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结束后,参加会议的人员大多马上返回原单位,投入到战前准备工作之中,洪察虽然也想早一点回去,5月份的军事对抗演习已经开始了,可是他还决定是在北京呆了几天,好不容易来一次北京,怎难想空手回去?于是几天之内,他往来于各部门之间,总参谋部、总装备部等等,不仅办了不少事情,也让许多人见了他就头痛,他找到那个部门要办点什么事情,那么就必须以特急的方式处理,他可不接受,“请等一下”、“我们研究一下”、“你明天再来”之类的答复,正如总装备部一名参谋所说:“他是一个打劫的!”除了“收集”到大量经费和装备,他还迫使总参谋长徐新跃“忍痛割爱”将多支中央直属部队调归沈阳军区。

洪察离京前的最后一件事是为俞登办理了调令,将他由国防大学调到沈阳军区参谋部,为的是让俞登能放心的在他那工作。200X年4月22日,陆军航空兵第一旅于吉林长春成立!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如此重要的日子,自然迎来民许多客人,总参、陆航局等单位的领导也没少来,洪察当然不能错过,他要亲自主持成立大会。在成立大会上,他发现了俞登。

俞登就职于国防大学,从事军事理论研究工作,按常规象他这样的研究人员最多能晋升到大校,不过他是一个例外,不久前晋升为少将,成为一名将军。他可算是中国新一代军人的代表人物。中国新一代军人认为,中国国情较之于以前已有极大改变,中国有足够的财力和技术,为军队大量装备先进的武器装备,没有必要再以人民战争来弥补装备的不足。相信要取得胜利就不能怕花钱,国之存亡是不能用钱来计算的。因此主张进攻至上,强调御敌于国门之外。

当时俞登打算参加完陆航旅的成立大会后要常驻于陆航旅,从事有关直升机实用理论的研究工作,可惜洪察的出现使他的计划成泡影!洪察知道他是一个人才,因此硬是将他拉去参加军事对抗演习,担任蓝军的总指挥。

让他想不到的是,在俞登的指挥下蓝军仅用1天时间即取得胜利,尤其是陆军航空兵第一旅所向无“敌”,令众人跌破眼镜。因此等他回来时,沈阳军区5月份的军事对抗演习已经结束了。对于俞登与陆航旅的表现令洪察非常高兴,仿佛发现一座金矿。

因此回来后,他急忙找到俞登,对于演习一事,他问道:“你是如何仅用1天时间就办到的?”

俞登回答道:“没什么特别的,只是大量使用直升机,而且集中使用。”

“还是你的那套直升机理论,那就谈一谈有关直升机的问题吧!”俞登属于新军事理论派之一――直升机派的领袖人物。直升机派认为直升机机动性强、速度快、不受地形限制的优点,完全可以成为与坦克同等重要的决定性装备,甚至可以发挥比坦克更重要的作用。

“那就再说一次,现代战争中,直升机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其使用规模越来越大,其势直逼陆战之王――坦克,直升机的军事价值早已为各军事强国所认识,陆军航空兵已成为又一新兴的兵种,地位也越来越高,这已是一般不可抗挡的潮流。虽然在这方面,我们的起步并不落后于人,但是中国陆军航空兵的发展一直缓慢,无论是装备,还是数量,担任的任务也多为辅助性的角色。虽然近年来,我军越来越重视陆航,投入有物力与财力越来越多,但是我军内部对直升机的价值存在着争论,阻力不小。

“但是你们的努力已取得了进展,陆航旅已经成立了。”

“是的,但这还不够。我们需要更多、更好的直升机,同时要完善直升机的使用理论。”

“你的直升机理论是什么样的?”

