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上当了”杨国雄在心中大叫,“风玄真可恨!竟不明说那几个人是被那的警方拘留的,”他后悔为什么不问明情况再做决定。事实上还有许多他没有想到的,他没有细想此事就答应下来,令人协助处理,可是负责处理此事的军官就是一名铁血之盟组织的成员,他利用杨国雄没有交代清楚的漏洞,将协助改为命令,直接联系驻港部队出面直接办理,而不是按常规经中央政府驻港机构办理。驻港部队司令员接到攻台指挥部传来的“命令”后立即将此事当成了头等大事来办,杨国雄是他的老上级,他正想凭借这个关系调他到前线去参战,正愁没有机会表现一下。

这时李思华又说道:“我估计你是上当了,你一点也不了解情况,否则你根本不会这样。”

“是的,有人找我帮助,我就答应了,可是我没问具体的情况。”

“那我来告诉你整个事件的经过,其实我也是刚刚知道,被保释的那几个人是铁血之盟组织的核心级成员,曾合著《中国的明天》一书,号称四大麻烦人物。”

这下杨国雄可感觉到事情的麻烦了,提起网络步兵营来,几乎没几个人知道,可提起铁血之盟组织,包括他在内的许多人都知道,铁血之盟组织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最有名的民族主义组织。《中国的明天》一书更有名,被西方新闻界视为“狂热的民族主义者”,《中国的明天》的内容视为中国民族主义者的“狂言”。

李思华继续说道:“他们是因为打架被香港警察拘留的,他们4个人对对方的7个人打成了平手,可谓身手不错。其实打架不是什么大事,还成不了新闻,可是与他们打架的是一群台独分子,这样小事也成了大事。他们不承认自已错了,还认为这是爱国之举。如果是以前,这没什么,可现在是战争时期,谁也不会认为他们错了。麻烦的是,处理此事的香港警员没有意认到这个问题,将他们拘留了,结果真正的麻烦开始了。”

“现在他们几个已经出来了,事情可以过去了。”

“没那么简单,他们被捕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应,等香港方面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放人时,已经晚了,而且被拘留的这几个人是麻烦人物,不是小麻烦,是大麻烦,他们竟然拒绝出去,说要等到事情处理明白了再出去,直到驻港部队的人去了他们才离开警察局,可是事态已经扩大。”柴狼、王西民、西瓜、夏子寒自称为思想理论工作者,“以理服人”的人物,这个时候更要说“理”了,他们不怕事情闹大,相反越大越好。

这下子,杨国雄头上有点冒冷汉了,他可感到事态的严重性,“事情竟然会是这样!如何是好?”

“你没有想到的事情还多着那!前些日子有人提出要修改香港和澳门特区基本法,现在他们有了一个很好的借口,麻烦的事情在后面那!”

是的,这仅仅是麻烦的开始!

柴狼、王西民、西瓜、夏子寒是应铁血之盟组织香港地区分部的邀请,去参加香港地区分部的成立大会,他们达到香港的时间是7月12日,正赶上台海战争爆发,当天晚上,为庆祝台海战争的开始,他们几个到香港的一个酒店喝酒庆贺。结果意外的发现在同一个酒店,有人正在庆祝“台湾独立”,于是引发双方的争执,接着就发展为暴力冲突。餐厅成了战场,酒瓶子成了手榴弹,酒杯四处飞舞,酒店保安人员根本无法控制局势,等香港的警察赶到现场时,餐厅内已经是废墟一片,参战人员是个个带伤,不过都是轻伤,简单的处理一下就可以。最后交战双方的人员被“请”进了警察局,他们因对警方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被警方拘留,而与他们打架的人则在作了简单的录了口供之后,取保候审了。因为他们不仅有钱,还有势力,在香港的许多朋友为他们出面说情。

此事件发生后,互联网上就出现了有关的消息,引起巨大的反应,铁血之盟组织在网上发表声明,宣称支持其成员的行动,因为这是爱国的行动,要求香港警方立即放人,这一态度得到了大陆网民的全力支持。可惜处理此事的香港警员根本就不知道此事在大陆的反应,没有立即放人。

