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听学

七月,忽必烈率领诸将主动出击,北上和林。指定真金监国,汗国庶务则交由中书省平章政事王文统、左丞张文谦处理。先前,忽必烈南下攻宋时,真金就曾留守开平,于庶务上都有些经验,再加上他性情持重,又有姚枢、窦默等老成人辅佐,忽必烈十分放心。

领导班子初具规模,朝中事务自有臣僚打理,分工明确,真金的担子不算重。每隔三日到省堂视事,由省官汇报工作,大事上过问一下也就可以了。有些需要他决断的事项,大臣们也会亲自到真金住处走一遭,听听王子的意见。

真金除了于省堂听政,每日读书上课也从不间断。窦默依旧是他的老师,他见我有心向学,便命我与他一同学习。为了方便读书,真金特地辟了一处较大的殿阁为学堂。

窦先生已经六十多岁了,面容清癯,须发皆白,但气色红润,精神矍铄,颇有种仙风道骨的感觉。

在坐听课的学生,除了真金和我,还有伴读王恂、完泽、土木格儿等。王恂本是子聪和尚的弟子,自从真金拜窦先生为师,就一直做他的伴读。他也就二十五六模样,着一身青色长衫,温文尔雅,举止安详。土木格儿比我大个两三岁,之前并不熟悉。完泽是真金的贴身侍者,我常见到他,他今年十五岁,为人机敏,处事稳妥,是个识进退的人,颇得真金喜欢。

今日,窦先生讲的是《孟子》,并且是案例教学,结合历代兴亡事,阐述儒家学说。自二程、朱熹以来,理学兴起。眼下虽南北对峙,但理学在两地都有传播。北方理学家以许衡、刘因为首。窦先生早年曾与姚枢、许衡等儒士研究伊洛之学(1)。《孟子》也是被朱子纳入四书中,自然是教习王子的不二之选。

自那日和忽必烈说过王文统一事后,我对窦先生多少有些愧疚。只是,他与王文统没有私怨,却向忽必烈说王文统是以功利之说迷惑圣心的唇吻小人。难道他真是为朝廷考虑,不想忽必烈亲近功利之徒?我一时也想不明白。

眼睛虽盯着书本,脑子里却天马行空,已经不知先生讲到哪里了。一旁的真金悄悄拽拽我的衣襟,默默将我的书本翻到所讲之处。前世十多年的学生生涯,让我留下了听课走神的恶习。我暗暗抹了把汗,才把心思转移到书本上。

窦先生徐徐吟诵着书里的章句,我侧耳倾听,却是一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细细琢磨着这句话,太阳穴突突跳了两下,我用手揉揉额角:窦先生专讲这两句,是不是意有所指呢?

又听他说:“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这两句话意思很像,都是告诫君主要亲贤臣、远小人。此番他说给我们听,是什么意思呢?我不自觉地就想到了王文统身上。

正琢磨着,只听真金开口发问:“先生,古之汉武帝、唐玄宗,皆可谓一代有为之主,为何执政后期,朝野不静,奸佞当道?汉武玄宗绝非昏聩之人,怎会不懂亲贤臣、远小人的道理,而让权奸当道?”

窦默听了,点头微笑,似乎觉得真金已经能理论联系实际了。他沉吟片刻,答道:“汉武帝、唐玄宗皆为雄主,欲求事功,扬名于后世。汉武时有匈奴之患,军费浩繁,遂令桑弘羊之徒有机可乘,以功利之说迷惑圣听,行聚敛盘剥之事,使百姓穷敝潦倒,流民四起,汉武帝不得已下罪己诏,改弦更张,昭帝时霍光罢桑弘羊,才得以免祸;玄宗前期,孜孜求治,姚崇宋璟为相,四海升平,其后皇帝骄慢之心渐起,亲近佞臣,闭塞言路,李林甫、杨国忠投其所好,聚集群小,祸乱朝堂,致使朝纲不振,国势急转直下……是以奸臣蔽塞朝堂,是播恶于众也。”

