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春日生机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疫病在中原肆虐了大半年,但因为朝廷应对得当,将大量健康人群转移到安全地带,先后建立了十五座大营,转移了近三百万人,整个中原地区十室九空,县城、村庄都一片荒芜。

虽然疫病传播得到了有效的抑制,但农业生产却受到严重破坏,朝廷财政负担巨大。

郭宋在去年十二月便做出决定,将濮阳大营的百万百姓移民到河北,将楚州大营的近两百万百姓安顿在江淮各州县。

但这样一来,中原基本上都空了,剩下的人口不足原来的两成,这些都是死也不愿离开家乡的百姓。

从二月开始,十万大军便在宋州和汴州进行军屯,先用火烧掉野草,然后翻土播种,十万大军播种了两百五十多万亩小麦。

疫病并没有消失,还有零星发生,主要在县城内有传播,而乡村人口太少,疫病已经无法传播。

宋州虽然是疫病最早爆发的地方,但疫病也消失得最快,这也是因为战争爆发,百万民众已经先一步逃亡,以至于疫病发生时,整个宋州已经没有什么人口,除了宋城县。

但宋城县已被付之一炬,病死的人都已经被火化,整个宋州的人口只剩下不足两万人,主要集中北部的楚丘县和单父县,中部和南部完全是千里无鸡鸣。

没有了人口传播的基础,疫病也就暂时在宋州消失了,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春意盎然,花木盛开,姹紫嫣红,一群群鸟雀在天空飞翔,马蹄声由远而近,一队骑兵在官道上疾奔而来。

这是一支疫情稽查队,以前是稽查军纪,而现在主要稽查疫情防范情况。

前面出现了一排两百余顶大帐,那是一支农垦军队,大约有三千人左右,他们耕种了八万亩土地。

为首校尉大喊道:“去军营内检查!”

骑兵加快速度,不多时来到了军营。

此时正好是午饭时间,士兵们都聚集在一起吃饭休息,稽查队的到来,让军营主将陈平颇为紧张,稽查极为严格,二十项防疫措施只要有一项不合格,那就是稽查不通过,十天后还会来复查一次,如果还不合格,主将即刻免职。

有些规则很细,比如茅厕必须远离军营,周围必须覆盖足够的石灰粉,士兵们上完茅厕要用石灰乳搓双手,然后再洗干净。

再比如每一火士兵要配一只行军灶,配十斤煤球和五十只引火球,这是为了给士兵烧水喝,别小看这些细则,这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因为耕种时距离军营有好几里,士兵们口渴,水葫没有水了,士兵们又懒得回来喝水,便会偷懒直接在河里灌满水葫,有了行军灶,就方便烧水了。

必须喝烧开的水,这是防疫第一条规定。

主将陈平跟随稽查队一条条检查,包括随机抽取五十名士兵,要求他们熟练背出二十条防疫措施。

这一条最让将领害怕,虽然他们都严令士兵们记住,可如果一紧张,忘记了怎么办?

随着最后的一名士兵结结巴巴背完了二十条规定,稽查校尉在通过一栏打了勾,陈平这才长长松了口气。

半个时辰后,稽查结束。校尉对陈平道:“经仔细核查,你们的各项防疫措施基本落实,没有虚假,特给予通过!”

陈平松了口气,连忙抱拳道:“多谢!多谢!我会加强薄弱处管理。”

他们确实有两项没有做好,都在隔离营内,隔离营由十座大帐组成,周围有营栅,里面配备了百个生活包,就是基本的生活用品。

但稽查士兵认为隔离营栅的缝隙太大,病人可以从缝隙里钻出来,其次规定至少要二十座大营为隔离营,他们少了十座大帐。

以上两个不足之处,稽查队给了警告,但还是算他们通过了。

稽查队婉拒了他们的午饭邀请,纷纷翻身上马,继续向北疾奔而去........

在濮阳隔离大营生活了一个月后,进入十二月份,上百万难民开始陆续向河北和淄青地区迁徙,这也是郭宋反复考虑后的决定,让百姓融入各州,租种官田,免税免租,然后动员河北军队和官府给他们造泥坯茅房。

这样一来,官府只需要补贴难民一年的粮食,等他们有了收获后,就不用再补贴了。

否则,还不知疫病什么时候结束,也不知道朝廷需要补贴他们到什么时候,朝廷承受不起这样的财政压力。

楚州的两百万难民也同样安置在江淮,至于中原,只得等疫病彻底消失后再慢慢恢复了。

难民转变为移民,这是郭宋去年做出的最艰难、也是最重大的决定,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就是疫情无法控制,而朝廷财政最终被流民拖垮的结果。

三月的河北也到处是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在德州平原县的里河乡有一千五百户中原移民,他们主要分布在里河乡北部,这里有三万亩官田,都交给了移民耕种。