“这一理论有点类似于”闪电战“,利用直升机的优势:机动速度快,不受地形限制,这是坦克无法与之相比的,遗憾的是目前直升机分散配置的方法限制了这一优势的发挥。基本点是机动与速战速决,直升机应集中使用,投入进攻行动中,直升机群从战场上的空隙或者敌防御薄弱的地方快速切入敌纵深地区,直插敌人后方地区,消灭遇到的敌部队,如后勤、通讯等部队,破坏各种战争设施,并抢占重点。与此同时,装甲部队从正面对敌防线实施突破,快速切入敌纵深地区,接手直升机群攻占的地区或重点,从而发展与扩大胜利。”

“听起来,这一理论很吸引人,不知我们现在有条件实施它吗?”

“可以,但是非常有限。”

“为什么?”

“这是一个全新的理论,许多方面还不完善,需要时间加以完善。装备方面也存在问题,主要是直升机的数量太少,质量也不理想。同时部队的编制方面也不能满足要求。”

“那我们现在可以做什么?”

“组建一支机载步兵部队,直升机群切入敌纵深后,需要由步兵占领重点,并坚守到主力部队到达。目前我军还没有可担任这一任务的部队。”

“这样吧!我支持你进行有关直升机作战理论的试验,你来负责实施,如何?”

“可以!”

“好,我保证提供一切你需要的东西和条件,一周之内,兵力约一个营的机载步兵部队将提供给你,而你要马上开始有关的研究工作,还需要什么?”

“那太好了!”

会面之后,洪察果如他保证的那样,立即为俞登提供了一切可能的支援,让他全力投入有关的研究工作。

这一天晚上,颜琳来到酒吧,它仅是北京市众多小酒吧之中的一个,她不是想喝酒才来到这里,而是来找人,太阳尘埃酒吧的主人风玄,他是“铁血之盟”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受西方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民族主义思想于1980年代的陷入低潮,直到1990年代中后期才有所发展,中国民族主义者大量出现,尤其是1990年代后期以来,接连发生驻南使馆被炸、南海撞机等事件,促使民族主义思想进一步扩张,民族主义组织纷纷成立,规模也越来越大。“铁血之盟”组织是中国众多的民族主义组织中较为影响力的一个,该组织成立时间不长,最初仅有10几个会员,但是发展特别快,今天已经成为一个拥有数万会员的组织。

自从风玄成为太阳尘埃酒吧的主人后,太阳尘埃酒吧就成为中国民族主义者举行集会的场所,它的名气比以前大了许多,可是太阳尘埃酒吧的位置太不好找,颜琳费了很大劲才找到地方。

颜琳见到风玄后说道:“这个地方太不好找,我差一点没有找到。”

风玄回答道:“没办法,北京地价太贵,我没有钱找一个好点的地方,其实这个地方也不错。”

颜琳不解的问道:“据我所知,你的收入可不少,找不到好地方,也可以把这里好好装饰一下,可是你没有。”她知道风玄是一家网络技术公司的老板。

风玄解释道:“这只是我们的活动场所,现在的装饰足够需要的,我从没想过经营它,地点不好,吸引不到客人,再说需要钱的地方还很多。”

颜琳不相信,因为她看到这里正有许多客人,于是问道:“现在的客人也不少,怎么能说吸引不到客人?”

“什么?”风玄有点吃惊的说道:“你好好看一下,他们是客人吗?”

她的仔细观察后问道:“他们都是铁血之盟的成员吧?今天你们要开会?”

“是的,”风玄回答道:“来的都是我们的核心级成员,马上就要开战了,我们需要布置一下。”

这下子她有点不明白,于是问道:“开战?这是什么意思?”

