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周淳率部迎面与第70师相遇,第70师驻守的阵地是阻挡他们与空降部队会合的最后一道阻碍,这时他们也真正遇到了“硬骨头”。开战以来,第70师就在这一地区担任警戒任务,没有投入任何战斗,因此该师基本没有什么损失,而且还修筑了不少工事。

“混蛋!”当第3次进攻被击退之后,周淳口出大骂起来,气急败坏的下令道:“给我轰!将敌人的阵地炸平!”于是部队暂停了攻势,转而以强大的火力实施压制。很快空军的十几架强-5攻击机应声而至,炸弹随之呼啸而下,这些炸弹并非普通的航弹,而是依据第二次朝鲜战争的经验改进而成的最新式油气炸弹,对人员的杀伤力非常强。

别看第70师击退了解放军的三次进攻,但是该师的损失也不小,猛烈的轰炸又令台军损失惨重,更令许多新兵几乎精神失常,好在有许多参加过金门之战的老兵压阵,否则这支部队很可能会崩溃。

相比之下,空袭成造成的人员伤亡,远远不及其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此时杨浦非常悲观,自从回到台湾之后,他就变得意志消沉,原以为战争是证明男子汉价值的最好方式,可是金门的经验历让他开始“厌战”与“反战”。被俘期间,他亲临大陆各地观光,深刻的了解了大陆,对于中国大陆的实力深有体会,他相信台独绝无成功之可能,台独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只要再坚持一会,大批增援部队就要赶到,从高雄赶来的数个师已经距此不远了,杨浦也明知这一点,可是他无意再坚持下去了,不顾上级的命令,私自下令撤退了,他不想再打下去了,也不想让他的部下再作无谓的牺牲了。

第70师的善自撤退,令周淳率部完成了与空降部队顺利会合的任务,从而确保了对台南机场及其附边地区的占领。与此同时,高洁所率的伞兵团也突破台军包围与登陆部队会合,至此机降的两支部队分别与登陆会合,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结束。

第70师师长杨浦善自下令撤退看上仅仅是他个人失去信心的表现,然而实际并非如此,否则杨浦的这一命令根本不会得到执行,甚至无一人反对,事实上杨浦的部下比他更没有信心,更不愿意打下去,实际上这反应出整个台湾军队所面临的一个问题,他们在精神上已经战败了!

停战期间台湾三军得到的大量补充,为此不顾台湾经济的承受能力,强征数十万人入伍,使军队总员额超过了战前,可惜质量下降了。扩军除需要补充大量人员之外,还需要大量装备,不仅仅是武器及其弹药的补充,还包括运输工具,通信设备、被服、给养等等。台湾仅限的物资储备根本不法适应扩军的需要,结果许多部队装备不足,远远达不到编制,因为台湾的综合实力根本不法与大陆相比。

其实装备方面的问题还算是小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操作这些武器的人,人员的素质可以培养,停战的几个月时间足以给台湾培养军事人才,问题是台湾军人的精神状态。

海峡两岸长期的隙离再加台湾当局的宣传使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认知趋于“畸形”,对于“统一”感到畏惧,但心“统一”使他们成为第二等公民,受到压迫,财富被剥夺,因此他们敌视大陆与“拒统”,然而“拒绝”并不表示他们“求独”。停战期间,台湾与大陆间的联系加强,做为停火协议的一部分,台湾方面不得不允许台湾民众更多的了解大陆,大陆人越来越多的出现于普通台湾人的面前,大陆出版物在台湾街头公开出售。

大陆方面有意无意的宣传工作,使台湾人对大陆的了解越来越多,从对大陆的“误解”与“惧怕”之中清醒过来,不再过分相信台湾当局的宣传,对于统一的态度从怀疑与否定,更多的向支援传变,极力推行“台独”的人越来越少,实际上“台独”为人们所抛弃,人们已经清楚的认识到“台独”不过是当局的一个借口。对于大陆渐生“好感”并不足以让台湾民众投统一的票,然而台湾当局台湾当局实行的独裁统治,当初人们选举有“台独”背心的陈水扁上台,为的就是解决台湾社会所面临的各种内部问题,如:贪污腐败,贿选等问题,可是现实彻底打破了人们的梦想,结果不仅引起人们的反抗,当还令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大陆的“怀抱”。台湾军人,尤其是士兵开始对“台独”提出质疑,被“为何而战”“为谁而战”之类的问题困惑,精神上陷入“空虚”,因为他们无法将当局的宣传与客观现实结合起来。7月间的那种“誓死如归”“与解放军决一死战”的精神风采早已一去不复返,整个台湾军队的士气已经降到低点,一支失去信心,充满了反战、厌战情绪的军队如此能有拼死的勇气?又如何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