麻烦就此开始,不放人,铁血之盟组织可不答应,更何况他们认为这是爱国之举,因此调动一切力量加以救援,这才有了风玄寻求杨国雄帮助一事。也就在风玄忙于活动之时,香港警方已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决定放人,可是警察局里的那几位竟然拒绝出去,简直是没事找事,对于打架一事,这几个人是“理直气壮”,对于被拘留一事,他们更是“不服”,宣称:“此事还没完!我们要让香港警方永远记住此事!”虽然最后他们在驻港部队人员的劝说下,走出了警察局,可问题刚刚开始。一场声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运动开始了。

香港特别行政区首长李士屿从此犯上愁,一个小小打架事情已经成了大事,先是有人打电话表示不满,要求放人,可是放人之后,抗议之声更是一声高过一声,形势一点好转的迹象也没有。台湾人已被视为台独分子,打架事件又使香港人被视为台独支持者,这严重影响了香港的形象,迫使李士屿公开发表声明对打架事件进行解释,希望消除不良影响。

当李士屿想尽一切办法平息此事之时,正有人决定将此事闹大,绝不是动口,发表一下抗议,而是采取实际行动,修改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这并非不可能,对于“一国两制”持反对意见的人不是没有,以前就有人提出修改特区基本法的问题,可惜这个提意当时没能通过,现在机会来了,当然不能放过。

铁血之盟组织也积极推动修改基本法一事,14日该组织举行一个网上会议,所有能参加会议的人都按时上网,来到专用聊天室开会。其实许多人早已在聊天室内等候多时了,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讨论有关柴狼、王西民、西瓜、夏子寒等4人被香港警方拘留的问题,事情发生的当天他们就已经正式表态了,这次则是进一步讨论有关问题,原来事情越闹越大。

首先是由情报组的人介绍情况,该组织的情报组是一个专门负责收集信息和资料的部门。有关这次事件的各种资料已经被他们收集的差不多了,经过整理之后,情报组组长魏少东报告道:“此事件绝不简单。”听起来好象说与没说都一样,不过此话是由魏少东,一个平时少言寡语,怕热,喜静之人说出的,那就绝不是简单。果然,接下来的汇报内容让所以与会的人怒气冲天,“经过仔细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这绝不是几个台湾分子的集会,对方的7个人中,有5个人是台湾建国党党员,其中有1人是台湾建国党在香港地区设立的支部负责人,另外4人则是建国党党内的积极分子。”

这时有人问道:“除了这5个人之外的2个都是什么人?”。

魏少东回答道:“1个美国人,据悉他是美国反华组织成员之一;另一个是香港人,而是不是普通的香港人!这也是问题所在。”这样的回答,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力。

“这个香港人据悉是一名警察,有关他的姓名、以及所担任的职务目前还在核实中,但现在可以确信的是他是一名警官。”

“香港人参与台独分子的集会,还是一名警察,职务还不低,这说明了什么?香港人支持台独吗?”这是铁血之盟组织宣传组负责人“小雨”的话,“小雨”真名是孙国权,一个能言善辩,也是谁也管不了,喜欢独断专行的主。

“某些香港人的确存在支持台独的言论,当然那只是极少数人,绝大多数香港人还是支持统一的。”魏少东听了“小雨”的话之后,立即解释道,因为他感到要出事,在他的记忆中“小雨”从不轻易发言,不喜欢说没用的话,尤其是一开口就提出问号的时候,一定会有事,而且不是小事。

的确,在接下来的会议中,“小雨”控制住了会议。

“只是极少数人吗?那是与几百万香港居民相较的结果,实际上为数不少,绝不是一个二个的问题。”这可以是“小雨”的正式发言的开始,也是基本论点。

“成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就是考虑到了香港的特殊性,实行“一国二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都是基于此,香港的确是特殊的,但这这不意味着香港的特殊化,可独立于中国的法律之外。

然而某些香港人的所作所为是不能接受的。有香港人公开宣扬“台湾独立万岁!”,还有打着“反共”的旗号,进行“反华”的活动。某些香港记者以采访为名,收集国家机密,其中有些人根本就是台湾的间谍人员。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行为也不可理解的。内地正在大力打击“***”之时,“***”还可以在香港地区长期合法的存在和活动。特区行政长官出访美国时,美国人是以国家元首的标准来接待,这不是把香港当成一个国家来看待是什么?特区行政长官是否有资格接受国家元首一级的接待还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可是他并没有表示过拒绝。……

