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敏锐的嗅觉是新闻记者所必需的,这让人不得不佩服,战争还没有开始,许多记者就依依不舍的和家人告别,跑到中国东北,现在终于等来了战争的爆发,中国是朝鲜的邻邦,又与北朝鲜有特殊的关系,不能不让记者们“关心”。可自台海战争,尤其是朝鲜开战之后,中朝边境地区进行了大规模备战活动。在这一地区设置了大量检查站,检查过往的车辆与人员,禁止外国人,以及新闻记者的进入,当地的新闻媒体也受到严格的限制,港澳地区的记者也被禁止进入,因为港澳新闻媒介对于内地的军事机密非常的“热心”,尤其是最近的调查表明,台湾正利用港澳新闻媒体从事间谍活动。为了得到了更详实更精确的报道的西方记者们,并没有因禁令的存在而止步。战争的突然爆发,让这些记者们狂热了起来。尤其是当中国国内要求出兵朝鲜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纷纷利用各种机会进入禁区,其中不少人本身就是间谍。越靠近边界的地区,检查越严格,也是这些记者越想去的地区,可惜严格的保密措施,使这些记者收获太少,每天都有不少记者被发现,遣送回去,以至于某些记者将自己的如何躲避检查,如何收集信息等经历写成报道发表,结果反应还不错。

除了敏锐的嗅觉之外,夸大的言辞、见风说雨的预言能力是西方新闻媒体最不缺少的东西,实地“采访”没有什么可报道,但记者们是不会就此收手的,于是无中生有的假消息、夸大的真消息,大量产生,并充斥在西方的各媒体之上。这些消息中有不少还是解放军情报部门编撰的,所以一时间什么样的消息都有了,乱七八糟的,让人分不出真假。《华盛顿邮报》15日就报道,中国出兵朝鲜的消息,让美国人紧张的不得了,结果最后发现这是一个假消息。美国情报部门明知许多报道是假的,可是还是尽可能的收集这些消息,并一个个的判断其真假。

当17日晚,美国纽约某小报的一位记者将有关解放军部队正在过江的真消息发回,报社立即将此消息通知美国情报部门,可惜,这份报告并没有引起注意,类似的消息也太多了,直到解放军工兵在鸭绿江上架设了多座浮桥,坦克、装甲车、运送士兵与物资的汽车源源不断的通过浮桥进入朝鲜的卫星照片出来时,美国情报部门才第一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中央情报局局长尼韦尔急忙就此向总统布什会报,不过这是第一名解放军战士越过边境数小时之后的事了。

“你说什么?中国出兵朝鲜,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我需要你,中央情报局局长,拿出确实可靠的证据证明这一点。”

“总统先生,我找不到中国不出兵的理由,而且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准备与我们在朝鲜再打一仗,数小时前,解放军的先头部队已经越过中朝边境。”

“中国人真的想我们打一仗吗?他们有这样的实力吗?”

“是的,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中国人正在调动,第16、23、38、39、40、54、64集团军,以及第15空降军,同时,第1集团军等几支部队也有北调的迹象---几乎是中国陆军的全部精锐,我是说全部精锐。在过去的48小时内,在中国东北的中国军队连续3次更换通信密码,目前我们还无法破译,18小时前,他们进入无线电静默。这都表明,中国人正在准备进攻!”

“我们该怎么办?立即从韩国撤兵吗?”

“是的,中国人将自己的全部赌注都压上了。”

“从韩国撤兵?如果还没有与中国军队见面,我们就撤退了,那美国政府的信誉就没有了,其结果你知道吗?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的美国无论如何也不能后退!”

于是,这场谈话结束,面对中国的挑战,美国人勇敢的选择了战斗!中国政府关于出兵朝鲜的正式外交照会不久就送到布什手中,军事行动已经开始,没有必要再保密了。

中国出兵的消息,让美国民众都张大了嘴巴,刚开始还以为播报员们说错了,但是,在各种各样的新闻报道里却都在以同样晦涩的字眼报道着这一事实——中国军队越过中朝边境。美国的民众们沸腾了,他们认为,中国人疯了,美国是不可战胜的,乐观的情绪和高昂的爱国热情蔓延了整个美国。

相比之下,美国的政府官员要清醒多了。中国拥有极为广阔的领土和十三亿的人口,中国人平时虽不关心政治或者说对政治麻木不仁,但这不表示中国人软弱,相反,战争将激发出中国人的“战争激情”,一旦中国人全身心的投入到战争中去,那绝非美国能够承受的。中国不同以往的对手,历史上与中国人有关的“韩战”和“越战”都是美国人的“心中永远的痛”。美国人能够忍受巨大牺牲的,但美国人绝不会打一场遥遥无期甚至是毫无胜利希望的战争,美国不想成为第二个英国,英国虽取得了一战、二战的胜利,但胜利并不没有保证英国超级大国的地位。今天的中国就是一个能够动摇美国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的国家之一。

