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归途 第十一节 击败强敌

白衫军进入谷州后一路向北,帮助那些流离失所的难民远离战火。

他们还要时刻提防来势汹汹的伯莱国人,以及那个时刻惦记着将他们挫骨扬灰的后陈军队。

文泰远远地看见了一座小镇,也许军队可以在那里得到修整。

死气沉沉的小镇已经毫无生气,空无一人的街巷被掠夺得分毫不剩。

被撕成碎片的小镇,他们是这里唯一的活人。

文泰咒骂伯莱国军队,他没想到那些曾经不愿杀人的士兵,如今却变得这么嗜血。

来回飞舞的蝇虫贪婪地舔噬着路边死掉的牲口,恶臭的气味引得所有人连连干呕,所有人都忍不住用衣袖捂住口鼻,来减少难以接受的气味吸入鼻腔。

文泰放眼望去,恐怕这些尸肉已经腐烂很久了。

本来打算今晚在这个小镇过夜,看来部队只有尽快退出这里另寻他处,以免被疟疾等疾病所感染。

随后部队在文泰的指挥下离开了这里...

当月空高挂的时候,白衫军终于找到了一片开阔地带,文泰下令在此安营扎寨。

文泰记得到,自己此行的目地是救人而非与伯莱国交战。

不过文泰也不能任由这些强盗,在他的国土上胡作非为。

白衫军在谷州搜寻了一些日子,并没有碰上半个伯莱国人。

纪武在获得文泰许可后,只身离队前去寻找父亲纪匀途。

文泰需要两州刺史纪匀途的军队,和自己一同对抗伯莱国人。

他相信刺史与自己一样,也有着同样的想法。

这些天,他们救下了许多逃难的百姓,还收拢了一支溃败的谷州兵。

在谷州兵的帮助下,文泰很快找出了伯莱国人的位置,而且熟悉了他们惯用的战术。

根据情报,伯莱国军队并不团结,他们内部划分为新军和旧军两派。

新军装备着火枪大炮一类的新式武器,是当今伯莱国国王的矛头。

好在这支部队人数稀少,难以利用装备的优势快速扩大战线。

所以,伯莱国在巩固所占地盘时,主要依靠的还是旧军。

而旧军则是在伯莱国内战后投降新国王的军队,或者是训练不足、战斗力低下的农夫构成。

他们人数众多,但是缺乏攻坚能力,所以大部分人员都用作搬用掠夺物资和守备占领地的粗活。

一旦有大规模战斗,旧军也是冲在第一线的炮灰。

文泰已经知道了,当初自己在伯莱国对付的“海盗”,恐怕就是这些敌对于新国王的旧军。

文泰忘记了风景珩的建议,他决定寻机优先对付新军。

只要斩断伯莱国矛头,就算不能让他们完全退却,也能遏止他们继续南犯的脚步。

“正前方向发现敌人!”

在所有人不懈努力之下,他们还是碰上了入侵的伯莱国人。

文泰刚想开口下达命令,这些在此休息的伯莱国人也发现了他们,迅速冲出帐篷进行作战准备。

伯莱国人推出大炮进行调校,尽可能快地让大炮进入射击状态。

新军的火器营也摆开阵列,做好的抵御白衫军冲击的准备。

本来袁洋敌的第一道防线应该由旧军构成,用来弥补火器漫长的装填期间,阻碍敌人快速突进。

然而袁洋敌与付庄互相敌对,在澹台文澜离开后越发明显。

于是两只军队各自为战,并没有相互配合。

即便如此,火器的威力依旧不可小视。

而白衫军手中的火器相比伯莱国,太过简易。

他们的人数太少,敌人又太多。

硬打硬冲,必然会让部队陷入绝境!

这一点,文泰再清楚不过!

对抗强敌,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其狂妄自大...

