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汉道昌

刘瑾震惊了,他瞠目结舌的看着方继藩。

四目相对。

刘瑾凶恶的目光,渐渐变得温柔。

而方继藩的目中,却带着痛心疾首。

在短暂的沉默之后,刘瑾想明白了,他啥都没说,啪嗒一下,顺势跪下。

“奴……该死!”

方继藩恶狠狠的道:“这是我大父的大父,在弘治十一年酿的白水,平时我都舍不得喝,俱有美颜养肾的功效,现在,就这么砸了,说吧,咋办?刘瑾啊,你做人做事,就这么不小心?亏得平时,我还很看重你,成日在殿下面前,说你的不易。谁料你竟是这样的人,我方继藩还能说什么?”

刘瑾……哭了。

眼泪啪嗒啪嗒落下:“奴婢不是故意的。”

方继藩坐下,架起脚,瞪着他:“滚!“

刘瑾如蒙大赦,忙不迭的磕头:“多谢都尉宽宏大量。”

方继藩叹息一声:“我无话可说,哎,劝你善良啊。”

“……”刘瑾有点丢魂了,脑子里开始不知在想些什么东西。

方继藩一拍桌几:“滚一边!”

“是,是。”

王金元才松了口气,很是感激的看了方继藩一眼。

跟着少爷,就是有归属感。

遇到了事,不必怕,自己只需怕少爷一人就可以,其他的人,看都可以不看他们一眼。挖空心思的为少爷办事,办好了,这辈子就和衣食无忧了。

“少爷,有贵州来的家书,出事了。”王金元凝视着方继藩。

方继藩一听贵州,又说出事,不由道:“何事?”

王金元道:“交趾士人祸乱,纠结数万人,不,他们号称是十万,攻陷了一处州府,其中有一人,自称为阮晔,乃是安南国宗室,自称自己为安南皇帝……”

方继藩听罢,皱起眉来。

号称十万。

管他到底是什么。

可安南初纳大明的疆土,本来就民心不稳,许多安南人,又桀骜不驯,现在……果然,当初文皇帝征安南时的一幕,又重演了。

这些安南人,卷土重来,显然,不甘成为交趾布政使司治下之民。

方继藩忙将书信取了来看,细细看过之后,朱厚照闻讯,已放下了筷子,急匆匆的赶过来。

这封家书,乃是方景隆焦头烂额之际,急送入京的。

方继藩将书信放下,和朱厚照对视一眼。

朱厚照道:“区区数万叛军而已,给本宫三万精锐,便可杀得他们片甲不留。”

方继藩摇头:“问题没有出在这里,关键之处就在于,若是这变乱不立即弹压,其他不满的人,会纷纷加入。到时,这叛乱的人数,只会滚雪球一般广大,一个月后,可能就是号称二十万,一年之后,就是号称八十万了。”

变乱的可怕,方继藩是最清楚的。

研究历史,一个根本的问题就在于,一旦大的叛乱发生,若是没有及时制止,官军为了进剿,且不能迅速扑灭,势必会给叛乱地造成巨大的负担,会有越来越多的良民,因为战火,最终一切化为乌有,到了那时,他们能怎么办?只好跟着一起反了。

朱厚照忍不住道:“这样说来,必须得看你父亲了,你父亲若是能迅速平叛,便能弹压,可若是迟了,局势只会急转直下?”

方继藩颔首点头:“不错,正是如此,不过,交趾地域广大,而明军有五万人驻扎在那里,分驻在各州府,家父要平叛,就必须调兵遣将,只怕到了那时,一切都来不及了。”

朱厚照皱眉:“这样,岂不是和当初一样?”

是啊。

和当初一样。

想要制服安南人,还真是不易。

拿下安南很难,而彻底使他们归顺,更难。

方继藩道:“还有这里,起初动乱的,乃是一群士人,可见,这些士人,对我大明,离心离德啊。咱们大明试图教化交趾士人的一切努力,算是前功尽弃了。”

朱厚照忍不住道:“那王守仁,看来也不过如此。”

方继藩摇摇头,他不相信是王守仁的责任,毕竟他只是副提学,而且……王守仁这个孩子……啊,不,他已不是孩子了,总之,方继藩绝对不相信,王守仁如此的渣。

方继藩深吸一口气,看着朱厚照:“陛下若是得了急报,指不定,又要吐血了呢?”

