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恪之心思 邓芝威胁

第172章 恪之心思 邓芝威胁

在两万汉军接收到孙登的数日之后,一支百余人的车驾队伍从夏口城驶向汉军大营中。

这支队伍中有着之前孙权下令从建业召来的,诸葛恪四人。

这百余人队伍中,也许是孙权担心引起刘备的忌惮,所以并没有安排太多士卒在其中。

百余人中只有十数位侍卫而已。

剩下的数十人,都是奴仆婢女。

而队伍中的许多车驾之上,装载的都是金银细软,以及经书典籍。

孙权知道以刘备的性格,孙登以后在荆州的生活过得不会太差。

但出于一个父亲的关怀与父爱,孙权还是在力所能及范围之内,给了孙登最好的物质条件。

至于孙权给孙登精心挑选的四位吴中俊杰,孙权乃是有着别一番用意。

诸葛恪、顾谭、张休、陈表这四人虽年纪皆未成年,但平均年纪都在十七岁左右,在心智性格方面早已日趋成熟。

并且这四人要么出身当世高门,要么少时便有令誉享于吴中,乃是目前江东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

有这四人陪伴孙登在左右,一方面他们可与孙登一同学习,另一方面他们又可在身旁劝导规劝孙登,免得孙登会在荆州玩物丧志。

还有一点便是,这四位吴中俊杰背后,几乎代表了目前江东中所有的派系。

将这四位不同派系中的优秀俊杰,提前派给孙登做伴读,孙权无疑是在提前培养孙登,在江东中的政治底蕴。

只要孙登能与这四位吴中俊杰相处好关系,哪怕将来孙登在从无政绩的情况下承基江东,有着这四位吴中俊杰及其背后的派系支持,孙登亦能初步坐稳江东之主的位子。

这一点是孙权为了预防最坏的那个情况出现,所埋下的一步暗棋。

政治斗争与平衡,孙权是专业的。

当然孙权的目的,这四位方才初出茅庐的吴中俊杰自然是不懂的。

他们只知道他们是受了孙权的命令,来荆州守护孙登及陪伴孙登读书的。

当以诸葛恪为首的四位吴中俊杰,领着百余人的车驾队伍进入汉军大营中后,那百余人的车驾队伍当即被大营中的汉军拦下,而后开始检查起来。

在汉军检查车驾随从及物品的同时,诸葛恪等四人被王甫带到了孙登的大帐之中,见到了孙登。

在汉军大营中举目无亲、心怀不安的孙登在见到了诸葛恪等四人后,脸上立马浮现了喜色。

而诸葛恪等四人在看见孙登之后,亦各自来到孙登面前向他行礼:“参见长公子。”

孙登因为心中欣喜,一一扶起了眼前这四位,将来他在荆州中唯一可以信任的心腹。

在被孙登扶起后,四位伴读中年纪最长的诸葛恪率先问孙登道:“公子自来到汉军大营中后,关羽可有欺辱公子?”

诸葛恪是诸葛瑾长子,今年他已经十八岁,虽还未到及冠的年纪,但他的性格以及心智已经大致成熟。

诸葛恪身长七尺六寸,少须眉,折頞广额,大口高声,自小在江东就以聪明伶俐而知名。

诸葛恪是在场五人中最高者,加之他又体格肥胖,所以他站在身子还未长开的孙登身前,给孙登带来了一股若有若无的压迫感。

因为之前孙权及吕蒙对关羽的感官不好,所以整个江东中的人,在他们二人的影响下,大多都觉得关羽是傲慢无礼的一个恶邻。

在这种印象之下,诸葛恪很担心孙登会遭到关羽的欺辱。

在诸葛恪的询问之下,顾谭几人脸上也露出了担忧之色。

只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孙登却对着诸葛恪言道:“关公并不像所盛传的那般蛮横无理。

他对我十分关心,在你们未到来之前,我一应物件皆是关公命人准备,我有所求关公亦是有求必应。”

在听到孙登这么说后,诸葛恪等人脸上都流露了惊诧之色。

这可与他们印象中的关羽形象不符。

但是诸葛恪在听到孙登的回答后,他便不再关注关羽,而是再问询孙登道:“那公子可曾见过糜子晟?”