香港是中国的一个部分,不能独立于中国的法律之外。可事实上,香港人与内地人之间存在着权利和义务上的不平等。已经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修改香港特别基本法的议案,我们应支援这一议案,并为这一议案提供支持。”

也许这些话本身不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可惜这些话是在由铁血之盟组织全体高层领导人员参加的会议上由善于煽动的孙国权说出,因此这些话产生出的效果是铁血之盟组织非常自然地通过有关声讨香港特区政府、支持修改香港特别基本法的决议。

以某些标准来衡量,铁血之盟组织只是一个“小”组织,甚至有人不知道它的存在,这样一个组织按理说,应不能产生出什么影响力;然而它是中国最大的民族主义组织,一向被认为是一个激进派,属于强硬的“鹰派”;而且现在又是战争时期--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和平时期的某些论点与理论并不适合于这一时期。人们不得不改变对它的看法,铁血之盟组织仿佛在一晚之间变得强大起来,影响力无限扩张,无人再敢小看它。

13日这一天,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都为前线传来的消息高兴着。与昨天相比,人们的心态更加稳定了,对战争已经不再感到惊慌了,对于解放军更加有信心。早晨人们起床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机收看早间新闻节目,人们急切的想了解前方的战况,尤其那些远在大后方的人们。炮击金门的消息让人们感到了鼓舞,接下来有关发生大规模空战的报道则使人们兴奋起来了。战争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新闻媒介自然也大力关注,因此早间新闻节目的播出时间被无限制的沿长,以至于许多人没有时间看完,上班的时间已到。

战争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开始,让人们事前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但人们都知道应返回工作单位去,为战争出力。实际上,战争爆发的当天,许多人就放弃休假,急忙返回工作单位了。“一切为战争服务”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号。军需部门下发的战时紧急订单已发出,不仅军工企业全力投入战时生产,许多民用企业也开始转产军品。

对于那些身在战区的人来说,这一天还许多事情可做。清晨飞机的轰鸣声将还在睡梦中的人惊起,于是人们纷纷起床,举目观战。接着就是抢救跳伞的飞行员,还有抓俘虏,许多跳伞的台湾飞行员一落地就受到人们的“欢迎”。对于远离战场的人们来说,除了返回工作单位上班,就是参加为战争捐款的运动。

战争爆发后,有关为战争捐款的活动也随之展开,许多人准备捐款,以实际行动支援统一大业,然而让人们失望的是,政府并没有准备好接受大量捐款,因此为战争捐款运动最初的组织工作并不顺利,不过这不影响人们的热情。除了为战争捐款之外,人们还可以通过购买特别紧急国债的方式支援战争。中国人民银行已宣布2000亿元人民币的特别紧急国债,目的是解决战时的军事行动开支,由于有以前的国债发行系统的支持,发行起来较为顺利,仅数天时间,即超额完成任务。

政府工作人员已经从开战之初的慌乱之中解脱出来,工作秩序已恢复正常,各项工作开始步入正轨。公安机关开始对台湾人实施甄别。当身在大陆的台湾人怀着不安的心情,按要求来到公安机关时,才发现所谓的对在大陆的台湾人实施甄别,实际上只不过到当地的公安局报个告,填写个表格;只有被怀疑为间谍的人,事情要多一点,但一般也只是被告知:‘请随时与我们保持联系,以配合我们的调查工作!’然后被告知几点注意事项,接着就可以离开。所谓对台湾人在大陆的财产实行“国家监督”,只不过是要求台湾人将其在经营活动的情况报告一下吧了,根本不存在“没收”的问题。只有有关审判支持台独的人员和公司的事,由于还没有开始进行,还不得而知。

中国大陆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战争的影响,只不过诸多影响之中,恶性影响少。中国经济在2002年出现明显的好转。国有企业经过几年的调整之后,渡过了最困难的阶段,私营企业的发展依然强劲,进出口贸易额不断增长。就业机会的增多,使失业问题不再严峻,从总体上说经济形势已摆脱困境,走上良性发展之路。战争的爆发,给这一切带来了阴影。

战前,中国已对战争对经济的影响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经计算得知,中西方间的“经济制裁”将使中国约3000万人的就业受到影响,其中1000万人失业。而生产替代进口品的工作,约为80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投入军需生产的人员将增加约600万人,同期军队将扩充至550万,加上执勤的民兵、武警部队等人员,中国的武装力量将增加至1000万,约比战前增加600万人。合计,失业人数与新增的就业机会相等,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失业。不过这种情况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否则情况会越来越糟。

