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说服嘉靖

东春园北院,张璁在院子里缓缓的踱着,等着王廷相回来,以迁移人口来换取东兴港舰队和白银,他相信胡万里必然是愿意的,唯有如此,小琉球才有可能快速的开发发展起来,以胡万里的性子,绝对不会放过如此难得的机会,他担心的是王廷相要价太高,东兴港承受不住。

要价高也是没法子的事情,这事情必须征求嘉靖的意见,不占老大的便宜,嘉靖绝对是不会应允的,这事情能否谈的妥当,就的看东兴港的家底了,东兴港不仅掌控月港、满刺加港、万里港,还掌控着几乎大明所有的海商船队,而且有着规模不小的火器作坊、造船作坊,有着二千余工匠,经营火器买卖,收入是绝对不会低的,只是东兴港的开销也不低,怕是没什么存银。

这笔交易能否谈妥,直接关系着朝廷与东兴港日后的关系,说严重点,是直接关系到朝廷与东兴港会否开战的问题,张璁自然是极为慎重,让王廷相先行试探,就是慎重的表现,是为了留下斡旋的余地,万一王廷相谈不下来,他再出马。

不知道胡万里这个门生能否顾全大局?能否吃的起这个大亏?张璁一边缓缓的踱着,一边暗自估摸,也不知道绕着院子踱了几圈,抬头就见王廷相脚步轻快的进了院子,脸上也是一脸的轻松,他不由暗喜,看来谈的不错!

王廷相一进院子便看到了张璁,连忙快步迎上前去。张璁看了他一眼,停下脚步。含笑道:“长青没还价?”

“长青那性子岂能不还价?”王廷相轻松的道:“不过,还算厚道。”说着,他扫了一眼几个站的不远的亲随,挥了挥手,道:“都退下。”

听的他说胡万里还算厚道,张璁不由一笑,彻底放下心来,缓缓迈步。继续不紧不慢的踱步,王廷相见的一众亲随下人都不见了踪影,这才快步跟了上去,颇为自得的道:“一年三万户,长青许诺给朝廷四十万两白银,二十艘战舰倒是有些折扣,风帆战船要朝廷自己造。东兴港负责传授造船技术,战舰上一应大小火炮配置皆由东兴港出,另则,还帮着训练朝廷水师。”

张璁微微点了点头,不说其他的,仅是三万户四十万两白银。就已经太合算了,造船技术和火炮都等于是白送,胡长青气魄不小,这一来,小琉球一年就能给朝廷上缴白银七八十万。国库空虚的情形立马就能扭转。

“胡长青野心确实不小,开口就要订五年。”王廷相接着道:“这可是十五万户。即便不达不到一户一兵丁,十万兵力,小琉球还是能凑的出的,这是否要压制一下?”

略微沉吟了下,张璁才摆手道:“没必要,一年三万户,不知有多少细作混入小琉球,东兴港真要有不轨之心,绝无可能隐瞒的过,且走且看,以小琉球之大,容纳五十万户,都不算多。”

“还有一事。”王廷相接着道:“东兴港果然又研发出了新式火器,这次是火枪,长青要十五两银子一枝,卖给朝廷一万枝,两年时间分期交付,这价钱高的有些离谱。”

十五两银子一枝?确实是贵的离谱,张璁略微沉吟,便含笑道:“主动开口卖一万枝,看来,长青是担心工部仿造。”说道这里,他隐隐察觉不对,两年,十五万两银子,东兴港应该并不在乎在点银子。

想了想,他才道:“以后东兴港新出的火器,朝廷怕是都要出大价钱购买了,长青应该是特意要开这个先例。”说着,他便好奇的道:“十五两银子一枝的火枪,子衡可观看过?”

“没有。”王廷相没好气的道:“说是明日去靶场观看,而且只准远观。”

“砰砰砰”一阵沉闷的火枪声在靶场响起,硝烟过后,王廷相迫不及待的快步走向七十步左右的靶牌,当看到几面靶牌上清晰的弹孔,他不由的大为振奋,这可是七十步远,比起前一次的五十步,足足远了二十步,他是上过战场的,清楚这十几步的距离意味着什么,这个距离,已经能够压制鞑靼的轻骑兵了。

更难得的是这种火枪不用火绳,直接就可以射击,这不仅可以省却很多麻烦,也能简化射击步骤,离的远,他也不知道东兴港这种新式火枪是如何改进的,瞥了一眼几个表情严肃的护卫队兵丁,他压下了走近细细打量的念头。

见王廷相折了回来,张璁一脸关切的问道:“如何?这款新式火枪性能如何?”

