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宋江坠落

“宋江前来请战。”守卫在听门前的小喽啰打断了会议。

“是谁告诉他的。”晁春突然发问道。

但是下面一改刚才热闹的场面,鸦雀无声起来。好半天,吴用才打破尴尬地说道:“攻打曾头市早已经在整个梁山传开了,他不可能不知道呀!”

“问题是前两次他提出领兵,我们都同意了,可结果都是惨败,这次我们可还有结好金国的任务,不能不慎重呀?”晁盖看到大家无人说话,知道宋江虽然两次打了败仗,但是他十几年得到的及时雨的称号,还是在这些重义气的好汉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毕竟军事才能和江湖义气是两码事,现在宋江几乎在梁山快要失去了立足之地,众人当然不想让他彻底沦落,尤其是花荣等人。

“先看看他怎么说吧?”晁春并不害怕宋江杀出,他深知一宋江个人的才能绝对是打不赢这一仗的,而吴用现在为了招安只能紧跟自己,不会为宋江出谋划策。

“现在我们梁山形势一片大好,你就不要在添乱了。”刘唐早就和晁春联手废掉宋江,当然不想给他立功的机会,鼓动下面一些对宋江映像并不太深的人一起嚷道。

“兄弟们静一静,我并不是出来夺你们的功劳。主要是小天王多次下山,厮杀劳困。我今替他走一遭,而且这次我们既要防备朝廷进攻,还要认真处理好梁中书的事情,我估计在下山的这段时间,朝廷一定会就招安之事有所动作,这更需要小天王在山上镇守。”

“公明哥哥说得甚是,小天王现在不易下山。”花荣、李逵等人还是支持宋江的,也正因为如此,晁盖更害怕宋江付出。

“公明老弟说得很对,小儿现在确实不易下山,我在山上已经太久没有活动了,这次还是有我下山了。”

晁盖要亲自下山,宋江和众好汉顿时没有话语,却把晁春下了一大跳,晁盖可就是在第一次出山在曾头市牺牲的,自己虽然改变了历史,可是现在真的具体到这一次下山来说,跟历史上的事实现在看来并没有什么改变,宁可把功劳送给宋江,也绝不能让老头子死了,不然的话,以后自己下山,留守的就只能是宋江了。

“宋公明说得对,这次就有他亲自领兵下山就是了,记住一条,绝对不能伤了曾家人的性命,我们这次是要以打促和的,至于马步兵头领就由你亲自挑选吧?”

“那好,三日后我既领兵出发。”

“你怎么让他领兵下山呢,这次的对手可是最弱的呀!”回到后堂只剩下晁盖父子二人了。

“对手最弱,这不见得吧?”晁春朝父亲诡笑了一下。

“原来我们都是攻打朝廷守备深严的城池,而这次则是只有三千人口的小庄子。”

“祝家庄也是一个小庄子吧,曾家竟然敢放出狂言,那就必定有几下子,我料定宋江必败。”

“你这么有把握?”

“当然了,父亲你就不要多想了。”

三日之后,宋江点齐八千马步兵,带领二十个头领相助下山;其余都留守保护守山寨。

这二十位头领分别是林冲、呼延灼、花荣、关胜、徐宁、王矮虎、一丈青、穆弘、**、石秀、孙立、黄信、燕顺、邓飞、欧鹏、张清、索超、董平、李逵、戴宗。吴用、朱武为军师,晁家父子的亲信一个没带,但也将梁山上的精华喽啰一空。

二十三个将领,率领三军人马下山。

宋江领着八千人马二十二个头领来到曾头市相近,对面下了寨栅。于次日,先引众头领上马去看曾头市。

众多好汉立马正看之间,只见柳林中飞出一彪人马来,约有七八百人。当先一个好汉,便是曾家第四子曾魁,高声喝道:“你等梁山泊反国草寇!我正要来拿你解官请赏,原来天赐其便!还不下马受缚,更待何时!”

众人大怒,早有一将出马去战曾魁。那人是梁山泊初结义的好汉豹子头林冲。

两个交马,斗了二十余合,曾魁料道斗林冲不过,掣枪回马便往柳林中走,林冲勒马不赶。晁盖引转军马回寨,商议打曾头市之策。

林冲道:“来日直去市口搦战,就看虚实如何,再作商议。”

次日平明,引领八千人马全数向曾头市口平川旷野之地列成阵势,擂鼓呐喊。曾头市上炮声处,大队人马出来,一字儿摆著七个好汉:中间便是都教师史文恭;上首副教师苏定,下首便是曾家长子曾涂;左边曾密,曾魁;右边曾升,曾索:都是全身披挂。

教师史文恭弯弓插箭,坐下便是千里玉狮子马,手里使一枝方天画戟。

三通鼓罢,只见曾家阵里推出数辆陷车,放在阵前,曾涂指著对阵,骂道:“反国草贼,见我陷车麽?我曾家府里杀你死的,不算好汉!我一个个直要捉你活的,装载陷车里解下东京,方显是五虎手段!你们趁早纳降,还有商议!”