美国人无心打一场全面战争,同样中国人也不想,一场全面战争的结局只能是两败俱伤,谁也没有好果子可吃。所以一个打着是联合国军的旗号,另一个则以志愿军为外衣,将朝鲜战争限制为一场局部战争成为双方的共同心愿,一份“君子协定”由此产生,双方都保证不攻击对方的本土(好像中国当时无法攻击美国本土),作战区域仅限于北朝鲜与韩国的陆地领土,以及自海岸线各向东向西60公里的海域,及其上空。

同一时刻的中国,人们顾不得吃早饭,收看国家主席胡思考的特别演说,及演说后的特别报道:由于朝鲜停战协定被破坏,中国的国家利益受到威胁,中国政府决定再次派遣志愿军入朝支援朝鲜人民。人们不禁为此拍手、高声呐喊。

“这才是中国人应干的事!”一位当年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人是这样说的,人们再次回想起当年的“抗美援朝”。经过几天的战时生活,还没有体验过被轰炸的感觉的人们,已经体验出战争给普通中国人带来的是什么?巨额军需订单刺激了内需,许多本已停产半停产的企业纷纷开工,加班加点的企业越来越多,下岗工人有工作了。战争也让爱国主义成为时尚,在“用国货就是爱国”的口号下,国产的东西销路大开,更刺激了内需。股票市场上,所有与战争有关的股票上涨,甚至于一个未受证实的小道消息也能让一支股票上涨。人们开始懂得什么叫“发战争财”。

中国出兵朝鲜的消息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反应,西方国家的股市都受到不小的冲击,东南亚国家的股票市场再也经受不了压力了,全面崩溃,东南亚金融危机再次上演。等等,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台海战争爆发时的情景。

“解放军已经进入朝鲜,我们下一步应如何行动?”提知中国出兵的消息之后,金大中将朴正富找来,急切的问道。

“只有我们行动快一点,解放军就将无功而还。”朴正富回答道,并进一步解释,“最新情报表明,解放军的确在向中朝边境地区运动,但主力还没有到边,大部分部队还停留在距离边境地区还有一段距离。96年我到中国东北地区实地考查就发现当地的交通并不发达。同时解放军的运输工具不足,要让数十万大军在了一短时间赶到前线,根本不可能。我完全可以在解放军主力入朝之前,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中国军队不可小看!”金大中提醒朴正富,“不要轻敌。”

“解放军没什么可怕的!中国的第39集团军是精锐部队,但该军是重装部队,并不适合于朝鲜的地形,第40集团军刚刚扩编不久,装备不足,机动能力有限。第16集团军是乙类部队,战斗力不强。第23集团军不仅是乙类部队,而且驻扎于黑龙江省,不可能马上到过一线。其它多为由预备役部队升级,战斗力不强。第64集团军则是十几天前才成立的部队。第38、54集团军等部队还远在中国内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赶来,等他们赶来,战斗也该结束了。”

朴正富所说并非毫无道理,可惜他忘记了中国人的军事思想更注重谋略或者说“狡诈”,这些都是俞登故意的,他要让对手相信解放军主力不会很快投入战斗,诱使对方加快推进速度。他的这一目的,的确达到了,美韩联军或者说联合国军立即加快了行动,准备在志愿军主力入朝之前,完成对北朝鲜的占领或者重创志愿军。计划的的确不错,只是这正合俞登的心意,志愿军主力正在前面等候他们的到来。随着沈阳至丹东、沈阳至北京、盘锦到大石桥等多条高速公路的建成,以及多项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完工,东北地区已拥有非常发达的公路网,加上铁路运输网,东北地区的交通状态远远超过了对手的想象。

同时,为提高参战部队的机动能力,除部原有的运输工具外,还临时配备大量运输工具,还准备在战时大量征用民用车辆。第39、40集团军则将人员减少到5万人,不仅可适应朝鲜半岛的情况,而且机动能力提高不少。再加上,此前数天的准备工作,解放军的数十万大军,正以超出想象的速度前进。

局势对朝鲜越来越不利了,人民军已经失去了指挥,并且正在溃退,“联合国军”则正加快北进速度。18日早晨,美82空降师的一个团空降到平壤,意想不到的是,人民军的抵抗相当顽强,很快将这支缺少重武器的美军部队包围,但人民军部队已无力消灭这支部队,而且联合国军的增援部队正在赶来,平壤的失守看来只是时间问题,平壤的得失对于双方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7日与18日的夜间,志愿军先遣部队入朝之后,立即快速南下,其它部队紧随其后入朝。真可谓“救兵如救火!”

