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昏官?好官?】

还记得在贵州之时,主动宣传王渊是神童的布政使郭绅吗?

这次跑来临清州的右副都御使舒昆山,便是同一类人。他没有别的本事,就字儿写得好,文章也写得好,喜欢到处题词刻碑,也喜欢写文章歌颂同僚。

去年,舒昆山以右副都御使的身份,被派去延绥当巡抚。

好家伙,延绥可是大明九边之一,他当巡抚没留下什么政绩,反而留下不少边塞诗。跟自己的师爷写诗唱和,跟兵备道官员写诗唱和,反正就是到处巡查边务,巡查完毕之后就写诗留念。

不是说不能写诗,而是他写的诗也太多了,相比起来却没干啥实事儿。

舒昆山这家伙,也是三朝老臣,比李充嗣的资格还老,且脸皮比城墙还厚!

他是在延绥巡抚任上,被言官弹劾回来的。按理说应该避嫌,不管有没有问题,至少得做样子辞官。这家伙非但不辞官,反而还想着升官,搞得满朝哗然,弹劾奏章一度超过了江彬。

眼见犯了众怒,舒昆山终于辞官,被朱厚照挽留下来。毕竟是个没有威胁的三朝老臣,直接答应其辞官不好看,留下来领闲工资便是。

估计内阁不想直接招惹王渊,于是就把舒昆山扔来,想让这位厚脸皮的老臣到临清当搅屎棍。

至于来的那位工部右侍郎,名叫俞琳。

王渊离京之时,此人还在当礼部右侍郎,并兼管鸿胪寺事务,不知怎么就升任工部右侍郎了。

“好字!”知州马纶拍手赞叹。

舒昆山颇为受用,放下毛笔,昂首挺胸,双手背在后腰上,继续巡视临清州学。

这货明明是来监督王渊搞水利工程的,结果现在每天“巡视”地方,还把工部右侍郎俞琳给捎带上。半个月不到,老先生便写了十六首诗,顺便在州衙、乡贤祠、州学校、漕河闸口等地留下墨宝。

今天来到学校,舒昆山与教谕喝酒作诗一番,又检查学生们的功课,督促鼓励学生们天天向上。学生们如沐春风,对这位老臣印象甚佳,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山东提学使!

从学校出来,俞琳提醒道:“楚瞻公,我等来此,是协助王学士整治河道,或许应该再去工地看看。”

舒昆山指着马纶,笑道:“你看马知州,不也很少去工地吗?”

马纶抱怨道:“在下去了也没用,那里有王学士说了算。”

俞琳非常郁闷,很想来一句:总该去做做样子吧。

但仔细想想,还是不说了。

都说舒昆山是昏官,其实脑子聪明得很。从接到差事的那一刻起,他就没想着找王渊麻烦,只希望能分润功劳和一点油水。

既然没有油水可捞,那还赖在工地干啥?

直接躲得远远的,不给王渊添乱,等着工程完毕白捡政绩即可。

俞琳还打算在工地显示存在感,舒昆山二话不说便将他拉走。事情明摆着的,王渊是皇帝宠臣,没有旁人搅和的余地,继续留在那里只能讨人嫌。

其他文官修筑工程,必然有太监跟随,皇帝这次连太监都不派。唯一的太监李兴,还是王渊自己请来当顾问的,足见其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舒昆山现在思考的,是请一个文人给自己写文章。

他不是当过延绥巡抚吗?虽然是被弹劾回来的,但也可以写一篇《陇西太守公传》,记录自己巡抚延绥的巨大功绩。

突然,一个吏员飞快跑来,对知州马纶说:“王学士又又又又杀人了!”

马纶惊道:“杀了多少?”

“一个。”吏员道。

“那你又又又半天作甚?”马纶没好气道,“王学士杀个把官吏不是很正常吗?”

吏员解释道:“王学士,他……他把钞关主事郑源给砍了!”

“什么?”

马纶初闻大惊,随即咂咂嘴:“砍了就砍了呗,谁让郑主事不晓事理。”

换成两个月以前,谁敢乱杀钞关主事,马纶肯定觉得此人疯了。现在却已经习以为常,甚至都懒得问王渊为什么杀人。

舒昆山笑道:“杀得好,此人必有贪腐之事,吾当作诗记录王学士为国除害的壮举!”

俞琳强忍着翻白眼的冲动,心想:您老可是奔着捞银子来临清的。

俞琳问道:“王学士为何杀钞关主事?”

那吏员说:“由于官船不够,最近一批铁料和石料,皆由民间商贾以商船运送。那些商贾,手里有王学士开具的文书,过关时可以免收关税。郑主事却不干,说商船必须征税,让商贾自行掏银子补足。王学士得知此事,冲到钞关,一剑就将郑主事砍死。”

“活该,要钱不要命了,也不看看那是谁的东西。”马纶撇撇嘴。

可以免税的船只还要收税,当然不可能为国征收,百分之百要收进私人腰包。

舒昆山捋胡子笑道:“如此硕鼠,果然该杀!”

