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败家玩意儿

弘治皇帝走了,他走得很匆忙,主要是堤防张皇后和方继藩继续许诺出什么,弘治皇帝虽也爱惜后辈,却是个端庄的人,看不惯那种看人眼熟就认亲,瞎扯几句就烧黄纸做兄弟的事。

当然,对他而言,他更注重的是,此事若是传出去,难免会使臣民们生出无端的猜测,何况……方继藩的名声确实不大好,说实话,他觉得方继藩是个定时炸弹,不知何时又会闹出天大的笑话,最后波及到宫中来。

方继藩父子和英国公三人恭送了陛下离开。

临行时,坐在凤辇上的张皇后笑吟吟地看着目送的方继藩:“有闲来见见姨母,姨母也是寻常人家出身的,你不要有什么疑虑。”

“好的,好的。”方继藩小鸡啄米的点头答应。

待圣驾远去。

张懋倒吸了一口凉气,还是有点没回过味来。

倒是方景隆眉飞色舞,谁说自己儿子没出息,现在连陛下和皇后娘娘都这般喜欢他呢,他兴奋地搓着手:“老张,你说我该不该也摆几十桌酒,毕竟……这是光耀门楣的大事。”

还不等张懋回话,方景隆又挠挠头:“好像太高调了,会不会遭人非议了,算了,算了,索性就关起门来,咱们两个再请几个老兄弟来喝几口酒。”

张懋却连忙的摆手:“不喝了,不喝了,你们家这妖孽,老夫看不懂他的路数,看不透,也惹不起,明日都督府里见。”

说着,便逃也似的走了。

………………

天气愈发的寒了,虽是中秋时节,可清晨起来,竟是凝结了冰霜,方继藩也冷得直哆嗦,只觉得这寒意无孔不入。

今日,他穿了一件袄子,外头则是棉布加上丝绸料子的麒麟服,脚下是一双鹿皮靴子,小香香蹲着身给方继藩穿靴,方继藩倒是心疼这个小丫头,见她卖力的样子,便怒喝道:“养你这么大,竟连穿靴都不会,本少爷教你。”说着抽出脚,自个儿将靴子穿上了。

匆匆吃过了早点,动身去当值。

眼看到了詹事府,迎面却见两个眼熟的家伙自詹事府里出来。

这二人见到了方继藩,顿时两眼放光。

“方贤侄,你好啊。”来人竟是寿宁侯和建昌伯这一对张家兄弟。

张鹤龄很和气的打招呼,方继藩却懒得和他们多话,只是淡淡的道:“噢,两位世伯好。”

“要不要到世伯的家里去坐一坐,喝口水?”张鹤龄殷勤地扯着方继藩。

方继藩很干脆的摇头:“不喝!”

张鹤龄像松了口气的样子,哈哈笑起来:“不错,不错,喝水也不好,伤胃,方贤侄到哪里去?”

方继藩道:“当值。”说着,忙不迭的走了。

张鹤龄脸上的笑容却没有散去,目送方继藩进了詹事府,他这笑容突的有些僵住,锤了锤自己的心口,而后一声叹息。

张延龄不由道:“兄长,咋了?”

“难受!”张鹤龄捂着自己心口道。

“哎呀……”张延龄吓坏了:“是不是今早的粥吃坏了肚子。”

张鹤龄龇牙,却眼眶通红起来,眼睛眨巴了一下,泛出点点的泪光:“我说的是心,是心里难受,你看,这个小傻瓜,我一见他,就生出了亲近感,在咱们大明朝,就算打着灯笼,也再难找到一个这样的败家子啊,我还真想和他交交朋友,可惜,他现在怕已是一个穷鬼了,竭泽而渔听说过吗?想到这些,为兄……就难受得很。”

张延龄听罢,居然感同身受起来,也幽幽的叹息:“是啊,太可惜了。”

兄弟二人,蹉跎起来,长吁短叹。

另一头的方继藩进了詹事府,朱厚照得知方继藩来了,立即命刘瑾请他去。

刘瑾这个人,方继藩印象不太深刻,只觉得他和普通人没什么分别,却又知道,等朱厚照登基之后,他会变成凶名赫赫的八虎之一,成为坏蛋中的坏蛋。

不过对每一个坏人,方继藩都绝不会歧视的,因为自己和刘瑾半斤八两,大哥也没资格笑话二哥,何况一个人能坏到名留青史,这应当也算是一门特别的手艺活吧,这是匠人精神哪,千百人里才出这么一个。

朱厚照今日没有摆出军棋来,却是穿着一件鞑靼人才穿的袄子,学鞑靼人的模样,喝着滚烫的马奶。

历史上的朱厚照酷爱军事和骑射,颇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风采。

不过他一见到方继藩,却立即来了精神:“你还会治病?”

方继藩谦虚地道:“哪里,哪里,被研究得多了,也只比御医好一点点而已。”

朱厚照却是笑嘻嘻地道:“本宫听说你买了寿宁侯一大块地?来,和本宫说说,你要做什么?”

方继藩倒是不瞒朱厚照,说句实在话,来到这个世界,每日装疯卖傻,总觉得和这个世上的人有那么一些隔阂,可唯独对朱厚照,感觉却好多了,可能是这厮和自己一样,脑子都有一点问题吧。

方继藩道:“做生意。”

“做生意?”朱厚照的眼睛刹时亮了起来:“什么生意,带上本宫啊,我们是兄弟。”

方继藩瞪他一眼,慢条斯理地道:“殿下有银子吗?”