孙登听到诸葛恪提起糜旸的名字,他想起了那日,他在糜旸怀中的情景,他脸上不禁浮现惊惧之色。

见到孙登这副表现,顾谭、张休、陈表三人都表示理解。

他们在听到糜旸的名字后,脸上的神色亦并不比孙登好多少。

而这时唯有诸葛恪脸上流露一丝笑意言道:“公子勿忧。”

“糜将军乃是孔明公之徒弟,而孔明公乃是恪叔父,论亲疏远近之关系,恪唤糜将军一句兄长亦是可以。”

“将来有恪在旁辅佐公子,以恪与糜将军的关系,在糜将军的照拂之下,恪以后必不让公子在荆州受到欺辱。”

诸葛恪脸上浮现了自得之色。

诸葛恪自幼聪慧,并以才思敏捷闻名江东,但同时他又自视甚高。

诸葛恪虽不能完全猜出,孙权派他与顾谭三人一起来荆州陪伴孙登的所有心思,但凭借他的聪慧,他得出了一个判断。

荆州一行,表现上看是令他脱离了江东中舒适安逸的生活。

但无疑的,这也可能是他来日飞黄腾达的一次极好的机会。

孙登的身份自不必说,若是在没有特殊情况之下,那孙登将来很可能会是江东的“太子。”

所以他若是在孙登在荆州举目无亲、无依无靠的时候,成为孙登可以依靠信赖的心腹。

那么来日一旦孙登回到江东继承大位,那他诸葛恪的地位不就可以立即水涨船高吗?

最后就是如他叔父一般成为江东的第一重臣,亦不是不可能。

而且诸葛恪自视甚高,在此番同行的顾谭、张休、陈表三人中,他瞧得上的一个都没有。

他既然已经被孙权安排成为孙登的四友之一,那么他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做四友之首。

方才他问孙登有没有受到欺辱,除了关心孙登之外,还为的是最后引出他诸葛恪在顾谭几人中,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他与糜旸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

有这种优势在,才能让孙登更为信赖自己,从而让自己真正成为孙登四友之首。

至于诸葛瑾之所以不攀他叔父诸葛亮的关系,乃是因为诸葛亮远在蜀中。

孙登日后要长期待在荆州,相比于远在千里之外的诸葛亮,最近声名鹊起,将来极有可能会留镇荆州的糜旸,才是诸葛恪的目的所在。

至于糜旸会不会看在诸葛亮的面子上,给他几分薄面,诸葛恪认为这点问题不大。

诸葛亮虽与诸葛瑾兄弟两人,分隔一东一西有数千里之遥,并且各为其主。

但他们的兄弟情义却十分深厚,兄弟之间时常有书信交流。

在几年前诸葛亮就曾写信跟诸葛瑾言过,糜旸跟在他身边学习政务一事。

那时在信中诸葛亮就曾夸赞过糜旸有仁孝之风,能被诸葛亮这么夸赞的糜旸,想来这师徒二人之间感情应当不错。

而孙登在听到诸葛恪胸有成竹的话语之后,他脸上的惧怕之色果然消散了不少。

孙登有谦让之风,他从不因为自己的身份而自傲。

因此在听到诸葛恪的保证后,为了以示感谢,孙登主动对着诸葛恪微微行了一礼言道:

“以后在荆州,就有劳恪兄维护了。”

