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开刀要选大老虎】

王渊带着麾下士卒,从余杭县穿城而过,直奔郊外的黄家庄园。

黄云琛得到消息,立即惊慌失措:“这可如何是好?王总督定是来抄家的!”

管家提醒道:“老爷,快快命令全府上下,都把丝绸衣裳换下来。咱们家里没出官身,按制不得穿绫罗绸缎,千万别被王总督抓到把柄,他惯会用礼制来找茬子。”

“对对对,把丝绸衣裳都藏起来。”黄云琛连忙说。

管家又说:“还有,平民男子,四十无子,方可纳一妾。老爷的姬妾太多了,这也是违制的!”

黄云琛惊讶道:“还有此等说法?”

“太祖定下的规矩。”管家急道。

黄云琛立即下令:“家中妾室,除了珍娘之外,其余全都换上婢女衣裳。”

王渊离庄园还有一里地呢,黄家已经被吓得鸡飞狗跳。

黄家只是土财主而已,建筑违制的地方不多,此刻也全部紧急拆除,待王渊到来之时竟已妥妥当当。

“开门!”袁达大喊。

黄云琛堆着笑脸,率领家人出门迎接,直接趴跪在地上说:“草民黄云琛,叩见总督老爷!”

“起来吧。”王渊面无表情。

黄云琛忐忑不安,不晓得自己哪里得罪了总督,只能陪着笑脸请王渊到家里做客。

一盏茶还未喝完,王渊突然问:“听说黄员外喜得千金?本督是来道贺的。”

黄云琛受宠若惊:“这真是折煞草民了,哪敢劳动总督大驾?”

王渊笑问:“可否把令嫒抱出来让本督见见?”

黄云琛立即吩咐家仆:“快去,快去!”

不多时,奶妈抱来一个女婴。

王渊面色古怪:“听闻浙江有溺毙头胎女婴的风俗,黄员外年近半百而无子,生了女儿不溺死,就不怕今后几胎生不出男丁吗?”

黄云琛唉声叹气说:“唉,不怕总督老爷笑话。我黄家没做伤天害理的事情,数代单传也就不说了,到我这一代更邪门。连续数胎子女,要么流产,要么夭折,至今竟无一儿半女。我都是半截入土的人了,哪还管他男婴女婴?有个孩子能养大成人便足矣。大不了,今后招个赘婿,也能把香火传下去。”

王渊本来是想抓典型,没料到这位黄员外居然不溺婴。他有些遗憾,但更多是高兴,态度和缓了许多,抱拳说道:“黄员外,今日冒昧造访,叨扰贵府上下。”

“哪里,哪里,总督老爷大驾光临,这是我黄家的福分。”黄云琛终于也搞明白王渊的来意。

王渊笑道:“我看这女娃煞是喜欢,可否给她起个名字?”

黄云琛大喜,拱手说:“请总督老爷赐名!”

王渊屏退左右众人,写了一个名字在纸上,折叠交给黄云琛:“黄员外,为图吉利,请百日之后再拆开。”

“还是总督想得周到。”黄云琛笑得更欢。

王渊又写了个短幅,上书“积善之家”四字,并落下私印说:“希望黄员外能够积德行善,儿孙满堂!”

黄云琛捧着墨宝说:“承总督吉言。”

“时候不早了,告辞!”王渊来得突然,去得也突然,黄云琛再三挽留也留不住。

众人离开之时,袁达笑道:“黄员外,王总督不留墨宝的,你是天底下第一个。”

黄云琛更加欢喜,等王渊一走,立即派人请裱匠。不但要把王渊的墨宝挂起来,还想请人刻成匾额,挂在自家的祠堂正门。

……

王渊回到杭州,督促僧道、阴阳传播“教化”,自己则继续等待抓典型。

足足又是半个月,终于从稳婆那里得到消息,钱塘李家有一女婴降生。

“赶快把仵作叫来,一并前去!”王渊顿时来了精神。

本地招来的幕僚钟颢(秀才出身,负责普通文书工作),立即劝谏道:“总制,不可!”

王渊问道:“为何不可?”

钟颢说道:“不若换一家开刀,这个李家万万不能动。钱塘李氏与仁和李氏同宗,这两家从景泰年间就出进士,钱塘李旻更是成化朝的状元。李氏与杭州诸望族联姻,早已盘根错节,动他一家便招惹无数!”