风玄反问道:“不要对我说你什么也不知道,中国将攻打台湾已经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我们当然不能不有所准备。”

颜琳非常不解的问道:“你们如何知道的,这可是机密。”

风玄回答道:“中国政府可以让国内新闻媒体闭嘴,但是人们可以从海外新闻媒体那得到消息。再说网络世界的存在,已经让保守这样的机密成为不可能。网络可以收集到许多消息,虽然其中含有许多”水分“,但只要加以综合分析,还是可以了解到许多东西,甚至是机密的东西。正是由于这一点,情报机构早将网络视为情报的一大来源,无论是民间的,还是官方的情报机构正时刻注意着网络中的的每一条信息。

我们一直注意着网络中的信息,铁血之盟组织本来就是一个网络组织,可以说网络是铁血之盟组织生存的基础。我们发现从年初开始,中国的军工生产的增加、退伍军人的明显减少、已退伍的人又被招回部队、预备役部队训练的加强等等,每一项都不能不让人想到战争。

几天前,国家主席李思华于群众集会上的演讲,更让我们确信战争不可避免。“6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李思华参加了北京的大学生于天安门广场举行反*集会,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反*群众集会,面对参加集会的万名学生,他发表演说宣称:”为实现统一,中国将不惜生命和鲜血!“

颜琳说道:“是的,中央已下定决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风玄非常兴奋的道:“我们早盼着这一天!”中国人渴望实现统一,无论和平统一,还是武力统一,只要能实现统一就行。中国国内反对统一的声音已经消失,反对对台使用武力的声音已经太弱,主张动武的声音太强,尤其是中国的民族主义者,他们将武力视为实现统一的必由之路,铁血之盟组织更是将这一点写入组织章程之中。

颜琳说道:“这是最新资料,你们要加紧研究工作。”说着她将带来公文包交给风玄。

风玄一边小心的接过公文包,一边回答道:“请放心,我们马上召集人手,开始研究工作。”

颜琳继续说道:“我们已经奉命南下,不久可能需要征召你们的人。希望你们有所准备。”

“没有问题,人员名单在这,一共是81名,联系方法等都在上面。”风玄一边说道,一边取出一件名单交给颜琳。

这时颜琳发现旁边放着许多箱子,从箱子上的说明看是一些电子设备,只是不知是做什么用的,而且放在这里也有点不大合适,于是问道:“这些是什么?”

风玄非常得意的回答道:“我们的最新产品――特种网络通信系统,刚刚生产完毕,正等着买主来提货。”

“好象是硬件设备,你们能生产吗?”颜琳显然有点怀疑这一点,她知道风玄等人是研究软件的,没听说他们能制造什么硬件。

“当然不是,”风玄解释道:“是利用现成的硬件改装或拼装的,再加上我们自已设计的软件系统。这可是国内独家产品,性能绝不比国外的同类产品差。”

“如果是国内独家产品,那么你们一定可以赚大钱。”

“相反,这是赔本的产品,售价仅10万,可是我们用于原材料的采购费就用去20万,如算上其它费用,至少要40万。”

“那你们还生产它?”

“同类产品无法进口,而买主又需要。”

“那你们应提高售价,那有赔本出售的道理?”

“买主没钱,只能赔本出售。”

“买主强行压价,你们又找不到第二个买主,不得不赔本出售?”

“不,签合同的时候就知道这个结果,是我们自愿的。”

“这下我可真糊涂了!”颜琳确实是不能不糊涂,明知道赔本,还要签合同。

看着她困惑的样子,风玄解释道:“你怎么不问一问买主上谁?这些设备的用途?我告诉你吧,买主是项佳,辽宁省军区预备役师师长;这些特种网络通信系统实际上是军用指挥通信系统,这是中国的数字化军用装备。

我们与项佳的关系并非买主与卖主的关系,双方的合作是基于共同的目标,不是为一己私利,而是为维护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颜琳离开不久,项佳就带来人提货来,其实她本可以留下来见一见项佳,可是她还是提前离开,她不想显露自已的身份。

风玄将项佳带到摆放货物的地方,介绍道:“我们已按要求完成任务,这是最后一批设备,清点一下吧!”

项佳看摆放在面前的货物时,不禁高高的笑起来,那正是他所需要的东西,他问道:“我想这些批东西应不只值40万人民币吧?你们后悔吗?”

