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血豿

到达燕京是两天后,唐老先生的住宅在这个年份也算是在高档住宅区,工整的花园式小院,但院子里却是空无一人,唐老先生扫视一眼自己的家门,不由得深深叹了一声:“初七先生,请进吧……”

随同回来的老管家默默地收拾起了院子,看似工整的小院,其实院子里多是一些杂物和碎石子,像是外面扔进来的,细想一下唐老先生近来发生的事,自家家破人亡不说,别家也有跟着遭殃的,不难想象人家的家人该多么痛恨唐老先生,看来这些碎石子还是较为理智的了。

走进客厅的瞬间,我顿时皱了皱眉,空气里隐隐约约飘荡着一股子怪味儿,说不上来,像是血腥味儿,但又不像,尸气也沾不上边,总之让人莫名的压抑着。

老管家给我泡了杯茶端上来,我饮着茶,唐老先生则径直走进内室,不一会儿便走了出来,双手还抱着一个破旧的木盒子,就在木盒子出现的刹那,我立时站起身,因为刚才隐约才能闻到的怪味儿,此刻一下子浓烈起来,究其缘由,我死死盯上了唐老先生手中的木盒子!

唐老先生刚欲打开,我赶忙出声制止,并谨慎道:“让我来!”

闻听此言,唐老先生顿时后退两步,声音颤颤地问道:“这个……这个东西真有那么邪性吗?”

wωω ⊕тт kǎn ⊕¢o

我没有理会唐老先生的问话,因为我也不清楚这里面到底有着什么来头的东西,但我知道一点,那就是这里面的东西绝非一般,若是稍有不慎,很可能周边的人也就这么撂下了。

为什么唐老先生接触这么久都没事,反而是别人接连出事?我不得而知,或许只有打开这个木盒子,才能弄明白一切吧!

取出桃木剑,我想了想,还是伸手咬破了手指,挥手点向剑身,有至阳之血加持,桃木剑的威灵瞬间暴增数倍,但我还是不放心,先是让唐老先生再退远一点,才开始闭上双眼,思神冥想,就在我体内的意念调整至最强最盛的状态下,猛地睁开眼睛,脚步一踏,围绕着木盒子旋转一周,踏罡步斗,口中急急念出罡步咒:“天灵地灵,三五交并,神罡一起,万鬼潜形,伏吾斗下,碎如微尘,谨召履斗将军李丘,飞斗将军蒋元明,掷斗将军郭元通,建罡将军熊尚修,起罡将军赵守炎,发罡将军田斩妖,速至速至,吾今禹步,交乾履斗,愿降真炁,入吾身中,威光照破,邪魔灭形,急急如律令!”

咒语念罢,我手中桃木剑急急刺出,一剑刺中木盒的封盖,“咔”的一声将其掀起!

“呼~~~”

突然!一股血红之气自其中冒出,但却在我桃木剑之下三寸处,寸寸溃散,直至消失无踪……

我暗暗庆幸,还好我事先有些准备,否则这股子邪气势必冲撞上来,我这点道行压根就没有护体真气,就是有也是微不可闻,更别说去阻挡邪气的冲撞,倒是我刚才踏出罡步,以罡气来化掉其中的邪气,堪堪躲过此一劫!

里面的确是一个黑花瓷罐,至于什么古董年份之类,我基本不懂,但我一眼就看到了罐口上面所压制的一块白色玉圭,此玉圭灵气逼人,不愧是道门至宝啊!

其实我心里想说,这,这不正是我苦苦寻找的镇山八宝之一玉圭吗?!

通体晶莹剔透,上部之纹理远看似翩飞的蝙蝠,近观似飞龙在天,中部之纹苍茫若云雾之缭绕,底部之纹则层峦叠嶂岚气袅袅精美绝伦……正是此物啊!

而玉圭的下面,瓷罐的周围是一排排怪异的符文,我冷笑一声,或许也只有倒腾古玩的行家才会把那些符文当成是一些花叶纹,但我却认不出这些符文是什么意思,因为茅山术中提到的一些古老符文,却并未涉及到这些怪异的纹线,看似花叶纹的纹线,其实是环环相扣,远看,正如一层层倒泄的水浪波纹,而波纹中,却又有一只龙影,张口下扑——

看到这里,我脑壳浑然一热,这……这难道是一个“泄气局”?!

此局并非风水术士所用的术法,风水中的泄气局,乃是一种破局,就是对方的龙穴太盛,苦压着对方的气脉,那破局一旦摆出,不管龙穴多么霸道,也会被此等破局破败个一干二净,在道术中的泄气局,一般是在墓葬中所用,泄阴、泄煞,也有一种是疏邪。

何谓疏邪?乃自身的道行不足以诛灭妖邪之时,便只得用慢慢消磨妖邪的法子取得最后的胜算,而这个泄气局,恰恰就是用来泄掉其中所封印之物的邪煞之气,那么玉圭……若是我所料不差,应该就是镇压所用,如此,一泄一镇,纵然里面的妖邪有三头六臂,也架不住这般消磨,最终必然烟消云散,不得不说,布置这个道道的人,简直就是一个奇才!

可是奇才也有吃瘪的时候,这不,如此缜密的布置,最终还是没能达到效果,里面也不知被封印着什么东西,近来连番害人性命,可见此局已经失效,不过让我好奇的不止这一点,该是多么有来头的主儿,让人不惜仿元黑花瓷罐来封印,唐老先生说这个瓷罐乃是老仿,所谓老仿,就是民国以前的仿旧,而且还是高仿货,其价值非同一般,试想,弄这么一个玩意儿仅仅就是为了封印某一个东西,这,这该是被钱烧成什么样才会不惜花重金这么捣鼓啊?