朱厚照吁了口气:“主要是父皇吃的牛肉太少,身子不结实,若是如本宫一般,天塌下来,也能气定神闲。”

方继藩乐了:“有道理,他娘的,看来,得想想办法才是。”

………………

交趾。

占城内外,风平浪静。

王守仁依旧在这占城书院里教学。

慕名来此的读书人、贩夫走卒、商贾、农夫,越来越多。

整个交趾南部诸府,俱都知道,在这里,有一位先生,他不但免费传授你雅言,而且还教授你学习文字,讲授道理。

起初,有许多不满大明统治的人,试图刺杀王守仁。

可王守仁须臾之间,便将来人反手杀了。

刺客不成,于是有一些士人赶来,他们想要和王守仁辨论。

可结果,却是落花流水。

渐渐的,当许多人看到王守仁讲授学问,看到王守仁带着学生们下乡给人治病,看到他们养鸡、养马、推广红薯和土豆,他们学习弓马,这里的人,竟渐渐的,开始习惯了有这么一个人存在。

仿佛,王守仁和他们的弟子们,就是自这里长出来的,没有丝毫的突兀感。

可是……来这里学习的人,却是越来越多。

人们在附近搭起了棚子,一边做工,或是一边经营,一面来读书。

有教无类。

任何人,来此,王守仁和弟子们,都不曾因为对方的出身,而将其驱赶。

此时,坐在王守仁对面的,乃是一个占城的大儒。

附近,无数的学生,人头攒动。

此时天还未亮,在这里的学生,已超过了两千多人,人们很安静。

因为,占城来的大儒陈贤,决心向王守仁讨教。

陈贤打量着王守仁,很年轻,不由得心里有些失望。

他在占城城内,听说过种种传闻,久闻王守仁的大名,说是讨教,其实颇有几分辩论的意思。

二人起身,接着,默默的朝对方深深作揖。

而后,陈贤与王守仁各自盘膝而坐。

陈贤含笑:“今日吾读书,听闻王君口称大道至简,不知何意?”

王守仁朝陈贤微笑点头,虽然面对刺客,他都比较狠,可对于想来辩论的人,他却显得很随和:“当初,安南国在时,不知陈先生,可曾研习过前安南国的律令吗?”

“这……”陈贤随即微笑,摇头:“此小吏之事,非吾辈传习也。”

王守仁摇头:“那么,在这里的人,有谁学习过前安南国的律法?”

所有人都沉默,两千多人,鸦雀无声。

王守仁道:“这就怪了,律法约束上下尊卑人等,可谓是关系着在座之人的切身利益,倘若一旦遭遇了诉讼和官司,轻则钱粮受损,重则害了性命,如此关系重大之事,尔等竟无一人对前安南国的律令有所了解吗?”

陈贤微微皱眉:“陈君,我们在谈圣学。”

“这就是圣学啊。”王守仁微笑:“之所以在座之人,竟无一人通律法,根本就在于,律令繁复,上至大儒,下至贩夫走卒,都不能将其研究透。以至于,天下人,十之八九,都不通律令,一旦惹上了是非,自己的身家性命,便都操持于父母官和胥吏之手了。他们说你有罪,便可自浩瀚的律令中寻出条文,他们若是认为你们无罪,也可在这律令中寻出反例,你们认为……这难道不可笑吗?”

“昔汉高祖皇帝时,高祖入关中,约法三章,于是天下大定。这约法三章,脍炙人口,哪怕是乡野村夫,尚且知道原来高祖皇帝,准他们做什么,不准他们做什么,法令清晰,小民们,会以三章之法,引以为戒,不敢去越雷池一步。而官吏们,哪怕是想要徇私和偏袒,可这清晰无比的铁律在此,人人尽知其意,想要操弄,却也无能为力,如此,关中大定,人们无不怀念汉高祖皇帝的功绩。”

王守仁凝视着陈贤:“所以本质上,律令,并非是越高深和繁复越好,若一县之地,只有区区几个胥吏才能了然于心,那么这律令,又有什么意义呢?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使上至判官胥吏,下至诉讼双方的百姓,一目了然,自然,也就难有官吏舞弊,小民枉法而不知了。”

