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求教

关、王二人又对白瑀稍作指点,白瑀一一记下了。众人闲叙了一会儿,在别云馆也已坐了半日,我们二人便起身告辞。关汉卿也不挽留,亲身送至门外,忽而想起一事:“下月旬日玉京书会出题竞赛,诸位名公才人竞作杂剧,并评定魁首。得魁首者可将本令高价售给各家班。梦石不妨来看看,便是不参赛,开开眼界亦可。”

白瑀欣然应允:“学里但若无事,瑀便前来观瞻。”

关汉卿又嘱咐了几句,就同我们二人挥别了。白瑀似乎犹想着前辈的教诲,低头沉吟着,缓步往胡同口走。我亦慢步跟在一旁。出了胡同刚要左拐,冷不防撞上一人,白瑀忙连声道歉,对方口称无事,待其站定,才笑道:“原来是白学正、苏直学。”

因为白瑀的关系,庆云班胡班主也记住了我的身份,热络地问候起来。他笑眯了眼,唇上的小胡子修理得整齐油亮:“白学正,因你那笔银款,帮了我不小的忙。庆云班已在里仁坊置下了大宅院,班里未婚配的伶人都住一起。最近我又收了几个伶俐的孩子,由四姐调.教着……”

“那些银款不过略尽薄力,庆云班生意兴隆,白某和路学也指望分一杯羹呢!”白瑀隐隐提了下自己的股权,胡班主一点即透,呵呵一笑,“那是自然。小可怎敢短了给学里的利钱呢?”

白瑀笑着点头,“有劳胡班主。您这是要往书会里去?”

“正是。下月想出点新剧目,特来向才人们求些好本令。”胡班主拈着小胡子笑道,眼珠溜溜一转,又问,“白学正最近可写了本子?”

“我……”白瑀踌躇片刻,又开口,“是有个本子,却不出彩。班主若不嫌弃,容我稍事修改,尽可拿去用。”

“这是什么话?四姐点名要白学正的本子呢!我只怕是您爱惜笔墨,让我千金难求。”

“班主既看得上,又何必谈价钱?说实话,瑀也存着一份私心,庆云班若能用这本子做场,也好为我增显声名,日后于我也方便……”

“白学正这回算是想通透了!”胡班主了然一笑,“这是好事,否则可惜了大好文才……今日本子可带来了?若方便,不妨带到庆云班给四姐看看。她看了好便定下罢。”

“也是巧了,今日恰好带来了向关先生求教……”白瑀眼眸一亮,顺水推舟道。

“呵呵,正好。秀才哥便去罢,正好见一见四姐。我先往别云馆走一遭。”

“好,我便先去看看。”

胡班主与我二人道了别,又折身入了胡同。我们同行了一段路,待出了凤池坊,我道:“我这就回学里了,梦石兄尽可去忙,不必担心学务。”

“劳烦子清费心。”他挥挥手,转身出了斜街,径往北面的里仁坊去了。

……

我回到学里时,日已西沉,生员们也都下学了。回到校舍洗脸净手,我往床榻上一靠,回想着白日里几人的对话,忽觉倦怠,闭目小憩了一会儿。待起身时,庖厨那里灯已熄灭,怕是已无饭食。

白瑀仍未回来,想必是要留在庆云班用饭了。也好,不用想他那一口,我自己不吃也罢。这么想着,便去了外袍,索性躺回了榻上。可闭目不到片刻,便闻轻轻的敲门声,我心下不耐,趿着鞋去开门,却见徐慕之的小脑袋小心翼翼地探进来:“直学这么早就歇下了么?”

“进来罢。”我拉开门,引他进屋,回身披上了外袍,又问,“还不回家?有事么?”

小少年升入大学后,功课做得相当不错,早已不用留校补课了。近来学里又无工程事项,账务上也无需他帮忙。他这时寻过来,我不免疑惑。

他在我书案前站定,怀里还捧了本书,定定望着我:“直学,慕之近来读《盐铁论》,心存困惑,故而想向直学请教。”

“哦?”我不禁挑了挑眉,我只让他先读《管子》,小少年却已超纲阅读,“为何想起看《盐铁论》?”

