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俄国,俄国第一节北京一

总统连任庆典的喜庆气氛尚未完全消散,长安街上装饰的彩旗仍在寒风中飘扬,共和国迎来了1917年元旦。位于首都市中心的广场一如既往地戒严了,这并未引起市民及常住北京的外国人的惊异,因为自蒙山军建政以来,西历新年第一天都要在广场举行有共和国在京的部级以上高官及各界代表出席的向无名烈士纪念碑献花祭奠的仪式,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惯例。

历法是个大问题。中华共和国采用的是西历纪年,当初为此曾发生激烈的争论,最后的结果是中西历并存并用,官场用西历,民间用农历,连颁布的日历牌也是左右各行其道。建国第二年政务院颁布的国家法定假日中也是中西历混杂,农历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均为法定公休日,其余特别的纪念日如国庆日、国会成立纪念日及元旦也列为了公休假日,采用的却是西历。

记者们是无所谓节假日的,节假日的新闻线索似乎更多。官方第一大报《中华报》的资深记者张远哲从来就没有休息日的概念。元旦这天,他驱车早早来到广场,在毗邻广场的警政部大门前的停车场停好他的私人轿车,凭着持有的甲级通行证,在接受检查后顺利地进入了戒备森严的广场,记者区已有了七八个同行,正在摆弄他们的照相器材,他看到了同事侯耀轩和他的新徒弟小白已经占据了一个极佳的位子,架起了笨重的照相机。他便在心中赞了声好。披着件蓝色棉大衣的老侯坐在一床叠起的军毯上打盹,小白则搓着手来回走动,以抵挡凌晨的寒气。

老侯是报社的首席摄影师,拍照技术绝对一流。这样的场合自然是老侯出马。如今新闻昌盛,首都的新报纸如雨后春笋,而新闻出版总署秉着新闻自由的大原则,并不公开照顾被公认为是官方第一喉舌的《中华报》。像这种场合,谁来的早谁就占据好位子,要想找一个可以拍摄全景的好位子,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提前入场。张远哲估计老侯和小白根本就没有回家。昨晚就将机器架在这里了,那床毯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兼着《中华报》副总编的张远哲历来是负责文字的,不需要管照相。他跟望着自己但不敢走过来的小白点点头,便跟冲他打招呼的《国防报》首席记者池越中校来到一边攀谈起来。1909年加入蒙山军的池越中校广东口音很重。交谈很费力。

张远哲今天是来找灵感的。总统办公厅对《中华报》新年献词不满意。但送审晚了。那边已经来不及做结构上的大修改。只删掉了几段歌功颂德的文字便签字盖章送回了。新闻处的态度令搞得报社很是紧张,尤其是起草献词的张远哲。《中华报》新年献词被视为政治的风向标,今年是个特别的日子。龙大总统毫无悬念地连任了,张远哲正是揣摩了龙大总统就职典礼的演说后才搞出了那篇不足2000字的献词,却不合总统府的心意。因为时间关系,重写重审已经来不及,报社决定在明天的头版安排一篇补救的文章,还是由张远哲执笔。为了写好这篇文章,张远哲决定来祭奠现场找灵感,最好的情况是龙大总统发表讲话,那样就会抓到一些自己忽略的东西。

张远哲认为新年献词是认真领会了总统就职演说中关于下一个任期的目标任务的。龙大总统在国会的那篇演讲篇幅并不长,他基本记下来了,回去跟同行详细核对了速记的记录,又研究了总统办公厅秘书处送来的修订稿,然后才动手写自己的文章。总统的演讲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对他第一任的回顾,成绩讲的不多,问题说的不少,比如政府编制问题,官员作风问题,某些领域出现的贪腐问题,特别是国民生活的改善问题。当然,也用不短的篇幅讲了工业建设、国防和外交问题。第二部分则是他第二任承诺做了简要的阐述,明确指出要在实现世界和平、打造廉洁高效政府和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上做出成绩,明确表示要在1916年国民收入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翻一番,并且做到公平发展的前提下照顾低收入群体和少数民族边远地区……总统演讲释放的信号很明确,国家将进入和平建设时期,重心由战争转入了和平建设,这是绝大多数人所赞成的,所以总统的演讲获得了国会议员、列席代表们雷鸣般的掌声。

总统在就职演说上还讲了政府机构重组的问题,当然是原则性的,即开国时期的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已经不适应国家现有的形势,必须做出适应性调整。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信号,将涉及共和国高层的所有人。张远哲希望能在祭奠仪式上看出某种端倪,张远哲来祭奠现场的任务之一是重点关注的是参加祭奠的大人物,总是能从一些场合人物的出现和缺席看出一些政治气候的端倪,这是张远哲自己揣摩出的一种本事。

