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开展度田 当斩则斩

第206章 开展度田 当斩则斩

在西城县府中的一处偏厅内,被五花大绑的申仪与申耽齐齐跪在厅中。

偏厅之中没有其他人,除了糜旸之外,就只有一些看守申氏兄弟的糜旸亲卫。

申耽在河谷大营中被糜旸擒下后,糜旸并没有着急杀了申耽,在他率领大军从上庸出发后,他将申耽带在了大军之中。

在刚刚擒拿下申仪之后,糜旸便命人将申耽带来西城中与申仪兄弟相见。

而申耽在看到申仪亦成为糜旸的阶下囚之后,虽然早有预料,但当他真正看见这一幕时,脸上还是浮现着难以掩盖的死灰之色。

相比于完全认命,一脸死灰的申耽,申仪的脸色好了一些。

申仪跪在地上,他知道现在自己就是糜旸的案上之肉。

他没有奢望糜旸能不对自己挥下斩刀,他只希望糜旸能放过他的族人。

申仪跪在地上对着糜旸请求道:“府君,我与兄长现在皆已经落败,汉兴郡再无人能对府君掣肘。

我不求府君能饶我一命,只希望府君能放过我的子嗣族人。”

说完后,申仪朝着糜旸深深一拜。

申仪的性格虽然相比申耽更为激进,但同时他也比申耽更加识时务。

看历史上申仪的表现就知道,西城上的“汉”“魏”旗帜在申仪的授意下,几乎就像魔术一般变来变去的。

对于这样的人,该伏低做小的时候,他绝对不会有丝毫犹豫。

面对着申仪的求情,糜旸并没有正面回应。

糜旸看向一旁的丁封,在糜旸的眼神示意之下,丁封走向申仪。

这时丁封的手中正捧着一件木盒,随着丁封走向申仪,申仪看清了丁封手中那件木盒的全貌。

当看到那件木盒之后,申仪的脸上闪过躲闪之色。

当丁封走到申仪身前时,他将手中的木盒打开,而后就站在申仪身前将木盒中的东西,全部倒在申仪与申耽的眼前。

随着丁封的动作,一块块官印从翻转的木盒中,掉落在申仪与申耽的眼前。

当十数块官印全部落在申仪与申耽眼前时,申耽看向申仪,当申耽看到申仪脸上的躲闪之色后,他哪里还不知道这些官印的由来。

申耽的脸上,浮现强烈的不可思议之色。

他这个弟弟是不是疯了!

在丁封将官印全部倒在申仪与申耽面前之后,糜旸方才看向申仪开口说道:

“你在汉兴郡专威弄权,竟敢假借天子名义私刻官印,有诸侯反叛之志,单单凭此罪行,申氏就该族诛!”

这些官印是方才张嶷控制了县府之后,从申仪的寝室中搜出来的。

自天下丧乱以来,天子的权威与诏令早已不下郡县。

各地郡县的长官任命权,掌握在实际占据该郡县的诸侯手中。

只是汉室尚在,所以当各地诸侯任命郡县官员时,只能借助天子名义刻制官印,授予臣下。

但是哪怕天子失去了任命各地郡县官员的权力,这权力也是被天下间的诸侯所瓜分,并不是申仪这个汉中王臣子该做的事。

如今申仪竟然敢私刻官印,这样的罪行当然可以族诛。

在听完糜旸的话后,申仪脸上的神色亦变得如他兄长一般呈现死灰之色。

听糜旸的话中意思,他是不打算放过他申氏一族了。

申氏一族的老幼妇孺在去年被申耽大多迁至成都,糜旸鞭长莫及。

但一旦糜旸将他今日搜到的官印一事上报给刘备,那么他申氏一族还是难逃灭族的命运。

族诛,是当世最为严重的一种刑罚,是断绝一种姓氏最狠辣的手段,更是许多人心中最畏惧的一种后果。

在看到申仪如申耽一般面露死灰之色后,糜旸又开口说道:“虽然你申氏一族难逃覆灭的结果,但我可留下你些许血脉。”

