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使臣

中统五年七月,阿里不哥率众归降后,忽必烈成了蒙古帝国唯一的大汗,为了庆祝此事,他特地将年号改为“至元元年”,同时向四大汗国派出急使,邀请四大汗王于两年后在蒙古本部的斡难河畔召开忽里台大会,重新确立自己的大汗地位,同时也是想将逐渐走向分裂的四大汗国重新结成一体。

对于六弟旭烈兀,忽必烈是相当慷慨,正式册封他为“伊儿汗”,并宣布从质浑河岸到密昔儿地区(按:中亚阿姆河到埃及地区),蒙古军队和大食人军队,都由旭烈兀掌管。伊儿汗国这里,忽必烈并不担心,阿里不哥已经败了,现任大汗又是拖雷系的嫡亲哥哥,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呢?

察合台汗王阿鲁忽在与阿里不哥反目后倒向了忽必烈,他也没有得到正式册封,忽必烈同样保证只要他来参加大会,就承认他的汗王地位。

窝阔台汗国呢,那些后王早在蒙哥汗时期被打压得半死不活,而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相争之际,海都趁势崛起,如今已成了事实上的窝阔台汗。对于这个野心勃勃的侄子,忽必烈并未认可他的地位,只是厚赠送金银珠宝。

而金帐汗国那里,忽必烈也派去了邀请别儿哥汗赴会的急使。

眼下,他就在上都坐等各国汗王的信就好了,他对未来,还是充满了信心。

……

十月的上都,昔日的开平城已经很冷了,我早已穿起了皮袄。今日听完省臣奏事,忽必烈也得了空闲,又恰好想看孙子,就拎着我一道来了燕王府邸。

闻说大汗光临,真金夫妇早已迎候在外,忽必烈下了肩舆,一眼瞥见真金夫妇,阔阔真的身旁还有嬷嬷和女孩儿搀扶着。他们见了忽必烈,忙行礼问好。

“快免礼,哎呦,阔阔真,你小心着点儿。”忽必烈连连挥手,自前年阔阔真诞下皇长孙甘麻剌后,如今已再度怀孕,肚子也高高隆起,看那样子已有七八个月了。

“父汗驾临,是儿臣的荣幸。阔阔真这是第二胎了,早有经验了,父汗不必担心。”真金笑道。自从生下了皇长孙,他的底气更足了。

“朕的孙子,个个都要小心呵护,黄金家族要枝繁叶茂才好。”忽必烈说着,已被火者迎入内院。见他进去,我上去搀住阔阔真:“嫂子也快进去吧,外面天儿冷。”

忽必烈坐在外厅的坐床上,阔阔真早已命女孩儿们奉上奶茶、酪干等吃食,端起奶茶喝了口,忽必烈即示意阔阔真:“到里面安歇着吧,真金陪在这里就好。”

“把甘麻剌抱来。”真金吩咐身边的嬷嬷。

我也好久没看到这个小侄子了,嚼着酪干巴巴地往外瞅着,忽必烈父子则说起了家常。

一时间,乳母抱着一个黑黝黝的肉球来了。

“哎呦,让朕看看,朕的好孙子!……嗳,可真沉呢!”忽必烈双手托住大胖小子,看样子还有点吃力。

“甘麻剌长得快,身子重,父汗可还抱得动?”真金望着自己儿子,脸上满满的笑意,他今年二十一岁,虽然还年轻,但生了儿子后,脸上总有种为人父的稳重气度,褪去了少年的青涩。

“会说话了吗?小家伙,叫额布格(按:爷爷)!”看着自己的大胖孙子,忽必烈眉开眼笑,不是低头在小孩子的脸上啪啪亲着。

这孩子也有一岁多了,也到了开口说话的年纪,见爷爷逗他,挥舞着小胳膊小腿张牙舞爪,嘴里“喔喔”的叫着,就是发不出“额布格”这个单词。忽必烈越逗他,他越急,嘴里呜啦呜啦开始乱叫,小胳膊一挥,倒是一掌糊到忽必烈嘴上。

