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生计与编队

对于招收七个营妓“参军”,不少人是有看法的,除掉宋晋国等少数几人,多对龙谦的决定不理解,但六队的人不好提,鲁山、王明远等亲信不愿提。

队伍回到山上美美地休息了两日,龙谦没有抓纪律和训练,大家都在紧张地整理生活问题,将原先储藏的粮食物资和从毛阳镇缴获的东西分类收藏,特别是粮食和食盐,那是山寨生存的命根子,原先老宋(宋晋国负责物资的整理收藏)还担心盐巴不多,没想到龙谦意外地从平邑寨的天主教堂获得了几包精盐,解决了老宋的燃眉之急。

忙了两日,物资大多归拢收藏,住宿问题已安排妥当了,除掉俘虏们暂时住在露天的东寨里,其余人基本都住进了光明寺。登记各人个人资料的工作宁时俊也完成了,每个留下的兵士都极为配合这项工作。

龙谦正式将全山的后勤事务交给了老宋,老宋也原意接这个琐碎心烦的事情,这两天老宋是全山最忙的人了,从早忙到晚,一刻不歇。已经清点出重要的物资,比如粮食,并计算出了山寨可以支撑的天数。老宋的结论是,如果不要那些俘虏,山寨的存粮和这次带回来的粮食足够食用七个月以上,但加上俘虏就不行了。言外之意对龙谦带回来一大队俘虏兵不那么满意。衣服也没有问题,这次带回来的军装足够全山每人分到四身有余,何况还有上百匹的布。另外就是武器了,龙谦很高兴老宋注意到武器弹药的问题并且着手进行了登记,将各色枪支分类统计,将弹药也进行了统计。相比八队原先的武器装备情况,经过了毛阳镇一役,算是彻底的鸟枪换炮了,现在全山人马人手一支有余,不过枪支比较杂,既有进口的,也有国产的,讨厌的是口径也有所不同,好在官军装备是统一口径的,这样山寨的步枪口径大多是,这个口径是龙谦估出的,没有计量器具,凭着肉眼,龙谦可看不出7.62和7.92的差别。老宋粗略地统计了子弹的数量,总数在六千五百发左右,他认为喽喽们一定藏匿了一部分,这是没办法的事,除非彻底搜藏,不然就不能禁绝。

对于子弹,老宋建议全部收上来,不要留在喽喽们手里。龙谦当然赞同这个主意,其实,在孙德旺当家的时代,山寨的子弹也是严格管理的。龙谦同意按小队收取子弹,除了执勤放哨的官兵,其余人一律不配子弹,如有任务,再行领取。

全山只有一支缴获的左轮手枪,子弹也只有五发,龙谦将这支制作很精致的手枪“奖”给了老宋。老宋笑的合不拢嘴,把玩了一气却还给了龙谦,说你是大头领了,有这么一支手枪,神气。龙谦没有要,说他不喜欢这种小玩意,实际就是玩具,超出十来丈远,估计都打不死人了,你就留着玩吧。

老宋喜滋滋地留下了手枪。

除却军械,吃穿就是最当紧的问题了,现在看来基本得以维持。其余的问题就不甚当紧了,比如被褥,山寨的那些家当要么被大队带走,留下的早在大火中烧毁。好在从毛阳镇缴获了几十副被褥带回了山,龙谦让老宋尽着伤病号使用,其余人就得吃些罪受了。好在严冬已过,气温一日暖似一日,倒也有个盼头了。

“老宋,我准备在山上好好练一段时间的兵。这段时间,后勤这一摊子就交给你了。一个呢,将那些俘虏用起来,不能让他们白吃饭,要干活。除掉修建东寨,还要给我修训练场。但不要饿他们肚子,除了不执行命令的,都要给吃饱饭。其次呢,你要想法子搞好大家的伙食,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好。主食要有,菜和肉还要有,因为我要抓紧空闲练兵了,伙食上你要动动脑筋。”

“好,我来想办法。”

“我琢磨着,过一段时间风声过去了,就可以下山采买了。咱手里有银子,不信买不来需要的东西。过去咱是抢,是逼,以后咱是公买公卖。不过,这件事你不要跟任何人说,到时候再通知你。”

“好的。”

