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斗茶

茶炉已点起火,两个少年在帝后面前跪坐下来,将茶饼碾成碎末,而后放入汤瓶一同煎煮。待火候到时,用细嘴汤瓶将茶汤注入茶盏。一边点汤,一面用茶筅击打轻拂,水面便浮出漂亮的汤花。

忽必烈看着两个男孩摆弄茶盏,笑意淡淡,似乎不甚上心,察必则全心盯着汤水,仔细观察汤花变幻的图案。福童心思灵巧,此番也有心卖弄,一面小心注汤,一面用茶筅击拂,小小杯盏中便变化无穷。他先是勾出几簇青草,随着茶筅的拨弄,汤花渐渐浓密,青草绵延成一片草原。待茶沫稍散,又稍稍注水,汤匙拂动,几匹骏马便跃然而出,驰骋四野。而后又拂散茶沫,汤水平静下来,似是波澜不兴的平湖。

小少年凝神片刻,似在思想什么。偷偷瞥了一眼同伴,比之福童的全心投入,慕之却显得兴致阑珊,他嘴唇轻抿,神色亦是澹然。茶汤轻轻滚注,击拂的频率也明显更低,茶筅随心拂动,汤匙轻搅,带出一脉绿水和千里江山。而后茶筅微微上挑,又勾出天边舒云,颇似蒙古袍上常见的云纹图案。不多时,晴空之下,点出两只白鹤,翻飞翩转,直上青霄。而后又是注汤,簇簇茶沫幻化成雪,覆尽千山,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

待慕之盏中汤花落尽,福童才收回目光,嘴角轻轻一挑,颇有些不以为然。他执起汤瓶,又往自己盏中点汤,原本平静的湖面瞬时碎波粼粼。而那茶沫也并非无序的縠纹,他有心勾勒,茶面依次浮出三个字,我注目一望,一时讶然:那三个字连起来,竟是“也可蒙古兀鲁思”。

汤花起伏片刻,渐渐消散,那三个字却被皇帝尽收眼底,忽必烈凝视茶盏许久,微微颔首,待抬头时,不由得多看了少年两眼。福童稽首一拜,恭谨道:“奴婢献丑了。大蒙古国的无尽疆土,又岂止是盏中江山?”

我心下一震,自己虽命人教习二人茶艺,但何曾教过他们蒙古字?哪料这少年却是有心,这一出怕是酝酿许久了罢。

相比之下,慕之虽在茶盏中点出千里江山,也显得平淡无奇。这四野山河无名无姓,又怎知是谁家天下?

帝后二人对视一眼,眼角皆是赞许的笑意,虽未开口,心头已有评判。慕之抬眼一瞥,似已猜得圣意,却仍是淡然一笑,对福童拱手道:“哥哥茶艺精湛,慕之自愧不如。”竟是大大方方地认输了。

“哪里?我茶艺粗鄙,怕是入不得皇上皇后的眼。”福童假意自谦,脸上那股得色却是藏掖不住。眼尾微微上挑,桃目中笑意盈然,更显眉目洵美,姿容昳丽。

这样一张俏脸落入皇帝眼中,盼来的却不是称许。忽必烈愣怔片刻,微微蹙眉,狐疑地看了察必一眼,最终向我投来质询的目光。

少年却未感知皇帝的异样心思,眉目轻扬,脸上喜色也不知收敛。

我轻咳一声:“福童!”那厢转过头,见我脸色冷淡,才觉出异样,却仍旧不明所以,无辜地看着我,眸光楚楚,倒是又为容貌增色几分。

“男生女相,还真是个祸害。”我心下暗叹,转而向皇帝道,“这是府中新收的小奴,礼数尚不周全,年幼无知,想来也不是存心卖弄。望父皇母后不要怪罪。要怪就只怪女儿教导不周了。”

我此言一出,福童才恍悟过来,慌忙叩首请罪:“奴婢轻狂了,请陛下恕罪!”

“诶,”忽必烈摆摆手,“朕尚未评价,何来罪责?察苏,你在父母面前,也太过小心!别把这孩子吓到。”

皇帝挥挥手,叫小少年起身。福童谢恩后才敢抬头,暗暗松口气,脸上却没了得色,眉尖轻蹙,神情馁然。慕之自始至终只是淡然跪着,眼眸低垂,唇角是淡泊又得体的笑意。偶尔面对皇帝投来的一瞥,也只是微微点头致意,神色无改。

忽必烈把两个少年轮番打量,神色颇为不解,却只笑笑,摇头一叹:“巴根从哪里买来的男孩子?真是有趣的很!两个性情迥异,却都是心思敏慧,模样也是一等一的!”

