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运输不足

郭宋在关内各州部署了三万大军,两万军返回灵州,郭宋则率领两万军队返回河东,按照惯例,战俘中挑选两万士兵编为新军,送去河东集训,其余战俘送去矿山采矿三年后释放回家。

随着控制地域扩大,河西军的总兵力已超过二十万人,分布着安西、北庭、河西、陇右、朔方、关内以及河东等地,此时再称为河西军已经不太适合,由于郭宋被封为晋王,统治中心已迁到河东太原,军队已正式改名为大唐晋军,只是大家习惯上仍然叫做河西军。

十月底,郭宋返回了太原府,这时,张掖官衙和众臣都已陆陆续续迁来太原,凉州刺史由郭宋的前幕僚张谦逸出任,同时兼任河西节度府长史。

这天上午,郭宋正在和潘辽等人商议设立粮仓事宜,设立大粮仓是历朝历代普遍采用办法,隶属于朝廷,使各地产粮地的粮食能够就近入库,像广通仓、洛口仓、回洛仓、黎阳仓等,便是天下著名的四大粮仓,另外还不少规模稍小的粮仓,长安的太仓、陈留仓、江都仓、晋阳仓等等。

太原的晋阳仓便是一个有名的大粮仓,李唐王朝兴起之初,就是得益于晋阳仓的粮草物资。

晋阳仓修建在汾水河畔,是一组仓库群,由数百座大仓库组成,四周有城墙,其实就是一座仓城,最初修建于南北朝时代,多次被焚毁,又多次重建,元氏王朝便在晋阳仓内囤积了近百万石粮食和数十担草料。

潘辽将一幅仓库图纸挂在木架上,对郭宋和众官员道:“仓部司的官员实地测量过,晋阳仓能容纳粮食三百万石,草料两百万担,还有其他物资都能存放,我们再考虑扩建,使物资储存能力翻一倍,目前晋阳仓内的小麦有八十万石,草料四十万担,我们考虑准备把张掖仓城和姑藏粮草的粮草物资都搬运过来,那边粮食储量有一百五十万石。”

“把粮草物资搬运过来,有什么困难吗?”郭宋问道。

把河西的粮草物资搬运过来,这是郭宋最关心的问题,战争对粮草物资消耗巨大,没有充足的物资储备,他就无法和中原以及河北各大藩镇较量,今天召集众人商议仓储,其实最终也是为了搬运物资。

潘辽苦笑一声道:“最大的困难还是运输能力不足,五百多艘船走一趟至少耗时两个月,一次能运送三十万石,一年顶多走五趟,不光要运送粮食、还有草料、羊群以及其他物资,至少要两三年才能运完,如果我们有两千艘船,一年就基本上能运完了。”

郭宋点点头,“船只我再想想办法,造船肯定赶不上,只能想办法去买,大家还有其他好的想法吗?”

曹万年举手道:“卑职有几个细节方面的想法,值得商榷。”

“你说,什么方面的细节。”

“首先是羊群,刚才潘长史提到了羊群,我觉得羊群最好不要长途运输,可以在丰州和榆林各建一座中转牧场,用圈养的办法,运输的时候从榆林上船,两天就运送到岚州合河县,在那里上岸,那边地势平坦,草场有十几万亩,还有析州牧场,甚至还有云州大牧场,都能容纳百万只羊,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起来。”

曹万年的想法不错,大家都纷纷赞成,郭宋点点头笑道:“这是建立内陆牧场,是大战略,可不是细节问题,你说说细节!”

曹万年沉吟片刻道:“卑职几个月前曾去过黄河壶口,考察那里的旱地行船,可以说,壶口断崖是黄河水运最大的阻碍,但也没有办法,旱地行船这个办法可取,只是耗费人力太大,其中主要集中在搬运货物和运送货船这个环节上。”

郭宋借口问道:“你说的是把物资先从船上搬下来,然后运输两里,再搬上船这个环节?”

“正是这个环节,我看见船只用健牛拉拽,倒不是很费人力,主要搬运这个环节,搬和运,运是用牛车或者骡车,搬就完全是靠人力从船上背下背上,数千人在劳作,耗时很长,卑职考虑,如果有一种大型器械,将物资迅速从船上卸到岸上,那就能大大减轻人力,而且卸货和上货速度加快。”

郭宋点点头,曹万年其实说的是吊车,虽然唐朝没有吊车,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一定有别的办法实现。

曹万年继续道:“卑职和几个老搬工聊天,他们倒是有不少想法,其中有几种卑职感觉比较靠谱,一种是利用滑板,滑板一头挂上船舷,把粮袋放在滑板上,粮袋就顺着滑板滑下去,直接滑进下方的牛车内,这种办法已经在使用了,不过只能卸货,不能上货。

还有一种办法是利用水力驱动,建立一个风车一样的大转盘,它永远是转动的,利用转动时的高低落差,把货物在船只和牛车之间搬运,不过这个办法容易失去平衡,要么一头太重拉不起来,要么另一头太重,到高处后直接砸下去,很难解决这个平衡问题。”