宋江听了大怒,令人直奔曾涂;众将一发掩杀过去,两军混战,曾家军马一步步退入退村里。

林冲,呼延灼,东西赶杀,却见路途不好,急退回收兵。当日两边各折了些人马。

宋江回到寨中,心中甚忧。众将劝道:“哥哥且宽心,休得愁闷,有伤贵体。往常小天王出军,亦曾失利,好歹得胜回寨。今日混战,各折了些军马,又不曾输了与他,何须忧闷?”但是深知这是最后一次机会的宋江只是郁郁不乐。

一连三日搦战,曾头市并不曾见一个,第四日,忽有两个僧人直到宋江寨里投拜。

军人引到中军帐前,两僧人跪下告道:“小僧是曾头市上东边法华寺里监寺僧人;今被曾家五虎不时常来本寺作践罗造,索要金银财无所不至!小僧尽知他的备细出没去处,只今特来拜请头领入去劫寨。剿除了他时,当坊有幸!”

宋江见说大喜,便请两个僧人坐了,置酒相待。独有林冲、吴用谏道:“哥哥休得听信,其中莫非有诈。”

求胜心切的宋江哪里还听得人劝,而且这两人更是下山人中与晁家父子走的最近的:“他两个出家人,怎肯妄语?我梁山泊久行仁义之道,所过之处并不扰民;他两个与我何仇,却来掇赚?况兼曾家未必赢得我们大军,何故相疑?兄弟休生疑心,误了大事。我今晚自去走一遭。”

林冲苦谏道:“哥哥必要去时,林冲分一半人马去劫寨,哥哥只在外面接应。”

但是林冲越权,宋江的疑心反而越大:“我不自去,谁肯向前?留关胜一半军马在外接应。”

“那哥哥准备带谁去呢?”

“那就点起十二个头领,带领一千五百骑兵、两千五百步兵进入。”

这十个头领是:呼延灼、花荣、徐宁、王矮虎、穆弘、**、欧鹏、孙立、董平、张清、黄信、石秀。

当晚造饭吃了,马摘铃,军衔枚,夜色将黑,便悄悄地跟了两个僧人直奔法华寺来。

宋江看时,却是一座古寺。下马进入到寺内,见没僧众,问那两个僧人道:“怎地这个大寺院没一个和尚?”

僧人道:“便是曾家畜生薅恼,不得已,各自归俗去了;只有长老并几个侍者,自在塔院里居住。头领暂且屯住了人马,等更深些,小僧直引到那厮寨里。”

宋江问道:“他的寨在那里?”

和尚回答:“他有四个寨栅,只是北寨里便是曾家兄弟屯军之处。若只打那个寨子时,这三个寨便罢了。”

“那个时分可去呢?”

“如今只是二更天气,且待三更时分,正是人们最为困乏之时,一定是准备最不足的时候。”

开始还能听得曾头市整整齐齐打更鼓响;又听了半个更次,绝不闻更点之声。

僧人喜道:“一定是这厮都睡了。如今可去。我们当先引路。”

宋江带同诸将上马,领兵离了法华寺,跟著便走。

行不到五里多路,黑影处突然不见了两个僧人,前军不敢行动;看四处时,又且路径甚杂,都不见有人家。军士惊慌起来,赶忙报与宋江。

呼延灼便叫急回旧路。走不到百十步,只见四下里金鼓齐鸣,喊声震地,一望都是火把。

宋江众将引军夺路而走,才转得两个弯,撞见一彪军马,当头乱箭射将来,扑的一箭,正中宋江脸上,倒撞下马来;却得李逵、花荣、王矮虎、孙立四个头领死并将去,救得宋江上马,张清左右开弓,曾家五虎不敢轻易靠近,宋江终于杀出村来。

村口关胜、林冲、吴用等人引军接应。刚刚抵挡得住。两军混战到天明,各自归寨。

关胜回来点军,还好众将领都逃得自家性命;但是带去的四千人马止剩得一千二三百人,跟欧鹏都回到寨中。

众头领且来看宋江时,那枝箭正射在面颊上;急拔得箭出,晕倒了。林冲叫取金疮药敷贴上。

谁知却是一枝药箭,上面写着“史文恭”三字。宋江中了箭毒,已自言语不得。

吴用叫扶上车子,便差花荣、李逵、呼延灼、朱武、孙立、王矮虎先送回山寨。其余头领在寨中商议:“今番宋公明哥哥下山来,不想遭这一场。我等极该收兵,一齐回去。但是必须等小天王将令下来,方可回军,岂可半途撇了曾头市自去?”

当晚二更时分,天色微明,众头领都在寨中嗟咨不安,进退无措,忽听伏路小校慌急来报:“前面四五路军马杀来,火把不计其数!”

