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此时台湾的那些执政者们现在正头大着,苛刻的停战条件正等着他们执行。

停战条件中要求,台湾必须立即宣传放弃独立,因此赵京于8月1日上午,发表公开声明宣布放弃台湾独立,轻松的满足了这个条件。这个声明中漏洞不少,仿佛是一篇“胜利公告”,否认战争失败,让人们以为台湾迫使中国大陆屈服了!结果引起许多人的批评,可是中国政府竟默认了这个声明。不过这样还是让赵京等人的心很难受。

台湾好不容易才研制出核武器,还发展了不少生、化武器,研制了自己的中程导弹,可是停火协议中,明确要求台湾接受由联合国主持的武器核查,以销毁其核、生、化武器以及远程导弹。这等于给台湾“拔牙”,无异于自断自臂,失去威慑对手的最有效手段。然而不执行又不行,不仅中国不答应,美国人也不同意。美国人只想要一个听话的“棋子”,而不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反华盟友”。

当武器核查小组于8月6日抵达台湾时,欧阳涛差一点晕过去,原来协议中写明由联合国安理会5大常任理国组织“多国联合核查小组”,可实际上武器核查小组的300多名成员中,只有1个英国人,1个法国人,5个美国人,7个俄罗斯人,其他成员都是中国人,这等于是中国大陆独自对台湾实行武器核查。

组长是苏青阳,原是参加中美巴黎秘密和谈的代表,为人办事认真,大公无私,他统率的武器核查小组想去什么地方核查就去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想去什么时候去,很少会事前通知一下台湾方面,甚至核查小组的成员也不通知。对于他的“独断专行”,让台湾方面吃了不少苦头,然而又毫无办法,俄罗斯人明显是与中国人是一个“鼻孔”出气,美国人毫无“责任感”,对工作一点也不关心,英国人和法国人根本不管事。而且(YU)的脾气不好,动不动就出口威胁之词,他手下的脾气也好不了那去,某次检查某研究室时,差点与台湾警卫人员动起武来。对于这些坏脾气的人的举动,李思华竟无一点批评之意,还不时予以鼓励,甚至表示要不惜撕毁停战协议以支援武器核查小组的工作。武器核查小组在组长苏青阳的带领下如入无人之境,将台湾用于生产、研究核武器、生化武器及远程导弹的各种设置及材料、技术资料等全部摧毁,同时利用武器核查之便,对台湾的军事工业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了解,随手还收集了不少军事情报。

对此台湾当局只能听任之,因为禁止或限制武器核查小组的活动只能引起麻烦。

台湾不仅要接受全面的武器核查,还要将澎湖列岛设为不设防的地区,既:不得在澎湖列岛布置作战飞机和舰艇,澎湖列岛上的岸基反舰导舰及岸炮要立即拆除。澎湖列岛驻军不得超过3000人,并其装备进行限制,如:不得装备超过100毫米口径的火炮,不得拥有坦克,装甲车辆也不得超过30辆。这样一来,中国要封锁台湾海峡就相当容易了,台湾等于又失去一个天然的防线。

如此苛刻的条件,让台湾几乎无法接受,可是美国人的态度让台湾方面无法拒绝。

停战之后,赵京将欧阳涛找来商讨整理军备问题,台湾面临的当务之急是重整军备,台湾海空军的损失不小,急需补充,尤其是作战飞机。台湾军事工业水平有限,重要装备必须多国外进口,然而受停战协议的影响,美国人又不敢向台湾出售大量军火。美国已将与中国达成的秘密协议中有关对台军售内容的部分通知台湾方面,具体内容为:美国对台军售必须于事前通知中国;每月运交台湾的军火价值不得超过4000万美元;美国还不得向台湾直接出售、间接提供或者支援台湾获得潜艇、空中预警机、远程雷达及其技术等。

赵京说道:“我们必须加紧整理军备的速度,台湾要生存下去,没有强大的军队不行。”

欧阳涛应道:“是的,中国正在加紧战备,灭我之心不死!”