“一点也不后悔,”风玄回答道,“能为中国国防事业做出点贡献,我们感到很高兴。”

“谢谢!”项佳说,“我保证你们的贡献不会被浪费!”

“不用谢,这次虽然赔本,但下次一定赚回来,我们非常看好这套系统的前景,军方今后一定会大批订购,那时我们不会再客气的。”

项佳清点完货物后,没有多停留一会,他急着返回部队。

项佳本来前途不错,军校毕业时就被视为将才,可惜为人正直,受到某些人的排斥。去年进行预备役部队改革试验时,经某些人的“努力”将他由正规军部队转到辽宁省军区预备役师任师长。这对他的打击太大,可是他没有失去信心,相反一心投入到工作。为改善部队的装备情况,他除向上级申请之外,还自已动手,此次向风玄订购设备就是其中之一。

加上此次项佳带回的设备,师属独立步兵营已经拥有一个完整的营级作战指挥系统。订购的设备全部交付,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应用这些东西。对于这个问题他从没有担心过,因为这些设备将交给他最信任的部队使用,那就是辽宁省军区预备役师师属独立步兵营,该营绝不会让他失望。

提起这个独立营,许多人就头痛,除了师长项佳之外,没人能管得了的营。该营营长叫:狄青龙,今年42岁,一名普通的公务员,当过3年兵,没上过一天军校,但他自学成材,成为一名军事专家,并著有多篇军事战略论文,因此被特授预备役少校军衔。凡他解决不了问题,项佳总会及时出面解决,最近又发现,他与军区司令员洪察称兄道弟,这下子可好,以前被项佳找去“谈话”已经够了,现在又多一个洪察,再也没人想干涉这个该营的事。

狄青龙的手下更是人才云集,没有一个平常之辈,全是狄青龙费尽心思,花了好大劲才一个一个召集来的。当年这些人在部队中都是最优秀的,军事技术比武的冠军、训练尖子、技术能手。这些人退伍之后,做了工人,当了老板,成了百万富翁,可谓各行各业的都有,但当兵打仗的本事没丢。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一连连长薛一卒,今年26岁,某公司的职员,没有穿过一天军装,仅发表过几篇军事论文,被人们视为一个“军事奇才”,经项佳的推荐他被特授预备役中尉军衔。别看只是一个连长,可在该营算是第二号人物,因为上级没有任命该营的副营长和指导员,因为谁也不想到这个营来,他们也没要求派一个来。

由于受到上面的“特别关照”,该营的武器装备是所有预备役步兵营中最好,甚至让正规军的人看了“眼红”。除上级配发的装备外,该营官兵也自己花钱装备自已,除望远镜之类的“小物品”外,他们最大的投入要属项佳刚刚运回的所谓的“特种网络通信系统”。

没有想到,辽宁省军区预备役师自筹资金采购数字化装备的消息被某些人知道后,被人一番加工后,成了贪污部队训练经费。最初这个消息把洪察吓一跳,可是仔细一想又发现不对,他太了解项佳了,不大相信项佳是一个贪财之人,不过他还是决定来一次突击检查。

突击检查的结果是根本不存在贪污的问题,采购经费除部分是该师平时节省下来的活动经费外,大部分是私人捐款,包括项佳的。

洪察一边看着那套数字化装备,一边以怀疑的语气问道:“这就是你们自已花钱卖来的东西?”得到肯定回答后又问:“为此花费10万?”再次得到肯定回答后,他说道:“我不知道这些东西是否值10万,因此你们要以实际行动回答这个问题。项佳,你的表现令我非常满意,现在晋升你为少将,预备役第*集团军军长的位子也是你的,准备上任去吧!”这下可好,本想告倒项佳,反让项佳升少将当军长,对提升他的报告,中央不加犹豫的批了。洪察提升项佳的理由很简单,“仅凭他肯花自已的钱为部队采购装备,而不愿向别人提及此事,不计回报,不图名利,他完全有资格当军长!”

