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游

众人沿着赤河缓缓而行,郭昕用马鞭指着河流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龟兹对赤河没有兴趣,我们就在赤河边挖塘养鱼,或者直接在赤河内撒网捕鱼,开春后,河水解冻,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一点了,每天都可以喝一点鱼汤。”

郭宋沉吟一下问道:“听二叔的语气,好像龟兹国对唐军不像从前那样友善了?”

郭昕苦笑一声道:“这主要是吐蕃人改变了策略,以前他们都是强灭西域各国,让西域各国十分恐慌,所以和唐军联手对付吐蕃军,但这些年吐蕃军改变了策略,对西域各国以怀柔为主,承诺接受他们为吐蕃的附庸国,其他一切都不改变。

同时,吐蕃军也不再攻打安西,这一招确实狠毒,安西各国没有了灭国的危机感,他们对唐军不再像从前那样依赖,对唐军的态度也渐渐转变,说实话,我已经两三年没有见到龟兹王,几次去拜访,他都是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不见,也停止给我们粮食支援,不光龟兹,其他安西小国都差不多,疏勒、于阗、焉稽,各国都对唐军不太见待了。”

郭宋点点头,“这样一说,从沙州到龟兹的补给线更加重要了。”

“当然很重要,我偶然也会派人去沙州,交换盐油布匹之类的必须品。”

“用什么交换?”郭宋问道。

郭昕沉吟一下道:“我们在疏勒那边有一座很小的铜矿山,每年能炼出一万多斤铜锭,这是我们唯一的本钱,用它和沙州交换油盐布匹。”

十几里路程一晃而过,不多时,唐军看到了龟兹城,城内所有的老兵和家眷们都出城迎接,每个人衣衫褴褛,面带菜色,但脸上却笑容灿烂,那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欢迎。

众人看见了郭宋,都忍不住欢呼起来,每个人都认识他,他的每次到来都能给龟兹带来巨大的福祉。

郭宋翻身下马,命令士兵们牵骆驼进城,一只只骆驼身上背负着沉重的箱子和粮袋,士兵和百姓们欢呼雀跃,跟着骆驼奔跑,当一袋袋小麦被卸下,不少人都抱着粮袋嚎啕大哭起来。

这次郭宋给龟兹带来了一万石粮食和两万匹布,还有盐和羊皮,几百斤瓜果种子,以及大量兵甲,这也是三千头骆驼所能承载的极限。

另外,三千名精锐士兵也将留在安西,给安西军补充新鲜血液。

这次郭宋来安西并不是执行天子或者朝廷的使命,而是他自己的安排,他知道安西的困难,他一方面要给安西雪中送炭,另一面他要在安西和沙州之间建立一条物资运输走廊,打通大唐和安西之间的联系。

郭宋没有时间休息,立刻召集郭昕以及几名安西官员商议建立运输走廊这件事,这也是他亲自来安西最重要的一个目的。

郭宋展开一幅地图,这是收藏在敦煌州衙内的一幅地图,很详细地绘制了从敦煌到龟兹之间的地形、商道、水源等等情况,非常准确。

“请问郡王,吐蕃在安西的存在状况如何?”这是郭宋需要搞清楚的重要前提。

郭昕缓缓道:“目前吐蕃军在安西约有五千余人,基本上都在图伦大沙漠以南,驻兵点有三处,一处在阿尔金山南面的萨比泽,这里是吐蕃军老巢,有两个部落,军队大概在三千人左右,第二处是且末城,大概有一千人,第三处是疏勒,这里吐蕃牧民很多,驻军有一千人,这五千人主要是维护吐蕃在安西的利益,这些年大家基本上都相安无事。”

“且末河呢?”

郭宋很关注这条直通蒲昌海的河流,当年他已经把这条河边的几个吐谷浑部落统统赶走了。

“且末河边河边没有长驻部落,但夏天会有吐蕃牧民过来放牧,冬天又回去了。”

停一下,郭昕又补充道:“我们的士兵经常驾船去蒲昌海捕鱼,确定蒲昌海周围没有吐蕃牧民。”

郭宋沉吟一下问道:“有没有可能在蒲昌海北面建一座守捉军城?”

“蒲昌海距离龟兹城有七百余里,距离焉稽镇约有三百余里,要建一座军城不是不可以,但比较危险,不知什么时候吐蕃军队过来就把它端掉了,如果是补给需要,可以建!”