“父汗!”真金吓了一跳,忙上去看,同时又斥责甘麻剌。

那小包子似乎并不怕他阿爸,依旧手舞足蹈,嘴里乱叫着,逗得忽必烈直乐,也不介意刚才被这小子拍了一掌。

真金叹了口气:“头一个孩子,就想着娇养,哪知把他惯坏了!”又忍不住轻身斥责小包子。

“行啦,别说他了。他才多大?你说他也听不懂。”忽必烈大喇喇笑着,同时又低头逗弄小包子,“竟敢打额布格,是不是怨爷爷不常来看你,不高兴啦”

“喔喔喔——啊啊啊——”小包子在他怀里扑腾着,活像一只被捞出水的鲤鱼,几乎要从忽必烈怀里挣脱出来了。忽必烈使劲搂着他,眼睛笑得眯成了一线,望着真金:“这小子生龙活虎的,朕喜欢,比你小时候壮实多了。长大了又是个能骑善射的巴图鲁!”

“儿臣更愿意他文武双全。”真金望着自家儿子,笑眯眯的。

看小孩子扑腾得那么欢脱,我也忍不住上去调戏调戏。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布老虎玩具,逗着他:“叫姑姑!叫姑姑我就把这个给你。”

这小包子脸蛋圆鼓鼓的,黑得发亮,眼睛瞪得圆圆的,精亮有神,一瞬不瞬的瞪着我,嘴里哇哇地喊着,手脚扑腾着来抓布老虎。

我把那玩具在他面前忽远忽近的来回移动,哄骗着他,小孩子叫不出“姑姑”,急的小脸都皱成一团,眼睛瞪得像铜铃。

“你别逗他了!才见了几次,怎会叫姑姑?”忽必烈开始护着孙子了。真金也笑道:“妹妹以后多来看看甘麻剌,他自然就会叫姑姑了。”

“他可真壮实啊,像个小牛犊!”我用手戳着他黑黝黝的脸蛋笑道,哪知一不留神,小包子攥着我的手指往嘴里一放,咔擦一咬!

“嗳呀。”这家伙似乎拿出啃骨头的劲儿来咬我了,下嘴真狠啊,我疼得叫出声,忽必烈却哈哈大笑。

真金不免又斥责了甘麻剌两句,同时又命乳母把他抱下去,忍不住抱怨道:“这孩子,忒不懂事。”

“这样才好,多有活力……阔阔真你也要多加照顾,第二胎也得仔细着点儿!”忽必烈笑着,而后沉吟片刻,又道,“甘麻剌尚幼,阔阔真又怀了第二胎,你怕是照顾不周罢?得了,把甘麻剌抱来中宫,交你额吉和朕抚养罢!”

真金闻言,一时怔住,待回过神来,忙道:“父汗额吉事务繁多,儿孙小事,怎敢劳动您呢?”

“嗳~”忽必烈摆摆手,“朕乐得如此,如今连那木罕、察苏都已十五岁了,你额吉身边没有小孩子,她闷得慌,正好抱来解解闷,也叫你和阔阔真轻松点儿。”

真金听了,面露欣喜,却又有些不安,还在推辞着,我也劝道:“哥哥别推脱了!这是父汗的心思。前日里额吉还跟我说这事来着。她顾念你身体弱,又要去中书听政,又要读书骑射,又要照顾嫂子……怕你把甘麻剌疏忽了。若不让额吉代养,她反倒不安心。”

“察苏说的是。”忽必烈笑道,“你身子本就弱,国事家事劳心费神,甘麻剌就交给你额吉罢。”

真金只好称“是”。

“在中书省听政可还方便?朕听省官说,你只是每月去一两日,又只署敕,不多参预决策,这样你怎么熟悉政务呀?”忽必烈只是闲谈着,就把话题扯到了朝堂上,语气却还像唠家常似的。

真金闻言,不由得神色一紧,敛容道:“儿臣年幼,见识浅薄,朝中庶务,所属甚大,不敢妄论。省堂老成人众多,儿臣还得多多学习。每到省中,凡事多询问王赞善,受益良多。”