安顿住后勤这一块,龙谦开始琢磨其他的事了。最令他奇怪的是,回山至今,没人提出山寻找大队!龙谦想明白了这个困扰自己的问题,这帮人其实对山寨的忠心度并不高,他们更希望有个安稳的居所,有一碗饱饭吃,并不希望过飘泊不定的危险日子。龙谦回师蒙山,实际上迎合了大多数士兵的愿望。

晚上,龙谦正在自己所住的偏殿耳房内与大卫聊天,王明远和鲁山联袂找来了,大卫起身要回避,龙谦做个手势,没让大卫离开。

“这玩意咋用?”王明远拿起望远镜问。

“唔,这可是宝贝,德国货呢。”龙谦望了大卫一眼,“这是指挥官的必备品。以后争取每个队官配一架。”龙谦从王明远手里夺过望远镜,“现在用不着,以后我教给你们使用方法。你们找我有事?”

俩人反映两件事,第一是不能再歇下去了,要给大家找点事。第二就是编队,六队的人有些议论,担心。

“是叶延冰和冯仑吧?其他人担什么心?”龙谦笑道,“他们没提出山找刘当家?”

“老冯有点那个意思,但姓叶的反对。”王明远说,“我是听别人说的,叶延冰认为你会有全盘的考虑。”

“他倒是信任我。”龙谦笑笑,“你们的想法很对,很好。明天我会当众宣布编队情况,六队的人不动。这样他们就放心了。紧接着,咱就好好练兵,只要官军给咱时间,咱就专心练兵。你们俩,要带头,知道吗?”

“放心吧,队长。我俩绝不会丢你的人。”两人齐声应道。

第二天上午,龙谦再次集合全部人马于光明寺前。

“现在我要宣布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重新编队,谁也不知道我们何时才会和大队会合,为了保证我们这支小部队的生存,必须进行重新编队。”龙谦冷冷地看了眼队伍,果然,叶延冰和冯仑脸上露出了紧张的神态。

“编队很简单。全队将整编成五个小队加一个内卫队,鲁山,一小队队长,宁时俊为副队长;王明远,二小队队长,程二虎为副队长;封国柱,三小队队长,古小林为副队长;叶延冰,四小队队长,冯仑,五小队队长。另外,宋晋国为内卫队长,江云为副队长,孙娟等七个女兵编入内卫队﹍﹍对于士兵们,原来的编制不变,原来是哪个小队的,还在哪个小队,明白了吗?”

“明白啦。”下面响起欢快的声音。

龙谦的整编方案让叶延冰和冯仑将提着的心落在了肚里。自突围开始,龙谦显然有意保护着六队的残兵。而六队的士兵们在这几天里对龙谦已经彻底的服气了,即使龙谦将他们大乱编入八队的三个小队中,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会反对。但现在龙谦却表现出一种大度,这让叶、冯二人深为满意。

“大家可能不晓得内卫队是干什么的,”龙谦在队列前踱着步,“内卫的职能很多,哦,也就是差事很多,当前主要的就是搞好大家的后勤。没有好的后勤,五个小队就打不好仗。除掉老宋和江云,我还要抽一些人充实内卫队。下一步抽到谁,不准讨价还价,咱们是军队了,不是民夫,必须令行禁止。”

看大家的反应正常,龙谦接着说,“刚才说到打仗,大家不要忘了,我们只是暂时安全了,官军会不会再上山,我不是袁世凯,也不是曹锟,说了不算。”

底下笑起来。

“仗肯定是要打的。所以,所有的人,包括内卫队的人,都必须保持警惕,加强操练,随时准备打仗。但是,只有将兵练好了,才能在今后的战斗中存活下来,壮大自己。那种认为官军走后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地睡大觉的人,脑袋很快就会搬家。我将拟定训练计划,亲自组织你们严格训练,原来八队的人马上就会知道,下面的训练比起你们原先接受过的训练要难的多,严厉的多。原先六队的兄弟们也要适应这个变化,迎头赶上来。这里我要强调一下,不准再分什么六队八队了,至少在与大队会合之前不准提。咱们都是一家人了,都是蒙山军的兵了。”

