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 大卫,叛逃

美国人大卫被带回蒙山,没有与俘虏们关在东寨,而是与龙谦住在了一起,大卫的三件军事装备:一支手枪(含五发子弹)和两架军用望远镜自然成了龙谦的战利品。

大卫在确认从拳匪中将自己救出来的不是大清官军而是土匪时很是害怕了一阵,但随即发现这支土匪武装与他相像的有很大不同,尤其是土匪首领,竟然会英语并且对美国有不俗的了解。这让他安了心。

这伙人,特别是他们那个叫龙谦的头领,确实没有将他当做俘虏,安排他住在龙谦隔壁,随便他在山寨转悠不加限制就是最好的证明。

于是,大卫要求放他下山。

大卫的第一个要求当然是离山。叔叔死于暴民手中,他的旅行计划也就随之终结了,他要返回美国去。

但这个要求被龙谦客气地拒绝。龙谦没有隐瞒前些日子发生的战斗——死了很多人,就在西面那道陡坡附近,双方战死者的鲜血将山坡都染红了,大炮轰击过的痕迹宛然。现在还有一百多大清朝最精锐正规军的俘虏被他们关在山上做苦力,现在他们身上的军装都是从官军手里抢来的。刚进剿了山寨的官军随时会重来,出于保密的因素,暂时不准任何人离山。

“哪要等到什么时候?”大卫问。

“亲爱的大卫,要等到我认为可以的时候。”龙谦回答。

“我抗议!你无权拘押一位美国公民。我要向你的政府抗议,如果你不马上释放我的话,你们将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收起你那一套吧。外交规则在我这里没有丝毫的用处。你已经看到了,我们就是土匪,是被官府追缴的土匪,你是个聪明人,你会认为土匪会遵守法律?”龙谦脸上挂着讥笑。

“先生,您是一个文明人并且受过良好的教育,这点我完全可以断定,我不知道您为什么要做土匪﹍﹍”

龙谦打断了大卫的话,“大卫,我为什么当土匪不是你能理解的。现在必须告诉你的是:你暂时必须留在山上。你也看到了,我和我的部下只是让你做一段时间的客人而已,并没有把你当做俘虏。是不是?如果你想逃跑,对不起,我的哨兵可不会顾及外交问题,他们会向你开枪的!”

大卫极端沮丧。不过他没办法,逃跑是不敢的,经历了平邑寨的事,大卫相信这帮无视法律的暴民不会在意杀死一个洋人。

末了,龙谦安慰道,“亲爱的大卫,你说你喜欢东方文化,才兼顾探望你叔叔的目的来到中国,其实你更主要的目的是旅行。没错吧?你已经走了不少的地方,但我敢保证,你一定没有接触过最下层的人民,包括我们这些土匪。但是,最纯正的文化就藏在民间,在那些大城市中你是看不到听不到见不到的。我希望你将这段经历当作一次愉快的度假。将来,或许你可以写一本书,我想会大卖的。当然,在山上,你吃不到烤面包,喝不到牛奶咖啡了。这个,我也没办法。”龙谦学着西方人双手一摊,耸了耸肩。

“除掉你,你的部下对我并不友好。”大卫沮丧不已,“他们都将我视为异类。”

“这正是你要了解的问题。假如你要写那么一本宣传中国文化的书——我希望你写一本,这些是最吸引人的部分。中国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民族,曾经对任何外来人不报仇视的态度,愿意和任何民族的人和平相处。但是,为什么那么多的中国人,特别是最底层的农民会仇视你们呢?就因为你长了一头黄发?还有蓝眼珠?我看未必。”

“这﹍﹍”大卫无语。

“我相信你那个死去的传教士叔叔并没有干什么不可容忍的事,这也是我指挥部下将你从火中救出来的原因。但为什么那么多的农民会仇视传播上帝福音的使者?这不值得你去探究吗?”

“他们都是野蛮人,暴民!”想起平邑寨的那一幕,大卫心有余悸。

“我们才是真正的暴民!”龙谦声音里带了怒气,“可是,我的部下侵犯你了吗?这个山寨里,除了你,还有谁和我一样住着单间?还有谁,当然不能包括那些伤号和病号,和你一样无所事事地在山上溜达?狄文先生,看到结果,就要用脑子去探索原因,这才是文明人应当做的事!”