见敌人迟迟不敢进攻,袁洋敌有些飘飘然。

他让大炮率先开火,朝着敌人的方向狂轰乱炸。

对方在他的大炮面前害怕了,白衫军释放起滚滚浓烟开始后退。

袁洋敌觉得,一切都理所应当,因为他已经习惯了开炮——前进——胜利——占领新的城市。

只是这一次,恐怕不那么简单!

文泰亲眼目睹过血肉之躯在弹丸与炮火之中的脆弱,所以他选择了浓烟。

用看不见的烟雾来阻隔视野,拉近距离后,让自己擅长刀剑的士兵来对付只擅长火枪的敌人。

袁洋敌知道一个叫文泰的将军带着少得可怜的部队来对抗伯莱国,虽然他不知道文泰究竟是谁,也不知道文泰喜欢使用何种战术。

不过~~袁洋敌毫不在乎!

浓烟让他不能轻易开炮,但是他身边还有不少预备队。

这些可怜的家伙放弃了安全的阵地,被袁洋敌踹着屁股统统赶进了烟雾缭绕的交战区。

但是他忽略了被文泰整合的谷州败兵,这些渴望找回颜面的士兵终于找到了机会,从另一侧的树林中冲了出来,对着失去保护的炮兵宣泄满腔怒火...

袁洋敌见势不妙,将身边没回过神来的传令兵推下马背,丢下部队逃走了。

伯莱国的大军分布在广阔的占领地上,损失掉的士兵犹如一个壮年受了点皮外伤,根本算不上什么。

只要作为主帅的他还活着,隔天再打回来就行了。

~~~~~~~~~~~~~~~~~~~~~~~~~~~~~~~~~~~~~~~~~~~~~~~~~~~~~~~~~~~~~~~~~~~~~~~

就在文泰庆祝首战得胜时,纪武也找到了自己的父亲纪匀途。

此时的两州刺史纪匀途正吓得东躲西藏,信件送去顺城的当天,铺满涂改笔迹的信纸就被他发现了。

纪匀途猜测女皇收到空信封一定很生气,派来的军队看起来并不足以抵抗伯莱国。

所以他认为,这支白衫军一定是来讨伐他自己的。

纪武及时带来得消息,让纪匀途有些喜出望外。

他没料到一封空白的书信也能达成目地!

早知道这样,他又何必挠上一整夜的头,写一封“留给自己”的信。

纪武请求父亲将军队交给自己,然后在亲兵的护卫下前往顺城。

因为那里,是目前最安全的地方。

纪武认为,纪家对这场浩劫观望得太久了,伯莱国的入侵就是上天对他们最大的惩罚。他必须带兵前去帮助文泰,才能表明纪家对朝廷的赤胆忠心。

纪匀途表扬了纪武的勇气,这让习惯了被父亲批评的纪武,感觉非常意外。

父亲没有责怪纪武在谷口擅离职守,也没有将军队交给主动请缨的他。

纪匀途表示将亲自领兵,前去协助文泰对抗伯莱国人,却不同意纪武前去通风报信。

他让欧阳恭悄悄离开了身边,充当信使给奕川送去了消息,也可以避免这个眼熟的家伙被纪武撞上。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朢州牧欧阳恭投靠了后陈,只是鲜少有人得知,这个叛徒正在谷州做客。

文泰与伯莱国已经打了一仗,好像还占了一些便宜。

纪匀途自己那些败给伯莱国人的手下,也被文泰接收了不少。

既然双方还在积极寻找机会再来一仗,也许这次他有机可乘!

~~~~~~~~~~~~~~~~~~~~~~~~~~~~~~~~~~~~~~~~~~~~~~~~~~~~~~~~~~~~~~~~~~~~~~~~

这几日卞业很是心烦,白衫军就像幽灵一样神出鬼没。

每次双方接触后,自己刚点燃火绳,这帮幽灵便远远的避开大炮射程。

一旦再次回归队列前进,这帮幽灵又继续跟了上来。

卞业带着手下的士兵跟随自己深一脚浅一脚,趟过这些泥泞不堪的大道上。

沉重的大炮在这些装满雨水的坑洼上显得越发笨重。

卞业抬头看了看天,这雨没有一丝要停的样子,反而越下越大了。

身边传来了士兵的声音...