真金闻言,点点头,若有所悟:“汉武、玄宗前期都有善政,汉之窦婴,唐之张九龄,皆一代良相。明君贤相,同心协力,选贤举能,何愁天下不治?而待桑弘羊,杨国忠等聚敛之徒当政,内揽大权,外结朋党,法度不振,言路不通,致使政事大坏,遗患无穷……是以为君要明善恶,辩是非,亲贤臣,远小人;名位爵禄,是国之公器,非功不授,非贤不予,此乃王道之基……”

窦默听了,不免有些动容,眼里晶莹闪烁,白须颤动着:“王子所言,深得我心。昔日大汗在潜邸之际,开府金莲川,招贤纳士,广布仁德,一时俊杰荟萃,争相献策。大汗行汉法于漠南,贤王之名远播,中原百姓无不欢欣。今日王子能有此心,实乃生民之幸也。父子同心,天下大治不远矣。”

真金闻言,有些不安,起身对着窦先生行了一礼:“先生过誉了。小王能有所悟,全赖先生们谆谆教诲。金蒙混战多年,中原百姓伤亡十之八九,民生凋敝,百废待举,每有所闻,常常忧心。我只愿学得一身本事,为父汗分忧罢了。”

王恂也在一旁击节称赞:“王子尊儒好礼,有大汗之风,吾辈儒士有望一展平生之志了。”

“小王资质浅薄,还望先生、恂卿多多指点。”

“吾辈受大汗、王子知遇之恩,敢不尽力?”

“……”

真金、窦先生等你来我往,忙着构建心中的王道世界。我默默地看着他们,心中也有些感慨,却也有点困惑:真金接触儒学,比忽必烈还早,汉化程度更深,如果他以嫡长子的身份继承大统,应该亲近儒士才是,后世怎会有‘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难道他没有顺利即位?还是忽必烈依旧沿用忽里台大会的选汗制度,没有确立嫡长子继承制?

念及此,我的心蓦地一紧,胸口窒闷不已。再转头看看真金,他还和窦先生热切交谈着,眉宇间意气风发,笑容温雅和煦,整个人如朗月清风一般,并没有套马汉们粗犷糙砺的气质。想想他平日里的体贴周到,心里竟莫名有些惆怅:如果忽必烈坚持推行汉法,真金能以嫡长子身份得封太子吗?若是这样,该多好呀。

他们热烈地讨论着,没有觉察到我的心理活动。我也默默沉思着,过了一会儿,真金才走过来,笑着拍拍我的肩问道:“察苏,你想什么呢?”

我一愣,才知道他们热烈互动已经结束了,弯弯唇,笑道:“哥哥说的‘兴王道治天下’之类话让我好生羡慕,我只恨不是男儿,否则,待我年长后,封王出镇一方,也能推布仁德,教化百姓了……”

真金闻言,朗声一笑,捏捏我的脸:“妹妹有此胸襟,不逊男儿啊!将来无论你嫁到弘吉剌部,还是亦乞列思部,若有此心,都能推行儒学,让驸马那颜们也受到熏染。若能移风易俗,化育臣民,也是功德一件!果真如此,你会比阿剌海别吉还受人尊仰!”

听了这话,我脸色陡然一变,心中仿佛有重石坠地,脸上瞬时没了笑容:真金的话倒是提醒了我。我终究是要嫁人的,在这件事上可能没有选择的自由。若是外嫁到一个陌生的部落,与丈夫三观不同,志趣不同,该怎么办?我总有一天会长大,这个问题早晚会逼到眼前。

真金只当我是难为情,笑道:“害羞了?这有什么?女孩子早晚要嫁人,你要是舍不得父母兄弟们,大不了晚几年再嫁。也好多读些书,积攒点知识,到时行事决策,自会高人一筹。”

窦先生也笑着说:“不忽木也说过,公主聪慧,对汉学颇有领悟。若能潜心深造,就是黄金家族中第一个深谙汉学的公主了!”