察必则笑道:“老总管为了咱们公主,也是尽心尽力了!他挑中的孩子,自然不会错的。”

巴根闻言,一时讶然,刚要出口解释。我已接过话头,笑道:“父皇这回可猜错了!这两个孩子不是总管买的,却是阿合马送到府上的!说来我还欠着他一份人情呢。他眼下是中书的宰相,早已不是额吉帐下的奴婢,却还想着为儿臣尽心。儿臣心里倒过意不去了。”

巴根听我的话风,也猜出几分,得我示意,便顺势道:“是,是。正是公主离京之际,阿合马大人把这两个孩子送到府上。说公主归朝不久,府中人手短缺,又怕内府不够尽心,特地采买两个伶俐的小奴,送来服侍公主。这事老奴一时拿不定,便先留下了……”

话未说完,忽必烈已勃然作色,一手捶在案上,冷笑不止:“尽心?阿合马可谓尽心!朝事繁忙,他的心思却都用到了哪里?朕任命的宰相,还兼任着公主府的活计!他一颗忠心可真不知怎么用了!”

见他这般,我慌忙道:“父皇息怒!儿臣不解,阿合马本是好心,不知父皇缘何动怒?”

“你也别装糊涂!”皇帝的怒气骤然指向我,“你不喜阿合马,朕难道不知?此番为他说话,又是哪般心思?”他用手指着福童,又道,“这样的容色,宫里的小火者百里无一。他偏偏又不是火者。阿合马送到你这里来,是什么心思,你竟不知?察苏,你是真受用还是装糊涂?”

皇帝毫无顾忌地将这一层刺破,想来是真的动怒。我难堪之余,心下却是暗喜,嘴上仍惶然道:“父皇这是想到了哪里?儿臣不敢揣测。福童和慕之不过十四,放在府中做事,儿臣实在不知有何不妥。”

Wшw● тt kan● Сo

察必见他动怒,也连忙劝道:“陛下,您这次怕是多心了!这等事,纵然阿合马想得出,察苏也做不来,何况这两个还是孩子!”

“呵,”皇帝冷笑,“若是青壮男子,阿合马还真不好明目张胆地往府里送!察苏这才回宫几个月,他就动了这番心思!”

话已至此,我只得跪下请罪:“父皇这是疑心儿臣清白,怕儿臣行为不检,丢了父皇的脸?”

他只冷冷盯视着我,似乎也辨不出我话中真假,索性道:“好了,朕不问你。”他重重一叹,目光逼向堂下少年:“你们两个,看着也像清白人家的孩子,怎么就沦落为奴了?”

二人不料皇帝直接问话,都怔在原地。忽必烈不假辞色,脸上仍怒气蓬蓬,福童早已吓作一团,语不成句。慕之见他这般,无奈之下只得出头:“回陛下……”

面对皇帝的威势,他自是畏怯,但也只能顶住压力:“奴、奴叫徐慕之,本是大兴县儒户之子。家境贫寒,父亲抱病在身。去岁京中地震,父亲又受了伤,病情愈重,不幸便殁了……朝中本拨下赈灾款项,却不知被何处截留,到不得家里。我无钱安葬父亲,只能插了草标,卖身为奴。恰巧被平章大人的家奴买下了。”

他说着说着,不禁泫然泪下,双目泛红,模样可怜,皇帝见了,也心生不忍,言语便和缓了几分:“大都路总管竟没拨下赈灾银子?”

“奴不知,”慕之抹抹眼泪,哽咽道,“路学里是得到了抚恤。可到了县里乡里,就没有几户得了银钱。否则,我又怎会甘当奴婢?”

他此番经历,我虽已得知,可再次听他叙说,仍觉心下愀然。我回宫后,便疏忽了庆云班和路学诸人,乃至慕之沦落至此。而他还曾拜我为师,说到底,我真不是一个称职的师长。

“阿合马买下你要做什么?”忽必烈又问。

慕之听了,登时面色窘然,除了眼睛,脸颊也变作通红,支吾着不肯说话,待皇帝催促再三,才扭捏道:“平章大人命人教、教习奴婢,说要进宫服侍公主……”

“说明白!”见他语焉不详,皇帝又腾起怒气,不耐道,“都学了些什么?”

“奴……”,慕之窘迫得无以复加,咬着唇,抬头可怜巴巴地望着我,欲言又止。我只用眼神安慰,温声道:“对陛下尽可直言。”

“奴、奴婢学了宫中礼仪……”他吞吞吐吐地开口,见皇帝满脸怀疑,只得如实交代,“还有……男女之事……”

皇帝方才了然,转而望向我,不怒反笑:“察苏,这些你知不知?”