在听到糜旸这么说之后,申耽与申仪的脸上都浮现一些血色。

他们用希冀的目光看向糜旸,在他们希冀目光的注视下,糜旸缓缓开口说道:

“只要伱们能帮我理清汉兴郡中的人口、田亩,在之后虽然你们二人难逃一死,但我会上书大王,为你们在成都的血脉求情。”

在拿下汉兴郡之后,目前对糜旸来说最重要的事,便是要加快弄清楚,汉兴郡的人口与田亩真实的总数。

唯有在做到这一点后,糜旸才能渐渐将汉兴郡打造成来日他北伐的基地。

这一点就算没有申氏兄弟的协助,在全面拿下汉兴郡后,糜旸最后亦能弄清楚。

只是申氏兄弟盘踞汉兴郡多年,他们对汉兴郡可谓是非常了解,有他们的协助势必会事半功倍。

而且虽然汉兴郡中大部分的人口、田亩本来就是被申氏兄弟兄弟所隐匿,但汉兴郡中并不是只有申氏这一家豪强。

所以如果糜旸能得到申氏兄弟的协助,那么他就可以利用申氏兄弟对其他豪强的了解,在汉兴郡中开展一场全面的“度田”行动。

度田并不是单单就丈量田亩,在度田中亦包括了清查隐匿人口。

在将近两百年前,汉光武帝刘秀进行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度田行动。

度田行动的主要内容是清查田地数量和户口、年岁,加强政府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

除此之外,度田行动直指地方豪强的要害——核查豪强地主的土地人口,限制豪强大家兼并土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

因为度田运动侵犯了各地豪强大族的利益,所以各地豪强通过勾结地方官员的方式,对这项政策进行抵制。

刘秀为了坚决执行这项政策,连续杀了十余名与豪强勾结的,对度田敷衍的地方官员,在这种情况下,郡国大姓纷纷起兵叛乱。

当时在中央之中,有天下大儒大司徒欧阳歙为各地豪强的喉舌,在舆论上拼命抨击光武帝的度田政策。

在欧阳歙的鼓动之下,当时天下的士林舆论对度田政策充满了恶意。

但面对着地方与中央的反对派势力的合力,一向被认为是“老好人”的光武帝拿出了他的魄力。

光武帝不顾大司徒欧阳歙天下儒宗的身份,在面对着诸生千余人守阙求情的情况下,果断将欧阳歙处死。

这一事引发了朝野极大的震动,但同时显露着汉光武帝的度田决心。

在用欧阳歙之死震慑一众中央朝臣之后,刘秀开始对地方的叛乱下手。

刘秀一方面派人宣召,“听群盗自相纠挝,五人共斩一人者,除其罪”,以此来分化离间各地豪强。

另一方面他对地方长吏逗留、回避、故纵等罪进行赦免,调动他们平乱的积极性。

最重要的是,刘秀使出了一个杀招,“徙其魁帅于它郡,赋田受禀,使安生业”。

在刘秀的这个举措之下,地方豪族大姓不能再借助宗族势力继续为非作歹,起兵兴乱。

刘秀的这个举措对当代的豪强来说,这是他们除了族诛之外,最无法接受的惩罚。

地方豪强之所以强横,乃是他们世居故土,在乡土之中有着莫大的影响力,有着巨大的财富。

这两个优势让他们能够蓄养私兵,发起叛乱。

但当他们被强制迁徙故土之后,他们与乡土的一切联系都被斩断,这无疑是釜底抽薪。

作乱的人都是豪强大族,如果不是剥夺了他们在本土的一切再把他们迁徙到别处,这么富有的人,根本犯不上让刘秀给他们“赋田受禀,使安生业”。

例如王符就在《潜夫论·实边》中指出刘秀这个举措的狠辣之处。

“且夫士重迁,恋慕坟墓,贤不肖之所同也。民之于徙,甚于伏法。伏法不过家一人死尔。

诸亡失财货,夺土远移,不习风俗,不便水土,类多灭门,少能还者。”