中国与西方国家间相互“经济制裁”使许多出口商品的贸易中止,许多工厂停工,工人失业。以出口加工业发达的地区深受其害,如东南沿海地区,好在来自国内的订单增加,因为进口品的来源中断了,不得不用国产品代替,许多出口加工企业因此得以生存下去。

进口农产品的减少,促使农产口的价格上涨,虽然幅度不大,但足以中国大部分农民深受其益。同时也令许多从事出口农产品生产的农民“欲哭无泪”,因为他们的产品多是专门为国外生产的,国内需求量小,几乎无法内销。这时政府宣布以正常的价格收购全部因“经济制裁”无法出口,又不能内销的农产品,首期专项收购资金为2000亿人民币。这一政策虽救了农民,但有人认为:“这样只能应一时之需,根本无法长期实施,同时这也将给经济造成长期性的负面影响,因为这消耗了太多的资金。”

战争对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的影响最大,万幸的是中国国民经济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高,对整个经济影响有限。旅游业受损最严重,海外旅游者的人数大幅度下降,尤其是来自西方国家的,西方国家政府劝人们不要去中国旅游。国内旅游者在一定程度上的减少,战争让人们失去旅游的兴趣。昔日人满为患的风景名胜区变得冷清,旅游业收入成直线下降,好在情况还没有到崩溃的成度。

战争对工业则具有刺激作用,由于战争的巨大需求,已开始动员民用企业投入军需生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了军需生产的行列。巨额军需订单的突然间到来的,竟让某些企业不知所措,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为这些企业的生产多年来一直处于不景气中,大量职工已经下岗了,企业突然间面临着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本以为,只是通知下岗工人回厂上班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可许多下岗工人不愿返厂上班,因为他们在下岗后找到了新的工作了,其中不少人的生活过的还很不错。因此企业领导们不得不亲自去耐心劝说工人返厂上班,把退休工人被找回来,甚至要招收部分临时工,尤其是那些有经验的技术工人。军需生产的增加对于以工业,尤其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地区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如东北地区。

因某些物资被列为战时专控物资,如石油,实行国家专控,以保证军事需要,造成这些物资对民用市场的供应出现了短缺,甚至中断,许多企业因此减产或停产,甚至倒闭。金属钨因属于重要战略物资,一直属于国家专控物资,可是金属钨的非法加工与活动销售一直没有停止过,可是自金属钨被列为战时专控物资之后,有关非法被彻底的取缔。以前盗窃原油的活动一直无法有效制止,可是自原油实行国家专控之后,盗窃原油的活动基本消失,非法的小炼油企业因此得不到原油,纷纷倒闭。以前解决不了的问题解决了,原来没有人想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现在对这类非法活动的处罚,比平时严格了许多,甚至可以被处以死刑。

市场上的进口商品迅速被国产品所代替,许多企业因此生意兴隆。昔日被进口商品的冲击下度日艰难的中国企业重获生机,国内某公司总裁在一次会议上说:“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的产品终于可以与进口货相比,可外国公司的低价倾销行为,使我们处理艰难,以前要求政府进行反倾销调查,现在不用了!中止进口后,库存的进口货将很快消耗一空。我们的产品将成为唯一的选择,会供不应求,所以必须立即增加产量,价格也要提高,价格战已经结束了!我们要借战争之机独占中国市场!”这一点也不是梦话。

大型钢铁公司可乐坏了,中小型钢铁公司则想“哭”。以前中国进口的钢铁产品多为高档产品,出口的多为初级产品。现在进口的中断,使高档钢铁产品的价值上涨,可中小型钢铁公司多没有生产高档钢铁产品的能力,军需订单也多进入了大钢铁公司的帐下。与此同时,大钢铁公司还将因出口的中断,而原本出口的产品转向国内销售,使初级产品的价值不升反降,这就冲击了依赖内销的中小型钢铁公司。

对于这种情况,一位经济学家说道:“虽然有许多坏消息,但这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好机会!”