郭宋眼睛一亮,笑道:“根本的解决办法其实已经找到了,那就是利用水力,但方向没有找对,比如说利用水力推动磨盘磨面,利用水力榨油等等。

水力就像一个大力士,它不会疲惫,应该想办法让它把货物背上船去,具体怎么做我一时想不到,但可以组织工匠去琢磨,只要能把旱地行船的效力提高,我们就能利用黄河和汾河,把各地的粮草物资源源不断运送来太原,至于船只问题,我来想办法解决。”

这时,一名亲兵快步走到郭宋身边,低声对他说了两句,郭宋冷笑道:“朱泚的动作还真快,立刻派使者过来了,潘长史,你先接待他们,探探他们的意图,明天我再和他们谈一谈。”

“卑职遵令!”潘辽行一礼,匆匆走了。

众人纷纷起身,郭宋又对曹万年道:“刚才说的旱地行船办法,你交给工部司去处理,你分管肃政台,要把肃政台迅速完善起来,在河东和关内建立肃政台巡回制度,年底前我要看到效果。”

“卑职已经着手了,会加快速度。”

这时,郭宋又想起一事,叫住了士部司郎中颜硕,颜硕是颜真卿的第三子,目前掌管士部,士部相当于礼部,主管学校贡举、对外交涉、礼仪大典、寺庙道观等等,管辖的范围颇广,下设三个署,鸿胪署、仪典署和贡举署。

“请殿下吩咐!”

郭宋笑道:“我们边走边说吧!”

两人走出晋阳宫,晋阳宫两边的官署已经修建完成,分为左右两坊,占地数百亩,官衙密集,虽然不像大明宫那样气势恢宏,但房舍极多,功能齐全,可谓应有尽有,从河西过来的各个官署已经各就各位,全面运转起来。

晋阳宫内朝政区则主要是天策府、国相府、肃政台和内务司四大军政机构。

在正南面还有一座很长的建筑,叫做承事厅,是各个官衙的对外窗口,像地方官来太原府出差办事,商人们申请各种资质,都在承事厅递交文书,取回批复,颇有点像后世的政务大厅。

这样就避免了闲杂人员在官衙内乱窜。

郭宋对颜硕道:“各地不仅官吏缺乏,而且鱼龙混杂,坑民害民,选拔人才已是当务之急,我考虑明年春天在太原举行科举,当然,我们不能叫做科举,而叫科考募士,考中进士科可以授官,考中明经科则为吏,先考明经,再考进士,这件事关系重大,你们士部要立刻筹备起来。”

颜硕想了想问道:“请问殿下,这次科举是只针对我们控制的区域,还是整个天下?”

郭宋微微笑道:“我们欢迎天下才俊,至于报考资格,考过举人者皆可前来太原报考,另外,我们提供两个月的免费食宿。”

颜硕点点头,“卑职现在去找孟郊商议,尽快提供报告给使君。”

“我期待郎中的报告!”

第二百一十三章 赵府寿宴(二)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机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外围之战(下)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议事第八百一十章 晚节不保(下)第六百四十一章 瓮中捉鳖第九百五十章 奇袭剑阁(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袭泸川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纥之乱第八百一十六章 暗潮涌动第一百二十九章 刺杀权宦第九百一十六章 坚城难破第六百九十三章 视察云州第三百八十章 清虚求愿第八十九章 夜探敌营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巨商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瘟疫之灾第二百三十四章 五龙玉佩第四十一章 军机泄露第四百六十二章 最后选择第七百六十一章 价高者得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关键人物第六百五十章 深宫惊变(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团队之梦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夺酒泉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战九原第一百九十八章 轮台小店第五百五十一章 意外发现第三百四十九章 套路太深第八百零七章 当红明星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谋而合第四百五十五章 追击辎重第十二章 苍鹰猛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以毒制毒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一百一十八章 酒铺底蕴第六百九十九章 暴露身份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处第二百零六章 城门风波第七十四章 黄河酒楼第六十六章 当街发威第九百三十九章 软硬兼施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袭军堡第九百三十六章 春赴新丰第三百七十五章 上元前夕(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动请缨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纥使者第二百二十三章 宝丰酒楼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宝第八十一章 城郊打猎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门遇袭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神秘对手第一百零六章 雁过留名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战张掖(上)第八百零六章 早秋游街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争第二百三十四章 五龙玉佩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一千零九十章 崤函之变(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锁死胜局第九百一十四章 用人不疑第六百章 党项野心第八百二十五章 汉中事件(中)第二百一十八章 挂印去爵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洛阳布局(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血战丰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入包围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一百三十章 晋升子爵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淮河封锁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机到来第六十三章 枭雄本色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七百七十四章 视察盐州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敌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突破封锁第四十二章 斩尽杀绝第四百九十三章 庄园垂钓第一千零九章 兵临江南(上)第九百章 政变清算第二十八章 武道大会(八)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贼张燕第四百九十二章 远方噩耗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纥使者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白居不易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九百二十八章 谋划南撤第一百五十五章 霸王之戟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强则强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酒楼小聚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袭敌营第九百五十章 奇袭剑阁(上)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袭黎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