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利国利民

一旁的萧敬,只能在旁站着,得伺候完了陛下,方才能吃点残羹冷炙!

只是此时,他也已饿了,听到太子和陛下说真香,也不禁有点儿垂涎欲滴,他正要给弘治皇帝盛汤。

方继藩却是道:“陛下,来了西山,还是自己盛汤为好。”

“……”弘治皇帝一愣,随即古怪地看着方继藩:“西山有这么多规矩吗?”

“是的。”方继藩理直气壮地道:“太子和臣,因为农人们辛苦,因而想在此让京里的勋贵和富家子弟们也尝一尝这儿的艰辛,打算到时在此挂牌一个农家乐,招揽人来此游玩,到了这里,无论任何人都需自己动手……”

农家乐……

弘治皇帝觉得这名儿很俗。

可细细一想,又觉得这俗气之中,不由带着几分别样的雅趣。

是啊,京里这么多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人,来此锻炼一番倒是好事。

何况这里也并不糟糕嘛,朕平时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吗?方才挖土豆的时候是真的累,可回过味来,却也觉得是一种别样的体验。

至少在这大明,这西山算是独一份了。

不对……

想到这里,弘治皇帝渐渐的回味出一点东西来了!

难怪方继藩怂恿着太子来了,莫不是,就是想借此机会将他这农家乐推而广之?

这个家伙,还真是滑头啊。

可转念一想,弘治皇帝显然对此乐见其成的!

他没有揭穿方继藩背后那似乎隐藏着的目的,反而朝大臣们道:“你们的子侄,也要来此多走走,有好处。”

说着,他便起身,亲自盛了一碗汤,随即轻饮一口,眼睛却是顿时亮了。

刚入口,是淡淡的咸味,而后夹杂着一股浓郁的肉质鲜甜味儿。

猪肉……是这样的味道吗?

他越发觉得离奇了,忍不住向方继藩道:“这当真是猪肉?”

“陛下,这就是猪肉。”方继藩毫不犹豫地道:“臣一向童叟无欺,臣可以用臣积攒多年的名誉担保。”

弘治皇帝更加觉得奇怪了,显然在他的认知里,猪肉不该是这样的味道的。

弘治皇帝看着眼前的肉汤,不无惊讶地道:“此猪和别处的猪有所不同。”

说话之间,大臣们已经开动了,既然陛下觉得这杀猪菜好吃,众人自然也纷纷动手起来!

果然一尝之下,味道竟是极佳。

或许后世之人打小就以吃猪肉为主,所以并不觉得猪肉有多鲜美,反而觉得牛肉、羊肉更有滋味。

可在这个时代,却是倒过来的。

这尝了第一口,食欲就真正的被打开了,有人特别喜欢吃这肥肉,一口下去,满口油膏,快哉,都忍不住想要吟诗了。

弘治皇帝却继续问道:“朕从未吃过这样的猪肉,你来说说看,此猪,是从何而来?”

弘治皇帝这样说,也是有所本的,这猪,有蹊跷。

方继藩便笑吟吟地道:“屯田所既是屯田,当然就不只是种植了,这蓄养畜牧也和屯田有关,臣为屯田所千户,自然对这畜牧之事极为关心,尤其是这些年来,一直受陛下鼓舞,陛下对屯田所可谓是……”

“说重点!”弘治皇帝打断了方继藩,一脸嫌弃的样子。

方继藩只好尴尬地道:“这猪确实与众不同,乃是特殊的方法养殖而来,不只肉质鲜美,而且……肉生得比寻常的猪要多一些。”

“肉还多一些?”弘治皇帝微微一笑,倒也没有多在意。

可方继藩下一句却是惊到了许多人,只见他道:“同样是一头猪,旧有的养殖,四个月下来,可从仔猪生至七八十斤,可若是屯田所所养殖的猪,同样是四月,可直接生至百五十斤出栏。”

“百五十斤……”

所有人虽口里都还在吃着东西,却都给惊得呆住了。

刘健等人错愕地抬头。

百五十斤的猪……这可真不小了。

而且还只是养四个月而已。

他们或多或少知道养羊的事,毕竟朝廷得派大臣负责马政之事,这马政之中就包括了在边镇里养羊。

就说这养羊,一年下来,也不过长出七八十斤的肉,便算是不少了。

就这,已算是难得了,许多羊,其实都是皮包骨,肉少,五六十斤的也多的很。

而这猪肉长得如此迅猛,岂不是同样的驯养时间,生出来的肉,是羊的六七倍?