赵京插言道:“除了美国之外,又有谁能为我们提供力需有军火?可是美国人不信任我们,不愿意提供军火,这如何是好?”

欧阳涛回答道:“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总会有解决之法的,美国不可能放弃台湾,表面上的拒绝,不过是给中国人看的,内心就不一定了,美国人也不会愿意接受什么限制的,因此最好马上派去美国活动。”

“好的,我马上派人去了活动,下面我们讨论一下,有关澎湖驻军的问题,如果真按要求办,台湾不就是完了吗?”

“不是限制澎湖列岛的驻军吗?不驻军队,驻扎“警察”不行吗?只不过警察的装备不是手枪、警棍,而是机枪,导弹。”

“可是不能装备重武器,那怎么办?”

“可以秘密储备于仓库中,平时不拿出来,战时再装备起来!”

“很好,就这么办!”

确如欧阳涛所说的,美国人并无意放弃台湾,因此经过一番活动之后,美台军售活动继续进行,只是为避免中美秘密协议的限制采取了一些措施。

新东西不买,不能买旧货吗?美国人将库存的许多旧装备以“报废物资”之名,卖给台湾,表面上是东西售价很低,实际上台湾实际支付的钱比买新的差不了多少,谁让台湾急需这些东西?400辆美军淘汰的M-60坦克按废钢铁出售时总售价仅200万美元,但美国人学会了乱收费,如:台湾出付的运费为正常情况的30倍,还有什么代保管费、检疫费等,结果等运到台湾港口,每辆坦克的价格变为200万美元。

台湾以“民用航空零件”的名义进口了大批飞机零配件,除了修复受损飞机之后,主要是用于再生产300架IDF战斗机之用,IDF战斗机名为台湾制造,实为美国零配件台湾组装。不过中国大陆成功的迫使法国拒绝向台湾提供幻影飞机的零件,结果大部分受损幻影飞机无法修复,不得不停飞。

新生产的IDF战斗机一时间无法交货,于是台湾将已封存的F-5、F-104等飞机启封,重新投入使用。还以收购“旧金属”等名义,从美国等国获取了大量旧飞机,这些旧飞机到达台湾之后,经过修理之后即交付部队使用,以应一时之需。

最幸运的是,中国大陆对此基本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有不过分就行。因此有关对军售的限制并没有阻止台湾的重新武装,但是台湾花了大价钱之后只解决了装备数量问题,而装备质量明显下降,台湾基本失去了远程预警能力,原有的地面远程预警雷达被摧毁,空中预警机只有1架能用,只有依赖于美军的情报支援。

除了重整军备外,台湾也没忘解决其它问题,其中尤以经济为重。虽然台湾在战争中损失的主要是军事装备,但电力系统的瘫痪对台湾经济影响不小,加上进出口贸易基本中止,令依赖于进出口贸易的台湾经济几乎陷入绝境,战时仅有军事工业能保持满负荷生产,但是台湾的军事工业基础太差了,对台湾经济没有多大帮助。战后,台湾的电力供应很快恢复正常,进出口贸易也恢复了,然而战争带来的影响并没有马上消除,尤其是东南亚经济危机的发生,台湾随之发生了金融危机,引发台币连续贬值,而台币贬值对台湾经济的打击超过了战争。

解决面临的经济问题成了台湾当局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因此赵京下令组成专门研究小组,研究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然而研究小组的报告她只看了几眼就受不了,随手到报告扔掉之后,她将研究小组负责人康伟请来,康伟是台湾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没有比他再优秀的人。

赵京问:“当前的经济形势有希望吗?”

“非常困难!”康伟做出了回答,这并非他情愿说的话,并解释道:“当前的主要问题是阻止台币的继续贬值,可我们没有足够的资金。战时的巨额军费开支早已耗光了今年的财政预算,我们的财政开支早已经是赤字,实际上我们在财政上已经破产了。”

“不能求助于美国人或者日本人吗?”

