰进明值得重视。

“将军!”

忽然,史思明麾下的候骑赶了过来,禀道:“我们擒下了一队唐军的信马,截获重要情报!”

“给我!”

史思明虽是突厥人,但十分好学,不仅识得字,还会写诗,他大手夺过那情报,展开一看,发现竟是一份从长安来的诏令。

“任贺兰进明为河北招讨使?”

史思明喃喃自语着,目露思索之色,偏是百思不得其解,只好下令道:“把信使带来,我要亲自问话。”

六个信使便被带到他面前,他根据他们的口音、靴子的磨损程度等细节,很快便确定其中两人是从关中来的。

“为何任命贺兰进明为招讨使?”

“这……他德高望重,乃皇室姻亲之后,忠于圣人。”

“让你老实交代!”

“是,是,圣人递了密旨给贺兰进明,要他擒薛白进京。过了几天,当时贺兰进明不能服众,遂派我等前来当众宣读任命,面授机宜。我等也是到了常山郡,才知贺兰进明与薛白同往了平原,连忙赶马追来,没想到……有幸遇到了将军。”

“面授何机宜?”

“薛白似有交构东宫、故意纵容贼兵,不,纵容贵军袭卷河北、进犯洛阳之嫌……”

“放屁!”

叛军将领纷纷大骂。

“我等凭本事打下来的洛阳,如何是薛白纵容?!”

“狗皇帝昏庸到这地步,该从皇位上滚下来了……”

史思明审视地看了这信使两眼,确定他们说的都是真的,目光于是重新移到了那杆大书“贺兰”的大旗之上。

此时贺兰进明在他眼里的分量就大不相同了,乃真正的河北招讨使。

“传令合围!务必截杀贺兰进明!”

“包围平原城,绝不可让他们回城!”

兵马调动,叛军骑兵四面八方往贺兰进明的大旗杀了过去。

午后的天气愈发闷热,天空中乌云渐渐凝聚、低沉。

忽然,雷声响起。

叛军中有士卒吓了一跳,以为是唐军竟还有炸药的,抬头一看,才意识到是真的要打雷了。

“报!”

“将军,唐军从南面突围了!”

“继续探!”

史思明没有立即作出应对,因为唐军不该去南面,这很可能是为了救援贺兰进明而使的诈。

但又过许久,他得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消息。

“报!将军,唐军抢夺了我们在徒骇河上的浮桥……”

“追!”

~~

伴着惊雷,大雨滂沱落下。

在平原县以南六十里,一条大河,波涛汹涌。

只听河名“徒骇”,便知河水难驯,乃是大禹疏通的九河之一。

傍晚时分,有尸体砸入河中,很快被卷走,无影无踪。

“唐军杀来了!” “噗通。”

随着叛军被杀败,唐军迅速占领了河上的浮桥。

“快!渡河!”

作为先锋赶到的是平原将领刁万岁,翻身下马之后,用力搓了一把满是泥巴的脸,喊道:“让颜太守先过河!”

“将士们先过。”

颜杲卿焦急地回望着,等后续兵马相继赶来,直到看到了薛白的旗帜,当即迎了过去。

“可还顺利?死伤多少?剩下的粮草带来了?”

“比预料中顺利。”薛白往雨中回望了一眼,道:“史思明押了更多的兵马去北边,李择交竟还未回来。”

“为何?”

“许是我们没自己想象中的重要。”薛白道:“许是朝廷已公布了河北招讨师的任命。”

颜杲卿忧愁不已,连忙招过刁万岁,道:“速领兵救李择交,尽可能带回北海郡的将士。”

依他们的计划,贺兰进明欲弃他们而逃,可以将其抛下,但北海郡兵却是要让李择交带回来的。

“刁将军再去来不及了。”薛白道:“我已命姜亥断后,尽可能救援李择交。”

“他们还能突围?”

“会在能自保的情况下尽全力。”薛白道:“三郡兵马互不统属太过不便,突围之后,重新整编如何?”

“依你便是。”

~~

此时逃窜的北海郡兵处境并不好,因叛军的包围封堵,他们无法进入城池。李择交借着王难得击穿了西面叛军的机会,带着他们从西边绕过了城池,向南逃。

但因为与主力隔得太远,他们奔了三十余里之后,在傍晚时分还是被包围住了。

“太守?!”

大雨中,马相如用力擦了一把脸,瞪大了眼睛,努力寻找着贺兰进明兄弟。

“你们可看到太守嘞?!”

前方,李择交掉转马头回来,挤过人群一把拉过他的缰绳,叱道:“还在犯什么糊涂?!还不指挥士卒随我突围?!”

“我的太守……”

“贺兰太守让你们跟着我!是官重要还是胜败重要?把伱的兄弟带上,随我走!”