我一边说着,一边让他坐下。他心不在焉地落座,险些坐空跌倒。我不由得失笑,及时探身扶了他一把,小少年方坐稳,仍皱眉道:“世人每提及敛财之徒,必言桑弘羊。我想想当今朝臣,两相比较,也不免想到桑弘羊。史书对桑弘羊褒贬不一,可那阿合马,却招众恶,鲜有好评。”

“阿合马比桑弘羊何如?”我轻轻反问。

“两人都是理财之臣,所用办法,不过是官营专卖。阿合马又比之更甚,除了盐铁,连药材也要专卖。肆意增收盐税银子,强行摊派,不顾小民生计。其所用私党,朋比为奸,厚毒黎民。”

“你看得清楚,还有何困惑?”

“慕之觉得,桑弘羊并不如后世文人所说的那般奸恶,王荆公便称赞他治国有方,谓之‘安人之仁政,为国之善经’。太史公也说他做到了‘民不益赋而国用饶’。他所做的,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为何会遭到贤良文学的反对?于是慕之又想,阿合马的罪行,皆出自他人之口。他是不是……也并非那般奸恶?”

“呵,阿合马结党营私,弄权害民,御史和丞相俱已弹劾,还会有假?”我惊讶于他的困惑,却仍问道。

“这却不假……”他犹疑着,又道,“可正如桑弘羊所言,‘富国非一道,何必用本农?’,用盐铁专卖增收,可免于增加农税,又可均贫富,齐黎民。这的确是国民两便的好事啊。”

“我问你,贤良文学反对桑氏的理由是什么?”

“盐铁专卖,与民争利?”小少年不确定地回道。

“既是‘与民争利’,又何以做到‘民不益赋而国用饶’?一面是害民,一面是利民,到底哪个对呢?”

徐慕之听了,脸色一红,默不作声了,他兀自沉吟片刻,口中又开始嘟囔:“似乎都有道理,我、我有些糊涂……”

“再想想。”我并不催问,只是耐心地看着他。

“这两个‘民’不一样!”他思想了半天,蓦地抬头,脆生生回了一句。

我点点头,用微笑回以嘉许,并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山海是利源所在,非是寻常小民所有。汉时七国之乱,吴王刘濞之所以能和朝廷抗衡,也是坐拥山海之利。朝廷与民争利,夺得是权豪势要之利,而不仅仅是小民之利。而缴纳农税的‘民’,却是辛苦躬耕的黎庶百姓。”

“权豪之家被剥夺利源,会甘心吗?”

小少年摇摇头,“他们会依附于朝廷,代其经营代其牟利。”

“若官商勾结,利出一孔,于小民而言,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官府所出铁器,质量低劣,却要价高昂,小民却不得不买,到头来受害的还是小民。国库增收却不会救济小民。最终不是均富而是均贫。”

“国库增收的钱款都到哪里去了?”我又问。

“自然是用作抗击匈奴的军费……”徐慕之很快回道,“至于我朝,北平叛王,南讨宋室,做佛事,宗王岁赐,朝会宴饮……都要用银子……”

“这些事非做不可么?”

“于汉朝而言,若不平定匈奴,则边境屡遭扰攘;于国朝而言,若不平定西北,则朝廷有崩乱之忧;若不赏赐诸王,皇帝的位子坐不稳的……”他说着说着,声音又小了下去,似乎没了底气。

我知道他在困惑什么,便问,“所以你觉得,阿合马所为是为君父分忧,也无可厚非?”

“不,不!”徐慕之连连摇头,“他构陷朝臣,擢用私党,贪贿中外,横征暴敛,强夺民女……罪行昭昭,自然不能容忍。可是今上也绝非昏庸之君,怎会视而不见?汉武帝时大事搜刮,天下困弊,群盗蜂起,最终不得已下《罪己诏》。难道今上不知前车之鉴吗?”

我轻轻止住他,“因为,阿合马给皇帝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他所攫取的私利……慕之,今后你要怎么做呢?你能想明白么?”

我望着他,语气忽而沉痛下来。小少年清澈的眸子里充满了希望,我心中却满是无望的阴霾。要知道,清廉自律如王安石,在后世也是毁誉参半的。

“我绝不会学阿合马。慕之读圣贤书,行仁道,亲贤者,远小人,不会以公谋私,亦不会结党营私。”他望着我,信誓旦旦地开口,见我不置可否,又郑重保证道,“直学信我!”