诸葛恪虽自视甚高,但现在他还没发展到如历史上那般眼高于顶的程度。

所以面对着孙登的这一礼,他也马上屈身躲避,不敢承受。

而顾谭等几人看着诸葛恪那出尽风头的样子,脸上都有几分不喜。

同是年轻人,谁会喜欢风头都被诸葛恪抢走。

孙权本意是想让诸葛恪等四人,同心协力匡助孙登。

但想来四人中有着诸葛恪的存在,以后孙登在荆州的日子,是否好过还不一定呢。

在百里之外的永安城中,把孙登送走的孙权这几日茶饭不思,精神颇为萎靡。

因为思念孙登加上出于对孙登的愧疚,孙权这几日的情绪很糟糕。

身为江东之主的孙权,当然不会只让自己感受到悲苦之情。

这几日以来,孙权的脾气很暴躁,身边近侍稍有不如孙权意者,大多都被孙权杖毙。

因为孙权反复无常的暴脾气,近几日中永安城中到处弥漫着一股不安的情绪。

就在孙权无法发泄心中的坏情绪之时,他收到了刘备的一封来信。

刘备在信中提及,过几日他会派尚书邓芝前来永安与他正式签订盟约。

之前孙权虽然将长沙、桂阳二郡以及孙登都交了出去,但他并没有正式与刘备签订盟约。

要正式签订盟约一事,不是孙权不知道。

只是他内心中还没有打算,彻底与北方断绝友好。

所以对于是否签订书面性的盟约,他还一直犹疑不决。

如今他见刘备主动提起此事,心中更为烦闷。

但是现在的他,并不敢拒绝刘备派遣使者前来一事。

孙权只能寄希望于刘备的使者邓芝,是个好糊弄的人。

在孙权收到刘备的来信三日之后,邓芝在一队汉军的护卫下,来到永安城中。

邓芝,字伯苗,义阳郡新野县人。乃东汉名将邓禹之后。

邓芝在建安初年为躲避战乱而入蜀定居,但那时邓芝名声不显,无人了解起用他。

当时益州从事张裕善于相面,邓芝请他给自己相面,张裕对邓芝说:“你年过七十,会位至大将,并封侯。”

后来邓芝得知巴西太守庞羲好结交士人,便前往依附他。

建安十九年时,刘备入主益州,邓芝任郫城府邸阁督。

有一日,刘备经过郫城,和邓芝交谈后,感到十分惊奇,擢升他为郫令,后升迁为广汉太守。

邓芝在任内清廉、严谨,颇有治绩,刘备听闻邓芝的政绩后,征召他入朝担任尚书,自此邓芝成为汉中王尚书台的五大尚书之一。

当邓芝手持汉中王使者符节,进入永安城中后,孙权故意不接见邓芝。

在邓芝来到永安城中数日之后,一直得不到孙权召见的他,猜出了孙权的想法。

邓芝想着刘备还在襄阳城中等着他的消息,他知道不能再这样拖延下去了。

于是邓芝便亲自写了一封信,命随从送往永安城中的骠骑将军府。

有意躲着邓芝的孙权,见邓芝有表上奏,还以为是邓芝要请求离去了。

他高高兴兴的打开邓芝的奏表一看,其中的一句话,令孙权感到狐疑不已。

“臣今来亦欲为将军,非但为我王也”。

后邓芝在这句话之后,又加了一句话。

“将军不见,大军不退。”

看到这句话后,孙权眼神一凝,马上就召见了邓芝。

当邓芝手持符节来到孙权身前后,他对着孙权一拜后言道:“汉中王尚书邓芝奉王命,前来拜谒骠骑将军。”

哪怕孙权这段时日以来心情不好,甚至孙权的坏心情就是因为邓芝的主上刘备引起的,但孙权在见到邓芝时,脸上仍然浮现出了一副温和的态度。

孙权让邓芝起身,他让邓芝在厅中落坐后,对着邓芝言道:“孤近来政务繁忙,耽误了见伯苗的时间,还望伯苗莫要见怪。”

在说完这番话后,孙权脸上故意流露叹息之色道:“孤诚愿与汉中王签订盟约,昭告天下。”

“然今江东疲弱,国小势逼,孤时常恐为魏所乘,不能保全。”

“今孤已经将二郡及长子奉送给汉中王,汉中王实利已得,孤之诚意天下人已知。”

“既然如此,汉中王又何必执意要一纸盟书呢?”

孙权说完后,用无奈的目光看向邓芝。

孙权如今对邓芝所说的话,乃一半真一半假。

他之所以不愿意签订盟书,一是怕触怒曹操,引得曹操将来派大军征伐他。

二是孙权想给自己留一条退路,他虽想与刘备联和,但亦不想与曹操完全撕破脸皮。

这样他将来才能在两方势力中左右逢源,逐渐恢复实力。

等他恢复实力之后,到时候再根据时势做出进一步的选择。

老两面三刀了。

当年的湘水划界,其实两家之间亦没有签订正式盟书,只是口头约定。

这后来才令孙权有了扯淡的机会。

但吃过一次亏的刘备,又岂会再留下这个漏洞?

况且若是不正式签订盟约,昭告天下,接下来又怎么完成糜旸的那个计策呢?

邓芝对孙权的目的心知肚明,但他没有当面拆穿。

他只是看向孙权,而后用肃穆的语气说道:“签订盟书非为我王,乃是为正天下人之视听。”

“名不正则言不顺,若无盟约在手,将来两家又如何携手抗敌?”