“老兄在想什么?”笔挺军装仍掩盖不住文人气质的池越笑问,“元旦献辞是出自老兄手笔吧?气势磅礴,令人热血沸腾呀。”

“惭愧惭愧,比起贵报那篇‘军旗所向捷报传’就不值一提了,气吞万里如虎正是雄文写照。哈哈。”

“那是沾了远征军连番大捷的光!比起爬冰卧雪杨威域外的远征军将士,我们这些摇笔杆子的真是惭愧呀。对了,本人已经获批赴俄了……”

“啊,真是令人羡慕。何时动身,兄弟一定为你饯行。”

“客气了,饯行就不必了,我明天就走。这次去俄国的同行不少,随后还有一个慰问团。也是国防部组织的,我是带了任务去的,12军在桑河打出了威名,出了好几个英雄,张局长要求整理出一组以普通士兵为主角的宣传文章出来,任务艰巨啊。”

张远哲知道池越中校口中的张局长是《国防报》社社长张梓瑜。

“你这么说,可就令我更加惭愧了。现在全国都关注着俄战,这回你不出名也不成了。”

广场热闹起来,首都各界代表打着自己的旗号陆续入场了。大学生方阵里传来阵阵的嬉闹声,这是一群最具活力的群体。他们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是一片欢笑声,即使在这种气氛肃穆的祭奠无名烈士场合上,他们也是如此。不过没人有来制止他们,从对日战争的胜利到国防军杨威欧战。民气已经提升到一个空前的高度。与其说是祭奠阵亡的无名烈士。好不如说是一种炫耀武力的行为。

欧战的胜利。将国内一直存在的指责政府穷兵黩武的声音彻底打压下去了,几个反战的在野小党的报纸严重滞销就是最好的证明。天津《大公报》本是极具影响力的大报,发行量不次于《中华报》。如果除去政府机构的订阅量,《中华报》实际上不如《大公报》的。但就是因为《大公报》在年前刊登了一篇质疑出兵俄国的文章,该报便受到了强烈的抗议,导致新年份订阅量锐减,逼得《大公报》不得不重新发表支持政府参战的文章以挽回影响。新闻出版总署的一个朋友曾对他说,现在新闻不好搞啦,民意越来越绑架新闻,政府提倡的新闻自由成了一句空话。

波东战役后,首都大学生们再次举行了庆祝游行,据说报名参军的在校大学生极多,国防部和文教部联手在北京大学召开了首都高校师生时事座谈会,总统和总理莅临现场并答复了学生们提出了十几个问题,身穿军服的龙谦总统拒绝了学生们参军作战的愿望,对爱国热情高涨的学子们提出了几点要求,明确要求他们投身于国家的经济建设中,为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新中国而努力学习工作。

联想到总统的就职演说,张远哲明确感受到总统在为狂热的战争气氛降温,更多地将方向转回到了经济建设上了。忽然,张远哲意识到自己撰写的新年献词令总统办公厅不满的缘由了——跟总统定的调子不符!总统坦承建国以来政府工作、民主建设及民生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但新年献词却延续了以往高唱赞歌的调子,只是对未来做了美丽的憧憬,回避了改进政府工作的内容……

龙谦是“开国皇帝”。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绝大多数开国帝王都是新规则的制定者,在别人看来多少都有些另类。总统就职典礼历数任期内存在的问题在张远哲看来绝对不合时宜,但这正是龙谦的过人之处。他不怕别人的批评,因为他有本钱应对批评。他不怕暴露失误,因为他有更多骄人的业绩……总统在那个特殊的场合彰示了他在下一个任期革除弊端整顿吏治致富民生的决心,作为政府的主要喉舌,《中华报》确实没有领会总统的深意。

想通这一节,张远哲反而轻松下来。那篇颂扬风格为主的献词不是什么原则性错误,问题在于没有紧跟总统的思路。现在就好办了,组织几篇符合总统心意的文章吧……等祭奠仪式结束后,他应该去请教那个被官场视为总统心腹的女人了……

八点三十分,总统和国会两院议长率领一群高官从广场东面古色古香的议会大厦步入广场,喧嚣的广场肃静下来,摆在无名烈士纪念碑南面的28门礼炮开始轰鸣,祭奠仪式正式开始,礼兵们从举着硕大的花圈和花篮进入广场,将花圈和花篮整齐摆放在纪念碑汉白玉基座周围。

