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第522字 当啷

益州北边三百余里,梓潼县。

此地东依梓林,西枕潼水,乃是蜀道的南大门。

十月入冬,阴雨蒙蒙,淡雾袅袅,一行人马匆匆奔至了县城北边的七曲山,因天色渐暗了,为首的骑士不得不勒住了战马。

“前方有驿馆!”

“太上皇,夜里行路危险,就在此暂歇吧?”

陈玄礼回马赶到了李隆基的马前,将他扶下了马背。一旁的卢杞抢上两步,扶住了李隆基的另一边,踉跄着走进了残败的驿馆。

剑南军兵变,他们几乎是没做任何抵挡,直接逃出行宫,一路出奔,准备去往梁州。

逃到这里,李隆基十分疲惫,问道:“叛贼不会再追来了吧?”

“这般天气,想必他们也得停下。”

在后方,张垍腿上的伤还没好,艰难地被人扶下马匹,进驿馆时却还是牵动了伤口,他疼得呲牙咧嘴,心里也蒙上了一层不安。

他原以为李隆基、李亨不论从名义还是能力,都要远强于李琮及其背后那个年轻的薛白。可自安禄山叛乱以来,李隆基的一系列昏招,终于让他意识到追随着这样一个年迈的太上皇,即使真逃到了梁州,也不会再有前途了。

抬头望去,雾蒙蒙间隐隐能看到山腰上有一座寺庙。

于是,当众人都避到了驿馆大堂,张垍便故作虚弱地拜倒在李隆基面前,道:“太上皇,臣重伤在身,恐不能随往梁州,恳请向太上皇致仕……从此,落发为僧。”

最后这句话很重要,若不表态要落发出家,李隆基必然要认为他是想投降叛贼。

张垍故意摆出凄凉怆惘的神情,眼神里满是遗憾,虽极想要继续北行偏是无可奈何,只好从此舍弃世俗,断情绝性,不再参与权势纷争。

“驸马?”

宁亲公主闻言惊诧万分,不管不顾扑到了张垍身边,道:“什么落发为僧?你怎能不与我商议一声就做此决定?!”

张垍早受够了她,这也是他想要出家的理由之一,他咳了两声,虚弱地道:“我伤重若斯,不能再拖累你与太上皇了。”

“伤重什么伤重啊?不就是腚上挨了一箭嘛。”宁亲公主嚷道,“驸马,你不能出家,我不许你出家。”

张垍不愿理她,生怕被她继续毁了自己以后的人生,小声道:“别说傻话了。”

他再次向李隆基执礼道:“恳请太上皇成全。”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李隆基先是以沉郁的语气念着这诗,站起身来踱了几步,抚着他花白的长须,缓缓道:“朕已七十岁了,犹有壮志。你才多大岁数,怎可如此消沉?”

张垍惭愧,泣道:“臣一介凡夫俗子,岂可与太上皇相比?”

这话说得很好听,换成旁人致仕,李隆基就放过他了,可张垍不同。

“起来。”李隆基上前,以他苍老却还算有力的臂膀扶起他,道:“打起精神来,朕还需要你作证,证明薛白冒充朕的孙子,他是假的,是逆贼。这些是你亲口与朕说过的话,朕要你向长安百官证明!”

张垍愣了愣,应道:“不错,薛白是薛锈收养的一个贱奴,从出身就是逆贼,此事许多人都可作证。”

“还有谁可作证?”

张垍不由转头看了一眼宁亲公主,心想当年那宅院里收容的薛锈家人,全都被这恶毒女人杀了,又还有几个证人?

他略略犹豫,只好道:“咸宜公主与驸马杨洄可作证。”

李隆基摇了摇头,道:“朕需要伱。”

张垍嚅了嚅嘴,道:“臣愿为太上皇效死……”

话音未了,他因失血过多加上连日奔波,终于晕倒在地上,仿佛只有佛法能够救他。

李隆基见状,心中不悦,一种众叛亲离的感受更加强烈了。

天色更黑下来,夜里,李隆基辗转反侧,迷迷糊糊中似听到了远处有什么声音在响。

“三郎……三郎……”

他恍然间想起了在长安宫阙时杨玉环对他的呼喊,可脑子才清醒了些,他便想到杨玉环此时也许正与薛白在翻云覆雨,心中便添了许多苦楚,遂再也睡不着。

于是他翻身而起,推门而出,只见陈玄礼搬了一把椅子坐在门外守着,盔甲也没卸,但似乎睡着了。

“圣人。”听到动静,陈玄礼惊醒过来,无意中用了以前的称谓唤李隆基。

“朕仿佛听到有人在唤‘三郎’,出来看看。”

陈玄礼倾耳听了一会,应道:“那是山寺上的铃在响,响的是‘当啷’‘当啷’。”

李隆基怆然道:“雨夜闻铃,教人肠断啊。”

“陛下忧思过重了。”

“可有琴?”