从开战至今的战场形势为:12月4日,解放军突然发起攻击,重创台湾空军,当日下午3点,解放军机降澎湖列岛,并于次日迫使守军投降。12月5日下午,解放军以第50集团军第1步兵旅2营机降于台南机场,该旅3营机降于台南市东北,随后接应空降兵部队空降,形成了南北两支独立的集群,深深的切入台湾防御纵深,12月6日晨,解放军登陆部队于台南市的沿海地区成功登陆,当日即与空降部队会合,从而形成左右两个“铁钳子”,对台南市成钳形夹击之势。至当夜,登上台湾岛的解放军部队超过十万,包括空降与机降的3万人。

唯一能对整个局势产生巨大影响的美国人依然保持中立,一则,有关是否出兵的争吵还没有结束,二则,还没有准备好出兵,事情发展的太快了。

这些足以让吕秀莲发疯了,他们没有想到解放军会如此快的登陆,只有夏健还保持着冷静,他相信形势还有扭转的希望,台湾三军主力尚存,还可一战。相比之下,解放军虽成功登陆,但大部队还没有登陆,面临的困难依然很多。于是夏健决定在台南地区展开一场决战!一战定生死!

自6日中午开始,台湾空军几乎倾剿出机,一改开战以来力求保存实力的形象,台海上空的空战这才真正开始。台湾海军舰队也开始向高雄集结,显然就准备实施一次大规模的行动。夏健还料定解放军无力再发动一次大规模登陆,事实上也是如此,为实施台南登陆计划,俞登使用几乎全部登陆工具。因此夏健更是“大方”的将70万台湾陆军投入到台南地区,几乎是台湾陆军的全部精华,剩下的部队尽可列入乌合之从的行列。

夏健的决定唯可以“疯狂”来形容的,他将手中的全部赌本都投入到一场希望不大的“豪赌”之中,如果此次作战失利,后果不堪相象,不过唯有如此也有取胜的希望!然而唯有在解放军立足未稳之时,集中优势兵力将其击退,否则一旦站稳脚跟,“台湾共和国”的末日也就到了,在陆地之上,台湾军队根本不是解放军的对手。

登陆成功了应该是一个值得高兴的事,但俞登还是一付忧心忡忡的样子,他清楚登陆初期是最为关键的时候,如果对手想扭转局势,那么必会在这个时候集中力量发动一次反击,将登陆部队赶下大海。现在台湾方面的反应也如预料中的那样发动了反击,只不过比预料的规模更大,力量更强。台军的大举反击来势凶猛,令许多人感到不安,甚至胡思考亲自打电话来寻问情况。倾剿出动的台湾空军对解放军的制空权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虽然制空权并没有易手,但解放军战机的活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台湾海军的舰队还在集结之中,没有投入战斗,不过人们已经能够感觉到巨大的压力。对台湾交通系统的大规模攻击,并没有阻止台湾陆军将大批精锐部队投入战场展开反击。不过俞登非常自信的判断:“只要坚持72小时,那么胜利就是我们的!”“我们绝对能够坚持住!”

12月6日下午1点,安平港落入解放军之手,安平港为台湾最古老的港口之一,嗣后因港口淤塞,仅有渔船往来,好在用于运送部队的许多船只是渔船,因此安平港立即接待了大批渔船。攻占安平港并非重大的胜利,处于解放军两个“铁钳子”之间的台南市才是双方争夺的第一个“焦点”,台南市是台湾第四大城市,也是一座古城,双方正将大量兵力投入到这一地区的争夺战之中。台湾军队则在台南市早已构筑了工事,而且投入了大量的部队,准备与解放军进行一场巷战。

“我不想将一座美丽的城市化为一片废墟!”,俞登要求部队在攻市之时尽可能避免使用重武器,尽可能避免巷战,按俞登的要求,第1集团军放弃了强攻台南市的打算,一边攻占市区外围阵地,压缩守军的防御圈,另一边欲图对台南市实施包围。然而这并不容易,随着台军的大批增援部队的赶到了,进展越来越慢,最后不得不停下来,这时解放军左冀的第3师与右翼的第1师的先锋部队相离仅有一公里,然而再也无法前进了。

6日夜11点,台军对左翼的第3师发动第一次大规模夜袭,投入兵力为3个师,第234步兵师,第42装甲师、第73装甲师,台军中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可惜反击从一开始就不顺利,预定的总攻之时间前十分钟,大批炮弹的就“光顾”了可能集结进攻部队的地区,结果进攻部队损失不小。原来解放军将数艘改过改装的货船开到了岸边,这些改装过的货船于上甲板上安装了火箭炮,成为火力支援船,能为登陆部队提供支援强大的火力支援,有时一次就是上千发炮弹,火力是非常强大的。由于此时战场还是沿海地区,依然处于这些火力支援船的射程之内,得到确切情报之后,解放军成功的进行了一次反火力准备。

总攻还没有开始就受到猛烈的炮击损失不小,但进攻并没有因此取消,只不过将总攻推迟了10分钟。台军希望以强大的装甲部队实施突破,为此特集中了2个装甲师,不过进攻开始之后发现地形不利,这里是一大片水田地,非常不利于装甲车辆的通过,高速突破的计划根本无法实行。