“毫无效果!”康伟解释道,“能筹集的资金太少,可说是杯水车薪,没有实效。”

“中国人不是要提供2000亿人民币的援助吗?”赵京想起了这件事,刚刚宣布停火,中国大陆就宣布将向台湾提供援助以帮助台湾人民进行战后重建,援助金额竟高达2000亿元人民币,听闻此消息,赵京以为听错了,这个数量太大。

“说是2000亿,可其中有500亿是被用于金门与马祖重建,我们无法支配,实际上只有得到1500亿,而且全部是物资,我们需要的是金融援助,而不是大米和电视机,”接着又补充道:“大陆的援助不仅无助,相反恶化了经济形势。如果不稳定台币币值,台湾经济就没有希望。”停了一下,他又说道,“有关三通的内容更是恶毒,将台湾与大陆间经贸活动定性为国内贸易后,双方经贸活动不再受任何限制,不能阻挡大陆商品的涌入,如何保护台湾本土企业。”原来台海停火协议中的内容中明确要求台湾与大陆实现三通,贸易自由化。

“我原以为实现三通,贸易自由化,不就是中国想打经济战吗?没什么大不了的,打经济战谁怕谁?”赵京说道,“以前利用禁令将中国商品拒之门外,以前市场上中国商品几无立足之地,要在短时间内占领市场根本不可能,况且经过战火之后,台湾人的消费能力下降,那就更加困难。所以我以为没必要过分担心,甚至对我们有利,可是一执行起来,我才发现麻烦大了,中国以援助为名进行倾销,而且台湾本土企业根本无法从中受益。”

康伟说道:“对金门与马祖的500亿援助存属别有用心,金门与马祖虽早已是一片焦土,但投入如此巨资重建绝无必要,我看到重建设计后才发现,重建设计绝不是简单的修复摧建筑,而是脱胎换骨式的重新规化建设,我们永远失去了金门与马祖。”说到这里他感觉是心痛无比,其实宏伟的重建计划令许多台湾人感觉是心痛,金门与马祖将成为两个特殊行政区重新归入福建省的管辖之下。

此时赵京关切的问道:“面对眼前的经济形势有什么好的解决之法吗?”

“有!”康伟犹豫了一下才说道:“那就是紧缩开支,中止目前战时状态,裁减军队,大量压缩军费开支,目前的军费开支实在是太大了。相反,只要在独立问题上退回以前的立场,不激怒大陆,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然而赵京没有立即接受这个意见,她还需要考虑一下,接着她立即请来参谋总长欧阳涛。当她将康伟的意见说给欧阳涛听后,欧阳涛说道:“结束战争状态、裁减军队、压缩军费开支等确实是解决经济问题的好方法,然而现在绝对不能执行。”

赵京说:“担心中国人再进攻吗?”

“不是担心,而是可以确定中国会再发动进攻。虽然经过一战之后,中国人应能明白台湾的实力,以及美国的态度,但中国攻台之心不死。李思华说要在到台北过春节之言绝非虚传。当务之急是重整军备,目前的情况下,质量一时间难以提高,那唯有保持提高数量的,因此不能裁减军队,军费开支也不能压缩。”

“那为什么还不能结束战争状态?”

“一旦战争状态结束,国民党、亲民党那样家伙能老实吗?他们一定会借这个机会向我们发难,甚至要你我的脑袋,那时台湾必陷入内乱之中,因此绝对不能结束战争状态。”

“不结束战争状态又如何是好?那些人能不说什么吗?”

“战争状态之下是不存在民主与法制,掌握着军队就掌握了一切,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欧阳涛接着又说道:“你我不过是当一回蒋介石吧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们已经上绝路,回头已经晚了,只能继续走下去,我不担心中国方面的问题,担心的是美国人的态度,没有美国人的支持不好办。”

“怕什么?可以做美国人的工作,再说台湾处于我们的控制之下,美国人也拿我们没有办法。当务之急是控制军队,没有军队什么办不了。”

“当然了,不过这个时候,我们也不能过分的刺激中国人。”

“是的!”欧阳涛表示同意的说道:“以后应小心的处理与中国的关系,尤其不要再谈‘独’的问题。”

“关于武器核查怎么办?还有停火协议中那些附加条件怎么办?”