弘治皇帝一脸呆滞,他显然还没明白这里头的蹊跷!

萧敬见状,连忙低声在弘治皇帝的耳畔密语,耐心的解释。

弘治皇帝这才恍然大悟,猪原来长得这么快的啊。不只如此,产的肉竟还这么多?

方继藩道:“何况猪乃杂食牲畜,和羊不同,而今臣推广土豆、番薯,想来未来……百姓们的土地定会大量的增产,这一增产,只怕粮食要过剩了,所谓谷贱伤农,此话不是没有道理,可若是多余的食物,或者是一些多余的辅粮,要是实在吃不下,就可用来喂养牲畜,用这些余粮换来大量的肉,岂不是好?”

真真是一言惊醒,刘健等人,已是眼前一亮了。

红薯和土豆出来,确实引发了地价的下跌,在座的大臣,不少人都亏损了不少,只是这等事无法避免,就算是有苦,那也只是心里藏着。

粮产增多的本质就在于粮食过剩,囤积起来,还需耗费成本,人人都有饭吃了,谁还稀罕粮食呢?

因而,势必大量的土地要荒芜。

可若是这些粮食有用呢?

天下人不缺粮了,可这肉,天下却是奇缺啊。

吃饱是一回事,可要做到吃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们都说,民有菜色,何谓菜色,说穿了,其实就是营养不良而已,不但吃不饱,也吃不好,和草原上的鞑靼人比起来,虽是靠着蔬果和谷物,勉强可以使人填饱肚子,可为何许多百姓,虽是每日劳作,可实际上却没多少力气呢?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吃不上肉。

对这一点,方继藩是深有感触的。

在这个时代,吃不好,真的和体质有极大的关系,譬如一般的大富之家,如方继藩这般,因为营养丰富,蛋白质完全可以得到保障,所以方继藩虽然才十六岁,却已有一米七了,和其他贵族相比,其实也不算太高。

而同样,若是寻常的百姓,一米七,就已算是‘巨人’了,许多人不过是在一米五六之间,即便男人也是如此。

上一世,在方继藩生长的时代,也几乎是一代人比一代人更高。

身高是一回事,体魄也是如此,直到来了大明,方继藩才知道,一个熟悉弓马的人,其实是完全可以凭着拳头揍十几个人的。

理由很简单,能熟悉弓马,一方面是经过了专门的锻炼,而另一方面,能玩弓马的人,家境绝对属于富户之列!

营养充足,体质自是比那些一日两餐只能靠着黄米为生,且整年都不见肉星而面黄肌瘦的人,不知要强上多少倍,这简直就是来多少人打多少人,犹如猛虎进了羊群。

只是在这个时代,粮食转化为肉的效率,实在太低了,要改善,就必须得先利用红薯和土豆,先养活了大量的人口,使他们得到了温饱,而后有了余粮,同时开始大规模的进行养殖,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养猪……实在是利国利民啊。

弘治皇帝在沉默了很久之后,终于明白了什么!

他的眼眸微微一张,眼中的光多了份璀璨的光泽,紧紧地盯着方继藩,带着几分迫切地追问道:“当真可以使肉产提高这么多?”

他依旧有些不可置信,可心里更多的是期盼!

若如此,那么可就解决了大问题啊,尤其是粮食盛产的情况之下,肉类本身就可以替代粮食进行食用的!

不只如此,土豆和红薯其实都不易储存,与其专门花心思去储存,不妨用来生肉,若是百姓们也能隔三差五的吃上一些肉,这……得是多大的善政。

“朕不信,你带朕去看看。”

方才还饥肠辘辘的弘治皇帝,已没有心思再吃东西了,因为现在有了比饱腹更令他觉得重要的事情。

他已经豁然而起。

刘健等人也纷纷站了起来,他们的脑子已经开始飞快的盘算!