当志愿军陆军部队的车辆排成一眼看不到头的长队在公路上急行军之时,志愿军空军已经投入战斗了。志愿军空军部队的数量与质量都足以与对手抗衡,除了新调来的空3师外,还有空1师,这两支部队可都是中国空军的精锐之师,在当年的朝鲜战争中都有出色表现。此外的其它空军部队也非弱者,空2师与空4师的部分部队也赶来了,只是由于刚到,没有马上投入战斗。

志愿军空军的最高指挥部被设于大连市,18日是开战的第一天,刘文强亲临指挥,如果不是由于年龄太大了,他早就亲自带队出击了。对于这场战斗,无论是操作飞机直接参战的飞行员,还是地面指挥部的指挥员,都有着一种急切的心情,台湾那边的战斗让他们羡慕的不得了,现在有机会来了。

这场空中战役将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任何一方都不占有决定性的优势,谁也占不了便宜。联合国一方,装备较好,有实战经验,经过几天的战斗后,人员较疲劳,战机的出勤率下降,物资消耗较多。志愿军则占有数量上的优势,人员士气很高,精神与体能状态不错,装备的完好率高。

出击命令一下达,早已等候多时的志愿军战斗机就迫不及待的起飞了,飞行员都急着“打一仗”,其中空3师飞行员高翔可以说是其中最急切的人。高翔是空3师最优势的飞行员之一,可惜运气太差,还没等在台海的空战中得得一点战果,就被从调到东北,看着战友们的座机上增添的一个个代表战果的红星星,尤其是做为长机,看着他的僚机击落两架F-16之后,他能不急吗?

这回高翔的运气还是不错的,越过中朝边境不久,美国的空中预警机就发现了他的双机编队,并给他“找来”两架F-15。“无论是F-16,还是F-15,只要是敌机就行!”当接到指挥部的通知,得知对方是F-15之后,高翔在心中说道。

“闪电4,注意,跟上,准备攻击!”高翔提醒他的僚机,闪电4是僚机的代号,他的代号则是闪电3。

“闪电4,说明,”僚机飞行员华正锋回答道,他的脸上早显露出一种笑容,“再打下2架敌机,我就可以是全师的第一。”已有2架战果的他,正想着如何当第一了,根本就没想过自己的长机是什么感觉。

击落对手的想法,布尔与道尼尔也有,作为自认第二,没有人勇称第一的美国空军的成员,他们不免会有一种自豪感。他们认为,这群毫无教养的中国人,竟敢向美国人攻击,这简直是“大逆不道”,他们有理由、也负责好好“教育”他们一下。

F-15与苏-27及其武器的性能差不多,对于发现和跟踪飞行高度超过1000米的飞机,中国的地面雷达系统并不比美军的空中预警机差,所以决战胜负的关键是飞行员。

布尔与道尼尔的F-15双机编队首先发射AIM-120D,接着高翔与华正锋各先“回敬”1枚R-129,接着是2枚PL-10,经过改进之后的苏-27具备同时引导多枚导弹的能力。

等高翔与华正锋成功躲避开AIM-120D的攻击之后,布尔与道尼尔的F-15都陷入了困境,R-129刚刚发射他们两个就接到空中预警机的报警,R-129并没有对他们构成威胁,可是接着赶到的PL-10引起了大麻烦。实际上,高翔与华正锋的计划是用R-129干涉一下对手,然后由PL-10解决问题。布尔与道尼尔被R-129弄得手忙脚乱,还没等清醒过来,PL-10就到了,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结果道尼尔的飞机被击落,布尔则被弹片击伤,不得不返航。

高翔终于如愿的击落一架敌机,还有一架受伤的,他也不想放过,可最后他还是眼眼睁睁的看着“到口的鸭子”飞了,几架美国海军的F-18及时的为布尔解了围。

由于双方派出越来越的战斗机投入空战,很快空中就陷入了混乱,尤其是当双方的战斗机混在一起之后。混乱的局面使返航的布尔差一点被当成敌机击落。

布尔的大队长迈克,今天刚刚参加空战返回就发现,布尔正与几个人争吵。

“你们不能动我的宝贝!她还能飞,我还要与她一起参加战斗!”布尔大叫着。

“出了什什么事?我可爱的布尔。”迈克问道

“他们不想让我飞了,说要拆我的飞机。你看,我的宝贝还能飞。”布尔说着用手指向座机,的确伤并不重,可以修复。

“我知道你想参加战斗,可其它人也想,你知道吗?我们从本土装来的备件都用光了,新的还没有运来,因为没有备件我们一半的飞机都停飞了,所以你的飞机必须拆,好让其它飞机有备件可用。”

“不!”

“放心吧!只要新的备件一到,马上把你的宝贝修好!”