6月6日,台湾当局举行了赵京的总统就职典礼,论规模此次活动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次,不同的是,台湾政界中反对*的人士多没有来,*领袖人物则基本上都到场,几乎让典礼活动成了*分子的一次盛会。

此次出席典礼的外宾人数也是最多的一次,包括数名以反华出名的美国国会议员。由于*势力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是“一家人”,此次活动自然少不了日本人,日本军国主义的领袖人物来了不少。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的所谓“邦交国”的国家领导人也来了,不过听说他们是被台湾当局重金“请”来的。

迫于外部的压力,赵京不敢宣布台湾独立,不是怕中国大陆的武力威胁生效,而是美国方面的压力太大,察觉中国有动武迹象后,美国人为避免开战极力阻止台湾宣布独立。不过赵京还是在演说中公开宣称:“台湾的命运应由台湾人民自已决定!”表示要就统一与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决。

虽然没能宣布台湾独立,但是赵京的心情依然很高兴,谋求台湾独立不是他的最终目标,那不过是一种手段,谋求权利的方式,对他来说权利代表着财富、代表着一切。对于搞*活动,他从来没有后悔过,因为这不违背他的信条:“谋求权利的最大化才是人生的最终目标!”他梦想着成为一个国王,然而时代不同,国王已不存在,不过还有总统,当个总统也不错,生为台湾人,那就当台湾总统吧!虽然台湾小一点,可是小国之总统与大国总统在本质没有上区别,终究都是总统。如果台湾与大陆统一,他能当中国总统,他一定不会反对统一,可惜那是不可能的!

他相信正是搞*才令他有今天的地位,独立对于台湾人来说一个挥之不去的梦,原因除了多年的两岸分裂局面使海峡两岸的人们之间缺少了解之外,还应该感谢蒋介石,从蒋介石统治台湾开始,*教育一直是重中之重,经过几十年的“洗脑”,台湾人毫不怀疑的相信,社会主义就是法西斯主义,共产党就是法西斯分子。这种宣传并没有因蒋家王朝统治的结束而结束,相反变本加厉,大陆完全被“妖魔化”,使台湾人主观的相信统一将使他们的生活陷入“黑暗”,财富被掠夺,相信“*有理”。很自然的台湾人对统一失去热情,为*思想的大发展提供了沃土。

至于*是否会引起战争?他并不如许多台湾人那样乐观的相信大陆不会动武,台湾军队不可战胜,解放军一击必败。他早已确信战争不可避免,但他对形势充满信心,原因有三,一是;他拥有一支可以信赖的军队。通过提拔那此昔日因支持*而倍受排斥的军官们,他已经掌握了台湾军队。长期的“台湾独立”思想影响下的台湾军人已经拥有了为独立而战的决心。

二是;美国人不会座视不管,一定会出兵支援台湾。有美国人在背后撑着,那怕什么?美国人不是正以实际行动表示对台湾的支援吗?台湾总统选举的时候,派遣航空母舰编队表示声援;美国国会提出议案支持台湾;美国官员公开发表支持台湾的言论,宣称:“如果中国对台动武,美国会立即以武力保卫台湾。”

三是;台湾也拥有“镇山之宝”。经过多年的秘密研究之后,台湾终于掌握了核武器的制造技术,可用于实战的核武器已经出厂。那个国家不怕核武器?

6月12日晚,刚刚从台南视察回到台北的赵京正准备休息,这时秘书进来报告,台军参谋总长欧阳涛正在门外求见。“立即让他进来!”欧阳涛深晚突然来访,必是有重要的事情相商,那有不见之理?