“我打的就是大老虎,苍蝇拍起来有甚意思?”王渊冷笑。

钟颢哑口无言,不敢再劝。

钱塘李氏,就是被李旻带起来的,并且成功的跟仁和李氏攀上宗亲关系。

李旻乡试考了浙江第一名,赴京赶考却一波三折。当时都快过年了,北上船只不多,家里好不容易才找来一条船。

坐船到南直隶时,船上二人醉酒,居然动起了刀子,一刀砍在李旻肩上。

幸好冬天衣服厚,没有伤及皮肉,但李旻却觉得不吉利,于是决定不再前去应考。回到家中,过年时听到外边放鞭炮,李旻觉得那是在庆祝自己金榜题名,于是第二天就去找人算卦。

卦象大吉,李旻立即动身北上。因为去得太晚,已经过了报名日期,李旻花重金找关系,竟然跟礼部尚书搭上线。

考场的座位几乎已经排满,只剩下最后一排还有空位,险之又险的报名登记,居然一举高中状元。

李旻有三个嫡子、三个庶子,皆已分家。

他的嫡长子李万化,生下四个儿子,再生下五个孙子。

他的嫡次子李万新,生下一个儿子,再生下两个孙子。

他的嫡三子李万清,只有一个儿子,并且至今没有孙子。

这次降生的女婴,便是李万清的孙女,即李旻的曾孙女。

钱塘李氏的迷信,从李旻身上就能体现,进京赶考那么大事,居然觉得不吉利就中途返回。又因为算卦大吉,过年期间飞快北上,这他娘的像一个读书人该干的事儿?

李旻的子孙,恐怕也迷信得很,说不定就会悄悄溺婴。

王渊带着士卒和仵作,飞快出城,前往杭州府城外的庄园,把李家吓得惊恐交加。

李万清正在外地做官,其子李伯汉当家。

李伯汉立即派人向宗族求救,同时派人请杭州其他望族帮忙,就连浙江三司官员都请来不少,甚至请动了浙江镇守太监!

459【环球航海图】782【波斯与西域】099【放风筝】460【探海提督】312【祝融】200【徽商求见】535【财宝与美人】580【退路】176【学术团体壮大】497【实干派】256【率众来归】714【君臣秋猎】081【沐家熊猫军】525【威风】003【民风淳朴穿青寨】646【盛州】448【袁二做了世袭指挥使】536【光阴似箭】663【活力四射的时代】667【我是大明藩王?】528【会社】416【魔鬼之船】032【冷笑话之王大爷】265【攻占吐鲁番】426【老狗】034【修命】680【国富论】072【对上频道】446【背叛】428【乱局】547【八省旱灾与税制改革】196【居然是个愣头青】354【莫名其妙的战争】087【京城市棍】159【志同道合】221【贵州开科】691【经济小识】778【躺平的大明皇帝】712【三请三辞】511【内政与外交】744【灭国如儿戏】073【闹五魁】563【仓促决战】401【再临杭州】384【带着儿子出嫁】016【一言可决也】616【火烧孔庙】110【强点状元】(为盟主“起点八百万大雕骑士总教头”加更)239【昏官?好官?】765【疯狂扩张】673【公主与王子的黑暗童话】332【开刀要选大老虎】544【家风】173【正德的政治智慧】189【王门心学之物理学派】777【印度神裔,亦为炎黄子孙】292【天津之行】731【政府构架】035【龙场悟道】295【招贤纳士】505【叛乱遍地】108【科举舞弊案】271【执敌酋问罪于君前】083【千刀万剐】563【仓促决战】053【病来病去】668【阿拉伯海与印度洋,皆为大明海疆!】【中华大帝】761【第一次北方战争】079【谢师】550【吾非亡国之君,尔等皆亡国之臣】693【橡胶树】559【两位名将】160【元宵灯会】372【好戏连连】630【物理学派自立】732【一生人】264【仰吉八里】623【退休的王阳明和沈复璁】244【朱厚照的逆鳞】582【仁慈之心】469【机关算尽太聪明,不如陪皇帝钓鱼】644【王莽的警示作用】106【上巳踏青】681【第一个法定上巳节】208【一堆主事】051【山歌】303【单刀赴会】368【气人皇帝】609【县衙杀人,府衙留头】468【老杨又在算计】644【王莽的警示作用】154【一人立功,全家光荣】267【黑心满速儿】394【为何不练好本事再造反?】367【朱厚照杀疯啦!】372【好戏连连】784【梦归碧瑶】132【乱战】245【气理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