当地人刚开始很提防他们,生怕他们带来疫病,但时间长了,发现他们并没有疫病,便开始和他们接触了,帮助他们修建了水车,疏通淤堵的灌溉水渠,帮他们修建房舍。

这天上午,德州长史王弘来到了里河乡,巡视里河乡的移民。

王弘年约三十五六岁,他是淮南道安抚使王侑的长子,原本是高唐县令,后来弃官跟随父亲逃亡,灭了魏博军后,郭宋便任命他为德州长史,今年已是第四年,如果今年表现出色,他明年将升为德州刺史。

今年表现出色,指的就是安置移民妥帖,这是河北各级官员最大的考核,德州一共安置了六千户百姓,三万人左右,平原县是安置大县,安置了一半的移民,里河就是其中最大的移民点。

陪同王弘巡视移民情况的官员是平原县令周容,年约三十岁,进士出身,平原县是著名的产粮大县,土地肥沃,当年田承嗣手下在平原县就有十几座大庄园,占据了全县一半的耕地,魏博灭亡后,这些庄园被军队没收,一部分还给了失地农民,另一部分无主农田移交给了地方官府,成为官田。

正是因为官田广阔,所以才有能力安置三千户移民,按照每户二十亩耕地计算,他们拿出了六万亩官田租给移民家庭。

“长史,那边就是一处移民村落!”县令周容指着两里外的一座村庄道。

王弘见旁边农田里有几名正在忙碌的老农,看起来年纪都不小了,他笑着走了过去,“几位老丈,打扰了!”

几名老者也是移民,他们认识周县令,看见县君居然陪同这名官员过来,估计官职不小,他们连忙作揖,“不敢!不敢!”

周容给他们介绍道:“这位是德州长史王使君,我们德州的移民就由王使君全权负责。”

几名老农连忙再次行礼,随从放下几张小胡凳,王弘招呼众人坐下说话。

“几位老丈都是哪里人?”王弘笑问道。

“我们都是汴州陈留县人,其实我们里河乡移民都是陈留县人。”

王弘点点头又问道:“在平原县还算习惯吧!”

“这里其实和我们家乡也差不多,气候水土几乎都一样,能适应呢!就是很多习惯要改变了,比如不能喝生水,家家户户都要修建茅房,还要勤洗手。”

“这些习惯不光是你们要改,我们本地也要改,疫病都是通过水和粪便传染,把这两个相关的坏习惯改掉,就能防止疫病,要不然染病后几天就死掉了,谁都不想啊!”

“使君说得对!”

“现在生活有什么难处?”王弘又笑问道。

几名老者对望一眼,一名老者吞吞吐吐道:“粮食都有,最大的难处就是没钱,很多必需品买不了,心急吧!”

另一名老者补充道:“其实也不是没有钱,我们家家户户都有点钱,就是这边不认,要老钱,不认新钱。”

王弘点点头,“我明白了,这样吧!我给朝廷建议一下,请朝廷给大家兑换成老钱,然后再想办法给大家找点事情做,挣点钱添置日用品。”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报名选秀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七百零九章 巡视船场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压迫撤军第三百三十九章 出猎遇险第一百六十三章 月夜偷袭第七百九十章 师资难觅第二百三十二章 缘来如风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后背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争端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应试之举第八十六章 骑射大赛(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来客第二百二十三章 宝丰酒楼第三百六十六章 纳征请期第三百九十五章 两股势力第三百一十四章 子午惊魂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祸国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段毒辣第一百八十七章 机会未失第八百五十七章 井陉异动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连夜清剿第八百八十六章 鉴别窍门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阁者死第二百零八章 再进谗言第九百二十八章 谋划南撤第七百五十章 田宅开发第七百五十七章 周家君玉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初见疑点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势力第四百五十六章 协商划界第四百六十二章 最后选择第十六章 比武消息第六百三十七章 纸上谈兵第四百三十五章 达成协议第二百七十七章 新年悄至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初见疑点第七百零一章 浑河之战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勋之忧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礼后兵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登门座谈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乡第九十七章 酒宴较技第三百五十一章 崔府寿宴(上)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祸起萧墙第七百九十七章 江南风紧第六百一十九章 云州袭胡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战张掖(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阁者死第七十一章 五五规则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对敌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关(上)第六百八十六章 失手被抓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缘再见第四百九十二章 远方噩耗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将谢幕第二十八章 武道大会(八)第二百零七章 天子病重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计划第八百八十八章 家有规矩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炮而红第五十七章 绿衫丫鬟第一百一十九章 猎与被猎第七十八章 对阵郭家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连戍堡第五十五章 求才若渴第五百一十一章 谈判条件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难民潮起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达成共识(上)第四十六章 陡生变故第九百五十八章 战术初定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讯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王宫救人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会(十三)第七百六十五章 家人团聚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三百五十七章 长安哀讯第九十一章 突生变故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错误第一千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唐废帝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竞争第三百章 曲江小游(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宝丰酒楼第七十章 灵州武会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战内库(下)第七百五十章 田宅开发第四百六十一章 惨痛代价第三百一十五章 占山为王第一百零八章 从何入手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麒麟庄园第一千一十章 兵临江南(下)第三百四十章 张家有妾第五百二十八章 宝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