当年欧阳涛不过是台湾军队中的一个小参谋,当年因支援*差点被开除军队,*上台之后,才受重用。今天能够出任台军参谋总长一职,完全是赵京一手提拔的,因此欧阳涛视赵京为“恩人”,也成为赵京最信赖的亲信。

欧阳涛一见面就说:“情况不妙!中国人准备对我们开战!”

赵京很镇定的问道:“可是最近中国的反应一直很低调。”赵京的脸上无一点紧张或感到意外的样子,相反很平静,战争早在预料之中。

“那不过是表面的东西,据可靠情报,中国人已经决定开战!我们的情报系统已成功打入中国政府和军队高层。只要出大价钱就会有人愿出卖他所掌握的机密;还应该感谢中国的腐败官员们,只要抓住他们的把柄,他们就会老老实实的为我们工作,而中国最不缺乏的东西就是腐败分子。”

“如此说来,我们已经没有退路,有对策吗?”

欧阳涛一边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交给赵京,一边说:“这是作战计划,希望你能够批准这一计划,以便立即着手准备实施。”按台湾法律,总统为台湾军队的最高统帅,也就是说任何作战计划在实施之前都需经赵京的批准。

赵京一边看着计划,一边问道:“我不是军人,不明白军事上的东西,还是你来负责一下吧!”其实不是他看不懂,而是他不想浪费时间,他不过是名义上的军队最高统帅,军事方面的实际运作由参谋总长具体负责,他只需批准或不批准作战计划。

欧阳涛回答道:“敌我实力对比于我方不利,因此等着对手来进攻,还不如主动进攻。基于‘境外决战’的基本原则,我们制定这个计划,以求‘先发制人’,制造第二个”珍珠港事件“。要点是对中国空军实施突然袭击,以一举摧毁中国空军主力,夺取制空权。

只要掌握制空权,那么就可以轻松挫败中国军队的任何进犯行动,一旦军事行动,中国领导人必陷入内忧后患的不利境地,不得不与我们的谈判。战场上的失利及美国的压力将最终迫使中国屈服,承认台湾的独立地位,独立建国之大业可成!“

“确有吸引力!有把握吗?”

欧阳涛以非常坚定的语气回答道:“有!这个计划已制定多年,并多次修订,可以说非常完美。而且我军上下士气高涨,渴望与中国军队决一死战。虽然风险很大,但这几乎是唯一的希望,除此之外,我们不知道如何才能打败中国。任何想不冒点任何风险是不可能的,风险越大,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赵京以确定的语气说道:“任何事情都有风险,我之所以能有今天,就是因为我敢于冒险,再大的风险也要冒,我们已无退路。我批准这个计划,记住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不会让您失望的!”

“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实行此计划?”

“从各方面取得的情报分析,中国军队最早在7月未才会完全战备,因此我计划于7月中旬发动。”

“有什么困难吗?”

“有,此计划成功的关键在于行动的突然性,因此必须严格保密。绝不能让被美国人知道,一旦被发现,美国人一定会阻止这个计划。”

赵京问道:“我们无力抗拒美国人的压力,可是不让美国人知道不好吧?”

“‘把生米变成熟饭’,美国人对我们也无可奈何。”

“看来只有等行动开始后再通知美国人,还有什么要求?”

“由于是突然袭击,此前就不能通知台湾商人们转移在中国地区的财产,这将引起很大的损失,这很麻烦。”

“没有关系,损失中不可避免的。有时候做出某些牺牲是必要的。”

“我还有一个请求,您能给这个计划取一个代号吗?”

“就叫‘冰川’吧!”

就这样一个大胆,甚至有点疯狂的计划被确定下来。

离开总统府后,欧阳涛不顾已是深夜,跑到周韬家,将已经上chuang休息的周韬叫起来,周韬是台湾空军的一名中校参谋,与他是一对死党,‘冰川’计划最初就是由他提出的。

当周韬得知他的计划被批准时,一下子精神起来,刚才的困意消失的无影无踪,“别高兴了,我可在赵京那打了保票,说你的计划完美无缺,今后你什么也别干了,抓紧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原来这个计划是周韬几年前突发奇想出来的东西,后来经过整理后形破的计划。

“放心吧!”周韬非常自信的回答道:“我与几个同事已经开始详细计划的制定,十天之内,保证将全部计划方案放在你的办公桌上。”

欧阳涛有点疑虑的问道:“你与别人合作?”