关胜、林冲听了,一齐上马。三面上山,火把齐明,照见如同白日,四下里呐喊到寨前。

吴用领了众头领,不去抵敌,拔寨都起,回马便走。曾家军马背后卷杀将来。两军且战且走。走过了五六十里,方才得脱;计点人兵,又折了千余人;大败亏输,急取旧路,望梁山泊回来。

众头领回到水浒寨上山,都来看视宋公明时,已自水米不能入口,饮食不进,浑身虚肿。幸得有神医安道全在,不然的话,此时恐怕已经牺牲了。

晁盖守定在床前蹄哭,众头领都守在帐前看视。当日夜至三更,宋江去世,当夜,宋太公也跟着儿子一起走了。

晁盖见宋江已死,放声大哭,如丧考妣。

这并不是猫哭耗子,宋江毕竟救过晁盖等人性命,如果不是宋江想要抢夺梁山统治大权,晁盖断然不会如此约束宋江,也就是说他们二人只是政治上的对手,在私人感情方面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

шшш .тTk ān .℃O

吴用,公孙胜劝道:“哥哥且省烦恼;生死人之分定,何故痛伤?且请理会大事。”

晁盖哭罢,便教把香汤浴了尸首,装殓衣服巾帻,停在聚义厅上。众头领都来举哀祭祀。一面合造内棺外椁,选了吉时,盛放在正厅上,建起灵帏,中间设个神主。

山寨中头领,自晁盖以下,都带重孝;小头目并众小喽罗亦带孝头巾。

寨内扬起长,请附近寺阮僧众上山做功德,追荐宋江。晁盖每日领众举哀,无心管理山寨事务。

林冲与吴用,公孙胜并众头领商议暂有晁春正式主抓大权,诸人拱听号令。

与此同时,东昌、东平二府事申奏报东京,进奏院中,又有收得各处州县申奏表文,皆为宋江等反乱,骚扰地方。

此时道君皇帝有一个月不曾临朝视事,当日早朝,正是三下静鞭鸣御阙,两班文武列金阶,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蔡京曰:“臣得各处州县累次表文,皆为宋江等部领贼寇,公然直进府州,劫掠库藏,抢掳仓廒,杀害军民,贪厌无足,所到之处,无人可敌。若不早为剿捕,日后必成大患。”

高球则出班奏曰:“臣闻梁山泊上立一面大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此是曜民之术。民心既服,不可加兵。即目辽兵犯境,各处军马遮掩不及,若要起兵征伐,深为不便。以臣愚意,此等山间亡命之徒,皆犯官刑,无路可避,遂乃啸聚山林,恣为不道。若降一封丹诏,光禄寺颁给御酒珍羞,差一员大臣,直到梁山泊,好言抚谕,招安来降,假此以敌辽兵,公私两便。伏乞陛下圣鉴。”

天子云:“卿言甚当,正合朕意。”

便差殿前太尉陈宗善为使,擎丹诏御酒,前去招安梁山泊大小人。是日朝中陈太尉领了诏书,回家收拾。

第二章 智激林冲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五章 巩固威信第六章 小试牛刀第三十章 血战江州(二)第三十一章 血战江州(三)第二十七章 偶遇好汉第五十八章 辩论第九章 请人上山第四十六章  密谋第六十五章 宋江坠落第十五章 梁山军第三章 人才会议第十五章 三山聚义第十一章 祝家庄(二)第十六章 二龙山之战第七章 李云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十三章 收留金莲第四十四章 投诚第十七章 雷横朱仝第十四章 再收二娘第十五章 梁山军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十九章 玉麒麟第六章 李逵接母第二十八章 宋江归案第二十二章 柴进上山第三十七章 石秀入狱第六十五章 宋江坠落第六十六章 御赐湖水第四十四章 投诚第二十一章 议救宋江第六十五章 宋江坠落第五十一章 招安第二章 父子之议第六十四章 曾头市第五十章 对话第七十一章 再论招安第三十一章 晁盖说亲第十二章 狱留金莲心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四十章 中箭第三十二章 血战江州(四)第九章 请人上山第十四章 再收二娘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败第十七章 雷横朱仝第三十章 虎落平阳第六十九章 挑拨第七章 李云第三十六章 谋害俊义第五十六章 威胁第一章 宋江提亲第六十二章 平定二府(二)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十五章 梁山军第五十七章 阴毒第十三章 祝家庄(四)第七十二章 《天仙配》第一章 宋江提亲第十一章 阳谷下狱第三十六章 谋害俊义第十七章 营救孔亮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二十三章 秦香莲第五十九章 骄兵必败(一)第四十八章 投诚第二十二章 柴进上山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十六章 二龙山之战第二章 父子之议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三十章 虎落平阳第十二章 狱留金莲心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二十五章 青州归山第六十六章 御赐湖水第九章 请人上山第十五章 梁山军第十七章 雷横朱仝第三章 人才会议第八章 梁山书院第二十三章 秦香莲第二章 智激林冲第七章 李云第五十三章 李逵下山第十三章 祝家庄(四)第五十七章 阴毒第三十一章 晁盖说亲第三十章 虎落平阳第五十八章 辩论第十一章 祝家庄(二)第三十一章 晁盖说亲第十九章 玉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