忽必烈望着儿子,笑着直摇头:“王赞善又比你年长几岁?朕有心让你多历练,你倒自谦了。”话虽这么说着,却也不再言了。

忽必烈五十出头,身体康健,精力充沛,对于真金入中书视事,他也不忌惮,况且真金谦抑恭逊,看不出一点揽权的迹象,忽必烈似乎并不担心儿子分权。

“伊儿汗国的使者怕是快到了,到时朕还要好好招待。阿鲁忽和别儿哥也同意出席忽里台大会,只是这个海都,还没有个讯息……”忽必烈又言。

真金低头想了想,才开口道:“海都是窝阔台系后王,顾忌当年之仇,怕是一直对父汗心怀不满,父汗不如再派使者去打探一下。正好十一月是那木罕、察苏的生日,也好借这个由头,邀请他来上都一聚……”

唔,我这才想起,那木罕是我的同胞哥哥,生日也在同一天。我穿越来以后,似乎一直没有好好办过生日。先前忽必烈每次出战,都在冬日里,我们俩在后方也不好大办生日。这次倒是成全了忽必烈了。

忽必烈点点头:“就这么办吧。”

---------------------------

四大汗国中,只有海都那里没个回信,忽必烈派出的使者刚走,旭烈兀派来的使臣就已到了。几大汗国中,旭烈兀是最早表忠心的,也是唯一的嫡亲弟弟,忽必烈对他颇为看重,对待使臣也是相当重视,亲自在大安阁召见了伊利汗国使节。中书省左右丞相、当值怯薛长和我们几个嫡亲子女都在殿上。

内廷官高声传报:“伊利汗国使臣入觐陛见”。不多时,就见一行人步伐整齐进了朝堂。当先一人身着出袖海青衣,走在前头,后面三个使臣手捧函匣,紧随其后。四人入内,旋即下拜:“恭祝大汗金安!臣伯颜等奉伊儿汗旭烈兀之命,出使汗廷,一来代汗王叩谢大汗册封之恩;二来入奏国事。”

“贵使远来,舟车劳顿,赐座。”忽必烈态度和悦,对怯薛官下命。

“谢大汗!”为首那人又躬身下拜。我打量他一下,这个叫伯颜的使臣大概二十七八,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神色端肃,行止有度,言辞恭谨,却又不卑不亢。忽必烈审度他片刻,脸上也露出笑意:“贵使原是哪里人士?”

“回大汗,臣是蒙古八邻部人,十八岁随旭烈兀汗西征,战后就留在当地。”

“西征?那也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忽必烈笑着,一时陷入回忆中,眼神显得有些悠远,“朕与六弟,也有十多年没见了,不知他近来可好?”

“汗王一切安好,请大汗放心。汗王命臣禀告陛下,只要别儿哥汗前来参会,他也一定前来。”咦,听他的话似乎还有和忽必烈讲条件的意思,可这又关别儿哥啥事啊?

“呵呵,”忽必烈笑了笑,目光微凝,眼神变得犀利起来,“旭烈兀到现在还和别儿哥较劲儿?都是黄金家族,有什么仇怨放不下的?”

“禀大汗,”伯颜起身,不慌不忙回道,“并非我汗王有意如此,实是情势所迫。伊利汗国西南有密昔儿的马木留克王朝虎视眈眈,西北的阿塞拜疆又遭别儿哥汗觊觎,若不得别儿哥汗保证,汗王贸然离国,无法心安。”

“是么?”忽必烈笑呵呵的,眼神也更加锐利,叫人不敢直视,却又不能避视,“当初旭烈兀西征,别儿哥可是出了大气力的,他想讨要阿塞拜疆这块厚土,也不无道理。”

忽必烈目光凛凛,伯颜却也丝毫无惧,依旧从容回道:“别儿哥汗相助之恩,我汗王时刻铭记。可阿塞拜疆虽受伊利汗国统辖,也终究是蒙古帝国的国土,没有大汗的诏命,我汗王怎敢轻易许人?所以此事还望旭烈兀汗和别儿哥汗共聚斡难河畔时,由大汗当面裁断。”