“是的,不过放心,全是我的同事,绝对可靠,出了问题我负责。”

“我相信你!你有什么要求吗?”

周韬非常认真的回答道:“海军和陆军最好不参加最初的行动,甚至之前不进行明显的战备,最初的行动将由空军负责。”

“是不是空军别想独占这份功劳?空军、陆军、海军的关系一向不和,明争暗斗的事可没少发生。”

“这不过是为了迷惑敌人,你想一想中国人能不注意我们的一举一动吗?仅空军有点异常,可能还引起不了什么注意,一旦陆军与海军也出现异常活动,能不引起怀疑吗?”

“有理,不过你要小心被陆军与海军的那些家伙吃了。”

听闻此言,周韬笑着说道:“他们吃了我也没用,我只是一个制定计划的人,确定这个计划的人是你,要吃也要先听你。为了安抚他们一下,可以让海军把潜舰派出去。”

一听此言,欧阳涛脸上立即露出笑容:“看来你我的想法相同,把潜舰派出去,寻机破坏中国的海上交通线。虽然只有2艘潜艇,但是只要击沉几艘船,就足以引起恐慌,影响中国的海运,那么就可以打击中国经济。一旦经济出现问题,我看中国靠什么打仗。”

周韬兴奋的回答道:“好主意,海军的人不会想吃我了,看来陆军的人只有当观众的份了。”

“不,”欧阳涛更正道:“陆军不会轻松的,陆军要负责金门等岛屿的防守,尤其是金岛与马祖,那是我们的第一道防线,绝不能有失。”

周韬也有点疑虑的说道:“金岛与马祖距离大陆太近,很可能被中国人封锁;可是现在又不能给他们增派援军。”

欧阳涛又接着说道:“不能给他们派一个优秀的长官吗?”

周韬问道:“派谁?”

“沈光明,陆军中的一颗新星,”

欧阳涛说道:“听说这个人很受赵京的赏识,才华也不错,最近在兵棋对抗表现不错。”

“我相信他是一个不会让人失望的人。”欧阳涛说完停了一会后,又问周韬问道:“你还有什么要求?”

“能否派潜伏于中国的特工人员实施破坏活动,以配合空军的行动?中国军队大量使用有线通信线路,保密性很强,不过听说很容易破坏。”

“没有问题,具体的事项最好找情报部门研究一下。”

“此外,我军资讯战部队也能否投入?听说我军的资讯战水平很高,最好能让中国军队网络系统陷入瘫痪。”

“行,让中国人见识一下什么是资讯战。”

第二天,周韬先称病请假没有上班,然后收拾东西离开家,从此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不久他的几个同事也先后失踪,出勤记录中的记录是他们是外出度假,实际他们被送到一个机密的地点,开始制定完整的“冰川”计划。

数天之后,以周韬为首的计划小组,将正式计划提交欧阳涛,该计划依据重点打击中国空军的原则,确定集中力量攻击解放军的各军用机场,仅对威胁较大的几处防空导弹阵地实施攻击。最后确定的目标为:6个防空导弹阵地、19个机场。

不久台湾海军仅有的两艘作战潜艇“海虎”号和“海龙”号潜艇分别秘密出航,它们将在开战之前,到达预定待机海域,其中“海龙”号去上海方向,“海虎”号去香港方向。上述两地都是大陆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有大量船只进出,实施攻击的机会多,而且攻击成功后的影响也大。不过这个时候包括艇长在内的全体艇员根本不知此次出航的任务是什么。

“冰川”计划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