在符文的另一侧,我发现上面是一幅奇怪的画面,画中是一位老者,骑着红鬃白马,悠哉悠哉地在山脚下行走,猛然间,我想起了一个传说,《唐会要》记载:唐高祖武德三年五月,有晋州人吉善行在羊角山,见一老者骑一匹红鬃白马,仪容很是健伟。对他说:‘请你告诉我唐天子,我是他的李氏祖先,今年平定贼寇以后,李氏可以享国千年。’高祖听说后,很惊异,于是认老子为祖,于羊角山见庙奉祀。高宗乾封三年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等尊号,在全国各地立庙祭祀。想到这个传说,我眼睛一亮,莫不是这符文,出自老君门?!

老君门乃是白莲教一支教,说起老君门,不得不说一下白莲教,白莲教是历史上最复杂最神秘的宗教,源于南宋佛教的一个支系,其后于元代开始兴盛,亦融合弥勒教、明教、道教三种信仰,其下更有分支无数,如清茶门教、牛八(朱)教、十字教、焚香教、混元教、红阳教、白阳教、老君门教、大乘教、清香教、圆顿教、八针教、大阳教等五花八门,而老君门就是其中之一。

相传老子见周室已衰,决意乘青牛而出函谷关,路过关口时,被关令尹喜留住,在那里写下了《老子》一书,亦称《道德经》,共五千余字,这部书后来被东汉张角、张修等创立的道教奉为经典,而老子本人也成了道教的当然始祖,至今在中国的民间宗教中,即白莲教各支派,仍有所谓‘太上门’、‘老君门’等道门,都自称道统源于老子。

但后世的白莲教支教多数被教众演变成了骗人的邪教,真正的教义传承大多只是附于形式,内部已然走样。

感应着瓷罐中徐徐冒出的血腥味儿,我心头一紧,莫不是……

血祭,是多数白莲教支教的祭祀礼之一,有一种,是将冤死且怨气难平的尸体连同亡魂一起禁锢在法坛之中祭炼,经过一定的日限后,可将尸体与亡魂炼化在一起,在茅山术中,称之为“血豿”,其形体,据书中记载,狗嘴猴身,长尾,虽然凶性仍然无法消除,但已经很好对付了,因为这种怪物也极为适合其教派中的某一种禁锢封印,我看了看这些怪异的符文,不管这些符文是否封印所用,但若真是血豿,那还真是有点棘手了……

血豿,经过年岁的增长,其凶性也会自然溃散,直至烟消云散,化为乌有,但凡有例外的,必然食人血而复活,致人枯竭而死,至于唐老先生所提到的七窍流血,这个我就无从考证了。

依照唐老先生所说,玉圭是盗墓者取走后,又为唐老先生所得,既然玉圭已经移位,那么里面即使有着什么,想必也无法再次禁锢,想到此处,我皱了皱眉,剑尖一指,猛地将玉圭挑了起来!

第6章 消失的道观第52章 扒坟第50章 坟山第29章 第一道符咒第29章 第一道符咒第9章 孽缘第29章 解封第28章 凶手是他第14章 白猿河五第53章 魔盛道玄第56章 诀别为乘风第22章 邪剑灵第21章 义庄下第13章 黑色霞衣第4章 群魔乱舞上第3章 张小花第35章 艰难的妥协第14章 奇异的金光第43章 再见谷潭第2章 短命郎 哭断肠第33章 众阳术第18章 金丝手帕第40章 布置法坛第9章 孽缘第17章 南茅北马第10章 下阴府第61章 封山断脉第34章 翻天覆地第17章 金断雷七第23章 迷境寻踪第2章 黄粱一梦第35章 赤瘴第7章 主仆契约第27章 冲阴阵第19章 将邪剑第28章 被困第62章 五雷镇邪咒第47章 过弱水第9章 入口,鬼森林第12章 神秘洞窟第16章 律法严明第6章 消失的道观第11章 符咒第3章 阴阳眼第10章 下阴府第18章 神秘之人第68章 无计可施第40章 布置第10章 怨气横生第15章 鲁班书第2章 午夜压坟人下第9章 脱阳症第46章 蜈蚣食蚕穴第17章 南茅北马第53章 紫气第61章 封山断脉第15章 那个人第17章 定尸箭第25章 痨尸第70章 玄妙之境第15章 老油子进山第51章 七魄尽散第1章 水中怪味第10章 白猿河一第6章 群魔乱舞下第27章 惊变第3章 阴阳眼第54章 巫妖第2章 短命郎 哭断肠第26章 续命人第54章 旱魃鬼第32章 孽债孽偿第41章 皮鼓舞第20章 金断雷十第1章 水中怪味第37章 师兄第48章 五雷掌第32章 猪的对手第57章 证道心第33章 皇陵的来历第37章 干瘪的尸体第55章 矮胖子第48章 异状第44章 人比鬼更可怕第12章 仙陀山第10章 白猿河一第2章 破庙中第14章 布邪宝剑第15章 鲁班书第27章 重任第27章 冲阴阵第27章 午夜火车第3章 阴阳眼第37章 羊半仙儿第36章 林中迷路第40章 布置第37章 师兄第5章 地下蓬莱第42章 七煞锁魂阵第11章 解怨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