马相如愣了愣,再次回头看了一眼,雨幕中根本找不到贺兰进明。

“随我走!”李择交再次喊道,这是他最后的试探,若是马相如还不下决心,他便要杀了马相如夺权。

“中!”

马相如很快有了主意。

“兄弟们莫乱,听好了,薛太守已经突围了,在前方夺了浮桥,我们去与他汇合!”

“喊起来!跟上我腚锤子!”

“随将军杀嘞!”

他之前没得到贺兰进明的命令,一直魂不守舍的,此时才终于打起精神来,挥动大旗,敲响战鼓,并且让士卒们大声喊杀,好在大雨中确认他的方位。之后,挺起长槊就向前杀去。

“杀嘞!”

如此,北海郡兵便知道了他们将领所在的位置,吆喝着随着他的方向冲杀。

这种天气中,能见度太低,而围剿要调动更多的兵力、有更多的指挥,十分不利。很快,叛军的包围圈就出现了松动。

而此时,南面也响起了喊杀声。

“王师在此!北海郡的袍泽这边走!”

马相如瞪眼看去,于雨幕中看到了姜亥的大旗,不由大为兴奋。

“姜将军够攒劲!”

他暂时忘了贺兰进明,一踢马腹,奔向了姜亥。

至于阻拦在他们之间的一点叛军,很快便被他的武器与盔甲撞开了。

“突围!突围!”

混乱的局面中,贺兰进明一直被挟持着,可他们在包围圈中破出的口还很小,前方很快就出现了叛军。

“嗖。”

因贺兰进明的金色盔甲引起了叛军的注意,一支利箭顿时射中了他的马匹,伴随着“咴”的马嘶,他摔倒在地,当即受伤不小。

“阿兄!”

贺兰至嘉迅速勒住缰绳,下马扑向贺兰进明。

此举惹怒了挟持他的骑兵,一矛便搠在他腿弯处。

“还敢逃?!”

贺兰至嘉不理,打了个滚,在马腹下爬向贺兰进明,喊道:“阿兄,他们要害你,降了吧!”

因此,他又挨了一矛。

“太守!”

“保护太守!”

终于有北海军的将领留意到他,连忙赶上前相救。他们挤上前,勒住战马,不让马踩住这对兄弟。

如此一来,平原郡的精兵没机会再挟持他们,干脆策马逃离。

局面很混乱,这动静吸引了更多忠心耿耿的北海郡兵,以及叛军,双方纷纷涌来,近身肉博。大雨中旁人不知发生了什么,涌出包围圈,向南逃窜而去。

“二郎!”

贺兰进明从满是血泊的泥土里爬了起来,抱起贺兰至嘉,道:“走。”

“阿兄,你不能死,降了吧。”

“不,我们世代忠臣,断可不降贼……我们的家业在京兆府。”

“阿兄的性命……比什么都重要。”

贺兰至嘉已是气若游丝,但想到今日被李择交陷害,呕着血也要骂道:“阴险小人……真该杀啊。”

“二郎,我带你走。”贺兰进明拖不动贺兰至嘉的身躯,只好不停拍着他的脸,以期让他清醒一点,“走啊。”

贺兰至嘉闭上眼,竟是用最后的力气喃喃着什么。

贺兰进明附耳去听,听到了几句诗,是他写的诗。

“君不见岩下井,百尺不及泉。君不见山上蒿,数寸凌云烟。”

贺兰至嘉声音愈低,嘴角却微微含笑。

在这风雅的大唐盛世,他阿兄是最风雅的人之一,本不该上战场。

“人生相命亦如此,何苦太息自忧煎?但愿亲友长含笑……”

~~

“追!”

叛军从夜色中一直追杀着唐军,直到次日天明,终于听到了前方愈来愈响的水流声。

“他们在浮桥上!”

“追过去!”

此时,刚刚登上对岸的是马相如部,而姜亥还在浮桥上过河。

叛军立即下马冲了上去,也纷纷奔上浮桥,张弓搭箭,向唐军士卒们放箭。

“嗖嗖嗖嗖。”

箭雨中,姜亥一手执盾,大步跑过摇摇晃晃的浮桥,摔在马相如怀里。

他回头一看,咧了咧嘴,喊道:“斩!”

“虎——”

执刀在浮桥边的士卒们同时挥斩,齐唰唰地斩断了浮桥。

“嘭!”

大河迅速吞噬了浮桥,以及桥上的叛军。

经历了一日一夜厮杀的唐军们驻足望着那滔滔的河水,回过头,南下。

~~

一场雷雨来的急,去的也快。

次日,阳光洒在禹城驿的院落当中。

薛白铺开地图,环顾了一眼周围的诸将,没有再做太多的动员,只用坚定的眼神给他们信心。

“说一个不好的消息,洛阳失守了,这也是史思明去而复返的原因。”

一句话,马相如当即呆愣了,嚷道:“可是,洛阳好像是东都……”

“你对朝廷平叛没有信心吗?”薛白问道:“昭昭大唐,平定不了一个杂胡的叛乱不成?”