“请龙队长放心,我们绝不会违背队长的命令。”叶延冰大声道。

“好,好。我相信大家,大家都是好样的!”龙谦满意地点点头,“明远,今天你的小队值更,楼子、五丈松和咄咄岭都要布哨。”五丈松是东寨东面一处险要所在,岗哨的事龙谦当然不敢掉以轻心。

“遵令。”王明远抱拳行礼。

“弟兄们,”龙谦冷声说,“我们先要做的,就是变匪为兵。可能你们中间有人想,自古兵匪一家,不过是一家吃着朝廷的俸禄,一家走投无路占山为王打劫生存罢了。但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兵就是兵,匪就是匪。兵与匪从来就不是一回事。”龙谦板着脸说,“以后有时间,我会给大家讲解兵与匪的区别。现在要做的,就是严格执行四条军规。如果适应不了我的规矩,山寨就不是他能待着的了!”

所有人都认为,龙谦所定的四条军规,除掉不准玩女人,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为了让我们这支小部队看上去有点正规军的样子,我决定每人发两身我们从官军手里缴获的军服。”最后,龙谦笑眯眯地抛出了一个大家最爱听的决定。

此言一出,官兵们顿时欢声雷动。很多人早已打上了那批军服的主意,式样威武,而且质地优良,特别是黄色的皮靴,更是大家的企盼。之前大家脚下穿着的可是五花八门,有皮的,更多是棉布缝制的,一半人的鞋子早已破烂不堪了。

“啥时候发军服啊?”鲁山大声问。

“现在。各小队整队,到老宋那里换装。明天早上就要穿着新军服出操了。我跟你们说清楚,之所以发两身军服,是要大家有个换洗的,军服嘛,必须保持整洁,脏了就要自己去洗,谁的过于埋汰肮脏,谁就去内卫队给大家烧饭去!”

第2节 袁克定第28节 拖刀计第8节 湖北第27节 清廷宣战万国第10节 彼得堡六第31节 变化七第6节 中国成了香饽饽第7节 罗马尼亚攻略二第4节 破庄四第34节 大势三第4节 方声远第13节 洪粤诚与宋教仁第5节 吴禄贞的试探第5节 破庄五第7节 新军第17节 龙杨会第41节 初闻革命党第9节 战后二第6节 欧战结束和远征军回国一第4节 初见李鸿章第11节 平叛一第6节 抗洪六第2节 怀来第8节 彼得堡四第10节 唐绍仪第23节 贪腐案二第6节 战与撤第8节 罗姆内战役二第12节 危机与变局四第26节 重组预备役及整顿巡防营三第31节 名目繁多的条例二第15节 波士顿协定第6章 加入一战第一节轻舟已过万重山第4节 西沽之战三第8节 罗姆内战役二第10节 勘电一出天下惊二第7节 意外第20节 中兴实业第17节 刺杀第13节 危机与变局五第3节 喀山二第4章 再战新军第一节郑家父子第21节 波东战役二第5节 抗洪五第15节 再战李纯四第27节 龙谦与周馥第26节 陈淑的心事第17节 逆袭二第16节 整编第3章 困难的抉择第一节日本的要求第3节 老袁赋闲和陆军部计划第2节 春节一第2节 国会二第12节 再会陈超二第11节 封国柱第18节 王士珍二第1章 大人物第一节王月蝉第3节 和平堡垒第2节 怀来第13节 阻击六第13节 新局面一第11节 特种作战第13节 陈超和叶延冰第6节 战与撤第14节 再战李纯三第9节 繁杂的头绪三第13节 缴获与奖赏第3节 重逢第9节 危机与变局一第11节 阻击四第22节 京师的乱局二第11节 故土第11节 进京一第6节 政党之议第26节 重组预备役及整顿巡防营三第4节 练兵之始第9节 千里进军二第12节 危机与变局四第10节 江云的爱情二第8节 初识方声远二第9节 初识方声远三第32节 文尼察战役之收尾第28节 神枪队的成立第9节 战后二第12节 条件第5节 家事国事天下事三第8节 奉天第39节 大势八第12节 反击计划第14节 于右任第8节 罗姆内战役二第8节 许思二第4节 方声远第21节 秋瑾二第20节 袁世凯的解脱第3章 唐绍仪第22节 授勋第17节 王士珍一第39节 第十镇第9节 国庆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