解放军的反坦克火力也要比预计的强许多,得到有关情况之后,第3师的反坦克兵力得到了加强,然而这些并没有阻止进攻,台军的意图是凭借兵力优势,推行“人海战术”,不惜一切伤亡的强攻,一个梯队损失光了由下一个梯队接替,直到达成目的为止。如此强攻依然无法取得突破性的胜利,解放军的第3师可不是“省油的灯”,也算是王牌师之一。经过多次载军之后能够保留下来的部队,那支不曾拥有过光辉历史?尤其是象第1集团军这类主力集团军所属的部队。在关键时刻,第44师及时增援,这是第15空降军所属的部队,解放军的又一支精锐之师。

战至7日早晨,台军担任进攻的3个师虽损失惨重,但战线仅向前推进了一公里多一点,然而台军依然无放弃之意,必竟还有兵力上的优势,又投入了新的部队,第74师第一个冲上战场,只不过该师的实力已下到战前的一半。

第二个上阵的是第1特种旅或称“国际志愿者军”,也有人称之为“日本旅”,因为这支部队的人员都是日本人。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众多主张中反华最为基本的东西,而支持台湾独立是反华内容中最重要的部分。台海战争爆发之后,日本政府虽以和平为借口宣传中立,但积极美军的军事行动,并暗中为台湾提供了大量支援。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更是在日本某些民间组织的支援策划及日本政府的默许下,以旅客的身份来到台湾,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台湾军队,组成第1特种旅,欲为“台湾独立”贡献力量。这是一支不容小看的部队,人员都是狂热的军国主义者,打仗非常顽强,有一点“武士道”的味道,其中许多人来自日本自卫队,其水平足以代表当今日本军队。

第三个上阵的是第200师,也是解放军“最关心”的部队,这多半是由于俞登的原因。朝鲜战争之后有关直升机使用的问题得到各国陆军的重视,台湾也随应这一潮流,将2个空中骑办旅合编为空中骑兵师,番号为第200师。这自然引起了俞登的重视,于是第200师成为运气最差的一支部队,是开战第一天唯一受到重点打击的台湾陆军部队,除了巨大的装备损失之外,师长等多位高级军官也非死即伤,结果该师本应在登陆第一天就投入战斗,一直拖到这个时候才参战。

参战后,该师的运气依然不好,由于行动计划泄漏,解放军第50集团军攻击直升机旅正在等待他们,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直升机对直升机的大空战开始了。第200师还没来得及为地面部队提供一点支援,就被解放军直升机部队驱逐出场。这并非意外,因为停战期间,解放军的直升机部队得到了非常大的加强,首先,得益于朝鲜战争的经验,解决了许多问题,如:指挥。其次,装备也得到改善,直升机除了数量的增加外,性能也提高不少。

当台军对解放军左翼实施的突击行动不得不停止之时,解放军在右翼发起攻势了,经过一夜的忙碌之后,解放军第10装甲师进攻了!这是第一支投入战斗的解放军重装师,此前参战的部队都属于轻装部队,缺少重装备,尤其是重型装甲车辆,装备的2002式自行反坦克火炮和63A水陆两栖坦克因装甲太薄在战斗中损失较大。

相比之一下,第10装甲师的96式坦克虽不及99式好,不过比台军的坦克强了许多,它的125毫米炮可经轻易切开台军任何一种坦克的装甲,而台军的105毫米炮根本无法击穿它的装甲。

第10装甲师的投入令台军防线立即陷入困境,如果不是地形的影响了装甲部队的行动,以及台军第86装甲师及时赶到并拼命阻击,整个防线也就崩溃了,可惜情况并没有因此好到那里去。台军的反击行动没有将解放军赶下大海,解放军的力量也没有因此被削弱,相反大批后继部队和物资正源源不断的登上海滩。更令夏健头痛的问题是损失过大,而且损失几乎无法补充。西方国家是动口不动手,纷纷拒绝向台湾提供军火或者仅秘密提供少量援助,其中大部分物资还是空白支票,因为这些国家担心引起中国的强烈反应,其中包括美国,因为美国人还没有决定是否参战。

然而夏健他对形势还是很乐观的,他之所以如此乐观是因传来了许多令人兴奋的消息,台湾外交部的人告诉他:“美国人马上要出兵了!再坚持一会!”这让他坚信美国人一定会出兵,而且很快。参战部队又发回了天文数字般的“歼敌报告”,空军宣称击落了多少多少中国飞机,陆军宣称消灭多少多少中国人,一直表示不佳的海军也表示可立即夺取制海权,他虽明知其中含有大量水分,可是他没有想到所含的水分远远超出他的估计和承受能力,这让他乐观的认为解放军的损失更大。

这些促使夏健没有从惨败中引取教训,相反一再强令部队发动反击!他相信这个时候绝不能放弃攻势,必须坚持下去,胜利距他已经不远了!在他的督促下,台军依然不断投入新的部队,一次一次不顾任何损失的发起新的攻势,台军的精华就这样一点一点的不断被消耗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