这时,户曹参军刘春道:“如果只是为了建补给点,我觉得没必要建军城,可以请焉稽国人在蒲昌海建立一个放牧点,然后由焉稽国人在那里建一座镇,只要不是唐军建立的军镇,吐蕃人一般都不会关注。”

“这是个好办法,让焉稽国人出面建补给点!”郭昕赞道。

“还有一个重要发现我要告诉各位。”

郭宋又指着地图道:“从安西到沙州,骆驼队大概要走十五天,这里面有六天是穿越沙漠,比较危险也比较艰难,但我发现这幅地图的北面似乎不是沙漠。”

郭宋指着蒲昌海北面道:“蒲昌海以北一百五十里处是天山余脉,沿着天山山脚下走,大概有两百里都不是沙漠,而是戈壁滩和草原、森林,还有好几条小河流,我们如果从北面走,那么穿越沙漠的路程就减少到一百里左右,穿过这一百里的沙漠就到寿昌县境内了,这样算下来,又能压缩两天路程,更重要是危险性大大降低。”

郭昕欣然道:“贤侄什么时候回去,我会亲自去一趟沙州,把这条线路勘察确定下来。”

郭宋笑道:“如果郡王想回朝廷拜见天子,也是可以的。”

郭昕沉默片刻,摇摇头道:“安西一时还离不开我,我最多只能去一趟沙州。”

..........

商议结束,郭昕陪同郭宋参观龟兹城,和八年前相比,龟兹城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但人却少了很多,主要是龟兹国迁徙走了,他们在姑墨又建了一座新城,大部分龟兹人也跟了过去,使得城中很多房宅都空空荡荡。

郭宋指着空房道:“这些房子都没有人住了,房前屋后完全可以利用起来,种一些产量高的瓜果,然后晾晒成干,冬天就可以当饭吃了。”

“我好像看你带了不少种子?”郭昕饶有兴趣地笑问道。

郭宋点点头,“我带了一百多斤冬瓜种子和甜瓜种子,尤其冬瓜产量很大,一根藤上可以结七八个几十斤重的大冬瓜,我去年就建议北庭推广这种冬瓜,我觉得安西也可以,光照充足,紧靠赤河,不缺水,到时候满城都种满冬瓜,还怕冬天没有食物充饥吗?”

郭昕大喜,“正好是春天,我明天就开始组织大家播种!”

郭昕又想起一事,笑问道:“是不是安西的美玉可以在中原换点钱?我们在山脚下发现很多体积巨大的白玉和青玉。”

郭昕说的巨大玉石不是籽料,而是山流水料,唐朝对籽料还不是很看重,郭宋顿时心痒难耐,笑道:“现在商路打通了,倒是可以把安西的美玉送去长安,我可以包销,不过能否让我先挑几块鹅卵石玉料?”

郭昕哈哈大笑,拍拍郭宋的肩膀道:“放心吧!我给贤侄准备了一屋子,贤侄千里迢迢给我们送来救命粮食,我怎能没有谢礼?”

郭宋大喜,他此时恨不得插翅去挑选自己的美玉,“那就多谢二叔的美意了!”

.......

郭宋放心不下沙州,他在龟兹城只呆了三天,便带着诸将和骆驼队返回沙州,这一次郭昕亲自跟随,他要亲眼见证这条运输通道的打通。

====

【明天要向大家求一求保底月票了!恳求各位书友支持!】

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缘再见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个方案第八百七十三章 进士择官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开榜第五百七十二章 连环毒计第一百八十二章 抵达龟兹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朱泚消息第二百八十八章 师兄义助第七百三十七章 须拿诚意第五百二十一章 里应外合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阶段胜利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势力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炮而红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谈判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五百五十一章 意外发现第四百一十六章 初步进攻第九百零一章 财富置换第二百九十章 永丰新县第八百四十七章 赵魏之战第八百二十六章 汉中事件(下)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都来人第九百八十八章 请客深意第四百六十五章 赶尽杀绝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春日生机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神秘对手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访第二百九十六章 讨要说法第七百三十章 霹雳手段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变(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汉中山庄第六百章 党项野心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计划第三百八十七章 新婿回门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镇军营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围洛阳(下)第七百八十七章 轻骑夜袭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势力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巡视琉球(下)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当街杀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游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袭粮军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镇主第九百一十六章 坚城难破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诛心之战第六百三十九章 夜袭霍邑第九百零一章 财富置换第七百九十六章 从容谋划第八百五十六章 亲临赵州第七十四章 黄河酒楼第五百一十四章 罂花凋谢第二百零八章 再进谗言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七百零五章 攻占王城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新木马计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必道歉第八百九十八章 聚义锄阉第二百八十五章 七成胜面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围之战(中)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变第五百七十章 紧急救助第三百八十七章 新婿回门第九十四章 西受降城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寿宴(下)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料之中第七百九十九章 援军抵达第一百四十四章 意外箭信第三百七十六章 鱼龙灯会(上)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双管齐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东情报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开真相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谏不如变第五百零一章 彻底暴露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纥之乱第二百一十三章 赵府寿宴(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抓住机会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六百一十八章 偷袭定胡第一千零二十章 计中之计第一千一十二章 晋陵阻击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变初衷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银票疑云第四百七十六章 思路渐清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一百一十八章 酒铺底蕴第一千一十章 兵临江南(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师兄义助第一百六十四章 怒辞供奉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终获突破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无米之炊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宫惊变(下)第五章 玄虎卖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