大卫既然未获离开,也只好留在山寨了。龙谦所说的写书一事还真的打动了他,如果他将这段经历写出来,喜欢寻奇探险的美国人八成会喜欢的!而这支土匪队伍和他印象中的也确实有很多的不同,比如他们显示出很高水准的队列训练,还有在南面咄咄寨刚建好的野战训练场,还有光明寺门前的那个简易足球场﹍﹍这些还不是大卫最感兴趣的,最令大卫不解的是住在自己隔壁的龙谦,显然,这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文明人,他的言谈举止,他对女人的尊重,都令大卫感到亲切并且有安全感。但是,他为什么当土匪,又是在哪儿学的英语?这些问题,他不止一次问过他,但没有获得他满意的答案。

就在龙谦与大卫越来越深入交流时,蒙山军发生了第一起携枪叛逃事件。当程二虎冲进来,结结巴巴地报告一连发生叛逃,已和哨兵交了火时,龙谦一下子跳起来,“在哪儿?几个人?”

“咄咄岭。鲁山已、已经查清、清了,两个。都是二、二排的,都带着枪。”

丢下大卫,龙谦和程二虎便往咄咄岭跑,程二虎是一连一排长,发生叛逃的是二排的人。

守卫咄咄寨的是三连。自从整编后,龙谦重新划分了岗哨的责任区,每连负责一个区域,这样就改变了原先总有一个小队不能参加训练的状况。

咄咄寨没有驻军,但设了岗,而且是双岗。现在所有的岗哨设置都是龙谦亲自选定的。自咄咄寨往南,道路崎岖,当初官军只是遥设包围圈而不由此进兵,主要是考虑到道路的因素。龙谦率队回山,对被烧毁的咄咄寨没有花力气修复,因为住处足够了。但考虑到这边总是出入山寨的一条路,虽然不好走,但不像是纯属绝壁的北坡,根本不用考虑敌人会从北面攀登。

“什么情况?”龙谦问已经聚集了不少人的咄咄寨。

“两个,冯连长和鲁连长已经带人追下去了。估计他们跑不远。狗东西,竟然开枪打伤了一个哨兵!”三连的人汇报道。

那他就跑不远!龙谦放下心来,“还等什么?快将他送医护所。”龙谦看到那个伤了胳膊的哨兵。

龙谦很意外,表明上很正常的部队为什么会发生携枪叛逃?如果空手开小差是一码事,但带着武器跑的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大半个时辰后,鲁山和冯仑将两个叛逃者押回来了,其中一个逃兵鼻青脸肿,显然是挨了揍。

“为什么逃跑?”龙谦冷声问。

“队长,”其中一个逃兵立即跪下了,“一时糊涂,饶我这回吧。”

这是一个老八队的士兵,龙谦记得他在打张家寨的时候就在自己身边,“我问你为什么逃跑!”

“我一时糊涂﹍﹍”那个士兵连连磕头,请求绕过他。

“谁对哨兵开的枪?”

“是他。”跪着的士兵指着另一个同伙说。

“没卵蛋的家伙。”那个倒是有点骨气,傲然说道,“是我的主意,就这么一直蹲在山上,迟早会完蛋的。不如早点寻条生路。没说的,要杀要剐,由你了。”

龙谦认得这个人是老六队的士兵,“先押回去,待我慢慢审问后再处理。”他心里很不舒服,狠狠地一挥手,掉头走了。

情况不是很复杂。就是觉得山寨没前途,想下山另觅生路。至于带枪就更简单了,没枪就没了武力,防身嘛。

“怎么办?”龙谦对几个连长和直属组的组长问。

“没说的,枪毙!”鲁山瓮声道。

其余人都赞同。孙德旺当家时,对于叛逃者没有第二条路,就是杀头,有时会在砍头前施以私刑,目的是警告其他人。今天的事件很恶劣,但龙谦觉得问题不简单,在山寨摆脱了危险后反而要逃跑了。

“我的意见。开枪的那个家伙死刑!但另一个是胁从,打五十军棍,和俘虏们关在一起做苦役。”龙谦做出了决定。

“司令,我不同意这样。规矩就是规矩,坏了规矩,兵就不好带了。智连明虽然是八队的老人,过去也干的不错,但这次他犯了规矩,不能因为他没有像哨兵开枪就饶了他的命。”王明远道。

“明远是的是。”封国柱也赞同。

鲁山的脸涨的通红,叛逃的两人都是一连的,这让他很难堪,尤其是智连明,一直是他小队的人,“队长,我问过那小子了,说什么没出路是胡扯。带条枪跑出去就有出路了?扯淡!主要的原因是他觉得山寨太苦了,吃不好,练兵练的筋疲力尽,酒喝不上,女人也不让玩。这才是他真实的念头。这次我没管好我的人,请你也一并处理我。至于他俩,我赞同明远的意见,杀一儆百。”