这养猪,显然比养羊要划算,而更重要的是,养羊要吃草,吃草就必须得带着羊四处放牧,大明不是草原,没有这么多草,因而养羊的规模自然就小了。

可而今,未来粮食势必盛产,那么……

在弘治皇帝的催促之下,方继藩只得领着众人移步猪圈。

这猪圈被一分为二,一边是没有阉割过的猪,它们的体型,明显要小了一大圈!

此时,这些猪也恰好到了发情期,已开始暴躁起来!

有的猪开始茶不思饭不想,因为没有得到发泄,因而开始口吐白沫,甚至懒得吃食了,细细的看,这猪其实和羊没有什么分别,不过是皮包着骨头罢了。

还有的猪,甚至暴躁不安的撞着围栏,显得极为焦虑,来回的在圈中奔走。

第三百二十六章:郎情妾意第六百三十八章:用兵如神第二百九十一章:欧阳志的捷报第八百二十四章: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第六百一十七章:神器现世第二百八十五章:反击第七百四十四章:一本万利第五百七十九章:天纵奇才第一百七十八章:志在必得第三百五十八章:多行不义必自毙第五百九十三章:万人空巷第三百九十八章:天下归心第五百一十二章:紧急奏报第一百九十七章:圣驾第九十八章:吊打同行第二百四十七章:尊师重道第一百一十五章:天台上心凉凉第三十六章:赐官第五百七十七章:神医朱厚照第五百八十三章:好香第四百八十三章::嗷嗷叫的虎贲之士第二百八十五章:反击第四百八十三章::嗷嗷叫的虎贲之士第二百五十五章:殿下才高八斗第一百四十章:太皇太后大怒第六百九十五章:至宝第五十七章:天厌之第四十二章:置之死地而后生第三百四十六章:人头作保第四百二十三章:但愿海波平第四章:败家第六百零七章:扬眉吐气第一百九十五章:大功一件第六百九十二章:杀敌于八百步外第八百二十五章:人间渣滓第三百五十九章:喜讯第三十二章:光宗耀祖第一百八十七章:疾风骤雨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位极人臣第九十五章:文化人的事第四百三十八章:发大财了第三百七十七章:威风凛凛第三百三十章:专治不服第七百二十八章:天家父子第一百六十一章:讨教第七百九十五章:龙颜大悦第九十九章:才高八斗第八百三十六章:万幸第八百二十章:以和为贵第五百九十章:殿试第六百七十一章:家国天下第七百九十九章:可怜的孙子第五百零七章:一飞冲天第七百六十九章:天下无双第一百八十二章:殿下圣明第二百三十七章:圣意第二百六十一章:天佑大明第六百六十三章:神器再出世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最后一战第三百五十四章:家和万事兴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千秋一人第八百四十七章:家丑外扬第三百四十一章:壮志凌云第四百七十四章:御前献礼第一百九十四章:君忧臣辱第六百六十六章:发现金脉第五百五十三章:平平无奇公主殿下第四百四十九章:捕鲲第五百七十章:宫中最大的秘密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天下将大兴第六百章:皇榜第二百零七章:海晏河清第八十六章:除夕第一百九十七章:圣驾第八百三十二章:有怨报怨 有仇报仇第三百四十三章:大智大勇第一百一十九章:祥瑞第四百零三章:报功第七百七十七章:头功第六百四十一章:光耀门楣第一百二十六章:神器第二百七十章:又一神器第四百五十一章:高风亮节第七百八十六章:斩首万余第六百一十四章:何以成大业第二百四十三章:入宫觐见第三百九十八章:天下归心第八百七十三章:天下大治第六百七十七章:心有凌云志第六百七十八章:天才啊第四百八十六章:宁波儿女皆抗倭第三百四十三章:大智大勇第四百六十八章:天佑大明第六百二十章:将军百战死第六十五章:大开眼界第五十一章:名震京师第八百零二章:正气凛然第六百五十六章:母子平安第四百九十七章:女人心海底针第六百三十二章:烽火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