刘秀的这个举措,给叛乱的地主豪强给予了沉重打击。

各地的叛乱被平息后,刘秀时期的度田得到严格执行。

度田执行之后,形成了“牛马放牧,邑门不闭”的大好局面,为明章之治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后世人多记得刘秀大魔导师的身份,但他在这场度田运动中的行为,也是真的秀。

若没有这场度田运动,就东汉中后期那个政治生态,东汉早就灭亡了。

光武帝的那场行动是成功还是失败,在后世史学家的观点中,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

纵观东汉两百年的历史来说,那场度田运动是失败的,因为东汉末年的天下大乱,与地方豪强的日益壮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但单单从汉光武帝那个时期来说,当时的度田行动是取得一定成果的。

之所以度田行动没有挽救东汉的命运,根本原因是在封建社会中,是没办法完全根除地方豪强这个毒瘤的。

直接原因是,“度田”行动除了在汉明帝、汉章帝时期得到良好的延续之外,在其他时期,根本就是一纸空文。

但目前当年那场光武帝时期的度田行动,给糜旸的最大好处是,让他在汉兴郡中开展度田行动变得名正言顺。

糜旸身为汉兴郡太守,延续世祖陛下的政策,完全合情合理,是一种再正确不过的事情了。

然后糜旸打着光武帝刘秀的名号,在明面上是度田的举动下,实际上做出一些改革,那也没人可以指摘什么。

就算有一些腐儒想借此抨击糜旸,抹黑他的名声,也必须先把刘秀的名声给抹黑了再说。

他们敢吗?刘备还活着呢。

在当代,名正才能言顺,言顺才能行速。

当申仪与申耽听到糜旸要在汉兴郡中开展度田之后,虽然身为地方豪强的他们天然反对这种政策。

但是先不说他们现在没有反抗的资本,就算在有反抗资本的情况下,他们也不可能公然阻止糜旸的这种举动。

为了保全一些血脉,申耽与申仪最后只能答应了糜旸的要求。

在申耽与申仪选择合作之后,糜旸命人将这二人压下去关押起来。

申耽与申仪被押走之后,吕乂来到偏厅中向糜旸禀报道:“府君,大部分申氏党羽都已经收押,接下来该对他们如何发落,还请府君示下。”

在西城全面光复的情况下,除了一些躲藏在暗处且侥幸逃出城的申氏党羽,剩余的大部分申氏党羽都陆续被糜军捕获。

申氏党羽分为两类,一类是申氏的族人,一类是之前阿附在申氏兄弟周围,帮助他们鱼肉百姓的属吏。

糜旸听完吕乂的汇报后,对着吕乂言道:“将捕获到的申氏党羽一一审讯,在得到他们的罪行之后,按各自罪行依《蜀科》处理。”

在知道糜旸的意思后,吕乂不由自主的劝谏道:“申氏兄弟以密网束下,故不得人心。府君宜弘以宽仁,则民众自然安乐。”

虽然糜旸透露出要依法行事的意思,但吕乂深知那些申氏党羽为虎作伥多年,他们身上的罪行按严厉的《蜀科》处置的话,基本都是死罪。

这样那数百申氏党羽,大多数都会难以活命。

这一点在吕乂看来,是不利于稳定汉兴郡人心的。

而糜旸身为汉兴郡太守,掌握着一郡的司法权,所以只要糜旸有心宽容,那么那数百人是可以保留一条命的。

糜旸在听完吕乂的建言后,他对着吕乂言道:“申氏无道,政苛民怨,庶民悲呼,流离失所。

且申氏用人唯亲,自初平已来,有数十年之久,汉兴民心沮丧,士人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

申氏党羽,专权自恣,上下之道,渐以陵替,罪行累累,百姓苦彼等久矣。

吾今初定汉兴,必须威之以法,党羽若有死罪,当斩则斩,先惩恶后扬善。

今日之死,往日之罪,无须宽宥。

如此方能民心大悦,郡政清明。”

在听见糜旸这么说之后,吕乂知道糜旸心意已决,因此他便不再劝。

可就在吕乂要领命离去的时候,糜旸又下令道:

“在犯下死罪的申氏党羽斩首后,将他们的首级悬于城门之上。

吾要让城中内外的百姓都看到,他们的仇人,吾已经替他们都除去了。”

糜旸的这个命令让吕乂心神一凛,随后便领命离去。

这两天工作忙,今天2章。

(本章完)

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脚烂吴 子晟救我第566章 动则灭国 瘫软于坐第446章 攻守易势 慈不掌兵第461章 情势不利 别出心裁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马军旗第412章 主动出击 夜郎自大第45章 以人为本(求追读,求票)第452章 泄我行踪 一律皆斩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卷天下第133章 陆逊自荐 内乱将起第171章 糜旸警陆 意欲抱杀(5000字!)第395章 伐谋伐交 以点破面第303章 无声呜咽 为你拜年第453章 将帅不合 骆谷魏军第638章 姜维定计 潼关告破第七百二十章 围三缺一 岿然不动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断兵第112章 刀兵围府 (十更,求首订!)第291章 第二战场 以身为饵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陈仓阻敌第179章 虎贲校尉 刘禅心思第216章 刘备教子 众臣齐哭第167章 糜旸北归 子瑜求和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货世子 幼麟为师第575章 士载南下 噩耗致晕第249章 宴无好宴 费祎挺身第184章 气若游丝 魏王薨逝第77章 我们回家(求追读,求票)第13章 糜旸一计三成第563章 孙大知兵 姜大运输第六百九十章 数年不见 还是该骂第339章 见或不见 反客为主第239章 两劝满宠 局势转变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读,求票)第219章 孟达自救 夏侯动心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632章 遥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440章 执意出兵 神威再临第224章 天地赤红 汉将挺立第217章 群臣劝进 你我君臣第463章 空城计第465章 以己谋人 上方奇谋第283章 大风已起 刘贾叹息第405章 人定胜天 丞相亲征第74章 取糜旸首级,赏千金 (求追读)第287章 汉魏对决 樊偃会战第483章 二人相疑 风雪仗兵第593章 郭淮计策 联吴抗汉第629章 何其壮哉 失魂瘫坐第572章 好宴开席 挑首示威第633章 麟逆虎须 万骑奔潼第622章 汉帝惊叹 掘其根本第663章 以人为本 十万相随第214章 征南三问 针尖麦芒第216章 刘备教子 众臣齐哭第494章 狼狈撤退 褒汉可用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场景第117章 请君入瓮 (十更,求首订!)第671章 仪同三司 拜大司马第100章 三江失败,今晚休息一下第218章 糜旸密奏 君王三观第56章 吕蒙之谋(求追读,求票)第640章 以假乱真 惊死贾诩第645章 赏封齐侯 天水羌乱第七百章 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243章 击芴众喝 嗣武二祖第405章 人定胜天 丞相亲征第369章 人生抉择 喊杀震天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旸枷锁 避实击虚第292章 正奇变幻 魏延奋命第389章 匍匐如犬 剑削顶冠第198章 杀伐祥瑞 今日猎狐第18章 荆州不能丢第568章 曹彰进攻 蒋琬出场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马挫败第189章 杀身以报 申仪心思第195章 赐字崇业 大军可用第513章 愿为卿怒 膝行赴会第407章 于卫将军 八字要诀第356章 该死则死 夏日之阳第337章 吴可征否 世子弃子第127章 糜旸之信 有师西来(4000字!求票,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孙礼献策第549章 局势突变 以势破敌第七百零六章 烹杀前奏 要战便战第120章 江东援军(十更,求首订!)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带汉还乡第六百九十六章 鹰击长空 送天将军第137章 龙战于野 敌血漫漫第七百六十一章 绕道长沙 直取柴桑第468章 以命换命 一箭入体第373章 先诛一孽 再灭恶族第508章 草拟遗诏 孙权不屑第89章 糜芳的进击(四更求追读)第417章 各取所需 粮草危机第189章 杀身以报 申仪心思第390章 再围冠带 魑魅末日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旸枷锁 避实击虚第422章 多智雍闿 上元夜袭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变计划 讨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