主持人是参议院议长洪粤诚先生,宣读祭文的是政府总理方声远,方总理的普通话已经说的很是标准,基本听不出福建口音了。张远哲不太在意这种官样文章,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站在前排身穿没有军衔标志军服的龙大总统身上,从他这个位置可以看清楚龙谦总统周围的高官们,总统的左边都是身着便服的文官们,右面则是军装笔挺的将军们。排序很重要,表明了在国家权力舞台的地位。今天站在第一排的除了议会两院正副议长和政务院首脑外都是军人,这是祭奠仪式的性质决定的,张远哲不去研究将军们,而是关注起总统左手的文官队伍,果然在发现几个陌生的身影的同时,该出席的大员中真的少了一些人,比如警政部长陈超竟然没有出席仪式,以往他的位置很“靠前”,排在了文教部长、工业部长之后,现在却看不到那个手握警政大权的老人了……有传言说陈部长将不再出任新一届政府阁员,看来是真的,而新一届政府的组成名单应该很快公布了。

池越中校所关心的对象则是将军阵列。他突然发现了在国防部长封国柱元帅和总参谋长司徒均上将之间插入了一个上将。他吃了一惊,国防军的上将就那么几位,他马上断定那个排在了总参谋长之前的上将正是被撤职召回的叶延冰将军!

这是一个大发现。最近首都官场上对叶上将议论纷纷,说叶延冰将军的抗命激怒了俄国及协约国其他国家,导致了俄军在波兰的大败。这正是总统免去其远征军副总司令的缘由。这件事引起了军内的大哗,更引起了外交方面的风波。池越的职务可以听到很多外面听不到的传言,比如说总统对返京的叶上将很不满意,自叶上将回京,总统竟然未曾召见,这绝对不合情理,外交部有传言说总统受到盟国的压力,将严厉处置叶延冰将军了。的确,叶延冰上将现在没有任何的职务,成了一个闲人。

军界推测叶上将回国后的任职,众说纷纭,多认为叶上将将出任某个大军区的司令官,比如西北军区。毕竟叶上将打出了罗马尼亚大捷,有野战功勋,而且和总统有着亲戚关系,弃而不用是不可能的。也有人说叶上将将接任封帅的现职而掌管国防军人事大权,理由是总统数次批评国防部的工作,似乎总统对封帅有所不满。而封帅则确有要求下去带兵的传言……现在叶上将站在了司徒总长之前,那些叶上将将被闲置的传言肯定是谣言了……

很多人希望听到总统的演讲,但没有。按照例行程序,总统率共和国的文武大员们向纪念碑三鞠躬并绕行一周后,仪式的主程序就结束了,池越中校看到总统和叶延冰上将握手交谈,然后并肩离开了广场,心中最后一点疑虑终于打消了。

第6节 最血腥的一夜第2节 袁克定第14节 军规三第10节 战后总结二第3节 端方第29节 张前村谈判一第5节 白瑞庭第14节 再战李纯三第26节 纷乱的局势三第30节 战长沙三第7节 政府第11节 危机与变局三第18节 牺牲二第28节 神枪队的成立第4节 各方第6节 武昌一第16节 北京会议第9节 实力对比第38节 大势七第4节 军方第2节 抉择第25节 新生活第24节 纷乱的局势一第3节 端方第21节 龙谦的练兵之道六第5节 太原第7节 初识方声远一第20节 中兴实业第14节 根据地的变迁二第28节 唐绍仪来了郑家庄第13节 新局面一第10节 北洋六镇成立始末第9节 这一仗三第14节 构想第30节 龙谦与秋瑾第25节 新生活第34节 初会陈超二第7节 要价第21节 整编前后十一第7节 慈禧在太原的日子第13节 军规二第3节 重逢第27节 龙谦与周馥第8节 兖州行二第4章 机遇与抉择第一节湘赣边界暴动第14节 袁世凯出山及北洋军事计划第23节 沂州遇伏三第7节 武昌二第3节 老袁赋闲和陆军部计划第26节 重组预备役及整顿巡防营三第6节 欧战结束和远征军回国一第10节 阻击三第2节 陈超的心烦事第26节 平定第27节 变化三第37节 初会陈超五第2节 李纯的进剿一第28节 重组预备役及整顿巡防营五第9节 国庆日二第12节 整编与任命第3节 周毅一第7节 太原第5节 探路者第17节 王士珍一第10章 新时代第一节陈豪的报告第4节 军方第33节 大势二第4节 见面礼第16节 龙谦的练兵之道一第5节 外交第7节 孙娟们二第33节 洪粤诚二第35节 大势四第3节 吴永第6节 彰德秋操二第30节 文尼察之战二第9节 繁杂的头绪三第35节 初会陈超三第18节 平叛之后第2节 美国特使第26节 变化二第29节 慈禧对龙谦的态度第3节 周毅一第4节 春节三第24节 重组预备役及整顿巡防营一第4节 初见李鸿章第12节 整编前后二第2节 怀来第13节 北京三第20节 北京十第7节 争夺山东之试探一第2节 喀山一第17节 牺牲一第4节 莱州第15节 新局面三第18节 建设根据地的措施一第22节 波东战役三第6节 武昌一第5节 失败的偷袭三第12节 这一仗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