“臣这就去找。”

陈玄礼匆匆让人寻乐器,可这趟被赶出行宫时慌慌张张的,根本没带笨重的琴与鼓。唯从一个随行的伶人处找到一支短笛。

“朕欲新作一曲,便名为《雨淋铃》吧。”

李隆基接过短笛,用袖子擦着,竟不嫌弃是旁人用过的,放到嘴边吹起来。

笛声悠扬宛转,如泣如诉,仿佛诉说着他无人能懂的哀叹……

“果然在这里!”

忽然,一声大喝从驿馆外传来,笛声戛然而止。

李隆基放下手中的短笛,惊诧地看向陈玄礼,嚅了嚅嘴,终于问道:“驿馆被包围了?”

陈玄礼对此并不知情,发愣了好一会,才答道:“臣……臣睡着了,臣有罪。”

~~

“驸马!”

宁亲公主慌慌张张地跑到驿馆大堂,奔到了张垍的身旁,不停地推着他,道:“怎么办?叛贼追过来了。”

张垍本打算一直晕下去,无奈被她推得太晃了,只好睁开眼制止了她,喃喃道:“别推了。”

“怎么办啊?叛贼已经包围过来了。”

张垍本就在思忖此事,他认为自己身份特殊,最有资格证明薛白就是皇孙李倩。换言之,他是能够给予薛白正统名义的关键人物,薛白定然是不会杀他的。

可之前彼此有过节,再加上他驸马的身份,助薛白谋篡之后,不可能得到重用,等薛白稳固了地位,还有可能杀他灭口。

眼下被包围在这驿馆之中,能自保的办法却少。张垍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出家,既表示自己宁可出世也不愿降贼的名节,又能与李唐皇室分割干净,往后以僧人的身份做选择,也有更多余地。

“帮我剃度。”张垍道,“我要落发为僧。”

“那我怎么办?”宁亲公主大怒道。

“你也出家吧。”张垍劝道,“莫忘了,那宅院里的遗孤全是你害死的。”

宁亲公主吓得脸色惨白,连忙招过随从道:“快,给我与驸马剃度!”

驿馆客房数量有限,卢杞也是歇在大堂之上,见了张垍夫妇如此行径,很是不齿,大骂道:“张垍,你世受国恩,社稷危难之际不挺身而出,遁入佛门躲避吗?”

“我为国征战,身负重伤,无力动弹。今太上皇危难,我欲以死殉节,可我若死,谁来揭薛白之阴谋?”

“你!”

卢杞嫉妒张垍有那丹书铁契一般的免死符,恨得只咬牙。

他却不能放弃已到手的宰相之位,连忙要去拥着太上皇逃,然而,驿馆大门处轰然大响,禁军们退了进来。

反贼已经冲到了门外。

“太上皇为奸臣裹挟,我等要救出太上皇,护送回长安!”

随着这声大喝,一群剑南兵迈过大门,出现在了卢杞的视线中。他知道他们所说的“奸臣”就是自己,不由打了个冷颤。

“住手!”

正在此时,严武带着姜亥、田神功、田神玉等几名将领赶到,大喝道:“不许伤了太上皇!”

接着,他对列阵守在院中的禁军们问道:“圣人在长安翘首以盼,等着与太上皇父子相聚,你等举刀拦着,是要造反吗?!”

他气势慑人,吓得一些禁军想要放下手中的刀。

正在此时,李隆基的声音传了过来。

“朕看你才要造反!”

众人转头看去,只见李隆基在陈玄礼的护卫下已赶到了,站在后方的安全之处,道:“朕没有被奸臣挟持,因不肖子为奸人蛊惑,朕为维护宗社,方以耄耋之躯辗转南幸。严武,现在朕亲自谕降,你幡然悔悟尤未晚也。”

严武顶着压力,道:“太上皇是被奸臣劫持了才这般说。”

“朕还没糊涂!”李隆基道:“没有奸臣,你立即给朕退下。”

姜亥认为这般对峙下去没完没了,当即抬手一指卢杞,喝道:“那就是奸臣,斩杀了他!”