我在一旁默默听着他们的对话,心想:这个伯颜不简单啊,忽必烈本想刁难他的,他反而把皮球踢了回来,理由却还冠冕堂皇,叫人挑不出毛病。与别儿哥相比,旭烈兀才是亲弟弟,忽必烈能为了拉拢别儿哥而薄待旭烈兀吗?似乎不能。所以伯颜才大大方方地把这事推给了忽必烈,却也逼着别儿哥一道出席忽里台大会了。

“六弟如此敬重我这老哥哥,让朕十分慰藉。也罢,这事就留待忽里台大会上一起商量吧。”忽必烈也不好当即许诺,只是顺着台阶下,不多提这事,却又问,“朕还听说,当初旭烈兀攻克巴格达(1)之前,别儿哥曾请他放过哈里发家族,可旭烈兀却把哈里发一族屠尽,可有此事?”

我听不忽木说过,哈里发是阿拔斯王朝(2)的君主,也是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的教首,别儿哥是个穆斯林,旭烈兀屠了人家的精神领袖,确实不大厚道,也难怪二者不对付。

忽必烈显然又在给伯颜出难题,伯颜微微一笑,似乎也看透忽必烈的心思,从容回道:“别儿哥汗确实提过此事。可哈里发家族不比常人,阿拔斯王朝在阿拉伯统治五百年之久,积威甚重。伊斯兰教众强悍,若是留有哈里发,必会被当地穆斯林推戴举事,使汗国不稳。旭烈兀汗刚刚征服巴格达,正要安定局面。为帝国大业考虑,绝不能留哈里发动摇人心,我汗王不得已才如此行事。”

唔,好像他怎么都能说出道理来啊,还是为大局考虑,义正言辞的,可事实上都是旭烈兀做的不地道啊!

忽必烈听了,拊掌大笑:“明明都是我这小弟弟理亏,你个伯颜,却都能替他圆过去,才智之士呀!让你当诸王臣僚,委屈你了,留下来奉事朕罢!”

“大汗?”伯颜蓦然抬头,冷定的脸上终于现出一丝意外神情,却因着这丝意外,忽必烈笑得更畅快:“有什么怀疑的?君无戏言!”

“臣谢大汗赏识之恩。可臣奉使来朝,本当有始有终,如此似乎不妥。”伯颜的语气里带着点犹疑。

“有何不可?六弟的臣僚就是朕的臣僚,朕欣赏你,也说明六弟的眼光好。六弟那里朕自会知会一声的,你就安心留下罢!”

伯颜犹疑片刻,也不好再推脱,只得道:“臣谢大汗洪恩。”

第65章 剖白第179章 献艺第126章 诚意第39章 凯旋第236章 切谏第36章 听学第42章 辩驳第198章 两难第192章 伴读第248章 夙愿第54章 浸润第19章 陪伴第216章 隐瞒第240章 召见第187章 姐妹第190章 宴请第236章 切谏第216章 隐瞒第87章 套马第84章 拜访第152章 降附第219章 忠烈第146章 征伐第185章 篝火第119章 雪原第106章 柔情第29章 表态第57章 使臣第4章 怀疑第138章 虚惊第63章 波罗第226章 观望第82章 婚宴第6章 真金第168章 宴饮第144章 威吓第34章 评价第12章 纵马第230章 月色第69章 国事第116章 出嫁第202章 入觐第224章 慷慨第148章 挑拨第50章 引导第246章 夜袭第27章 北返第76章 亲近第197章 春游第103章 大宴第150章 矛盾第162章 旅人第75章 归返第156章 欢饮第30章 决定第196章 制衡第195章 痛打第235章 表章第11章 挑衅第250章 金秋第128章 盟誓第38章 诱导第18章 开平第62章 图谋第144章 威吓第205章 建言第44章 看戏第205章 建言第103章 大宴第121章 寒夜第235章 表章第59章 摔跤第135章 入城第112章 请罪第109章 荣辱第222章 引荐第210章 叔侄第134章 缓和第83章 敬酒第218章 更迭第152章 降附第52章 坦诚第241章 穷途第106章 柔情第128章 盟誓第44章 看戏第151章 分裂第20章 选马第108章 怒斥第148章 挑拨第15章 秘事第63章 波罗第151章 分裂第169章 旧情第117章 启程第32章 赛马第86章 考验第155章 侦骑第98章 居心第166章 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