“圣学,也是如此啊。”王守仁笑吟吟道:“有一些人,将这圣学,非要弄的高深无比,于是乎,天下真正知道何为仁政者,寥寥无几,这……难道就是圣人的本意吗?我不敢苟同。我认为,圣学就需简单明了,莫说是读书人能看得懂,便是天下所有人,都能一目了然,如此,圣学才可深入凡夫俗子之心,这才是圣人人人皆尧舜的愿望。如若不然,所谓的圣学,操持于区区一些大儒之手,这些大儒,以治学之名,使其更加高深莫测,那么……这样的圣学,便和那繁复的律法一般,本是护民、爱民之物,最终,却成了害民、妨民、愚民的手段了。”

第二百三十二章:恭喜陛下第六百七十章:我方继藩脱离了低级趣味第五百六十四章:放榜第五百一十六章:赫赫功劳第八百六十六章:事必躬亲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位极人臣第五百三十七章:恩师仁义啊第七百六十五章:志在千里第四十三章:此朕麒麟儿第二百五十七章:圣心独断第二百零二章:破心中贼难第五百八十章:圣旨第九十二章:学海无涯苦作舟第六百八十章:天子门生第七百六十四章:学海无涯第三百七十三章:日进斗金第四百八十五章:除倭第一百三十三章:恃宠而骄第三十六章:赐官第五百二十五章:搬石头砸自己脚第三百三十三章:焕然一新第八百七十章:朕的好孙子第三百一十五章:彰显国威第八百二十四章: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第三百零七章:碧血丹心第八百五十章:了不起的成就第八百六十七章:天下哗然第八十二章:天才第五百二十七章:我方继藩 有矿第七百四十一章:天亡我也第二十二章:校阅第一第五百一十六章:赫赫功劳第二百四十八章:治大国如烹小鲜第六百八十八章:生死勿论第二百八十三章:斩草除根第四百七十四章:御前献礼第八百三十六章:万幸第五百四十九章:吾皇圣德第八百零六章:进寿礼第二百六十五章:太子高才第五百八十八章:大捷了第五百五十八章:桃李满天下第七百一十四章:重重有赏第四百五十六章:海上巨利第六百六十三章:神器再出世第二百一十六章:神农崛起第三百六十二章:赏罚分明第四百三十二章:方氏物理辩论法第五十章:奇迹第四百六十一章:厉害了 威风凛凛镇国公号第六百六十三章:神器再出世第四十二章:置之死地而后生第一百章:名师高徒第一百八十一章:功臣第八百四十一章: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第三百九十章:天崩地裂第五十五章:惺惺相惜第三百零七章:碧血丹心第二百二十三章:面圣第四百一十四章:墙倒众人推第二百二十九章:墙倒众人推第四百零一章:父子重逢第八百四十二章:诚实可靠小郎君第四十六章:胆大包天第二百一十一章:扶朕起来第五百九十八章:吾皇圣明第四百二十九章:一论高下第五百三十二章:太子殿下真是大贤啊第三百七十六章:算无遗策第四百一十三章:明察秋毫第五百九十五章:何以安天下第五百六十三章:代圣人立言第七百二十七章:陛下驾到第三百五十九章:喜讯第两百零一章:赤胆忠心第四百五十四章:大功告成第四百九十七章:女人心海底针第七百四十九章:大开眼界第七百章:鸿恩浩荡第二百七十一章:汉道昌第三百四十二章:大开眼界第五百零八章:这是神器啊第一百九十章:太子贤明第八百四十七章:家丑外扬第五百零九章:有军功 则封侯第三百四十二章:大开眼界第六百三十四章:神物的诞生第七百一十四章:重重有赏第六百二十三章:十万火急的奏报第六十四章:万贯家财第八百四十七章:家丑外扬第七十六章:复诊第四百二十七章:王霸之道第八百五十二章:如斯恐怖第五十七章:天厌之第一百四十八章:上天的恩赐第一百七十章:阅卷第三百一十二章:下西洋第六百零一章:大三元第六百零五章:喜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