这就是清君侧了,等见了血,他看李隆基还敢不敢硬气。

话罢,姜亥第一个动手,举刀上前便去斩卢杞。

“拦住此贼!”陈玄礼喝令禁军去拦。

双方就此当着李隆基的面厮杀起来。

原本激愤的剑南军士卒追到这里,怒气已消了不少,当着太上皇的面前谋逆便有些犹豫,许多人不敢动手。包括严武也是沉着一张脸,没有下任何命令。

反倒是郭千仞,位卑职小,无知无畏,敢向卢杞冲杀过去。

陈玄礼见状连忙护着李隆向后撤。

卢杞也是胆战心惊,有心要逃。他第一次与薛白交手,惹了杀身之祸便是求他阿爷把他送出长安。今日再次遇到危险,脑子里首先想到的还是找他阿爷。

可他阿爷已经死了。

“你们不能杀我!”卢杞惊呼道,“我阿爷在洛阳死节,人人敬佩!你们不能杀我!”

随着这句话,他感到了莫名的心安,目光再看去,那些禁军抵挡叛贼似乎都更卖力了些。 可见他阿爷便是死,也能护着他。

“我是奸臣?我阿爷历官一十任清节不挠,守位忘躯,国危死节!”卢杞说到后来,反而来劲了,声音也提高了许多,“我阿爷谥号‘贞烈’,势窘力屈,以朝服就执,犹慷慨感愤,数落贼枭獍之罪,此等忠臣之后,你等说我是奸臣?!我有护驾之臣……”

“噗。”

卢杞还在大声疾呼,忽然感到自己的脖子落了下来,刹那间他还看到了一具无头尸体,接着就失去了意识。

这个忠臣之子若能再早死一些时日或许还能保住他父亲以性命换来的旌节。

头颅落在地上,有人将它一把提起。

“奸臣卢杞已死!请太上皇回京!”

杀人的是田神功。

他得薛白厚恩,得以追随王忠嗣战陇右、平南诏,从一区区小卒成了一方将领,却一直没找到能报答薛白之事。而此番要请回太上皇,难处不在于厮杀,而在于决心。

强悍如严武,在紧要关头也有些犹豫,而田神功却坚决得多,因为很多年以前,他就已经随薛白干过大逆不道之事了。

李隆基听得叫喊,回过头一看,见到了田神功高举卢杞头颅的情象,依旧不肯屈服,喝令道:“拦住他!”

田神玉见兄长杀了卢杞,当即向李隆基追去。

他脚步不快,每一步却都迈得很大,越来越迫近李隆基一路上有禁军来拦,都被他一刀劈翻。

“反贼,你敢?!”

陈玄礼大怒,亲自执刀迎上田神玉,竖眉怒叱道:“还不停下!”

很多年前,田氏兄弟还在右骁卫当个小卒,曾远远见过彼时就是龙武军大将军的陈玄礼,他们当时对陈玄礼的敬畏、尊崇是无法言说的。

官位与气势的压制,使当时的他们在陈玄礼面前像蝼蚁一般渺小。

陈玄礼早已习惯于高高在上的感觉,只需一声喝令便能让人屈服,故而忘了自己多年不曾动手。

两人交手。

“虎——”

田神玉一刀挥下,以为还要与龙武军大将军过上好几招,然而……

“噗。”

又一颗人头落在地上,陈玄礼至死犹怒目圆瞪,霸气十足。直到头盔散落到一边,满头的白发显示他已十分苍老了。

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田神玉,他一开始也没想过要斩杀陈玄礼,此时心里则只有一个念头——不过如此。

奇怪的是,禁军们久在陈玄礼麾下,此时竟也是人人沉默,似乎都被吓懵了,原本混乱喧嚣的驿馆安静了下来。

许久,还是田神功大喊了一句。

“奸臣已死!请太上皇回京!”

姜亥、严武也纷纷大喊道:“请太上皇回京!”