“十五万两银子是绝对值得的。”王廷相沉声道,一枝火枪十五两未必值的,但以十五万两银子买一万枝,买这款新式火枪回去仿造,却是绝对值得的,“这款火枪不仅射程远,而且射姿更稳定,难得的是摒弃了火绳,能够随时开枪射击,这点尤为难得,投放西北,必然能收奇效。”

“浚川公好见识。”胡万里不失时机的轻赞了一句。

“少奉承。”王廷相不满的看了他一眼,道:“枪管好像长了,会否影响装弹的速度。”

话未说完,他看到一众兵丁从腰带上抽出一把短刀直接装在了火枪上,随着口令声,做出几个刺杀动作,他登时眼睛一亮,道:“难怪这款新式火枪要十五两银子一枝,原来还带刀。”

“这叫刺刀。”胡万里含笑道:“有了刺刀,火枪兵就有了近战拼刺的能力,不再局限于远战。”

“牢固?”

“绝对牢固。”胡万里沉声道:“关乎兵丁性命的武器,岂能有半点马虎?”

张璁虽然不懂枪。但见王廷相如此推崇,当即便含笑道:“既是如此。那就定下来,这一万枝新式火枪要了。”

听的这话,王廷相连忙道:“既然要买,那就今年先交付一千枝如何?”这种火枪,工部肯定是要大量仿造的,自然是越早得到越好,以便于工匠琢磨。

张璁也是反应过来,颌首道:“为师此番回京。若带几枝火枪献给皇上,也算是不虚此行。”

听的这话,胡万里不由犹豫了下,让张璁将遂发枪带回京师,若是嘉靖不同意人口换舰队白银的交易,东兴港也不可能再卖新式遂发枪给朝廷,这遂发枪创意等若白送给朝廷了。不过,一想到小琉球的金矿,他便爽快的道:“恩师既然开了口,学生自当遵命,恩师此番回京,学生赠送十枝新式遂发枪。这枪型号为——东兴1534。”

在东兴港逗留了整整十日,张璁、王廷相才离开东兴港返回京师,胡万里并未远送,送到万里港,他便折回了东兴港。一头扎入了火枪锻造作坊和火炮铸造作坊。

东兴1534型遂发枪已经定型,现在的问题就是量产。在给张璁十枝东兴1534型遂发枪时,他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手工锻造的枪支存在各种误差,特别是遂发的机械部分,虽然是小误差,但胡万里却不敢疏忽,遂发的误差,哪怕是极小的,都可能会降低开火率。

虽然东兴港各个作坊都已经统一了度量衡,使用同一标准的最接近标准的量地尺,但由于各个工匠以及各部件都是纯手工,误差也就难免,为了尽量的消除误差,胡万里不得不推出流水线作业,将火枪的各个部件拆分,一个工匠只负责一个部件的生产,而且给每个部件都铸造一个模子发给工匠,以这法子尽量的消除各种误差,当然这种流水线作业的方式还有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保密。

除此之外,胡万里还另外设计了两款大口径短身管的火炮——臼炮,这是用于稍近距离,二三百步范围内的大杀伤性火炮,这种臼炮在近距离发射的重磅炮弹摧毁力极强,远胜于弗朗机炮,因为炮身短,他的重量也轻的多,即便在安南,也有足够的机动性,这是胡万里特意为征安南准备的,如此,仅是火炮,就能够形成远中近,三层打击,当然,这种臼炮亦可以在战舰上推广,是近距离重击敌船的利器。

另外,胡万里还想鼓捣出的螺丝钉、螺杆螺帽以及弹簧,这两种在后世司空见惯的玩意,却是让他吃足了苦头,弹簧,他是想用于火炮的退架以消除火炮的后坐力,增加火炮的炮击速度,手工制作弹簧不是不可以,但基本都是小弹簧,大型的螺旋型弹簧,从来就没有人尝试过,当然,在他的要求下,工匠也尝试做出了几个稍大的螺旋弹簧,但却因为材料不行,而使的效果差强人意。

