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扬眉吐气

萧敬每每想到方继藩,心情都比较复杂!

方继藩给他的阴影,实在不少啊!

这小宦官仰着脸看着萧敬,看到了萧敬显露出的几分愁闷之色,脸上露出了点犹豫,却还是继续道:“东厂的番子还打探到,今儿正是收获土豆的日子,太子和新建伯等人要选择吉时开始收土豆……”

“噢。”萧敬抬头,终于从方才的思绪里回过神来。

其实宦官们都迷信,对这农历最是看重,今天不能做这个,明日不能做这个,规规矩矩的,他们深信世上有神佛,只有信了,下辈子才能投胎,这投了胎,下辈子才能做完整的男人。

因而萧敬只略一想,吉时,不就是两个时辰之后吗?

萧敬顿了顿,又陷入了深思,东厂已经几次令陛下失望了,这一次,陛下已经问起了这事,现在有了结果,得赶紧回报,只有如此,方能显出东缉事厂并非无能。

此时,可不是计较个人恩怨的时候了。

心里想定了,萧敬便立即道:“来人。”

一干宦官早在外头候着了,一听萧敬的声音,连忙进来。

萧敬问道:“陛下现在何处?”

一个宦官道:“这个时候,该是在暖阁召见几个大臣。”

萧敬倒是迟疑了起来,是不是该……待会儿再奏报呢?

不成!不能耽搁了,早去禀告,哪怕是一个时辰,自己在陛下的面前也好有个交代。

否则,再次错过了机会,东厂的脸面,可就彻底的丢光了。

萧敬当机立断道:“去暖阁!”

…………………………

天气很冷了,但是暖阁里却是跟外间不同的。

此时,弘治皇帝穿的并不是很厚实,他正安静地坐在暖阁的御案跟前。

这两天,其实他的身子染了一些风寒,老是咳嗽,不过对此,他似乎并不在意,只命人熬了点驱寒的汤水,喝了之后,觉得好了一些,他脑海里至今回忆的,还是欧阳志的话——辽东军民,太苦了。

是啊,辽东军民太苦了,而那在西山的矿工,又何尝不苦呢?因此来推论,天下的百姓,哪一个不苦呢?

想到此,弘治皇帝便没来由的,有一阵忧虑。

他看着刘健,看着谢迁,看着李东阳,看着马文升,还有召来的翰林侍读学士沈文。

沈文是来汇报关于诏书撰写情况的。

陛下要下敕命,宣扬欧阳志的事迹,可怎么把握,这位待诏房的侍读学士,却有点犯了难。

可到了这里,陛下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沉默。

偶尔听到陛下轻微的咳嗽,这倒令沈文心里颇有几分担心。

就在这出奇的安静中,弘治皇帝突然道:“诸卿家,三皇五帝时,是什么样子呢?”

众人一愣。

万万想不到,陛下竟有此雅兴。

沈文一听到三皇五帝,便顿时提起了精神,眉飞色舞地道:“那是大治之事,圣君教化万民,因而天下人俱都知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真是令人向往啊。”

这几乎是读书人最标准的答案了。

弘治皇帝却话不对题的道:“那时的百姓,都能吃饱肚子吗?”

沈文顿了顿,才道:“陛下,想来……他们一定是可以吃饱的吧,圣君在上,百姓岂会面带饥色?”

弘治皇帝吁了口气,幽幽地道:“看来,朕不是圣君,可能是暴君,否则百姓们怎么会面带饥色呢?百姓………苦不堪言啊。”

“……”沈文没料到,皇帝陛下居然来抬杠。

本来还以为这是理论上的研究,结果陛下一席话,差点没让他噎死。他期期艾艾的,不知该怎么答好了,总不能当真说,陛下确是暴君吧。

弘治皇帝却是笑了笑:“朕还有一事不明白,三皇五帝时,百姓们尚可饱食,何以到了如今,不只人心不古,便连吃饭穿衣也不如古人呢?朕对此有所怀疑,这三皇五帝事,是否以讹传讹。”

这一下子,所有人都怔住了。

任何学说,或者说宗教,最怕的就是有人老是问为什么。

因为天下的学问,终究是有漏洞的,这世上,从来不曾有没有缺憾和漏洞的东西。

因而,一般的学术或是宗教团体,大抵采取的办法就是,你再瞎哔哔,我就弄死你。于是乎,提出问题的人解决了,那么一切就可以自圆其说了。

可如果遇到了一个弄不死的人呢?

