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机而入

吐蕃入侵唐朝主要是从五个方向,安西方向,河西方向、陇右方向、剑南方向和南诏方向,自从吐蕃三次败在郭宋手下后,他们在北路和西路出兵都谨慎了很多,但在巴蜀一线,他们却始终虎视眈眈,寻找着机会。

目前剑南节度府名义上有军队一万人,但实际上只有军队不足七千人,军队上上下下吃空缺成风,尽管剑南军只有不足七千人,但他们并不是宦官的嫡系军队,只属于南唐的边军,待遇要比神策军差了很多,月俸只有六百文钱,伙食也很差,士气普遍低迷。

剑南军主要部署在西川西部近千里的边境上,大大小小数十个哨所和主要城池,实际上,七千人根本就不足于守这么多哨所和城池,剑南军主帅王庆阳也顾不上太多,只把军队部署在雅州、柘州、汶州等几个重要的战略节点上。

这天下午,在雅州西面的崇山峻岭中,浩浩荡荡出现了一支两万五千余人的吐蕃大军,这支吐蕃大军由吐蕃的新星名将尚东赞统率。

这几年吐蕃内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大师莲花生的主持下,吐蕃全面改信佛教,去年出兵天竺,尚东赞率两万吐蕃军横扫恒河两岸,沿岸小国纷纷投降,并一鼓作气攻入摩揭陀国都城,不仅夺到了佛祖舍利,还缴获得天量的财富和奴隶。

这次出征天竺获得的战争红利,使原本羸弱的吐蕃国力一下子强壮起来,仓库里堆满了小麦,原野上到处是数之不尽的牛羊,上百万天竺人被掠为奴隶,他们放牧种田,使得无数吐蕃青壮男子从劳作中解放出来,加入了军队,吐蕃兵力从五万人一下子增加到十四五万人。

实力得以恢复后,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的野心再次迸发,他要求大相尚结赞制定东征唐朝的计划。

尚结赞的目光盯住了南唐,他看到了南唐的虚弱和不得民心,恰好此时,南唐幼帝驾崩,朝内局势不稳,商结赞便抓住了这个机会,命从弟尚东赞率两万五千大军入侵南唐。

与此同时,他又部署了两万大军在陇右一线,一方面牵制郭宋的军队,另一方面也防止陇右军用围魏救赵的方式解成都之危。

作为东征主将,尚东赞第一个目标是雅州城,也就是严道县,夺取雅州城,他们就有了攻打成都的根基之地,同时也打开了通往富庶成都平原的西大门。

军队沿着一条河水向东而行,两边都是高山和森林,这时,尚东赞见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距离雅州还有近八十里,他便下令道:“就地驻营休息!”

行军一夜,士兵们都累得筋疲力尽,纷纷趴在河上洗漱喝水,副将论多桑带着几名大将上前问道:“将军,为何不一鼓作气杀到雅州?卑职相信,雅州唐军一定会望风而逃。”

尚东赞耐心地给他解释道:“我们没有携带攻城的武器,只能靠奇兵致胜,虽然唐军士气低迷,很可能会望风而逃,但也有另一种可能,他们死守城池,雅州城高大坚固,一旦对方死守城池,我们麻烦就大了,所以必须谨慎,夜行昼伏,不能被敌军发现。”

尚东赞的解释让几名大将心悦诚服,纷纷行礼,“将军所言极是,我们明白了!”

将领各自去休息了,尚东赞却有点担心,不知自己派去人能不能找到安插在雅州城内的吐蕃探子?

..........

雅州城是边疆大城,人口不少,有近十万人口,很多边境贸易都在这里进行,商业还算繁荣,有很多吐蕃人、羌人、吐谷浑人以及南诏人开的店铺,城内人员结构也比较复杂,但虽然汉人占大多数,但这里也生活着大量的其他民族,以吐蕃人和羌人最多。

作为成都平原的西大门,雅州城的战略位置也十分重要,百年来,剑南节度府一直在这里驻扎重兵,虽然现在剑南节度府严重衰弱,但雅州的驻军还是达三千人之多,几乎占了目前整个剑南节度府的四成兵力。

同样,作为防御型的边疆重镇,雅州城修建得高大坚固,易守难攻,主将叫做张蒙,官任从三品云麾将军,上个月才刚刚到任。

张蒙并非剑南系的将领,而是神策军将领,而且他还是窦文场的十三个义子之一,号称十三太保,他排名第三。

作为从三品的武将高官,他却跑到雅州这个偏远之地来当守将,自然有他的道理,这里油水很足,虽然雅州城实际守军只有三千人,但兵部在册却是五千人,兵部是按照五千人发放军俸和粮食,这里面居然有两千人的空饷,是名副其实的肥缺。

虽然一个边军士兵每月只有六百文,但一个月就有一千两百贯的油水,加上可以变卖多余的军粮物资,一个月一千六百贯没有问题,孝敬窦文场一半,再分点给其他将领,他自己一个月能收入五百贯,一年就是六千贯,在这里做十年的守将,他真的就发了。

张蒙在城头上来回巡视,他目光望着城内的主干道东大街,两边都是店铺,人来人往,颇为热闹,不断有牵着骡马的商队走过。

张蒙在谋算一块土地,是一个吐蕃商人开的药店,这片土地足够大,如果自己拿下来,盖一座酒楼,财源岂不是滚滚而来?