小小的螺丝钉同样是如此,因为没有适宜的钢材,都难以量产,他不得不再次将重点投注到炼铁作坊。

六月盛夏,京师,张璁日夜兼程,仅仅一个月时间就赶回了京师,他虽是奉旨出京,但却是微服出京,一路往返皆未惊动驿站,回府洗浴之后,他并未急着进宫,而是翻阅了近几日的邸报,这段时间,他虽不在京师,但朝中动静他一直极为关注。

他最关心的大同兵变仍然为见有什么新的进展,这让他对大同总制刘源清有些不满,银子没少花,但半年多了,战事却仍然纠缠不清,另外一个引起他注意的消息,就是阁臣方献夫致仕归里,这让他有些摸不清嘉靖是什么意图。

次日,乾清宫,嘉靖下了早朝,照例是上午忙着处理政务,当看到大同军报,他不由暗叹了口气,大同兵变迟迟不能平定,他着实有些担心,生怕生出什么变数,若非大同总制刘源清是张璁举荐的,他早就想临阵换帅,撤换刘源清了。

小太监这时躬身进来禀报道:“皇上,张元辅在外求见。”

张璁回来了?嘉靖不由一喜,这时间可够快的,三个多月就从东兴港往返了?他马上意识到可能有急事,当即便搁下笔。吩咐道:“日他进来。”

待的张璁进来见礼之后,嘉靖便吩咐道:“平身、赐坐。”说着便仔细打量了他几眼。待的张璁谢恩落座,他才接着道:“往返东兴港,朕以为至少需要半年,秉用何以不到四月便返回了京师?”

“回皇上。”张璁躬身道:“胡万里率东兴港舰队在南京海面迎的微臣,海陆便捷,不过五日就抵达了东兴港,回程亦是如此。”

难怪如此快,想不到海路速度如此快。比得上五百里加急了,稍微一顿,嘉靖便直接问道:“小琉球果真有金矿?”

“确实有,仅是摸金河的沙金产量,每月就能达到三四万两沙金,上游必然有大型的富金矿,应该能够年产五六万两黄金。”

五六万两黄金。嘉靖心里一荡,这可不是小数目,略微沉吟,他才道:“秉用此行对东兴港是何看法?”

“回皇上。”张璁缓声道:“胡万里并无不臣之心,微臣此番前往东兴港,感触颇多。若是让胡万里在小琉球放手折腾,极可能会给大明带来新气象,这是王廷相的折子。”说着,他取出一折子双手呈了上去。

王廷相的折子为什么不从南京五百里加急送来?嘉靖立时就反应过来,王廷相与张璁在对待小琉球的问题上已经是态度一致了。翻看折子一看,他便愣住了。朝廷大举往小琉球移民,换取东兴港的舰队和白银。

细细看完,他半晌没有吭声,这个交换条件,还真是优厚无比,三万户,四十万两白银,还有二十艘战舰的火炮以及风帆战舰的造船技术,而且还帮着训练水师,期限五年,说实话,他看着也是大为心动。

五年时间,十五万户的人口换取二百万白银和一百艘战舰,有这一百艘战舰,沿海水师必然实力大增,登陆小琉球,根本就不费吹灰之力,小琉球也不会再令他寝食难安。

稍稍思忖,他才开口问道:“这个交易是胡万里提出来的?”

“是王廷相最先跟微臣提起的。”

“嗯?”竟然是王廷相先提出来的?嘉靖想想还是不放心,道:“胡万里如何会接受如此严苛的交易?”

“回皇上,王廷相先前提出的条件更苛刻,这是讨价还价的结果。”张璁微微躬身道:“而且,东兴港还同意卖给朝廷一万枝新式火枪。分两年交付,微臣已带了十枝回京。”

一万枝?嘉靖被这个数字吓了一条,一年能产五千枝火枪,他下意识的追问道:“东兴港的火器作坊究竟有多大的规模?有多少工匠?”

“有二千余工匠。”张璁如实回道。

区区一个东兴港居然能有二千多工匠?嘉靖狐疑的盯着他,沉声道:“如此多的工匠,东兴港是从何处凑集来的?胡万里到漳州才几年时间?”