“中国人畏惧核武与远程飞弹,美国人也不同意我们继续拥有,因此只能放弃,以后有机会再发展,反正武器检查会结束的。中国人在停火协议中加入的那些附加条件不过是为方便他们所谓的‘统战工作’,我们要小心应对,不能对中国人太多的口实。”

令台湾当局高兴的是,大陆方面对于台湾内部的事物,基本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似乎是台湾人爱怎样就怎样,只要不闹独立就可以,关心的问题唯有台湾当局是否按停火协议办事。

台湾方面当然知道大陆宣布提供援助是想收卖人心,因此他们马上宣称:“这是大陆的宣传,根本不会有2000亿元。”等援助物资马上运到又改口说:“这是给台湾的战争赔偿。”

对于战争赔偿这一说法,令许多大陆人生气,然而李思华并没有感到吃惊,反而平静的说道:“他们的脸皮确实是厚!”

他的秘书问道:“2000个亿就这么没了?”

“怎么能说没了?我们不缺钱,缺的是台湾人的心。”

“那也不用2000亿吧?”

“不多,少了不起作用,2000亿正好,其实就是用20000亿去换台湾人的心也不贵,人心是无价的!”

“那也太便宜台独分子了!”秘书说道,“那可是2000个亿!”

“台独分子是不会从中得到好处的!”

台独分子确实无法中得到什么好处。中国答应提供500亿用于金门与马祖的战后重建,这似乎有点太浪费了,可是等重建计划公布后,人们发现这点钱并不多。如:以金门为例,按照新的规划,金门将被建设成为拥有30万人口的城市,可是金门原有人口只有3万多,因此需要接归25万人的新居民,这些人将主要来自大陆地区。这样的计划改变了金门的人口构成,使金门真正变为大陆的一部分。可是实施起来之后,人们发现钱又太多了,金门重建后将呈现于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宏伟的景象,再加上优惠的政策,不仅吸引了大量人口移民金门,也引来无数开发商也涌入金门。开发商将一个又一个重建项目承包下去,不仅不要政府的一分钱,还是向政府交归一定的费用,以获取承包权。结果最终重建计划完成了,政府的500亿重建经费还没有用完。

1500亿的援助其实是1500亿的商品倾销,一时间大陆商品如潮水般涌入台湾市场,这对台湾经济是一种打击,对台湾经济的战后恢复不利。然而普通人看到的是台湾没花一分钱就得到了数以亿计的物资,商船不断将物资运送到台湾的各港口,大批物资正堆积于仓库或者码头上,经受着风吹雨打,无人过问。正如李思华所说的那样2000亿的援助确实打动了许多台湾人的心,台湾民众对大陆的看法开始出现改变,虽然人数不是很多,但这绝不是台独分子愿意看到的。

实行三通,贸易自由化对台湾是非常不利的,大陆商品要进入台湾市场,只需中国大陆海关放行,根本无需台湾当局批准,因为是国内贸易往来,商品在国内流通是不受任何限制,也无需纳税的。

除商品之外,各种出版物也可以自由进入台湾,按停火协议规定,中国大陆的报纸、杂志等出版物可以在台湾自由发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社、杂志社等可在台北设立发行机构了,这将极大的方便大陆对台宣传工作,这让台湾当局受不了又无可奈何,只能采取一些特殊手段。

台湾除了无法阻止大陆商品的“倾销”之外,对大陆人员的大量涌入也毫无办法,实行三通的重要内容就是取消对人员往来的限制,一个大陆人如果想去台湾,除需出示个人的身份证之外,就是带足路费了,而台湾方面无权禁止他入境。