龙谦冷着脸,没吭气,继续听他们讲。

“还是有所区别好。”封国柱开口道,“智连明过去干的不错,这次他不是主犯,而且,他也认错了。我觉得司令的处理是对的,留他一条命,让他戴罪立功好。”

冯仑不吭气,大概觉得不好表态。龙谦望向他的眼光看到了,但他转过了头。

“周副司令,你说说你的意见。”

“智连明说的,有些道理。大家这段时间过的确实清苦了些﹍﹍我看就按司令的意见办吧。”周毅慢声细气地说了他的意见。

“司令,之前已经给过大家机会了,不想干的,拿了银子走路。规矩是给大家定的,生活清苦?谁不清苦?司令都没有特殊嘛。”王明远坚持要杀掉智连明。

“也罢,毙了!”龙谦权衡利弊,狠下心,“明远的意见是对的。慈不掌兵,义不理财。给他们吃顿好的,明天送他们上路!”龙谦闭上眼睛,“这件事让我感到很难过,看来军规要改一改了。另外,军事训练之外还要有其他的东西加进来,我不敢保证其他人没有和他俩一样的念头。”

第二天上午早操后,龙谦当众宣布了对两个持枪叛逃者的死刑判决。同时,对一连相关人员给予了处分:逃兵所在班班长撤职当兵,排长降为班长,一连长鲁山降职至二排当排长。任命叶延冰为一连连长。

鲁山是龙谦最老的班底,龙谦的处理绝对是不留情面。龙谦强调,各连长要管好自己的连,各排长要管好自己的排,各班长要管好自己的班。出了差子,该着谁是谁,绝不留情面。

在咄咄寨,两声枪响结束了两条人命。几乎所有的人,包括那些得知此事的官军俘虏,都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龙谦觉得,这里面显示出太多的东西需要他来纠正,想依照自己的想法打造一支强军,仅仅教授他们军事知识是不够的,远远不够的。

第25节 纷乱的局势二第23节 沂州遇伏三第5节 太原第14节 构想第5节 外交第2节 初战一第7节 圣旨到山东五第6节 孙娟们一第15节 根据地的变迁三第12节 再战李纯一第4节 破庄四第9章 俄国内战第一节焦点第6节 李纯的进剿五第20节 德州之战二第39节 练兵后的首战第13节 军法监督处第七节第13节 缴获与奖赏第13节 杨士骧三第25节 纷乱的局势二第13节 北京三第5节 探路者第31节 情报处二第23节 王明远的决定第10节 天津四第2节 抗洪二第2章 第一节陈娴第10章 新时代第一节陈豪的报告第9节 国庆日二第10节 彼得堡六第5节 抗洪五第2节 艰难的决断第17节 王士珍一第7节 彼得堡三第27节 变化三第20节 北京十第6节 李纯的进剿五第6节 政党之议第43节 陈淑第1章 大人物第一节王月蝉第23节 韶关会议第11节 动员 动员第5节 国会五第16节 龙谦的练兵之道一第26节 陈淑的心事第4节 起因第13节 陈超和叶延冰第5节 杨度第15节 北京五第7节 慈禧在太原的日子第5节 彰德秋操一第21节 德州之战三第7节 欧战结束和远征军回国二第7节 政府第8节 肘腋之变四第9节 天津三第10节 勘电一出天下惊二第5节 海空军第6节 圣旨到山东四第8节 胶县之败第32节 惊变第1章 大人物第一节王月蝉第22节 军旗与军歌第8节 终战协定第8节 肘腋之变四第2节 军衔第4节 见面礼第6节 军饷第13节 危机与变局五第3节 喀山二第9节 千里进军二第2章 立宪风云第一节次子出生第7节 天津一第4章 山东第一节自治委员会第36节 风起二第6节 袁世凯第23节 波东战役四第2节 西沽之战一第28节 变化四第19节 建设根据地的措施二第14节 王月蝉与郑婵第24节 灵山之战一第15节 波士顿协定第8节 南辕北辙第8节 交底第23节 袁世凯的心事二第35节 社会调查第16节 北京会议第4章 山东第一节自治委员会第18节 平叛之后第32节 情报处二第19节 整编前后九第32节 情报处二第19节 德州之战一第21节 德州之战三第31节 名目繁多的条例二第11节 大卫,叛逃第13节 阻击六第4节 监狱第35节 社会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