相比之下,战争对台湾经济的影响更大,实际上,战争已令台湾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别看战争仅开始几天,影响已显露出来。台湾经济属于典型的外向型经济,需要进口原料或半成品,加工成成品之后出口。台湾经济自我保障能力差,除自身资源有限外,基础工业也是薄弱环节,许多工业品根本无法生产,尤其是军工产品,如:IDF战斗机是利用进口零配件组装的,谈不上台湾制造。

由于战争的爆发,外商纷纷撤出在台湾的投资,中止或取消合同,台湾失去大量出口订单,令许多企业不得不停工。解放军宣布封锁台湾后,立即使进出台湾港口的商船明显减少,货运量也随之下降,随后对基隆和高雄实施的没有造成多大损失的空袭,更使之进一步减少。虽然海运并没有完全中断,但货运量已下降到很低的水平,依靠这么一点货运量根本满足不了需要。因此生产原料运不进来,产品运不出去。

台湾经济发达的原因之一就是与大陆间的贸易往来一直处于出超地位,台湾产品大量输入大陆市场,而大陆产品被人为的阻止于台湾市场之外,如果除去对大陆的贸易顺差,台湾实际上处于入超的地位。战争开始后,台湾与大陆间的贸易往来已经中止,台湾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市场,这对台湾经济的打击也不小。

对台湾电力系统的破坏则无疑是“雪上加霜”。正如解放军先前所预料的那样。如果攻击发电站,虽然效果会很好,但不利于战后重建工作,必竟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因此决定破坏输变电系统。实际效果比预期的好许多,电力可以说是现代文明的动力,没有电,人的生活进入了黑暗之中。空调不能用、电视不能看、冰箱不制冷。当然大停电也让许多台湾黑客无法使用电脑,更不要说上网,海峡两岸间的网络战场也多少受到了影响。也许人可以忍受没有电的生活,时间长了甚至可能习惯没有电的生活,但是机械设备不行,没有电力供应,机械设备无法工作,机械不能开动的结果是工厂不得不停产,工人随之失业。正如一位西方经济学家所说:“这几乎要了台湾经济的命!”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当台湾电力公司的员工进行抢修时抢修所需的备品备件储备不足,他们没有想到解放军会大规模攻击破坏输变电系统,因此没有储备太多的备品备件。台湾岛内的企业根本无法生产所需的大型输变电系统设备,全部需要从国外进口的,这时再紧急向外国订货已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经过电力公司员工的努力,最终电力供应得以部分恢复,但只能保证某些重点单位的用电需要,从此台湾全岛开始出现普遍的停电现象,昨天还灯火通明的台北市,当晚就实施了灯光管制,表面上说是防空袭,实际上是无电可供,大规模停电对台湾民众士气打击非常大。

许多台湾企业已陷入困境,大型企业还可以依靠雄厚的实力支持下去,而实力弱小的中小型企业多无力支撑下去,纷纷停产,甚至倒闭,而且数量会越来越多。大陆对台商资产实行的“国家监督”被许多台湾人认为是“没收”,使许多人不得不宣布“破产”。

战争影响的不仅仅是大陆与台湾经济,对其它地区经济也构成影响,港澳地区首先受到影响,香港的转口贸易最先受到冲击。经香港的海峡两岸间人员和贸易往来活动的中止,以及中国与西方国家间的“经济制裁”,使经香港的贸易活动大幅度下降。战争也使前往香港旅游的人数大量减少,旅游收入随之大幅度下降,相关行业也受到了严重影响。澳门的情况与香港相近,不过如果港澳地区要与台湾地区相比,情况就要好得太多!

港澳台地区及大陆地区的经济动荡很快影响到整个东南亚地区,此时东南亚国家,尤其是越南、菲律宾等国正在美国的策动下,纷纷挑起事端,加入到反华的行列中,认为中国因为台海战争已无心顾及南海问题,正是夺占地盘的好机会。可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经济危机正从他们的身后袭来,一位经济学家预言:“一场新的经济危机将在东南亚地区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这真可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如果“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仅仅是殃及东南亚地区是完全错误的。人们关心战争,但是很少有人考虑战争起引发的经济问题,虽然有经济学家预感到东南亚地区将发生经济危机,但对场危机的严重性多缺少认识,认为这仅仅是一场地区性的经济危机,不会引发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可实际上,引发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则开始萌发了!现在就看人们能不能阻止这场危机发芽!这谈何容易,2003年的世界经济早已为这场危机准备好一切必要的条件,就缺少导火索了!

更’多‘小’说,‘尽’在‘星’月‘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