我看着他笃定的神情,心里宽慰,却又感到悲哀:他到底还是不经世事。

“你回去好好想想吧。”我上前一步,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帮他理了理衣襟和头发,柔声道,“不用急着告诉我,这个问题可以用一生来回答。”

他似乎沉溺于这份温情,面色一红,目光也变得柔软,疑惑地望望我,好像并不全懂我的用意。

“天不早了,你该休息了,今夜就宿在学里罢。”我望着窗外渐渐浓郁的夜色,心情越发低落下来。

……

送走了徐慕之,我完全无法入睡。卧在榻上,脑中清醒,身体却疲惫。我给他留的疑问,何尝不是我长久以来的困惑?

这是我回到大都之后第一次开始认认真真思索今后的问题。眼前的生活,我要过一辈子吗?

“大丈夫应如是。”我想起自己儿时许下的抱负,只觉可笑又遥远。如今的我,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只能被命运摆布,却无力影响时局。

位高权重如安童,拿阿合马都无可奈何,何况他人,何况黎庶百姓?臣子的愤懑可以上达天听;小民无处可诉的委屈,又有谁能听得到?

我揉了揉眉心,只觉头脑涨得要裂开。周身腾起一种莫名的晕眩感,耳边似乎隆隆的响声。

迷迷蒙蒙地入睡,这响声却并未消失。

我没有疑心,只当这是幻觉。可这响声似乎不由我控制,紧接着床榻突然摇撼起来,房梁也咯吱作响。

我猛然想到了什么,全身一通冰冷,几乎是从床榻上弹起身,连鞋也顾不得穿,提步就往外跑。

徐慕之他可睡下了?我不敢多想。

房屋开始晃动,连地面也在震颤,我头脑发晕,脚下更不稳,几乎要跌倒。

“咔嚓”一声,像是雷劈一般,房梁断裂了,屋子一角已开始坍塌,重物滚滚而落。我险些被砸到,来不及恐慌,只是拼命冲向门边。不知何时滑过来的书案却将我猛地一撞。

房屋摇晃得越发猛烈,地面颠簸如海潮汹涌。我一身单薄,好像在风暴中无所凭依的鸟雀,身子被震得左摇右摆,一个趔趄,直直向一侧栽倒,堪堪扶住墙才撑住身体。

“子清!”似是有人喊我名字,房门被猛地撞开,有人飞快向我这边扑来。

来不及分辨,我由着那人拽着我往外跑。

刚刚迈出门槛,未及喘息,突闻身后一声轰然巨响,无数尘埃扑面而来,脑中嗡鸣不止,而后,沉重的痛感骤然砸下,压垮我所有的意识。

第7章 议事第211章 唬吓第185章 篝火第7章 议事第116章 出嫁第236章 切谏第165章 杂剧第167章 劝进第179章 献艺第21章 参谋第75章 归返第243章 平叛第107章 失信第45章 雷雨第210章 叔侄第238章 解脱第129章 利害第249章 春草第164章 戏班第151章 分裂第171章 书会第1章 莽原第160章 说服第140章 求助第237章 探病第25章 变故第44章 看戏第93章 想法第33章 用心第118章 书信第114章 双喜第244章 冷雨第179章 献艺第52章 坦诚第8章 兄弟第169章 旧情第12章 纵马第199章 分别第125章 重逢第228章 谤怨第132章 到达第190章 宴请第102章 乐舞第247章 申斥第2章 路途第148章 挑拨第197章 春游第142章 对策第142章 对策第167章 劝进第166章 路学第27章 北返第149章 不满第73章 征询第9章 诊病第236章 切谏第107章 失信第31章 称汗第210章 叔侄第8章 兄弟第166章 路学第144章 威吓第85章 治道第9章 诊病第141章 套问第213章 父子第41章 劝解第140章 求助第129章 利害第46章 劝谏第183章 私心第155章 侦骑第142章 对策第102章 乐舞第15章 秘事第50章 引导第73章 征询第7章 议事第28章 局势第163章 大都第169章 旧情第31章 称汗第105章 斗鹰第22章 出征第84章 拜访第93章 想法第25章 变故第7章 议事第90章 纠偏第74章 漕渠第133章 价码第111章 成全第129章 利害第55章 归降第13章 结交第139章 娇女第42章 辩驳第106章 柔情第50章 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