对人员往来限制的取消,并不能促进大陆与台湾的人员往来,战争刚刚结束,没几个大陆人想去台湾观光,台湾人也缺少去大陆的兴趣。于是中国政府以支持台湾旅游业发展为由,宣传由政府出资组织人员赴台观光。最初观光团成员多为老者,有参加过50年代“抗美援朝”的老战士,有为祖国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干部、老领导,也有近年涌现的优势工人、农民,优势的科研人员等,这些人员的前来观光,台湾方面还能接受。接下来的观光者就要让台湾方面头痛了,因此这些观光的成员都是现役解放军。

9月初,大连陆军学院的几百名学员与教员打着“毕业生旅游团”的大旗乘包机赴台观光,这些人虽然是按正常旅游路线活动,但给人的感觉他们在进行“参谋旅行”,仿佛将风景区当成了演习场。听说前来“观光”的学员回去之后立即毕业,并且分配到南京军区所属部队。

“毕业生旅游团”刚走,“战斗英雄旅游团”又来,这是由刚刚从朝鲜战争上返来的第39、40集团军的50名战斗英雄组成的;接是由飞行员组成的“天之骄子旅游团”也来了,这下可把台湾当局忙碌坏了,这不明摆着是来进行战前侦察吗?

按照停战协议台湾方面立即遣返在战争中的被俘的解放军人员--多为跳伞后被俘的飞行员,可是被解放军俘获的台湾军人的并没有被立即遣返,而是在大陆各地参观一番之后,才被分批遣返,这可是共产党进行“统战”工作的老传统。

台湾当局想方设法阻止“参谋旅行团”、大陆商品倾销之类事情的发生,然而这是相当麻烦的事,现在大陆不只是会说:“绝不放弃使用武力!”,李思华手中的大棒仿佛正在准备以一个“合造的借口”打下去。在朝鲜半岛与中国人大打一场之后,美国人已经真正体会出中国人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因此不时告诫台湾:“不要再制造麻烦!”

由于担心大陆的进攻,台湾只得积极加强战备工作。为了应付巨大的开支,不得不发多发行纸币,引起货币贬值,货币贬值的结果又是不得不增加开支,加印纸币。因此整个台湾企业中除了军工厂之外,只有印币工厂开足马力的生产。对于台湾经济只能是伤口上再来一刀,外资争先撤走,台湾本地资本也大量外流,台湾的各类人才也外流了,移民海外成一个潮流。

对此台湾民众可不答应,反对台湾当局的示威游行出现了,国民党、亲民党等政治组织也活动,结成了反政府同盟。结果换来当局的镇压,最初是警察的催泪弹,高压水龙,接着是军队的真枪实弹,于是台湾的民主不复存在;再加上执政党带有台独的色彩,一时间执政党压制异已,打击统一派人士,重用分裂派分子,实行独裁政治的局面出现,其实执政党实行独裁统治其实也是不得不而为之,否则不仅是执政党下台的问题,赵京也要被送上法院。镇压民主运动的同时,台湾社会的种种问题体现出来了,贪污受贿,黑金政治等等,不过这回台湾人民有了反抗暴政之勇气,争取民主与自由的运动兴起。美国等西方国家政府对于这些民主运动一点也不关心,本国国内的事情还没有管过来那,那有心情管台湾人民的事,这些让台湾当局越来越大胆的,毫无顾及的镇压民众。

大陆提供的巨额援助,虽然受台湾当局的抵制,许多物资在港口的仓库内等候变成垃圾,或者被某些台湾官员明目张胆的侵占,拿到黑市上出售。然而这些援助确实使大陆在台湾人的心目出现变化。随着大陆的各种书籍、报纸等出版物等开始在台湾出现,总之,大陆经过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让台湾人了解大陆,台独分裂思想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台湾当局的宣传开始变得无力了,暴力镇压越来越成为唯一的方法。

台湾当局与台湾人民的心越来越远了,相反中国大陆人民与台湾人民的心越来越近了,统一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台湾人所接受。

更’多‘小’说,‘尽’在‘星’月‘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