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达成共识(上)

郭宋淡淡道:“我是准备出兵新罗,但刺杀案只是一个借口而已,我打算借这个机会解决辽东问题,如果不彻底解决辽东,将来东胡人必然成为中原大患。”

韩滉沉思片刻道:“殿下深谋远虑,老臣深感敬佩,事实上,我们这些老臣也意识到了,安史之乱最大的后果之一,便是大量东胡人进入幽州,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一旦辽东契丹势大,必然会和幽州的东胡人里应外合,使幽州有沦陷异族的风险,所以殿下清理辽东,便是清理安史之乱留下的隐患,老臣完全支持!”

郭宋十分佩服韩滉的眼光,历史上,北宋灭亡的根子就是幽州失陷,使契丹、女真等东胡人不仅拥有高速机动的骑兵,同时获得大量铁矿等战争资源,更重要是得到了先进的军事技术和生产力,同时占据幽州这个号称提裘之势的战略重地,幽州铁骑随时可以挥师南下,席卷河北平原。

从表面上看,幽州是石敬塘割让给契丹人,但幽州早在安史之乱时便埋下了被东胡人占领的祸根,安禄山为了造反,排斥汉人将领,大量引入契丹人、奚人、高句丽人、靺鞨人、室韦人等东胡将领和士兵,大量东胡人也随之搬迁到幽州。

安史之乱最后以唐廷妥协而结束,继而形成了延续百年的藩镇割据,幽州的东胡人没有被及时清除,以至于东胡势力在幽州扎下根基,为了后来契丹人吞并幽州打下了基础。

所以当郭宋提到彻底解决辽东问题时,韩滉立刻想到了幽州隐患,代宗时代朝廷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只是无力解决罢了。

“我考虑从水路进军新罗,拿到新罗作为东路进军辽东的突破口,和幽州西线进攻互相配合,最终拿下辽东,彻底解决辽东隐患。”

韩滉想了想又问道:“殿下从水路进攻新罗考虑过后勤补给吗?”

郭宋微微笑道:“我打算用儋罗岛作为后勤补给重地。”

他将一幅新罗地图放在桌上,韩滉看了片刻道:“儋罗岛不错,如果殿下是向老臣征求意见,老臣的意见是可以出兵,但殿下要考虑时时刻刻国力承受,不要急于求成,一步一步来,切不可重蹈隋朝覆辙。”

郭宋点点头,“多谢阁老的忠告!”

...........

郭宋随即又拜访了薛勋等其他几名资政大学士,众人都支持郭宋出兵新罗的决定,但也希望他不要过度透支国力,要体恤百姓。

有趣的是,资政们对另外一个重大话题,关于是否建立新朝一事上都不约而同地保持了沉默,大家都回避了这个问题。

次日一早,郭宋在紫微殿偏殿召集政事堂七名相国在议事。

一般都是重大军国事务郭宋才会在紫微殿召集政事堂相国们议事,而且都会事先把要商议事务的纲要先发给众人,让各位相国了解情况,有所准备,但这一次,郭宋什么都没有告诉众人。

相国们一路议论纷纷走来,工部尚书韩旻快步几步,跟上了杜佑,压低声问道:“杜相国,殿下临时召集我们是为了何事?”

杜佑微微笑道:“殿下昨天下午去拜访了令尊,你没去问问父亲?”

韩旻摇摇头,“我父亲如果觉得有必要让我知道,他一定会派人把我找去,他既然没有找我,那我也不想让他为难。”

“说得有道理,我估计今天议事,和王宫行刺案有关!”

“这么快就查出凶手了?”韩旻惊讶道。

“你可别小看内卫那帮家伙,只有留下一点线索,他们就会顺着杆子一查到底,上次殿下说起这件事,好像就已经有点眉目了,只是缺少证据罢了,现在应该是人证物证俱全,我也很想知道,究竟是谁干的好事?”

众人走进偏殿,坐位已经排好,两名兰台郎中也已就坐,他们负责记录议事内容。

因为晋王官房所在监国院又叫做兰台,所以记室参军就改名为兰台侍郎,定职为从四品,下面再设两名兰台郎中,定职为从六品,兰台郎中下面还有六名兰台员外郎,再下面还有十几名从九品的兰台从事。

由侍郎、郎中、员外郎、从事四级官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秘书体系。

郭宋的兰台侍郎卢纶已经在去年出任青州刺史,新任兰台侍郎是都水监令是杨天华,他疏通了天宝渠、郑国渠和丹灞道,郭宋欣赏他的精明能干和务实精神,便把他调来接任兰台侍郎,这可是让无数人羡慕的职务,可谓前途光明。

两名兰台郎中也任期届满,去地方出任长史去了,而今年的新兰台郎中采取了公开招募的办法,在朝中所有六品以下官员中进行招募,一共招两人。

正在吏部等待任命的新职的韩愈也写了一封应募书,三百多名年轻官员经过笔试、面试,最终韩愈脱颖而出,被晋王郭宋选中,另外一人是来自工部的黄禅,他们二人其实也是笔试的前两名。

几名从事安排完位子,便退下去了,整个偏殿除了七名相国外,就是兰台侍郎杨天华和两名郎中韩愈和黄禅,他们端坐在一旁负责记录议事。

这时,郭宋走进了偏殿,众相国纷纷起身行礼,郭宋摆摆手道:“各位相国请坐!”