“这鬼天气,我全身都湿透了!”

“别说了,我感觉脚在皮靴中就像是在开船。”

不远处的一个炮兵已经脱下了身上的衣服挂在身旁的大炮上,悠哉的拿出一张毛巾搓起澡来。

暴雨带来了艰难的行军,好在也赶走了没完没了的白衫军。

卞业开始怀恋自己的灰鱼营,虽然那些士兵战斗力低下还毫无斗志,可是也胜过这个火炮营。

这些名义上由精锐士兵组建的部队,不过是一帮老兵油子,像他这种临时调来的长官,很难管理这些目中无人的家伙。

回忆归回忆,时间可不会因此而停止!

前面突然出现了一阵骚动,在大雨的掩盖下却难以分辨究竟为何。

朦朦胧胧中,卞业看见了混着白衫的铠甲。

他心里大惊“是白衫军!”

“他们来了~准备战斗!”

卞业手下的炮兵听见喊话,开始费劲的转动着大炮瞄向喧嚣的方向。

保护他们的另一队士兵,也拿起了火枪对准了越来越近的敌人。

火枪兵看见人影后尝试着开火,身后的炮兵也装填好炮弹准备插上引线。

可是!枪炮就跟中了诅咒一样毫无反应!

人群乱成一锅粥,士兵们丢掉了枪炮和自己的长官准备各自逃命,从天而降的白衫军却将他们围了个水泄不通!

“放弃抵抗,可以保全你们性命!”

卞业低垂着脑袋准备听天由命,耳中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

“李六?!”

卞业眼睛闪烁着活下来的光芒。

“别来无恙!”

文泰也大吃一惊,因为他认出了招呼自己的人。

“你还是回到了故土...”

卞业说的这句话,让人听不出是替文泰高兴,还是替伯莱国惋惜。

此时的卞业五味杂陈,自己居然在异国他乡做了自己曾经手下的俘虏。

一个士官上前吼道“大胆,少将军问什么答什么,岂由你信口开河!”

看来“李六”混的不错,短短时间已经当上了夏国的将军。

只是不知道凭借过去的交往,对方能否给些情面。

卞业想了想,还是强迫自己说出作为一个军官该说的话“少将军,看在过去的交往,还望放这些士兵一条生路。”

没等文泰开口,卞业又补充道“我...愿意留下来...接受你们的惩罚!”

文泰说道“伯莱国趁中原大乱,对大夏百姓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而你也帮助侵略助纣为虐,我俩已经没有什么交情可言。这些士兵既然放下武器投降,那就让他们回家,不要再将他们拖进战争。”

文泰再一次看着卞业,想到他曾经对自己和宇文曼的帮助,于是说道“我欠你的,这次也还给你!你自己走吧,希望下次我们不要在战场相见!”