于是,所有人都看向李隆基,等待着他开口。

地上的血顺着石阶缓缓流到了李隆基的脚边,他几次想开口,都发不出声。

远处的铃铛却还在风中作响,发出清脆的声音,似乎在催促他回长安。

“当啷……当啷……”

~~

次日,李隆基颓然坐在那,看着风把张垍割落的长发吹起,心中微哂道:“丑态百出。”

他对张垍恩情深重,危难之际,张垍却是这般辜负他。

“太上皇。”

忽听得一声唤,李隆基转头看去,见一人弯着腰趋步进了驿馆,竟是高力士。

两人相见,涕泪交加,大哭不已。

“奴婢早前便出了长安前来侍奉太上皇了,走到金城县遇到了叛军,到了陈仓,忠王又与庆王交战。等到梁州却又被扣下,前些日子,他们才允奴婢来……”

李隆基听了,知道这是薛白打定主意把自己挟持回去之后,就故意扣着高力士,等到此时来安抚自己。

他往门外又看了许久,问道:“太真呢?”

高力士身子一僵,脸色悲痛,低头抹泪,道:“贵妃她……病逝了。”

“什么?”

“贵妃思念圣人至深,还未出长安就病了。她不顾病体,依旧赶路,在马嵬驿香消玉殒了。”

“真的?”

“奴婢亲眼所见不敢瞒圣人。”

李隆基呆愣了一会,眼中泛起狐疑之色,他并不相信高力士这番言词,却知道,这是最体面的答案。

若逼问下去,他有可能撕掉的是自己最后的颜面。

一时间,索然无味。

“太上皇,关中局势已尘埃落定了。”高力士小声地劝解道:“为了大唐社稷稳定,就允了庆王登基吧。”

许久,李隆基才嗡声嗡气地应道:“朕可以允许自己的儿子登基。”

“是。”

两人没有再多说什么,高力士认为自己如今的处境,也管不了那些,他只在乎服侍好李隆基。让自己忠仆这一生所为有始有终。

最后,李隆基意兴阑珊地拍了拍膝,叹道:“回吧,回去吧……”

~~

当此时节,史思明十三万大军雄踞河北,虎视洛阳。然而,关中之外,除了河东、河南数个州县,天下许多地方还是奉李隆基的旨意,并不配合长安朝廷平叛。

而李隆基被“护送”回长安,这政令不出一门的局面才有可能结束。

半个月后,大唐天子李琮亲自出长安,至咸阳迎太上皇归京。

这是大喜事,长安、咸阳一带的百姓聚集有了上万人,由禁军隔开着,远远地立在道路两边,伸长了脑袋,要见证大唐皇室团圆的一幕。

经历了此前的战乱天家重归于好,仿佛象征着天下将要回归太平。

礼官们显然也是这样的心情,用的曲也是《太平乐》,用了上千个梨园乐师,声势浩大,崇尚俭仆的雍王也难得应允这样的盛会。

太上皇的仪驾还有许久才到,李琮已经早早地等在了路边。太子李俅、忠王李亨、豫王李俶等一众皇子亲王们则分列于楼下,脸上都摆出了孺慕之情。

而背地里派人请回李隆基的主使者薛白,则颇为低调地站在李俅与他几个兄弟们的后面,看着倒很像是李氏子孙。

终于,李隆基到了。

依礼制,天家父子们不宜直接就在路边相见,而是先把太上皇送往咸阳城的望贤宫,稍作整顿之后,登上了南楼,再接受百官的朝拜。

四十余年的天子,李隆基对这种朝拜非常熟悉,他高高在上,听着无数人的山呼,重新感受到了权力带来的快感。

然而,站在百官之首的一道穿皇袍的身影却刺痛了他的眼……那是李琮。

李琮也在向他朝拜,动作很恭敬。行礼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褪下皇袍,换上作为臣子的紫袍,以示对李隆基的忠诚与孝顺。

“儿臣无德无能,奉命总戎征讨,代父皇监国,为安人心,暂摄帝位,今归位于父皇!”

李隆基见他这般惶惶作态,心中哂笑,脸上却满是感动。他快步下了南楼,赶到李琮面前,抚着李琮的肩,泪如雨下,道:“天命在你,人心在你,你驱退叛逆,使朕能安度晚年,是你的孝顺!”