比如……这个人乃是陛下。

沈文憋红着脸,不知说啥好了,心里是堵得慌。

只见弘治皇帝怅然道:“三皇五帝,人人都敬仰,可三皇五帝时,何以让百姓们饱食,又如何大治天下,后人们却多是语焉不详,这真是咄咄怪事。”

其实,弘治皇帝并非是抬杠,他反而希望这世上真有三皇五帝的大治之世,因为至少这证明了,大治之世是存在的,既然古人们可以做到,自己就可以朝向那个目标努力。

他最害怕的是,倘若这五帝三皇神圣事,所骗的不过是无涯过客,才是真的令人可叹啊。

众臣们依旧不做声。

好不容易,沈文作为翰林侍读学士,颇有几分沉不住气,道:“圣人说这是存在的,想来一定存在的吧。大治之世若不在,那么这圣人之道又是从何而来呢?陛下,万不可滋生此念啊。”

弘治皇帝反而晒然一笑,道:“可朕又有一个疑问,圣人之道早已传播天下,可为何自孔子作春秋以来,天下从未有过大治之世,有的不过是天下兴亡更替,百姓皆苦……”

“……”

沈文的感觉很糟糕,他甚至不想和弘治皇帝聊天了,换做别人,自己早就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妖言惑众了。可他不敢指着弘治皇帝的鼻子,只好幽怨地看了弘治皇帝一眼,装聋做哑起来。

弘治皇帝却一声叹息,摇头苦笑道:“或许人间便是如此,这才是一切的真相吧!”

正说着,外头有小宦官徐步进来道:“禀陛下,萧公公求见。”

弘治皇帝微微皱眉。

在弘治皇帝看来,萧敬是个很懂事的人,一般情况,他是不会在这个时候打扰自己的,除非……

弘治皇帝轻轻咳嗽一声,便道:“叫进来吧。”

萧敬进来,看了众臣一眼,上前行礼道:“奴婢见过陛下,陛下,您的龙体,好些了吗?”

弘治皇帝淡淡道:“好些了。”

萧敬却是担心地看着一脸病容的弘治皇帝,说起来,弘治皇帝乃是他看着长大的,在外人眼里,自己是皇帝的奴婢,可在自己的心里呢?

萧敬从来没认为过自己是个好人,他也永远不会是一个好人,一个男人,成了不阴不阳的怪物,怎么可以用好坏来区分呢?

可是,无论对任何人,可能在别人眼里,他的面孔或是善,或是恶,是爱争权夺利,又或是阴狠时,可以将人活活打死。可在萧敬内心深处,他和弘治皇帝之间,却是有感情的,这种情感,掩藏着礼法之下,只有在此时,眼见弘治皇帝一脸病容时的样子,萧敬的心……有些疼。

他了解弘治皇帝的性情,自然知道弘治皇帝并不愿自己当着大臣们的面问太多龙体欠佳的事,以免外朝滋生出什么不好的议论来,因而很快的正色起来,转而道:“禀陛下,土豆……奴婢已打听清楚了。”

弘治皇帝顿时正襟危坐,在大臣们不解的目光之中,他肃然地道:“你继续说。”

“这是一种新的作物,乃是太子殿下、新建伯、丰城伯所培育,据说……可以作为主粮,比红薯更佳!”

一下子……

殿中众臣们面面相觑,一个个虽是不露声色的样子,可眼神里,依旧流露出了他们内心的震撼。

主粮……

要知道,其实主粮和粮食是不一样的。

小麦是粮食、黄豆也可以是粮食,稻米更是粮食,可黄豆虽也可以做粮,人却不能一直靠吃黄豆为生。

这红薯,是粮食,但是根据大家的了解,此为辅粮,还远远达不到主粮的程度。

它可以改善无数百姓的生活,也可以在灾年时救活无数人,可真正让人天天以红薯为生,这显然……也不现实。

可现在,萧敬说的,这土豆竟是主粮。

弘治皇帝的脸色更显得慎重起来,眼眸微微眯起,沉声道:“口味如何?”