我的关注点完全不在这里,神思恍惚,讪讪一笑,心不在焉地说:“先生谬赞,我还差得远呢。”

正说着,忽闻侍从来报:“王子,平章大人求见。”

真金有些意外,却也没太犹豫,道:“叫王平章进来罢。”

听到王文统的名字,窦先生脸上的笑容瞬间敛去,俯身行礼道:“王子议事,某先回避了。”王恂等人见状,也纷纷起身告辞。

真金只把窦默留下,其他人先遣退了。窦默苦口推辞:“朝中大事,吾辈不敢预闻”。真金只道:“父汗让老成人辅佐我理政,先生在这里,也好参谋一下,权当是教我了。”

窦默不得已留下来,一脸苦涩。我也准备退下,真金却道:“父汗嘱咐,朝中大事,也叫你听听,不用回避。”

于是我乖觉地捡了个角落坐下了。

真金并没有去议事厅,只在这里等着。不多时,侍从将王文统引入书堂。他进来后,先向真金行礼。待看见窦默时,脸上浮现出微妙的笑意,也拱手行礼道:“窦先生也在,可是巧了。”

窦默虽不待见王文统,面上还是过得去的,也拱拱手,大大方方地问候一声:“平章大人近来可好?”他语气从容平静,神情也是坦荡自然。

王文统见他这样,反而有些被动了,含糊地应了一句。两人目光一触,就叫人读出很多内容。真金只是默默地看着他们,眼神复杂,不知在想些什么。

“平章大人有何要事?”真金不再给他们互动的机会,直接问道。

王文统此时来了底气,抖抖袖子,从中抽出一卷薄纸,小心展开,呈给真金:“王子,先前大汗诏造中统元宝交钞,这是交钞提举司呈上的交钞样本,还请王子过目。”

“我且看看。”真金神情一肃,命侍者上前取来交钞样本,细细端详起来。

汗国发行要新币了。闻此,我刚才的愁绪也慢慢淡去,不免好奇起来。

第191章 斗茶第119章 雪原第190章 宴请第15章 秘事第239章 征辟第1章 莽原第173章 伤病第169章 旧情第126章 诚意第250章 金秋第124章 对饮第18章 开平第226章 观望第92章 圆议第210章 叔侄第220章 人心第175章 除夕第222章 引荐第187章 姐妹第176章 夜游第1章 莽原第35章 叮嘱第160章 说服第109章 荣辱第247章 申斥第128章 盟誓第76章 亲近第5章 试探第141章 套问第79章 指婚第193章 弹劾第123章 承诺第52章 坦诚第26章 养病第210章 叔侄第240章 召见第39章 凯旋第74章 漕渠第169章 旧情第59章 摔跤第19章 陪伴第157章 绝路第32章 赛马第96章 讨价第110章 孽子第166章 路学第180章 讽喻第168章 宴饮第163章 大都第6章 真金第142章 对策第74章 漕渠第234章 严惩第80章 逼婚第87章 套马第220章 人心第91章 心志第92章 圆议第98章 居心第75章 归返第214章 雅集第79章 指婚第216章 隐瞒第79章 指婚第45章 雷雨第179章 献艺第140章 求助第5章 试探第189章 讨好第72章 转变第88章 催问第109章 荣辱第94章 起哄第14章 点兵第159章 出路第52章 坦诚第169章 旧情第132章 到达第90章 纠偏第239章 征辟第243章 平叛第45章 雷雨第220章 人心第104章 争执第50章 引导第184章 询问第123章 承诺第172章 求教第18章 开平第238章 解脱第165章 杂剧第146章 征伐第92章 圆议第89章 奏对第202章 入觐第111章 成全第131章 探问第179章 献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