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激辩

“报告大人,王云一回到都监府后,管家就上来询问闻都监的情况,见过夫人和太爷后,闻夫人竟然抱头大哭,闻太爷和王云则在旁边不停的劝说,王云确实是跟随闻都监多年的家将。”虽然已经进入深夜,但是四人仍然在等待牙将的消息,只是饭桌已经撤下,每个人都心情凝重。

“看来王云不假呀?”

索超话音未落,王太守就接道:“人是不假,可是难保他没有投靠梁山草寇呀?”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闻都监的亲笔信也是假的吗?你干脆直截了当地说闻都监也投敌了,还想劝降我呢?”

李成和王太守品级相等,但是由于宋朝重文轻武,以文仰武的政治传统,在梁中书不在的情况下,他还要听从王太守的将领,加上他和杨志关系还算不错,虽然与闻达有时候会争功,但毕竟只是武官中的内部矛盾,而王太守生性孤傲跋扈,所有武官他不仅没有拉拢一个,反而高级武官都给得罪了(低级的一般是见不到),所以王太守一再的怀疑闻达,就是在怀疑他李成。

“这……这,梁大人卑职根本没有这个意思呀,是李大人自己理解错了。”王太守虽然看不起武官,可是对梁中书还是相当尊敬的,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谁都知道想要保命只能依靠这些武官,梁中书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和政治前程,必须要打好这一仗,此时绝对不会倾向于他的。

“李成呀,你想的他多了,王太守他是太谨慎了一点,绝对没有这个意思。”梁中书可要比王太守聪明多了,居中调和的事情他平时就没有少干。

“是呀,是我他谨慎了,再说有不认识杨志,才会有所怀疑,觉没有其他的什么意思?”王太守看到梁中书偷偷使过来的眼色,赶紧有点讨好地解释道。

但是李成和索超阴沉的脸还是扭向了另一面,不愿看到王太守那令人想吐出刚才酒食的丑脸。

“无论杨志是否是真的投降,我们一定要做好两手准备,李成城内的所有军马均听你的指挥,王太守你负责集中城内百姓,向城墙边运送石块、军械物资,这次如果杨志是假投降的话,那么我们就只好居城坚守到朝廷的援兵了。”

“什么,难道我们就像缩头乌龟一样等着这帮草寇来打呀?”身体带伤的急先锋索超第一个急了起来,一副要找人拼命的样子,把伸头听梁中书安排的王太守,吓得不禁向后缩了一缩。

“嗨,你打仗确实英勇,就是脾气太过暴躁,不要说出谋划策了,就连我这个上司的话都不让说完。”梁中书了看着索超嘟囔着嘴坐下后,接着说道:“我们上次在城外坚守已经是损兵折将,连连失败,最后有轻敌冒进,害了闻达将军,虽然关胜等人初落草为寇,必然不会向先前林冲等人那样拼命,但是如果他们是真心归顺的话,或是有人胁迫,那么事情就大大不妙了。”

“有人胁迫,这是怎么回事?”

“梁山贼寇能够大闹青州、江州,哪一次不是提前在城中埋伏了军马,大部队都能埋伏进城,何况派几名高手将关胜等人的妻儿绑架回山,坏事,我怎么将这一层给忘了。”

“怎么了梁大人,我们忘记了什么?”

“你是说草寇已经进城了。”王太守提梁中书回答了李成的问题。

“不错,上次法场救卢俊义的就是梁山贼寇呀,为什么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呢?”梁中书一脸的懊悔。

“梁大人不用担心,劫法场只有一个人,上次梁山草寇围成数日并没有人在城内策应,这说明当时城内并没有梁山内应,或者只有探子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这次关胜大败,有时败将及时快马通知的,王云提前一日也没有信使到的早,梁山的内应现在肯定还在超大名府赶来,我们现在封锁城池还来得及。”

李成虽然对王太守很反感,但也不得不佩服他头头是道的分析。

梁中书看到连索超这位悍将也不住地点头,终于定下了应对的策略:“我立即修书杨志,答应他的一切条件,并派出信使往京城求救。李成集结城内军马,上城准备迎敌,王太守你立即组织衙役和城门的步兵,一切人等只准出不准进,索超你有病在身,可是这危急关头你就辛苦一下,立即指挥带领数只队伍在城中巡逻,发现可疑人等,立即缉拿,如有反抗,格杀勿论。”

“是。”三人机会异口同声的说道,在外部威胁的情况下,矛盾重重的文武官员暂时放下了仇恨,一起对外。

“梁辉。”随着梁中书的一声大叫,一直守在门外的一名家将走了进来。

“后房王云带来的两名梁山人有什么动静吗?”

