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提点

从真金府里回去,已近傍晚,我匆匆拾掇了一番,正准备胡乱吃两口饭,却被忽必烈传话叫过去了。

忽必烈在睿思阁里等我,我进去时,里面已摆好了碗筷。他看到我,脸上便浮出笑意,招招手:“快过来!”

阁内除了服侍的怯薛官并无旁人,我也省却了礼数,轻手轻脚跑到他跟前,挨着他坐下。

“今晚想吃什么?阿爸命尚食局去准备。”

我想了想,便道:“白日里酒喝得多,胃里不舒服,想喝点汤水。葵菜羹,鲤鱼汤,撒速汤?”

“便依你罢。”忽必烈笑笑,吩咐下去了。

趁宫人们准备晚膳的空当,忽必烈便与我闲话,又问问别速真的情况。我说及她的身孕,忽必烈听了也面露喜色,微微叹道:“先前朕将她许以伯颜,实话说,也觉得愧对她。如今这样便好。伯颜出身寒微,但前途无量。”

“前途无量?”我笑了笑,“别速真现在就是丞相夫人了!还有什么好求的?”

忽必烈却摇了摇头:“他的前途不止于此。伯颜有将才,日后国朝兴兵,无论西北,还是江南,都有用他的地方。”

我只是应了两句,涉及军政大事,我也不敢妄谈了。

忽必烈也没再谈及此事,只是问我:“上次百官集议,你听了可有感想?”

我沉吟片刻,道:“先前儿臣只以为宋人软弱怯战,不想到攻宋也有诸般难处。蒙古男儿不通水性,宋国要地又堡垒纵横,城固粮足。到时恐怕是一场恶战。”

“这块羊肉纵然烫嘴,朕也要吞下去!”忽必烈用手指敲着案几,目光坚定,隐然透着几分冷酷,“枢密院已传命阿朮贿通吕文德,在襄阳开榷场。我们一边慢慢做着买卖,一边筑堡垒消磨他们,宋人若求速战,朕偏不与。”

“刘整是个人材,却为宋人所弃。姚先生也所言不虚,攻宋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我附了一嘴。

“呵,姚公茂以前也是能出谋划策的,现在年纪老了,竟然畏手畏脚,一个劲儿地劝着我暂缓,却一个点子都拿不出!那群秀才眼界甚高,瞧不起刘整是降将。朕却不论这些,只要有才干,便可为我所用。”忽必烈冷笑着,话里褒贬之意十分明显,“还有许衡,若非他在都堂与阿合马不睦,朕何必另立新司?”

“秀才虽然迂执,却能耿介直言。我知道父汗会听了不痛快,可若一味逢迎,父汗便只能看见眼前的好,却忘了来日的忧。姚先生建言后,父汗对宋方能从容部署,若如以前急于求战,难免重蹈覆辙。许先生针对阿合马,也非出于私心。阿合马确有才干,可手脚也不干净,先前领左右部时,便犯过事,被廉平章责罚。张左丞说他此前不关白中书,越级上奏,也是实情。儒臣们直言此事,父汗才下决心立御史台,这不都是好事?既能用着阿合马理财,又防止他以公谋私。管他君子小人,都能为父汗尽忠。”

忽必烈闻言一笑,却不糊涂:“你也不喜阿合马,莫不是跟真金学的?”

我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他做的那些事,谁人不看在眼里?朝中待见他的,又有几人?我对他态度如何,与真金有什么关系?我与阿合马素无过节,只是看不起他,一时心直口快,便在父汗面前直说了。哪知说实话父汗还不高兴,儿臣以后只好闭嘴了。”

“呵呵,臭丫头,嘴上半点不饶人!”他笑骂了一句,又道,“你对秀才的印象,却一向不错,这也是出于实心?”

忽必烈嘴上笑着,话里却暗藏机锋,我丝毫不敢懈怠:“秀才们虽迂腐了些,却忠于孔孟之道,忠于主君。我也未曾听闻朝中有儒臣以公谋私,干犯王法。他们只是嘴上刻薄罢了!父汗是四海之主,能容人所不能容,这点微末事情,计较甚么?忍上一忍,后世史书还能多出几段君臣佳话呢!”