俞琳咋舌道:“就算有贪墨之事,也罪不至死吧。王学士真是……真是有些做得过分了。”

舒昆山笑道:“俞侍郎,王学士是何等人,你难道还不晓得?他肋骨都断了,还单骑追杀上百里,将贼首齐彦名从马背上生擒。此等刚烈之辈,不可与之为敌,他非但对别人狠,对自己也狠。你只看到他到处杀人,却忘了他的工程账目。换成别人来督造此等水利,所耗钱粮至少要翻三倍!”

真正吓得舒昆山不敢捣乱的原因,便是那账目太吓人了,他这辈子都没见过。

王渊甚至把抄家得来的银子,归善王在兖州赠送的银子,也全部拿去做工程款,并且详详细细记录在册。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吃饱了撑的才跟清官做对,赢了没有好处,输了一身骂名。

舒昆山问道:“马知州,这临清还有什么名胜古迹?”

马纶立即说:“城北三里外,有一座舍利宝塔,塔高将近二十丈!”

舒昆山顿时笑道:“我有印象,来的时候在路上看到过,明日且邀城中士子一起登塔揽胜。”

马纶奉承道:“楚瞻公好雅兴,若能再题诗一首,镌刻于宝塔内壁,必为我临清文坛的一桩佳话!”

舒昆山说:“既为舍利宝塔,自该写一首礼佛诗。”

王渊在工地上忙天火地,时不时还要杀几个人处理贪污。

这位老先生却潇洒得很,整天想着去哪儿玩,只等着水坝修好了分润功劳。偏偏王渊还得感谢他,因为这老东西不捣乱啊,不捣乱的官员已经称得上好官!

“哒哒哒哒!”

一阵马蹄声响起。

袁达骑马奔来,对几位当官的说:“各位上官,王学士发明的清淤船,已经有三艘通过改进测试。明日上午,请诸位到卫河一起庆祝清淤船下水开工!”

袁达只是王渊的随从,舒昆山这个三朝老臣,却颇为有礼貌的抱拳道:“小哥且回去转告王学士,我等到时必至!”

“告辞!”

袁达立即打马离去,只觉这位老先生是个好官,对待白身草民都如此礼遇。

526【杨廷和的转变】382【王策与熊猫】209【青楼贞女】421【密议】566【草原相遇】031【对答如流】766【三王联盟】【中华大帝】559【两位名将】602【贤王也不能逃税啊】【日本——宁为太平犬】448【袁二做了世袭指挥使】571【驸马都尉】570【太子选妃】672【谁发现,谁占有】467【正德新历】547【八省旱灾与税制改革】234【倒霉王爷】519【气学宗师】256【率众来归】499【争与不敢争】653【新航道】710【立言】776【奥斯曼人和波斯人都是华夏后裔?】346【处理琐事】096【京郊贼乱】301【另有所图】716【便宜孙子】716【便宜孙子】345【总督见总督】567【搞心态】366【一代英主窝囊死】482【慈不掌兵】056【心学初兴】089【朱公子】713【天竺王】514【老杨好难啊】175【莫名其妙的麻烦】107【殿试考题好难】(求订阅)695【哥本哈根】152【官军都是弱鸡】696【政治交易】482【慈不掌兵】760【精兵改政】001【工程狗是什么品种?】550【吾非亡国之君,尔等皆亡国之臣】198【江南徐家】061【春归】633【国际化的北京国子监】424【变法要从娃娃抓起】007【老实孩子】020【虎狼之世】714【君臣秋猎】627【乡绅帮着搞人口普查】418【新钱】319【钱塘观潮】778【躺平的大明皇帝】192【两个佞臣】580【退路】497【实干派】208【一堆主事】371【王渊入阁?】067【威名远播】474【哇,金子!】625【一条鞭法的问题】547【八省旱灾与税制改革】585【琰州】112【收礼】693【橡胶树】352【皇帝又闹幺蛾子了】015【慷慨仗义宋无涯】162【乾隆附体的朱大将军】276【喜脉】065【莽头杀神】682【翩翩佳公子】589【漂亮的老虔婆】623【退休的王阳明和沈复璁】775【混血汉裔的身份认同】537【白泽】269【杨廷和回京】669【教皇接待】005【以理服人】525【威风】132【乱战】582【仁慈之心】275【献俘阙下】744【灭国如儿戏】545【两只穷鬼】288【远程换人】603【张璁发威】243【朝会应对】574【就怕皇帝太有心】509【主人的任务】313【全省通缉】117【豹房之行】(为盟主“爱爱家的风中瑜帆”加更)272【西域来朝】626【百年之法】186【皇帝作死啦】680【国富论】237【杀不尽的贪官污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