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见新君

新君李适的御书房依旧使用他父皇李豫留下的御书房,只不过各种摆设有所变动,他把东宫的摆设全部搬了过来,父皇留下的各种收藏之物他大都赏赐给了后宫和大臣们。

郭宋跟随郭子仪一起拜见了天子,李适注视郭宋半晌,缓缓道:“你在蜀中参与平定杨子琳造反,薛勋已经向朕汇报过了,你表现得很不错,在哪里都能替朕排忧解难,关于巴蜀,你有什么建议?”

不得不说,李适很快就适应了帝王的身份,他说话的语速比从前慢了很多,基本上每句话出口之前都会考虑一下,而且那种君临天下的气势在他身上已经体现出来。

郭宋劝道:“剑南节度府已隐隐有藩镇的趋势,如果下次崔宁再进京,微臣建议朝廷将他扣留在京城,相对其兄长,崔宽为人比较宽和,野心也没有崔宁那么强烈。”

李适沉默片刻道:“这次崔宁进京,父皇的意思就是想扣留他,但偏偏泸州杨子琳发生叛乱,朝廷怕蜀中再乱,便决定让崔宁回蜀控制局面,可现在看来,杨子琳叛乱恐怕是崔宁事先安排好的一步棋,包括简州太守张琼和资州太守李中舟响应杨子琳叛乱,也是崔宁事先安排好,他就是怕朝廷不让他回蜀,才故意引发蜀乱,结果让他如愿以偿了。”

郭宋愣了半晌道:“但杨子琳还是被崔宁杀了,人头送到了长安。”

李适点点头,“这就是崔宁的心狠手辣之处,将杨子琳利用到底,索性把杨子琳假造反说成真造反,若不是资州太守李中舟派人秘密来朝廷送信,我们还真被他瞒在鼓里。”

郭宋心中有些苦涩,自己还是太嫩了一点,当时他就觉得杨子琳造反有点儿戏,杨子琳撤军回去后就偃旗息鼓,兵归营,帅归衙,没有任何积极备战的迹象,就仿佛知道剑南军不会南下一样。

现在郭宋才知道原因,难怪自己能轻易偷袭得手,原来这是杨子琳和崔宁勾结演的一出戏,自己竟然没有想到这一点。

旁边郭子仪道:“陛下,恐怕杨子琳被杀还是另有隐情,不仅仅是崔宁想给朝廷一个交代这么简单。”

李适一怔,“老令公此话何意?”

郭子仪欠身道:“老臣觉得,杨子琳恐怕是想假戏真做,他是真想杀进成都,取代崔宁,只不过被郭宋破坏了他的计划,后来他的企图也被崔宁得知,崔宁这才索性杀杨子琳给朝廷一个交代。”

“老令公的猜测有什么依据?”

郭子仪微微笑道:“只是凭直觉,崔宁就是这样杀了郭英乂上位的,杨子琳又何尝不想效仿?”

李适点点头,“极有可能,不过现在蜀中需要稳定,不能让吐蕃趁虚而入,目前还离不开崔宁,等蜀中稳定下来,再徐徐图之。”

说到这,李适便放下了蜀中之事,他又对郭宋道:“朕决定接受父皇的遗旨,封你为甘州都督,你可愿意去河西?”

郭宋躬身道:“微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李适很满意郭宋的果断态度,他又道:“河西形势很复杂,之前很多大臣反对朝廷出兵肃州,导致我们丧失了收复河西的机会,现在你是临危受命,不仅要防御沙陀进攻甘州,还有防止吐蕃从后背进攻。”

“那微臣有没有权力进军肃州,收复沙州?”

李适苦笑一声道:“如果你能击败沙陀人的进攻,朕就准你所奏!”

“多谢陛下信任!”

这时,郭子仪在一旁道:“现在河西大雪,难以西行,郭使君只能开春后出发,这段时间他一方面要练兵,另一方面也要解决个人的终身大事。”

李适正要表示恭喜,但忽然想到现在自己正在服丧期,不宜多谈此事,他便避开此事,淡淡道:“郭使君还什么别的要求?”

“还有微臣希望能从丰州调一些将领,便于微臣尽快掌握河西军,抵御沙陀军的春季攻势,望陛下同意!”

李适有带兵经验,他知道这个要求不算过份,也算是正常操作,便欣然答应了,“准奏,你可把名单交给兵部,朕自会交代兵部。”

郭宋从怀中取出金牌,呈给李适,“这是先帝对微臣的信任,请殿下收回此牌。”

李适接过金牌,抚摸片刻,他眼中流露出伤感之色,又对郭宋道:“父皇并没有取消你持金牌的待遇,朕收回这面金牌,另外再赐你一把天子剑!”

“谢陛下厚爱!”

李适走到地图前,他凝视着地图道:“上次郭爱卿告诉朕,回纥会推迟攻打唐朝,而是让沙陀进攻河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都被爱卿言中了,回纥对使团被杀一事保持了沉默,而思结部的使臣告诉朝廷,回纥军队在西方粟特地区遭遇到葛逻禄人和大食人前后夹击,这是典型的鹤蚌相争,渔翁得利,回纥和和吐蕃为争夺河中地区打了十年,吐蕃败回高原,回纥也同样打得筋疲力尽,却被葛逻禄人和大食人来摘桃子,现在回纥人无暇考虑报复大唐。”

郭宋看了一眼墙上的地图,是河西走廊以南的地图,他微微笑道:“陛下似乎更担心吐蕃?”