这一次战斗虽然杀敌不多,但是击溃了伯莱国战无不胜的谎言。

而澹台文澜从朢州到伯莱国这条掠夺矿产的通道已经完全打开,袁洋敌与付庄的矛盾又越发激烈。

于是他决定暂停扩张,将袁洋敌调回伯莱国完成别的任务,只留下付庄和旧军转攻为守,保留现有成果就好。

文泰完成了拯救灾民的任务,还额外击退了不可一世的伯莱国大军。

他深知穷寇莫追的道理,内心也担忧着顺城的安危。

派人前去寻找纪武并告知大军动向后,率领白衫军开始返回顺城。

第七章 归途 第二节 倒下的巨人第五章 故土 第十七节 刑讯第六章 王侯将相 第八节 再次流浪第五章 故土 第十九节 叛王的战斗第四章 命中注定 第十六节 墓穴第七章 归途 第二十二节 决战第七章 归途 第九节 树倒猢狲散?第七章 归途 第十九节 最后一计第六章 王侯将相 第十六节 女皇的心思第五章 故土 第十二节 再遇女孩第二章 逃亡 第十七节 错杀第三章 异乡 第六节 老渔夫第一章 千钧一发 第二十二节 你死我活第五章 故土 第二十七节 改名换姓第五章 故土 第三节 大将军第三章 异乡 第十六节 地痞第四章 命中注定 第十一节 死亡沙漠第一章 千钧一发 第十七节 汇集第三章 异乡 第十九节 宫女第一章 千钧一发 第二十节 毁灭信仰第四章 命中注定 第十八节 准备第七章 归途 第三节 假慈悲第四章 命中注定 第二十节 株连第二章 逃亡 第七节 迷雾第一章 千钧一发 第四节 宫门之变第三章 异乡 第十一节 南蛮之战(上)第二章 逃亡 第九节 乐天派第七章 归途 第十二节 彻底碎裂第七章 归途 第十八节 猎户第三章 异乡 第十节 投毒第四章 命中注定 第八节 乌合之众第一章 千钧一发 第九节 功亏一篑第一章 千钧一发 第十九节 断后第五章 故土 第二节 沙蛇第四章 命中注定 第二十二节 折断长矛第一章 千钧一发 第十二节 无名墓第一章 千钧一发 第七节 天无绝人之路第五章 故土 第一节 冬雪第三章 异乡 第十一节 南蛮之战(上)第七章 归途 第十三节 命悬一线第三章 异乡 第三节 挨打的脚夫第五章 故土 第二十二节 乞丐第三章 异乡 第二节 不关键的人物第三章 异乡 第十九节 宫女第一章 千钧一发 第一节 预谋第三章 异乡 第十一节 南蛮之战(上)第三章 异乡 第十六节 地痞第七章 归途 第十四节 搜寻第四章 命中注定 第二十四节 刽子手第五章 故土 第十三节 失守第二章 逃亡 第九节 乐天派第四章 命中注定 第二十四节 刽子手第六章 王侯将相 第十一节 愚夫的战斗第五章 故土 第二十二节 乞丐第六章 王侯将相 第十七节 偏远之地第五章 故土 第十九节 叛王的战斗第五章 故土 第十九节 叛王的战斗第五章 故土 第二节 沙蛇第三章 异乡 第四节 南方的道路第五章 故土 第一节 冬雪第三章 异乡 第十七节 狼窝虎穴第三章 异乡 第五节 剑舞第二章 逃亡 第十六节 远征军第四章 命中注定 第十六节 墓穴第三章 异乡 第六节 老渔夫第二章 逃亡 第四节 远古森林第五章 故土 第二十三节 无人的北营第五章 故土 第八节 死掉的女皇第二章 逃亡 第十二节 新皇政令第一章 千钧一发 第十九节 断后第二章 逃亡 第九节 乐天派第三章 异乡 第十七节 狼窝虎穴第七章 归途 第四节 摄政王之死第三章 异乡 第十二节 南蛮之战(下)第三章 异乡 第八节 未雨绸缪第五章 故土 第十六节 百夫长第三章 异乡 第十一节 南蛮之战(上)第五章 故土 第十七节 刑讯第四章 命中注定 第二十三节 “抛弃”第五章 故土 第九节 入关第四章 命中注定 第十节 城下第五章 故土 第八节 死掉的女皇第六章 王侯将相 第六节 裂痕第七章 归途 第十三节 命悬一线第三章 异乡 第二十一节 酒宴第五章 故土 第二十节 在劫难逃第五章 故土 第十一节 混战第三章 异乡 第九节 柔王、妃第六章 王侯将相 第二节 做功课第六章 王侯将相 第四节 鸿门宴第七章 归途 第五节 无懈可击的将军第六章 王侯将相 第八节 再次流浪第七章 归途 第十七节 攻城攻心第六章 王侯将相 第一节 守护第七章 归途 第十一节 击败强敌第五章 故土 第五节 领兵第四章 命中注定 第十八节 准备第三章 异乡 第十一节 南蛮之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