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

新年悄然而至,大年三十是家家户户祭祖的日子,一般是夜里寅时开始祭祖,天不亮,在长安的文武百官要赶到朝廷,参加新年大典,然后天子设宴招待百官。

丹凤门广场上,群臣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闲聊。

郭宋从丹凤门进来,一直在等着他的薛勋连忙迎上了上来,“贤侄,你怎么才过来?

虽然郭宋已经是薛勋的准女婿,但在未成婚之前,一般还是称呼子侄,只有在婚后回门,才会以翁婿相称。

郭宋歉然道:“军营临时有点事,耽误了。”

薛勋一怔,“贤侄是从军营过来?”

“我这段时间一直在军营,昨晚年夜饭,也是和士兵们一起,我考虑以后这种机会不会太多,所以尽量多和士兵们呆一呆,赢得大家的认可。”

薛勋点点头,“你做得很对,你把士兵们当做朋友,当做家人,士兵才会真正视你为帅。”

“谢谢世叔教诲!”

薛勋又道:“这两天有时间来我府上吃顿饭,把张东主一家也请来,大家聚一聚。”

“没问题!”

郭宋欣然道:“我等会儿和师兄约一约,确定好时间,然后给世叔送个信。”

“索性把你大师兄,李天师也一并请来吧!”

郭宋有点为难道:“大师兄恐怕没有时间,过年是他最忙碌之时,他都每天都要出门去做法事,都排到月底去了,他说都是权贵人家,不好让弟子代替。”

“那就下次再请他,张东主一家过来就可以了。”

郭宋点点头,“我记住了!”

“老薛!”

有人在向薛勋招手,薛勋呵呵笑道:“是几个老友,一起过去吧!”

薛勋带着郭宋来到几名官员面前,为首官员笑道:“翁婿二人同殿为臣,也算是一段佳话。”

“让几位见笑了!”

薛勋又给郭宋介绍几名大臣,“这位是吏部郎中杨绩,我在洛阳的同窗好友。”

杨绩出身弘农杨氏嫡系,长一双细长眼,眼中总闪烁着一丝狡黠的笑意,不知这种笑意是来自眼神本身,或者发自内心。

他的夫人和薛勋夫人韩氏是闺蜜,但同时也是彼此攀比的对象。

薛勋又向郭宋介绍另外两人,“这位是太常少卿韦伦,这位是大理寺少卿高参,都是我在东宫的同僚。”

韦伦和高参的话都不多,笑容亲切,和郭宋见礼,“久闻郭都督之名了。”

郭宋忽然有了一丝明悟,太常少卿韦伦、大理寺少卿高参,秘书少监薛勋,都是来自东宫,他们显然是李适要培养的自己人,这个杨绩一向不怎么瞧得起薛勋,现在却拼命和他们混在一起,显然也是一个聪明人,也是一个善于钻营之人。

“杨兄,有什么消息给我们说说?”薛勋笑问道。

“我刚才正要说!”

杨绩向两边看看,压低声音道:“常衮要罢相了,这是确切消息。”

“好好的,怎么会罢相?”韦伦不解问道。

“新君不喜这个人,宫里传出的消息说,新君对他的评论是,心胸狭窄,无宰相之量,可能还是和郭贤侄那件事有关。”

几人都向郭宋望来,郭宋淡淡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换相很正常,这口黑锅我可不背。”

“那不知是谁接替常相国?”韦伦问道。

“昨天下午,天子连续发出四道旨意,宣道州司马杨炎,河南府留守崔佑甫、杭州刺史李泌、怀州刺史乔琳四人入朝,估计接替常衮相国之人就在他们四人中产生。”

高参呵呵一笑,“要是接替常衮的人是崔佑甫,那就有意思了,山不转水转,这两个死对头又遇到一起了。”

“新帝是不是想恢复多相制?”郭宋问道。

薛勋沉吟一下道:“当初先帝恢复左右相制度时,太子就不太赞成,他曾对我说,多相制有利于集思广益,有利于分散相国独权,我觉得新君更偏向于多相制,当然,也不会象从前那样完全把右相架空,但具体怎么改,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这时,钟声敲响,众人纷纷集结在龙尾道下,今天新年大朝就在丹凤门广场上举行,然后大家进含元殿参加新年大宴。

新年大朝并不是议事,而是天子向文武百官和天下子民恭贺新年,由于这次是新帝登基后第一次新年大朝,他会宣布一些重要事情,比如新年的年号、大赦天下等等,一般时间也不会太长,一般一刻钟左右便结束了。

这时,鼓乐声响起,头戴冲天冠,身穿九龙赤黄袍,腰束玉带的天子李适,在大群侍卫和宫女的簇拥下,从侧面鱼贯而来,两名宫女交叉长羽扇,后面侍卫高举黄罗伞盖。

李适在台阶上龙榻上坐下,众臣下跪大礼参拜,“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各位爱卿免礼平身!”

“谢陛下!”

众大臣站起身,李适点点头,“宣读吧!”

翰林学士赵琼展开圣旨高声念道:“新春到来之际,万福复苏,国运昌隆,特下此诏,以告之天下.........”