“我王与将军占据四州之地,我王乃命世之英,将军亦一时之杰也。

两家合盟,则重险之固与三江之阻一体,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

今将军若不签订盟约,我王定然意疑。

将军若求情于魏,曹操必希望将军入朝,以正心志。

将军若不从命,则曹魏大军将至。

到那时,夏口两万汉军由糜将军统率,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北之地恐非复将军之有也。”

听到邓芝口中的威胁之意,孙权脸上有怒色浮现。

他土地与儿子都送出去了,现在还说要发兵打他。

而且还要派糜旸来,欺人太甚了吧!

今天就2章,还有一章马上写,大概凌晨发。

下午五点多才考完,不过考的很顺利,成绩应该会不错。

谢谢部分读者的鼓励。

还有一章,就会开启新一卷了。

拜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本章完)

第614章 貌合神离 止步数里第403章 法邈惊慌 上书成都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旸北上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维跨步 追求幸福第471章 群臣拜服 刘封怒视第492章 悬釜而炊 汉人自强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读,求票)第382章 诸葛失望 刘禅愤怒第524章 天子亲送 军临褒斜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义心惊第七百二十章 围三缺一 岿然不动第70章 如此孙桓(三更求追读)第180章 击掌盟誓 永不相负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卷天下第125章 张昭谋国 孙权入荆(5000字!求票,第476章 自相残杀 大获全胜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阳失陷第46章 吾师,卧龙诸葛公第175章 执政以公 捉拿周群第603章 先行安抚 再出杀招第185章 魏国柱石 灵前悲诉第173章 升坛歃盟 大婚之日(终!)第495章 雨季将至 水淹南郑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旸北上第611章 征集粮草 孤城长安第424章 二擒二纵 世之良谋第202章 文长心思 无畏丁奉第461章 情势不利 别出心裁第521章 烛影佳略 满堂喝彩第147章 高台受赏 升阶封拜(5000字)第186章 曹丕壮志 建言称帝第396章 郝昭镇陈 诸葛告诫第166章 糜旸三问 女主终现第545章 汇集精兵 废荆入豫第544章 贾逵到来 乌龟喘息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没江南 天不助吴第144章 百骑逐虎 割须弃袍第663章 以人为本 十万相随第480章 魏军应对 逆天改命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订!)第200章 张嶷设计 申仪炸了第352章 虚报士卒 跃马镇场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严重任 沙王叉腰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旸北上第593章 郭淮计策 联吴抗汉第538章 荆州出兵 两面夹击第46章 吾师,卧龙诸葛公第513章 愿为卿怒 膝行赴会第165章 悬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674章 衷心祈盼 废立之权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获第612章 迁都邺城 鸠占鹊巢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战而降第637章 天命谓何 去逆就顺第231章 皮开肉绽 真实情报第121章 吕蒙吐血(十更!求首订!)第163章 江东柱石 三气吕蒙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为饵 东吴为援第65章 何为主将,糜旸是也(求追读,求票票第106章 公安内应第244章 武担山下 山呼万岁第119章 名将之殇 (十更,求首订)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为州 造势借势第157章 法正遗策 君臣同悲第664章 长陵骂贼 刘晔吐血第339章 见或不见 反客为主第147章 高台受赏 升阶封拜(5000字)第540章 迷雾重重 司马终动第165章 悬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142章 潜行密林 神兵天降第384章 欲先取之 开大朝会第六百七十九章 挟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错 伤心糜旸第610章 血债血偿 天下仰视第360章 鱼水对话 南中异常第534章 龙卷洛阳 街亭街亭第231章 皮开肉绽 真实情报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预感第496章 心有牵绊 自为猛虎第312章 桃花剑舞 一眼千年第315章 天子规格 布告天下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谏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变 传檄州郡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爷点名第194章 五大纲领 强军将成第424章 二擒二纵 世之良谋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范第642章 丕鹅离世 天不祚魏第49章 徐晃,来了(求追读,求票)第505章 万人空巷 赤脚寻报第43章 刀兵护家(求票,求追读)第260章 万事俱备 糜旸疑惑第428章 武帝之望 汉军染瘴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难欺 关门打狗第30章 糜旸单骑入公安(一)第38章 司马懿的毒计第608章 五丈原上 星星之火第294章 糜暘危急 云长终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