见嘉靖有暴怒的倾向,张璁忙躬身回道:“回皇上,东兴港工匠由弗朗机工匠、倭国工匠和大明工匠组成,数目最大的是倭国工匠,都是东兴港舰队从倭国掳掠而来的。”

听的这话,嘉靖稍稍好受点,稍倾,他才沉声道:“东兴港有如此强大的火器制造能力,再为小琉球大举移民,岂非是让东兴港如虎添翼?”

张璁早就料到嘉靖会多疑,当即不慌不忙的道:“皇上,即便朝廷不为小琉球移民,东兴港亦会想方设法从沿海各省引进移民,与其如此,还不如朝廷掌握主动,每年三万户,看起来是很多,但对于每户人口数额以及老幼搭配,朝廷都是可以控制的,一户以一对青壮夫妇为主,再搭配老小,不让东兴港有机会从移民中招募兵丁的机会,如此,既可消耗东兴港的财力,遏制东兴港的兵力,又能为朝廷赢的时间,发展壮大水师舰队,实是一举两得。”

这法子确实不错,嘉靖微微点了点头,移民上了小琉球,东兴港仍然还要花费不少银子的,此消彼长,这个交易,朝廷既赢得了时间,也赚足了银子,还有风帆战舰的火炮和风帆战舰的造船技术,有小琉球的存在,朝廷水师确实是应该打造水师舰队了。

想到这里,他隐隐觉得有些奇怪,当即便道:“胡万里素来有眼光,为何会同意这个交易?”

“皇上,朝廷会在人口搭配方面进行限制,胡万里早有所预料。”张璁微微欠身道,话是如此说,其实他是估计胡万里没看透这其中的猫腻,但他如今的为胡万里说好话,这是消除嘉靖疑心的最好机会,也是缓和朝廷和东兴港关系的机会,当然,这笔交易是逐年进行的,他不能让这笔交易变成一锤子买卖。

微微一顿,他就接着道:“东兴港赠送朝廷野战炮,万里港的金矿,如今又积极开发小琉球,主动帮着朝廷筹建舰队,传授风帆战舰的造船技术,还有新式的足以抗衡鞑靼骑兵的火枪,算上赋税,即便不包括慈善会,东兴港一年上缴朝廷的白银已经达到七十万两白银。

不仅如此,对于远征安南,胡万里亦是毫无推辞敷衍之意,积极整军备战,准备在年底出师远征安南。”

第38章 收礼第59章 釜底抽薪第74章 初次接触第170章金星昼现第221章 东厂第490章 东兴银行第247章 豪赌第357章 反过来想第217章 弹劾第135章霸道第369章 发现金矿第435章 招揽第348章 金印第387章 要俘虏第437章 秘不发丧第491章 斩草除根第216章 化害为利第310章 攻心第251章 复召张璁第13章 书生骂人第327章 永宁卫的算盘第329章 对应之策第153章 买卖第395章第187章府尹柴奇第198章 张璁自救第189章不欢第106章 内阁急递第470章 雄辩第22章 礼物第392章 跋扈第265章 遇险第六章 买仆第66章 琉球第101章 钱弊第400章 亲王造反第136章彗星扫太微第352章 不安第115章 冲突第453章 偷天换日(十四)第412章 轰动第145章 变化第72章 试探第78章 作秀第246章 机会第65章 明朝火器第385章 暗助第265章 遇险第398章 嘉靖再出手第200章 揣摩圣意第78章 作秀第445章 偷天换日(六)第188章刁难第176章指婚第223章 揣摩第136章彗星扫太微第47章 南京(三)第317章 再回南京第186章长干寺第94章 雏形第430章 出兵理由第358章 跳出三界外第150章收买人心第69章 逛街第394章 争权第298章 潜在危机第264章 寒心第77章 邸报第400章 亲王造反第474章 决战大同第307章 方案第412章 轰动第427章 形势第324章 万众瞩目第87章 恩威并施第445章 偷天换日(六)第458章 偷天换日(十九)第437章 秘不发丧第280章 辞官之道第369章 发现金矿第485章 无奈第97章 铸私钱第487章 盛世之兆第95章 计划第356章 嘉靖失落第46章 南京(二)第108章 钱法九条第289章 五百里加急第221章 东厂第251章 复召张璁第488章 省心第350章 拒绝招安第323章 军事演习第1章 被点拨第191章府尹之位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59章 釜底抽薪第337章 混乱的倭国第252章 揣摩第52章 南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