“父皇,”我讷讷起身,一张脸也化作雪白,“儿臣、儿臣又怎会想到这里呢?”

忽必烈盯着我,嘿然冷笑,察必见他疑心不解,也有些慌神,劝道:“陛下,这府中若真有苟且,察苏藏着掖着还来不及,又怎会让这两个孩子到御前服侍?”

母亲虽为我辩驳,可这一席话,仍说的我面上火辣,强忍住难堪,迎着忽必烈的目光,涩声道:“父皇不信我,我也确实无从辩解。”

他盯着我良久,忽而一叹,“罢了!这等琐事,朕何必深究?你把这些孩子带到朕面前,究竟是何心思,朕也无心去猜。事情只要不做得太过,朕便不追究你!”

我僵在原地,不料最后变成这等局面。也不知刚才的话语,有几分入了皇帝的心。殿中气氛死寂,忽必烈情绪低迷,诸人都不敢开口,最后却是慕之打破了沉寂:

“陛、陛下不要疑心公主!奴自进府来,都是巴根总管调.教,所做事务与寻常家奴无异。公主身心清白,不该无辜蒙冤。何况奴婢出身鄙陋,又怎敢玷污公主清誉?”

小少年竟然挺身而出,令皇帝倍感意外,慕之的反应超出计划,我也一时愣怔,待回过神来,忙低声斥责:“慕之,还不住口!”

“我说的是实情!公主没有逼我做任何委屈事。我自然不能让公主枉担污名。陛下信也罢,不信也罢,就算不让我开口,我也要把话说清楚!”慕之一时来了底气,小身板也挺得笔直,颇见傲骨。

“你这孩子,倒是忠直,也有骨气;卖身葬父,孝心可嘉,亦有担当……”皇帝沉吟片刻,忽而又问,“你是儒户出身,可上过学么?”

“上过……可惜还是辍学了……”慕之闻言,垂下眼皮,脸色颇有些怏怏。

“那便好,”皇帝忽地一笑,“改日,你便来国子监读书,铁穆耳性情顽劣,也该有个可靠的伴读。”

我和慕之俱是一惊,双双开口:

“父皇?”

“陛下?”

“朕不是说笑,”忽必烈敛去笑意,“朕看人不会出错。你是个好孩子,不应埋没前程。膳食用度,宫中自有供奉,你只管安心陪皇孙读书。”

我这才确信,心下是由衷的喜悦,见小少年仍是一脸懵然,忙催促道:“慕之,还不谢恩?”

小少年恍悟过来,忙行大礼叩谢。忽必烈叫他起身,目光又落到被冷落许久的福童身上,微微皱眉:“这个孩子,不宜留在府中,还是遣人送回本家罢。”

这倒是个不坏的安排。我连忙应命:“儿臣明白。”

第114章 双喜第130章 劝慰第211章 唬吓第125章 重逢第213章 父子第202章 入觐第93章 想法第176章 夜游第117章 启程第90章 纠偏第110章 孽子第97章 集议第18章 开平第171章 书会第48章 交心第135章 入城第100章 安排第160章 说服第69章 国事第205章 建言第88章 催问第192章 伴读第7章 议事第220章 人心第168章 宴饮第49章 婚礼第9章 诊病第139章 娇女第174章 岁末第198章 两难第37章 钞法第183章 私心第123章 承诺第208章 立誓第57章 使臣第164章 戏班第180章 讽喻第199章 分别第229章 牵涉第46章 劝谏第164章 戏班第170章 账务第67章 委命第95章 微醺第246章 夜袭第140章 求助第163章 大都第3章 和林第242章 钩考第148章 挑拨第147章 首战第249章 春草第88章 催问第212章 孤臣第103章 大宴第14章 点兵第149章 不满第198章 两难第189章 讨好第99章 求情第22章 出征第188章 君心第167章 劝进第113章 放手第177章 梦魇第185章 篝火第103章 大宴第141章 套问第83章 敬酒第106章 柔情第60章 真心第14章 点兵第120章 学字第35章 叮嘱第109章 荣辱第154章 求和第209章 法事第19章 陪伴第160章 说服第222章 引荐第99章 求情第237章 探病第88章 催问第168章 宴饮第192章 伴读第173章 伤病第201章 归宁第232章 夜雨第119章 雪原第194章 元正第107章 失信第217章 审问第149章 不满第245章 激战第14章 点兵第40章 比试第39章 凯旋第99章 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