“该死的吐蕃佬!”张蒙恶狠狠骂道。

张蒙下定决心,就在这几天,他要找个借口被这个吐蕃店主杀了,就说他是吐蕃的探子。

........

张蒙如果知道,他准备污蔑成敌人的吐蕃商人真是一个吐蕃探子,就不知道他该怎么想了。

这家店铺位于东大街中段,是一家吐蕃药铺,店名叫药灵,在雅州城开了近二十年,占地约十亩,是整个东大街最大的店铺,而且地段极好,几乎是整个雅州城的中心,难怪主将张蒙对它起了念头。

店主人是一名四十五六岁的吐蕃人,叫做芒嘉,为人很和气,他给自己起了个汉名,叫做李芒,但其他店铺人都叫他芒大叔。

芒嘉主要做药材和毛皮生意,来自高原的药材在巴蜀一带很受欢迎,他的生意不错,有很多固定的客户,每年夏至后,从高原运来大量的虫草、天麻、贝母、掌参、雪莲、灵芝、羚羊角等等药材以及毛皮,这时,他的客户也会从各地赶来采购,药材卖完后,他又会采购一批生活物资送回高原,二十年一直都是这样过来。

正因为有季节性的因素,所以他平时的生意看起来不太好,店铺内总是冷冷清清,只有芒嘉那张黝黑的脸庞。

芒嘉实际上是一名吐蕃官员,奉命在雅州开店二十年了,一直在收集巴蜀的情报,同时也会偷偷运一些违禁品去高原,比如生铁。

中午时分,药铺来了两名年轻的吐蕃人,他们将一面铜牌在芒嘉眼前一晃,芒嘉顿时脸色一变,连忙把二人带到里屋。

为首的吐蕃探子将铜牌放在桌上,推给芒嘉细看,芒嘉仔细看了看,竟然是军队的铜牌,他立刻意识到要有军事行动了,连忙问道:“赞普决定夺取雅安吗?”

吐蕃探子道:“我们是尚东赞将军的探子,吐蕃大军距离雅州城已不到百里,今晚上就要杀到,尚将军说你已有准备,让我们过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准备?”

芒嘉点点头,轻轻叹了口气,“我确实已经准备了好几年,就等着这一天,你们随我来!”

他关了店铺,带着两名探子来到后院,从后门离开,穿过几条小巷,一直来到西城墙下,他走进了一间比较破旧的院子,这座院子住着他的几名伙计,算是药铺的宿舍,一共有六七间屋,最后两间屋似乎紧紧顶着城墙。

“这里面就是城墙,被我们挖空了,上面用木板顶住,走到底就是最外面一道城砖。”

芒嘉端起油灯走了进去,里面是宽厚的木板和粗壮的木柱,依稀能看见缝隙间的泥土,他走到底,面前是一堵墙,他拍了拍墙,“这些墙砖其实已经松动了,只需要一刻钟,我们就能拆出一个大洞。”

第四百九十章 战火蔓延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马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广第一百八十二章 抵达龟兹第一百八十七章 机会未失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谏不如变第七百一十九章 猎城行动第八百四十章 千里追踪(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会(二)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计划提前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敌探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夏买仆第五百六十七章 关键试验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离巴蜀(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袭粮军第四百五十六章 协商划界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难民大营第八百八十八章 家有规矩第一百四十五章 强势谈判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缘再见第六百九十九章 暴露身份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连夜清剿第九百七十六章 两个空缺第四十六章 陡生变故第二百二十八章 无从选择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结消息第九百六十八章 终见太后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隶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断退路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献谋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义第四百六十九章 军神病逝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夺洛关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八百一十八章 再度试探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国都失陷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进退两难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将谢幕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诛心之战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入包围第一千零一章 探查病情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证据确凿第一百零七章 甘雨出事第二百六十五章 秋收季节第七百零八章 奴隶赎买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诏书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孙大娘第四百零三章 神医赎罪第一百五十五章 霸王之戟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籁乐坊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归来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第七百五十六章 发财新路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来客第六百五十章 深宫惊变(上)第八百九十一章 各自为阵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线索第二十一章 武道大会(一)第四十四章 返回崆峒第七百九十四章 举贤揽才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游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谈判(上)第五百九十章 先礼后兵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双管齐下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两个选择第六百三十九章 夜袭霍邑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酒楼小聚第五百六十四章 新人旧妇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宁第六百三十九章 夜袭霍邑第六十八章 缘者而得第七十八章 对阵郭家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态度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谋而合第四百八十章 财富撤离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应试之举第二百一十八章 挂印去爵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战内库(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杀大案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高家之择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线索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罗使者第五百九十章 先礼后兵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谏不如变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横塞边城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来客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忍无可忍第二百八十三章 兵临城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闻喜讯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之已晚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围之战(中)第四百零五章 就职演说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坑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意外来客第八百二十五章 汉中事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