李适缓缓点头,“吐蕃对大唐会盟并无诚意,尤其两个月前吐谷浑发生了内讧,亲吐蕃的势力获胜,吐谷浑已经向吐蕃彻底投降,使吐蕃没有了内部掣肘,大家都在猜测吐蕃下一步的行动,朕想听听郭爱卿的想法。”

郭宋沉思片刻道:“吐蕃位于高原,首先就占据了战略上的主动,它出兵大唐的途径很多,南诏、成都、河州、临洮、河湟、河西等等,都可以成为它进攻大唐的出口,我们也只能分别驻防军队,但吐蕃和回纥打了十几年的战争,最后战败,国力大损,人口稀薄,也注定吐蕃不可能全面进攻大唐,微臣觉得,吐蕃会采取小股骚扰的方式,掠夺财物和人口,不可能再大规模进攻大唐了,朝廷是需要防范吐蕃,但也不用太过于紧张,更不需要投入太多资源。”

郭子仪赞许道:“陛下,郭使君说得完全正确,吐蕃国力疲弱,青壮人口锐减,确实很难发动大规模战争,否则他们就不会用挑拨离间的办法,引起吐谷浑内讧,老臣也认为至少在五到十年之内,吐蕃高原会保持安静,就像郭使君所言,小股骚乱不断,大规模的战争没有,我们确实没必要把太多财力物力浪费在防范吐蕃之上。”

郭子仪的总结让李适大为欣慰,他点点头,“郭爱卿确实很有大局观,一席话让朕拨云见日,朕知道该怎么做了。”

..........

从御书房出来,郭子仪轻轻叹息道:“又见明君,大唐中兴有希望了。”

郭宋只是笑了笑,历史上这位唐德宗可谈不上中兴之君,性格刚而易折,锐有余而韧不足,遇到几次挫折后便偃旗息鼓,从此一蹶不振。

“天子既然任命我为甘州都督,恐怕我就不能帮老令公了。”

郭宋指的是郭子仪推荐他出任观军容副使一职,显然不太现实,郭子仪苦笑一声,“我知道,那就算了。”

事实上,郭子仪担任这个职务也是一种临时官职,一旦新帝皇位坐稳,他的使命就结束了。

郭子仪沉吟一下道:“去河西最重要是稳住边疆,天子锐意十足,不会轻易在藩镇事情上让步,必然会有削藩的措施出台,大唐极有可能会爆发内战,这也是削藩过程中难免的,但关键是边疆要稳定,所以你去河西责任重大,你要记住,有的时候,最好防守就是进攻,防守不是被动,防守一样能采取主动,就看你选择什么样的战术。”

郭宋默默点头,他不得不佩服郭子仪深邃的目光,历史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都被郭子仪言中了。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舆论之剑(上)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来客第三百二十九章 码头惩戒第一千零七十章 布棋落子(一)第八百零九章 晚节不保(中)第八百九十三章 酒馆交易第五百一十三章 银箭警告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谈仙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纵连横(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段君离任第四百一十一章 内务新军第七百九十九章 援军抵达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释前嫌第八百七十二章 河北谈判(下)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广第八百一十八章 再度试探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祸国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独孤隐患第八百四十四章 撕破脸皮第七百三十章 霹雳手段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敌探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袭粮军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民袭来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外围之战(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视西城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远交近攻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连夜行动第一百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新相人选第四百零五章 就职演说第九百五十二章 蜀中大乱第七百六十六章 江都风云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民袭来第七百七十二章 高原争锋(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业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袭敌营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拦截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贵人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机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岭南风云(下)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潜质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慑窦氏第八百三十二章 兄弟相劝第九十八章 灭族之战(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猎与被猎第三百七十七章 鱼龙灯会(中)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旷野决战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将谢幕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泉州大案(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七百六十七章 夜袭船场第九百零八章 碎叶来信第五十章 仗义出手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返成都第九百零八章 碎叶来信第七百九十九章 援军抵达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兵临泉州(下)第八百九十六章 挣命求生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四百六十九章 军神病逝第二百八十五章 七成胜面第六百零七章 夜夺萧关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籁乐坊第七百四十九章 视察运河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鹤蚌相争第七百九十三章 合理解释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毒攻毒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归来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制不易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米作炊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纥之乱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阁者死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玉玺初现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罗学生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一百四十七章 往事不堪第六百四十四章 裴氏家主第二百八十五章 七成胜面第六百三十九章 夜袭霍邑第一百二十七章 首次任务第四百八十九章 运抵张掖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会(十二)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提升威望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灾警讯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阁者死第六百五十六章 重聚晋宫第七百八十九章 玉真宫主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怀鬼胎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萧关灭蝗第十七章 忽闻噩耗第十二章 君子报仇第六百五十三章 东迁太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