李琮也是大哭,拜倒在地,捧着李隆基的脚,道:“儿臣未能护送父皇,儿臣有罪啊。”

“你做得很好,是大唐的明君。”

李隆基看着李琮的背,叹息着,接过皇袍,重新给李琮披上道:“这该是你这个天子穿的。”

“儿臣不敢。”

李琮还在挣扎,李隆基却非要把皇位让给他,他不得已,只好接受,重新披上皇袍。

一时之间,行宫中的千余名官员们纷纷欢呼。

“臣等今日复睹二圣相见,死而无憾!”

李隆基被带回长安,李琮、薛白需要他做的就是这件事,这一个动作已是当着天下人的面承认李琮的皇位是正统的。

方才他做这些时,却是努力不去看站在后方的薛白,因怕自己会忍不住发怒,当着众人直叱这个叛逆。但陈玄礼的死让他心生惧意,知道薛白是真敢杀人的。

还没到鱼死网破的一步,李琮毕竟还是他的长子,承认李琮的帝位无妨。李琮坐稳帝位之后,自然会明白该过河拆桥,不让储位落入外人之手。

于是,李隆基又看向李俅、李伸、李俨等人,欣慰地点点头,道:“好孩子,你们成器了。”

此时,他终于不能忽略站在李俨身后的薛白了,两人目光对视了一眼。

薛白的眼神很平静,很坦然,既没有任何的孺慕之情,也没有偷了李隆基东西的惭愧之意。李隆基见他如此,心中勃然大怒,却只能按捺着怒火,转头看向另一边的李亨、李俶。

李亨不得不承认,他非常嫉妒李琮披着的那并不整齐的皇袍,从今日起,没有人能再称李琮为叛逆了。而这守卫长安、迎回太上皇的荣耀原本该是他的。

他不知如何面对李隆基那恨铁不成钢的眼神,低下了头,心中再泛起了怨恨,暗道若非这老糊涂一直打压自己,何以至此?

“你等皆是朕的血脉。”李隆基再次开口,缓缓说道:“父子兄弟,当戮力同心,守护宗社啊。”

“臣等谨聆太上皇示训。”

李琮、李亨等人连忙应了。

唯有薛白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一幕,明知李隆基这句话是针对他,他却并无惧意。

目前为止,这大唐宗社还是他守下来的。

74.第74章 亲近137.第134章 不打自招第448章 驱狼吞虎93.第93章 罪名155.第152章 新派系第354章 龙尾关14.第14章 偃月堂325.第317章 掖庭宫284.第279章 狼人261.第259章 地主之谊257.第255章 新田第511章 让位第541章 委任主将246.第243章 欲令其亡,必令其狂13.第13章 奸相319.第311章 礼成第395章 缓兵之计第472章 灵武第572章 茧房第540章 有理说不清第486章 幸蜀183.第180章 贪心289.第283章 不问苍生问神鬼第349章 大树寨231.第228章 遗泽188.第185章 衣冠户267.第265章 一县之主190.第187章 曲江宴297.第291章 消失的奏章158.第155章 事不关己第514章 护驾第415章 常山郡256.第254章 深耕第377章 人固有一死213.第210章 昭应尉40.第40章 补救第462章 忠与逆第495章 渔翁之利321.第313章 道姑74.第74章 亲近第9章 放长线第387章 岩羊第416章 局面向好第421章 假太守78.第78章 租庸调第579章 各打算盘260.第258章 分化与抱团第473章 娇贵第393章 下一步14.第14章 偃月堂15.第15章 大理寺272.第268章 春归57.第57章 产业336.第328章 最坏的打算第542章 忆扬州278.第274章 归第427章 传檄第482章 绮念第397章 小团体233.第230章 敌我234.第231章 灯笼75.第75章 报案第510章 小乌龙175.第172章 引见34.第34章 价高者得第9章 放长线第520章 出镇第516章 鱼目混珠第490章 好兄弟310.第304章 右相府59.第59章 选婿225.第222章 别长安第542章 忆扬州127.七月总结(感谢月票金主“爱爱他家大可319.第311章 礼成278.第274章 归202.第199章 家人221.第218章 心结47.第47章 罗织罪名第425章 土门关276.第272章 当归第561章 西度277.第273章 禁归第547章 贤236.第233章 设局第340章 提议第367章 献俘212.第209章 铺路第573章 旧部327.第319章 隐患274.第270章 归不归327.第319章 隐患58.第58章 人脉网94.第94章 天下一牌局第367章 献俘第356章 夹击第540章 有理说不清46.第46章 当堂对质296.第290章 师徒第576章 红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