“朕管它后世怎么评论计较,朕关心的是当世。”忽必烈语气沉冷下来,看着我道,“朕同你说这些,是要你明白,人人不可轻信,包括那些秀才。你年纪小,还看不透这些。”

听了话里有话,我不由心中一凛,正了正神色:“儿臣愚钝,请父汗赐教。”

“古往今来,这些儒生都好以‘帝王师’自居,如今咱们蒙古人坐了天下,他们仍想把那一套往朝廷里卖。可咱们蒙古人脚步迈得远,眼界放得宽,岂会独尊儒术?中亚、波斯诸地,便没有人材?回回人理财有道,富国有方。他们的天文、算术、医药也自成一体,这些东西,汉人从未想过要学。汉人自负才智,学的孔孟之道却一千年也不曾变过。汉法治中国之地尚可,若要诸色人种都习从汉法,未免不通人情。回回人自有学术,不信汉人这一套,秀才们便不喜。他们针对阿合马,何尝不是想把回回一系挤出朝廷?可朕岂能全用汉人?他们也配得到朕的信任?非是朕薄情,当年是李璮、王文统先负了朕!”

他这么说时,宝儿赤已把晚膳摆到案上,鲤鱼汤,葵菜羹香味四溢,我却浑然没了胃口。只是反复想着忽必烈的话,心里沉甸甸的:他今天是跟我掏心窝子了,也真是想教我明白事理。

“你吃罢,听着就好。”忽必烈见我看着汤水发呆,把汤匙递给我,愣愣地接在手里,我才反应过来,口上道:“父汗也吃。”

他自顾自地呷了一口汤,便不再进食,见我把葵菜羹吃了几口,方才满意。我咬着汤匙,犹疑片刻,才道:“李璮、王文统辜负圣恩,却不能一概论之。朝中汉人,大抵都是忠心事主的。窦先生,姚先生,张左丞都追随父汗多年,日久见人心,父汗难道还信不过吗?”

“呵!还说他们。当初蒙刘秉忠、廉希宪举荐,朕方命文统为相。可李璮事出之前,却只有窦默说文统心术不正。其他人呢?你们交口称赞的许衡呢?他不置一言。许衡与窦默、姚枢关系甚笃,岂不知文统为人?只是囿于私心避而不谈罢了!及至文统伏诛,落井下石的人又有多少?朕没记错的话,也只有你认为文统罪不至死!同是汉人,他们却毫不容情,极言文统当诛,为的是什么?不往死里踩他,怎能证明自己的清白,怎能标榜忠心?”

这一言一语滴入心里,我的手也微微发抖,把那口汤水送入腹中,方缓了缓。若不经忽必烈提醒,我从未以最大的恶意揣度儒臣们的用心,现在回想起为王文统定罪时的那一幕,儒臣们个个声色俱厉:窦默、姚枢、王锷、刘秉忠都众口一词,这些满口仁义的儒臣,在论断生死时,却是毫不含糊。

“你不要以为读了孔孟之书的秀才多么纯良刚正,他们为的,不过是自己小圈子的私利罢了。秀才们眼高于顶,未必把我们蒙古人放在眼里,也只因为朕做出亲近汉法的姿态,才肯放低身段效忠朝廷。对于回回,他们可毫不容情!这些是非黑白,善恶利害,你可要分辨清楚,不要被秀才的言语糊弄了去!”

“回回本是外来户,来跟汉人抢饭碗,汉人岂会愿意?”我心里默默想着,嘴上只能认真应着:“儿臣不知人心如此幽微曲折,经父汗提点,方才感知一二。”

“你是肯听话的。”忽必烈叹了一句,又道,“只是真金未必信我。他偏信汉人,却不愿跟朕坦诚相待……”

“真金哥哥做的难道还不够好么?”我不禁替他失声分辩,“他不喜阿合马,便毫不隐瞒,直言喜恶,对父汗也是一腔赤诚。他担心的也只是家国天下。父汗这么说,未免叫他寒心!”

忽必烈嘿然冷笑,不置可否,只道:“你少说话,多吃点。”

我惶惶然低下头,手握着汤匙,犹心有不安:眼下看来,忽必烈心里,对真金并不十分满意。真金同他政见不同,以后的道路恐怕也并非坦途。更有那木罕在西北,他若抚平诸王,必是汗位的有力竞争者,那么未来朝政的走向,还未可知。

把碗盏推到一边,我看着忽必烈道:“父汗,儿臣吃好了。”

他看出我心思烦乱,也不再说什么,只是叫过怯薛官问:“今日可是第三怯薛当值?”