“太子殿下说,真香!”萧敬显得谨慎,他得拿太子殿下的评价来说事,否则到时候若是难吃,那也是出门左转找太子,毕竟太子是金刚不坏,且不死之身,皇帝只有这么一个血脉,天大的事,也只能一揍了之!

可他……没有这么坚硬的身躯呀,还是谨慎一些为好。

弘治皇帝若有所思,他脸色更加的凝重了:“为何太子和方继藩不曾来报?”

“还没收获呢。”萧敬笑了笑,他看出了陛下对此事的关注,因而徐徐道:“东厂这儿打探到消息时,土豆还未收。”

终于……扬眉吐气了啊。

你看,土豆还没收获,东缉事厂就打探到了,这说明啥?说明东缉事厂,并非只是吃干饭而已。

第五百九十一章:圣君在世第一百一十章:你又秋后算账第二百八十一章:胸怀天下第二百三十二章:恭喜陛下第一百二十九章:语不惊人死不休第二百五十六章:宫里传召第四百七十一章:他还是个孩子啊第八百六十九章:大医凛然第六百五十七章:陛下有旨第四百八十章:龙颜大悦第一百一十六章:一门五贡生第七百一十章:龙颜震怒第一百五十四章:费尽心机第三百零一章:陛下亲临第四百九十五章:劳苦功高第一百五十二章:不服就让你彻底服第八百七十一章:此大功也第四百八十章:龙颜大悦第二十三章:棍棒底下出孝子第三百八十六章:竟真是捷报第三百二十八章:圣旨第一百三十三章:恃宠而骄第一百七十二章:舍他其谁?第三百八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第一百九十三章:邪不压正第一百一十八章:圣人的烦恼第三百二十八章:圣旨第七百三十四章:回航第一百四十六章:师出同门第十五章:龙种第六百三十五章:天朝上国第八百六十三章:创造奇迹第五百七十二章:这病 能治第三百八十四章:大才第一百三十三章:恃宠而骄第七百四十二章:跑马圈地第二百八十章:夜入后宫第八百二十七章:神童第五百八十七章:好汉子第四百一十五章:太子长大了第六百二十七章:翁婿之情第六百三十章:出击第六百二十一章:大病初愈第三百七十三章:日进斗金第三十二章:光宗耀祖第八十五章:昏君第一百三十九章:贵客上门第六百一十八章:恩典第七百四十三章:建功封土第四百七十五章:万国来朝第六百三十七章:陛下何故先降第二百二十六章:大功于朝第八百七十四章:家国天下第六百三十四章:神物的诞生第八百七十章:光宗耀祖第二百七十五章:宫中亦有真情第六百零二章:好爽啊第二百二十二章:功不可没第一百八十章:封爵第八百一十五章:国朝以孝治天下(第二更,求月票)第三百九十六章:贪天之功第六百四十三章:都尉好本事第四百一十八章:有心人第八百七十章:朕的好孙子第二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七百四十三章:建功封土第四百二十三章:但愿海波平第四百五十章:浑身都是宝第六百三十章:出击第八百七十三章:恩荫妻子第八百二十六章:王霸之气第三百五十五章:舐犊之情第四百五十六章:海上巨利第二百零三章:陛下的心都化了第八百四十六章: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第三百一十四章:一言而断第八百四十二章:诚实可靠小郎君第一百一十三章:另请高明第四百六十二章:壮士十年归第六百七十章:我方继藩脱离了低级趣味第九十五章:文化人的事第六百零二章:好爽啊第一百九十二章:吐气扬眉第二百三十九章:太子殿下的秘密第六百二十四章:天幸也第三百六十章:急报第二百七十三章:大将之风第一百七十八章:志在必得第八百三十一章:天子脚下 朗朗乾坤第四百一十三章:明察秋毫第一百七十四章:恭喜陛下第五百六十七章:人定胜天第三百三十三章:焕然一新第七百一十六章:宁王必须死第六百九十八章:击贼第五百五十六章:深明大义第二百二十八章:挡我者死第七十六章:复诊第六百九十一章:压倒式的完胜第七百零六章:吾皇圣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