布尔最终并没有被拆,杨缜“帮了”布尔,借凭空中的混乱,杨缜所率领的编队被美国人当成韩国飞机,直到他们“光临”了,布尔所在机场为止,他们临走时,留下了数件“礼物”,用火焰将机场“装璜”了一下,包括布尔的座机在内的数十架战斗机再也不能飞了。

当天志愿军空军对“联合国军”的多处靠近38线的机场以及38线以北的地面部队发动了多次空袭,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经过激战之后,科舍尔下令,限制在清川江以北地区的飞行,轰炸机也不得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执行对地攻击任务。这说明美国人不得不承认,他们在空中遇到了真正的对手。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军多次出兵海外,可遇到的对手一个比一个弱,尤其是在空中力量方面,不仅数量少,性能差,而且绝大多数飞机都是战斗机,美军的地面部队除了受到己方飞机“误炸”之外,几乎没“品尝”过敌人的炸弹。而这次遇到的志愿军空军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超过它所遇到的任何一个对手,而且从一开始就不惜一切代价的硬拼,除争夺制空权外,还不断出击攻击机实施轰炸。面对志愿军空军的空袭,美国人才发现美军地面部队的野战防空能力太弱了,尤其是面对象强-5这样,依靠低空、超低空飞行实施突破的飞机。

敌机的空袭减少了,可志愿军部队的推进速度依然无法加快,因为朝鲜的交通系统建设水平比中国差远了,再说中国这次是出兵数十万,远远超过了道路的通过能力。不过各路大军正千方百计的加快行军速度,争先恐后的南下,准备与敌决一死战。

朴霖率领部队越过边境之后,一支由征用的公共汽车组成的车队就运载则全营南下,增援平壤,真可谓“救兵如救火!”

朴霖发现蒋振学将高洁派来的确有好处,通过高洁与俞登的师生关系,他的营才得以成为第一批入朝的部队之一,这可是让其它部队“眼红”的任务,可惜这个任务是靠一个女人才得来的,不过这总比当后继部队强。

高洁则有另一番感受,作为一个女人,要在军队这个男人的世界中闯出一番事业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惜她自小就对战争产生了兴趣,到今天她已经适应了男军官们的那种“怀疑”的目光。“绝不能让老师失望!”她告诫自己,她是俞登的第一名,也是唯一的一名女学生,她所在的营之所以争取到首先入朝的机会,多半是因为俞登想给她一个表现的机会。这几天来朴霖没有给她安排什么工作,朴霖的指示为:“多走走,多看看,先熟悉一下环境,能干什么就干点什么。”经过几天的接触,她已经被这个营的人接受了,只是她教导员的身份还没有被接受,这可非不是一般的部队,实际上这是一支试验性的部队。中国陆军的数量经过多次裁减之后,数量依然过多,但陆军又必须保持一定的战斗力,毕竟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而且国土面积大,边境线长。组建这个营的目的,是对建立新式预备部队的一种尝试,既是一块试验田,那就有许多不同之处。

这支部队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有一个外号,外号可谓“五花八门”,至于这些外号是谁起的,就无从查找了,可人们还是很乐意使用的,即将有人不喜欢自己的外号。2连1排排长萧风,这个原特种部队狙击手,因为不爱笑,总给人一种“冷”的感觉,所以他的外号是“冷血”。炊事班班长叫“甘蔗林”,某城大饭店的大厨,最初的外号叫“甘蔗”,可他不喜欢,因为他姓林,所以他的外号就被改为“甘蔗林”。侦察排排长韩柏的外号是“屋顶上的骑兵”,这是他自己取的,因为他当年为了追求情人而爬上屋顶,又自认英俊有骑士风度,所以取此外号,可惜他的情人最后放弃了他。高洁虽然刚到没几天,可外号也有了,只是这个外号她不喜欢,因为叫“麻雀”,这与她美丽的外表不相配的。当然也有没有外号,如迫击炮指挥员司马将邪,因为他以“强有力的手段”制止了给他加外号的行动。还有一个就是3连2排2班长项少龙,因为他的名子本身就与黄易的小说中的人物同名,没有再起外号的必要。最让高洁感兴趣的是,营长朴霖与吴涛的外号,可大家都不想告诉她,只告诉她,他们都有外号,而且很特别。她只打听出吴涛与朴霖的外号都只有一个字,至于是什么大家说什么也不说,这不仅让她感到很“神秘”,最后“甘蔗林”承受不起她的追问,说出了实话,原来吴涛的外号是“鬼”,朴霖的外号是“贼”,这个结果是她如何也想不出来的,怪不得谁也不想说出来。

更’多‘小’说,‘尽’在‘星’月‘书’吧‘!《梦中的台海之战》第31章由星月书吧整理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