“没有。”

“要好好监视着,不要让他们发现,我要知道他们的每一句对话。”

“是。”这名家将言语很少,却显得十分的坚定。

“他们回来了。”就在梁中书府中议论的第三天晚上,下山已经数日快到大名府的梁山军军营中,杨志见到了王云带来的梁辉。此刻梁辉已经没有了军服,而是普通农民的打扮,(梁山军中除了投降过来的官军是统一制服外,其他人都是一样的农民打扮,只是他们看起来更加魁梧一些,脸上的杀气异常的浓重而已。)

“杨大人还认识卑职吗?”一见面,梁辉似乎见到了久违蒙面的朋友。

“你是梁大人身边的梁……”杨志此时早已忘记了此人是谁,但是能够闻出此言的一定是跟他打过交道的。由于杨志长相面恶,而且又是囚犯出身,多数人根本瞧不起他,而杨志性格孤僻,当时又有点自卑心理(毕竟是坐过牢的人),加上在大名府时间不长,并没有跟太多人打过交道。此人能问出这种话,十有**是梁中书身边的亲兵,也只有他的家将,他才会相信地派出来完成这件秘密之事,而梁中书的家将又多随了他的姓,杨志就急中生智的编了出来。

“大人果然好记性,五年前是我随梁大人到狱中接的你。这是梁大人让卑职带来的亲笔信。”

第十七章 营救孔亮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二十二章 柴进上山第五十四章 巧遇好汉第七章 改革会议(上)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三十九章 飞虎峪第十八章 留下祸害第十三章 收留金莲第六十八章 曾头市之战(下)第六十二章 平定二府(二)第五十四章 巧遇好汉第四十八章 投诚第三十二章 血战江州(四)第五十六章 威胁第二十三章 秦香莲第四十五章 激辩第三十七章 石秀入狱第二十六章 呼延报捷第七十一章 再论招安第十一章 祝家庄(二)第三十一章 晁盖说亲第二十九章 血战江州(一)第十四章 再收二娘第十七章 雷横朱仝第二十七章 时迁盗甲第十二章 祝家庄(三)第六十四章 曾头市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十四章 再收二娘第八章 改革会议(下)第一章 宋江提亲第三十八章 军马消失第六章 小试牛刀第六十三章 平定二府(三)第七十一章 再论招安第三十一章 血战江州(三)第三十七章 石秀入狱第四十四章 投诚第三十章 血战江州(二)第三章 人才会议第三十章 血战江州(二)第十二章 狱留金莲心第六十六章 御赐湖水第十九章 玉麒麟第六十七章 曾头市之战(上)第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六十章 骄兵必败(二)第五十八章 辩论第二十七章 偶遇好汉第二十八章 宋江归案第六十章 骄兵必败(二)第六十八章 曾头市之战(下)第三十一章 晁盖说亲第六十四章 曾头市第九章 兵发祝家庄第三十八章 军马消失第七章 改革会议(上)第五十六章 威胁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五十二章 价码第九章 兵发祝家庄第六十三章 平定二府(三)第十九章 改造四山第三十五章 兵发大名府第十章 初识金莲第三章 梁山为尊第二章 父子之议第三十五章 兵发大名府第五十三章 李逵下山第二十九章 只身逃难第六十七章 曾头市之战(上)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十二章 祝家庄(三)第六十八章 曾头市之战(下)第二十五章 青州归山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圣第九章 请人上山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十三章 收留金莲第四十八章 投诚第三十六章 谋害俊义第四十五章 激辩第十七章 雷横朱仝第四章 林彪第三十章 虎落平阳第五十六章 威胁第十五章 三山聚义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诗第六十七章 曾头市之战(上)第三十一章 晁盖说亲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五十章 对话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六十三章 平定二府(三)第二十三章 秦香莲第十二章 祝家庄(三)第六十六章 御赐湖水第十四章 再收二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