怯薛歹点头称是。

“叫安童过来。”忽必烈随即吩咐道。

他这么一说,我才想起这事:小表哥虽做了丞相,却仍兼任第三怯薛长,除却都堂事务,于内廷也是要三日一轮值的,担子着实不轻。

宫人收拾碗盏的功夫,安童便到了。见我在侧,也未觉吃惊,只是眼里微微含着笑意。

忽必烈命他在一旁坐下,又叫怯薛歹奉茶,安童只稍稍沾了一口,便放置一边,等待忽必烈训话。

“那次集议,你做的很好。姚枢迂执,不懂朕的心意,差点叫朕难做。许衡他还是老样子,他瞧不上阿合马,一点没有通融的余地。”忽必烈倚着坐床,微微叹道。

“许先生为人耿直,所言也是出于公心。每次省中议事,他都不避私情,直言利弊得失。上次与阿合马争执,一时气盛,言语失当,还望大汗不要计较。”安童道。

“上次朕召见他,跟他说过,‘安童年少,苦不更事,望卿尽心辅佐’。如今他这般迂腐,朕倒不放心把你交给他了。”忽必烈笑了笑,无奈地摇摇头。

“大汗!”安童听了这话,忙忙开口,“许先生自有才具,只是不通庶务罢了。立朝仪、编纂律令条文乃至立国子监,还需仰仗许衡。大汗莫不可自弃良材。”

“立朝仪?”忽必烈笑了笑,“许衡、刘秉忠说蒙古人的大朝会素无法度,无论尊卑集聚一堂,哄然无序,有损大朝威严。这样罢,你与孛罗择选怯薛歹二十人,按许衡所言的礼仪训教,待礼成之后,朕亲自看看。若果然有气象法度,再拟定朝仪细则。”

安童闻言,舒了口气,痛快应承。

“近来各道劝农官员可还恪尽职守?”忽必烈又问。

“如今设四道提刑按察司,劝农官但凡有扰民渎职等事,都被监司上报都堂,依法责办。监司一设,一时不敢有人行违法事,春来督促各地开挖水渠,劝农官也颇为尽心。缺乏种子农具的,地方官也先行贷给,所幸没有误了农事。只是诸地未设常平仓、义仓,若逢灾年,却无准备。”

“州县乡里官员掌管赋役,捕盗诸事,再管仓储,恐人力未逮。”忽必烈道,“朕一时又不想增置官员。”

安童闻言,沉思一会儿,又道:“先前姚、窦等先生曾就此建言,不如仿照金国旧制,设立农社。以臣之见,农社可行。各地亦有农人自立‘锄社’,不如以此为基础,在乡里广社农社,凡五十家为一社,使农社自治,令社众选年高且通晓农事者担任社长,教谕社众务农事、兴水利,并由社长兼管义仓。社内有疾患、丧病之家,社众需无偿扶助,甚至邻近两社互助。如此既省却朝廷人力,又不使官吏扰民。”

一边听他说话,我一边细细琢磨,总觉得哪里不对:等等!这怎么有点像农村合作社?难道这就是渊源?

我心里还在嘀咕着,忽必烈已经批示下去了:“你回去与省臣讨论立农社细则,拟好上呈给朕,朕再颁布相关条画。”

“臣遵旨。”

第201章 归宁第152章 降附第115章 待嫁第207章 受命第248章 夙愿第99章 求情第201章 归宁第187章 姐妹第15章 秘事第179章 献艺第6章 真金第163章 大都第67章 委命第22章 出征第54章 浸润第188章 君心第129章 利害第40章 比试第232章 夜雨第159章 出路第64章 玩闹第196章 制衡第217章 审问第205章 建言第222章 引荐第148章 挑拨第235章 表章第191章 斗茶第72章 转变第207章 受命第203章 情窦第237章 探病第60章 真心第21章 参谋第24章 过年第202章 入觐第242章 钩考第189章 讨好第244章 冷雨第162章 旅人第217章 审问第175章 除夕第229章 牵涉第179章 献艺第239章 征辟第168章 宴饮第153章 生机第246章 夜袭第103章 大宴第66章 静谧第180章 讽喻第43章 夜访第28章 局势第133章 价码第210章 叔侄第53章 献策第123章 承诺第203章 情窦第153章 生机第24章 过年第111章 成全第237章 探病第134章 缓和第113章 放手第109章 荣辱第165章 杂剧第86章 考验第23章 日常第249章 春草第15章 秘事第209章 法事第13章 结交第81章 道喜第62章 图谋第164章 戏班第96章 讨价第181章 春水第13章 结交第226章 观望第11章 挑衅第177章 梦魇第55章 归降第164章 戏班第46章 劝谏第45章 雷雨第107章 失信第129章 利害第208章 立誓第242章 钩考第63章 波罗第109章 荣辱第129章 利害第178章 绿珠第217章 审问第188章 君心第188章 君心第148章 挑拨第149章 不满第196章 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