众人坐下,郭宋这才缓缓道:“今天请各位前来,是有一件重大事件要和各位商议,当然,今天不做决定,只是给大家通告,我会给各位考虑的时间,最后我们再来具体商议决定。”

看了看众人专注的表情,郭宋又继续道:“在说重大事件之前,我要先给大家通报一件事,也就是发生在四天前的晋王宫刺杀案,经过内卫的严密排查,幕后真凶已经查到,说起来大家都可能想不到,竟然会是新罗国摄政王金彦升。”

偏殿内顿时一片哗然,郭宋招招手,杨天华起身,将内卫报告、审讯记录和金彦升的信件一起呈给了众人查看,可谓证据确凿,众人一一传阅。

韩旻愤慨道:“我们念新罗将遭遇灭国之忧,特送援助给他们,他们就用这种方式来报答我们?”

潘辽看完信,眉头紧锁道:“这个金彦升的想法确实不可思议,如果要解新罗之危,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求我们出兵相助,这才是上策,他竟然用这种下作的手段,他就不怕被揭穿后遭到我们的雷霆报复吗?”

杜佑问道:“殿下打算怎么回应这件事?”

这才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众人一起向郭宋望去,郭宋微微笑道:“我今天召集大家商议重大事件,其实和刺杀案有点关系,我考虑了近一年,决定出兵新罗,但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这个刺杀案就成了我最好的借口,我可以不讨伐新罗,但我要讨伐金彦升。”

众人面面相觑,这才明白晋王今天要商议的大事是什么?原来是要出兵新罗。

但众人都困惑不解,如果说讨伐朱滔,他们都能理解,可讨伐新罗,他们看不透这里面的关联。

“各位,我为什么要灭新罗?大家想想安东都护府的教训,就明白了我的担忧,高句丽灭亡后,朝廷设立安东都护府,原本是用来掌控辽东,但新罗一直在窥视高句丽的土地,不断向北蚕食,安史之乱后,新罗趁朝廷无力东顾,索性吞并了整个安东都护府,等于朝廷灭了高句丽,最后给新罗做了嫁衣。

同样的道理,我们灭了朱滔,灭了契丹和渤海国,最后只留下一个新罗,如果朝廷强大还好说,一旦将来朝廷发生什么变故,顾不上辽东,新罗会不会像吞并安东都护府一样,把整个辽东吞并?

答案毋庸置疑,我们今天在辽东的征讨,最终必然是给新罗做嫁衣,我不愿将来出现这个结局,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把新罗也一并灭掉。”

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线索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二百二十五章 夜截航船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袭军堡第七百八十章 转弯抹角第七十七章 横扫出局第一百三十章 晋升子爵第九百六十二章 提前出发第四百九十二章 远方噩耗第九百零一章 财富置换第六十一章 黑市觅刀(下)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论政第三百零八章 低级报复第一百一十章 三监三王第一千章 接踵而来第四百零九章 新军气象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劫营被劫第九十一章 突生变故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势促乱第一百五十九章 半日浮闲第六百零三章 火烧安静第九百六十五章 涪陵杀俘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四十二章 斩尽杀绝第五百章 出兵勤王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长安(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困兽之斗(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万难民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错误第五百四十六章 光复北庭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贵人第七十四章 黄河酒楼第五章 玄虎卖柴第八百二十四章 汉中事件(上)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应试之举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钱方案第八百七十八章 上门告状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秋后算帐(上)第九百二十五章 连夜出兵第六百零四章 内部清洗第一百零五章 人穷志短第八百四十七章 赵魏之战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军入蜀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机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羊头之计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状第九百四十一章 千金买马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会(十三)第五百三十二章 安西军情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归晋第五百二十六章 抢麦之战(下)第五百七十章 紧急救助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谋而合第六百九十五章 北征决定第九百章 政变清算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夺徐州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必道歉第五百八十三章 围魏救赵第一百二十五章 以毒制毒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占幽州第八百四十章 千里追踪(上)第五百五十六章 薛勋夜访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宠信渐淡第三百六十章 拜见月老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坑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击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师回京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远交近攻第六百零一章 灵州争夺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拢翠之屋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议事第四百九十二章 远方噩耗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毒攻毒第四百零六章 将军抉择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发动群众第八百四十九章 进士及第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携之恩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访韩相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国元载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异变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袭江都第五百零一章 彻底暴露第七百六十四章 居者有屋第五百二十八章 宝贵资源第三百一十四章 子午惊魂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讯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释前嫌第一百五十九章 半日浮闲第五百一十九章 春雷真人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话挑明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营州消息第四百四十二章 无米之炊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开拓思路第四百三十九章 机缘凑巧第六百五十五章 巡视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