这一句话,无疑是戳中了朱厚照的痛处,于是朱厚照有些不自信的道:“上一次,你送给本宫的银子,倒还留了不少,够不够?”

方继藩只微微一笑,也不做声。

“不就是银子,小气,本宫乃是太子,什么银子没有?”

虽是这样说,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朱厚照还是有些心虚,弘治皇帝是格外节俭的人,朱厚照虽平时的用度都由内帑供给,待遇优厚,可现银,却是一个铜板也要不到的。

他眯着眼,不知道在琢磨什么,口里则道:“好了,不和你说了,你去当值吧,今日杨师傅不来授课,说是染了风寒,本宫去给父皇和母后问安。”

………………

紫禁城里。

皇帝的御驾自奉天殿到了暖阁。

今日廷议,是在奉天殿举行,弘治皇帝在问政之后,便要来暖阁歇一歇,等过了正午,还有一场朝会要进行。

只是今儿刚刚走进暖阁,弘治皇帝便感觉到了一丁点异样,目光在这暖阁的周围看了看,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

猛地,他想起来了,这暖阁上除了挂着一个‘敬天法祖’匾额,还有一幅他最喜爱的《千里江山图》,此图乃宋时画家王希孟的作品,这位北宋画院的学生,亲受宋徽宗指点笔墨技法,而此画乃是他唯一传世之作。

画师虽非是如雷贯耳,可这幅画,却是雄浑壮阔,气势恢宏,乃是宫中所收藏的至宝,堪称绝世,皇家所收藏的书画之中,此画也当得上不可多得四字。

弘治皇帝最喜爱的也是这幅画,所以特意命人装裱在暖阁之中。

可现在,挂在墙壁上的千里江山图却是不翼而飞,望着空空如也的墙壁,这一大片留白,弘治皇帝有点发懵,似乎无法接受世上竟有如此匪夷所思之事。

“来人!”弘治皇帝轻描淡写的传唤,事实上,此时他并没有太多情绪,这里是紫禁城,是天子的居所,失窃……不存在的,或许是神宫监的宦官取下来清扫了吧。

刘钱今日当值,只是今日的神色也有点古怪,他战战兢兢地上前:“奴婢在。”

弘治皇帝淡淡道:“画呢?”

“奴婢……奴婢……”刘钱一下子拜倒在地,竟是身如筛糠起来。

弘治皇帝突然有了一个不太好的想法:“太子来过?”

第四百三十八章:发大财了第八百四十二章:诚实可靠小郎君第五百六十七章:人定胜天第一百二十九章:语不惊人死不休第十五章:龙种第七百九十二章:真命天子第一百六十八章:师生情深第六百二十八章:中了 中了第三百一十五章:彰显国威第三百一十一章:简在帝心第一百八十二章:殿下圣明第三百三十四章:君忧臣辱,民困仕辱第六十四章:万贯家财第五百二十四章:谢陛下恩典第七百五十九章:利国利民第六百七十六章:奇迹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大战第三百三十九章:同甘苦,共患难第七十六章:复诊第七百一十六章:宁王必须死第七百二十四章:太子出息了啊第八百零九章:霸气外露第五百三十四章:功臣觐见第六百五十三章:后继有人第六百五十一章:手术第七百三十三章:方都尉美名扬第八百三十四章:至亲至爱的师叔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仁义之师第六百六十一章:有教无类第八百二十四章: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第四十二章:置之死地而后生第八百七十七章:真的狠哪第八百八十六章:颠覆天下第六百七十七章:心有凌云志第八十章:名师出高徒第八百一十五章:国朝以孝治天下(第二更,求月票)第四百三十三章:大道至简第三百七十七章:威风凛凛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最后一战第七百二十四章:太子出息了啊第二百九十一章:欧阳志的捷报第七百一十七章:飞球腾空第四百二十二章:百无一用是书生第六百一十四章:何以成大业第三百三十章:专治不服第一百六十六章:吾皇圣明第八百四十七章:家丑外扬第四百五十六章:海上巨利第二百六十三章:吾皇明察秋毫第八百一十一章:圣驾第五百三十五章:恩旨第二百六十章:民以食为天第七百五十二章:以德服人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子威武第一百五十四章:费尽心机第一百九十一章:大局已定第五百九十七章:大恩公第二百八十六章:小儿破贼第八百五十五章:有良心的人第六百一十一章:天作之合第三百六十五章:一举三得第六百三十三章:喜迎王师第四百一十二章:英武的太子殿下第八百八十章:上阵父子兵第五百零三章:天恩第一百四十七章:天纵英才第七百二十二章:恩师无事第二百六十八章:人才啊第七百九十七章:海内存知己第三百一十六章:乡试开始第四百九十章:一网打尽第一百九十九章:这就是钦犯第七百九十三章:大快人心第三百六十二章:赏罚分明第一百七十七章:孺子不可教第一百八十九章:真的很幸福啊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破城第八十二章:天才第五百五十四章:千秋伟业第七百八十章:好女婿啊第二百七十七章:可造之材第七百九十章:千年未有之功第三百六十二章:赏罚分明第二百八十九章:功不可没第五百九十五章:何以安天下第五百七十四章:非常成功第一百八十六章:风雨欲来第六章:列祖列宗在上第一百二十三章:升官发财第三章:崽卖爷田心不疼第三百六十三章:建功立业第六百零七章:扬眉吐气第三百七十七章:威风凛凛第八百三十九章:完美无瑕第五百五十七章:成功了第五百三十二章:太子殿下真是大贤啊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子殿下的答卷第七百九十章:千年未有之功第六百八十六章:师父好棒棒第七百零三章: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