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大多是对先帝伟业歌风颂德,抑扬顿挫,赵琼足足念了一刻钟,到最后才宣布,“国号从今日起更为建中,今年为建中元年,为庆登基,特宣布天下大赦,望文武诸卿为大唐社稷继续尽心竭力,共创中兴大业,建中元年正月初一,钦此!”

众人再度三呼万岁,李适微微笑道:“大家去年都辛苦了,朕略置薄酒,招待各位,请各位进含元殿入座,尽兴而归。”

“新年大宴,准备入席!”

侍卫一声高喊,在鼓乐声中,李适被宫女和侍卫簇拥着离去,宦官们撤去了龙榻,文武百官以及皇亲王国戚们分成两队,沿着龙首道向大殿上方走去,进入含元大殿。

大殿内已摆下上千张矮桌,地上铺着软席,五品以上官员有自己的位子,必须寻到自己的名牌,五品以下官员可以随意而坐,但品阶不能坐错。

郭宋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面写着‘银青光禄大夫郭宋’,郭宋坐下,四周官员他大多不认识。

这也是地方官虽然条件好、油水多,但很多年轻官员还是愿意留在朝廷的缘故,留在朝廷就意味着能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各种人脉关系,甚至挤进某个圈子,这对未来的仕途发展大有好处,而去地方为官就会失去这种机会。

但入仕一定时期后,官员们又会想法设法去地方任主官,并不是为了捞油水,而是为了捞资历,千年来的规矩一直就是‘不入州县,不能进省台’,没有当过地方官,不了解民间疾苦,就没有治国的资本。

历史上,就连唐玄宗李隆基想提拔杨国忠任相国,还得让他去蜀郡当半年的长史镀一镀金。

所以郭宋一直没有在朝中当官的经历,除了极个别朝官他认识外,其他朝官他都是一抹眼黑。

这顿新年大宴郭宋只得自斟自饮,吃得十分郁闷。

事实上,不光他一个人郁闷,基本上所有官员都喝得郁闷,不能随意换位子,不能大声喧哗,不能饮酒失态,运气好的,和熟悉的人坐在一起,可以交头接耳,可以小声聊天喝酒,运气不好,周围没有熟悉的人,就只能像郭宋一样,独自喝闷酒。

好在可以提前退席,很多官员装模作样喝了半个时辰后,便借口酒力不支溜掉了,一起跑去酒楼喝酒。

喝酒嘛!就讲究个气氛,大家聚在一起推杯换盏,喝酒聊天,高声说笑,这才令人开怀,喝什么酒,吃什么菜,其实都并不重要了。

当然,朝廷大宴的酒都是好酒,眉寿酒或者剑南烧春,眉寿葡萄酒或者高昌葡萄酒,让很多馋酒的大臣大解酒瘾,所以,新年酒宴往往出现两个极端,提前溜走的,或者就是贪杯不肯走,最后喝得酩酊大醉。

郭宋见有人退席,他也坐不下去了,便也跟随着溜之大吉。

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现身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举发榜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邻第一百四十五章 强势谈判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离巴蜀(下)第八百五十五章 策略失误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审时度势第六百零八章 谈判使者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九百二十二章 元城嫁衣(下)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宫变(下)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阳乱起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八百二十四章 汉中事件(上)第七百零一章 浑河之战第九百一十四章 用人不疑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应试之举第六百一十二章 陌刀扩军第五百六十七章 关键试验第七章 学武之择第六百九十七章 回纥公主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第六十五章 初见段君第三百九十二章 相国荐才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宁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灾警讯第四百九十三章 庄园垂钓第九百七十八章 李泌之谏第二百五十七章 宝石猜想第三百七十七章 鱼龙灯会(中)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异变第九十章 摧毁后勤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闻喜讯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初见疑点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横塞边城第二十三章 武道大会(三)第六百八十章 拒绝还价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五十九章 黑市觅刀(上)第八百零一章 围魏救赵第五百零六章 雍县偶遇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礼之战第一百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四十九章 旧友相逢第二百七十一章 奋勇抢地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争端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战庭州(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门售皮第四百二十三章 出兵酒泉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宫变(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四百九十七章 泾源兵变(上)第二百零四章 雪夜东进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开拓思路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宫变(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举贤揽才第三百六十章 拜见月老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镇主第五百七十四章 寻查奸细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二百一十二章 赵府寿宴(一)第六百三十五章 无法回避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诱饵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线索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四百三十五章 达成协议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卫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金城兵败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惊现疫病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寻找情报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幕后元凶第八十三章 两难选择第九百五十九章 迁都之议第一百九十一章 两吐分裂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连戍堡第六百八十七章 英才入彀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线封锁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慑窦氏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十一章 卑微若斯第八百一十二章 势力代表第一百八十七章 机会未失第四百七十八章 河西监军第四百零九章 新军气象第七百六十五章 家人团聚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舆论之剑(上)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祸国第二百零六章 城门风波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关键人物第九百七十四章 围城打援(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礼后兵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稽私风暴(下)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户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严母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连夜行动第七百一十三章 薛勋归来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药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