“那肯定不会!”马相如毫不犹豫道。

“不错,故而河北十七郡,加上范阳、渔阳、安东皆举义。你看叛军现在有任何长期经营的疆域吗?没有!他们只有路线,一条迅速进攻长安的路线。”

薛白提起炭笔,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

“从范阳到魏郡,到开封,到洛阳,到潼关。如今叛军绝大部分兵力、物资全都在这一条线上,像雨前的蚂蚁一样忙碌。为何?他们急了,他们经不起消耗,一心只想着速克长安。大唐的国力太强盛,他们只有很短的时间能趁着关中空虚直逼天子。”

马相如挠了挠头。

刁万岁一把揽过他,道:“没懂吗?眼下看似危急,是捞官位的好时机。”

“懂,就是不知咋做。”

“我与颜太守之所以带你们南下,为的就是立功。”

薛白画着情势图,继续道:“眼下,淮南、山南、关中、河东、陇右各道的兵马都在围攻叛军,攻何处?洛阳,安禄山如今正在洛阳。故而,我们去淮南道,粮草充沛、物资充足,还能立下合剿贼首的大功,岂不好过在平原死守?”

“啊!”马相如道:“原来是这样!”

“史思明原本要返回范阳,担心我们南下是为了攻打安禄山,妄图阻截我们。”

薛白并没有太过渲染,微微冷笑,眼里流露出立功封侯的野心与憧憬,让所有将领们都感到他南下是要捞功劳的。

于是,困厄之中,众人反而更振作起来。

“说具体的路线。”

“好!”

一个个带着头盔的头便挤到了地图上方。

“方才说过,叛军兵力都集中在这条路线上,故而,平原郡的东南方向他们一直是无暇理会的,我们传檄河北,便有不少郡县响应,能够提供我们近日的粮草,我们沿途都可休整。”

说到这里,诸将皆喜,认为可以走济南。

薛白却话锋一转,道:“可史思明必然也知道这些,他很可能会在我们渡过黄河之前赶上来。我们若从东南方向走,难保不会被他追击。”

“那?”

“此处。”薛白在地图上一点,道:“以攻代守,袭击叛军在河北中转的重镇,魏郡。缴其粮草,打出更大的声势,一旦拿下魏郡,则西可过太行山,南可渡黄河,使叛军猜不到我们的心思。”

270.第266章 发苗278.第274章 归第402章 妙法选官136.第133章 岁考286.第281章 痿厥245.第242章 惊醒主人322.第314章 设套第483章 坦白局89.第89章 厚颜薄礼298.第292章 一片冰心第481章 回归250.第248章 铸铁第506章 过犹不及27.第27章 边军履历247.第244章 取代——第245 九月总结第437章 相惜301.第295章 担责219.第216章 掩盖的真相第447章 猪不化龙276.第272章 当归第357章 入城110.第110章 新搭子93.第93章 罪名184.第181章 谁贪318.第310章 婚礼254.第252章 善缘(2合1)315.十一月总结第352章 十月渡泸223.第220章 话别第417章 发生第461章 余烬第374章 新的平衡第452章 长安乱第347章 大渡河297.第291章 消失的奏章68.第68章 青玉案156.第153章 妙法第387章 岩羊第489章 将晴156.第153章 妙法172.第169章 盛宴倒136.第133章 岁考第486章 幸蜀201.第198章 发报人第474章 坚城272.第268章 春归第412章 诗言志193.第190章 吏部试第447章 猪不化龙275.第271章 不归327.第319章 隐患288.要晚十来分钟吧155.第152章 新派系第459章 劫持第5章 安顿第477章 长安的反击204.第201章 还债93.第93章 罪名第435章 秋后算账182.第179章 实言173.第170章 定角210.第207章 牛刀小试313.第307章 罗钳第379章 或轻于鸿毛第489章 将晴124.第122章 道宫332.第324章 今时宠第343章 谱写45.第45章 祝大家端午安康179.第176章 挑唆者318.第310章 婚礼131.第128章 皆大欢喜50.第50章 坐实234.第231章 灯笼第370章 移棺第351章 灵关道320.第312章 回门297.第291章 消失的奏章第448章 驱狼吞虎第486章 幸蜀第389章 一条船上的人第483章 坦白局204.第201章 还债89.第89章 厚颜薄礼第338章 游艺使105.第105章 局外人323.第315章 隐相第476章 骗子65.第65章 众里寻他29.第29章 金吾卫144.第141章 书坊120.第120章 寻合作338.第330章 疑惑第481章 回归313.第307章 罗钳210.第207章 牛刀小试219.第216章 掩盖的真相297.第291章 消失的奏章266.第264章 定罪第400章 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