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敢笑黄巢不丈夫

朱载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是一个孩子说出的话吗?

黑色……和白色。

小小一个孩子,只一个黑白二字,却将民区分了出来。

可细细思量,却令人心里发毛。

白色的民,和黑色的民,是不一样的。

所以,孔圣人虽是说了一大通,所谓的民为本,说了这么多的仁政,可事实上呢……谁是民的问题,却没有人去提,更没有人敢去提。

聪明的人,认清了谁是民的本质,他们占尽好处,所以默不作声,闷声享受特权。偶尔拿出四书来,宣扬教化一番,还能标榜自己爱民如子。

不太聪明的人,也认不清这个本质,陷入一种自以为是的感动之中……

可现在……

这个半大的孩子,却用他的眼睛,观察到了问题的本质,毫不犹豫的将这尖锐的问题,戳了出来。

刘健等人,心竟有些慌了。

弘治皇帝脸色微微一变,忍不住重新打量着朱载墨。

朱载墨道:“孙臣之所以认为,绝对不会出什么大事,请父皇安心。正是因为,孙臣在想,所谓的变法,不正是让王金元这般,白色的民受损吗?可是黑色的民呢?他们受损了吗?”

“他们既然没有受损,可为何会闹出乱子呢?孙臣读过一些史书,历来只知道,当政者不仁,黑色的民们过不下去了,于是揭竿而起,陷入乱治循环之中……所以,倘若父皇派去定兴县的,是一个糊涂官,白色的民们受损,定当会怂恿人滋事;可若派去的,是一个欧阳大师兄这般的能吏,以他的手腕,怎么会被一群白色的民所左右?”

“这些问题,孙臣有很多疑惑,起初,想不通,民竟有黑白,可为何,没有写入史书之中,也没有写入四书五经之中,或许是因为,孙臣只勉强能识文断字,粗看过一些书,学识还不够渊博的缘故吧,所以……孙臣去问了王师兄……”

王守仁……

这一下子……

所有人都明白。

王守仁这厮,贼坏贼坏的,可你不得不佩服他,他教授人学问,很有道理,能把许多事,讲的很透。

连方继藩,有时都远不及他。

朱载墨朗声道:“师兄却说,问题就在这里,天下的民,有许多种,可是圣人为何要一语概括呢,这是因为……孔圣人之世时,所谓的民,本就是国人啊。什么是国人,与公卿同姓者方为国人,出了城郭,外头统统都是野人,是奴隶,他们本就非人。”

朱载墨的每一句话,都让人听的心惊胆颤。

弘治皇帝凝视着自己的孙子。

朱载墨继续道:“这是一千多年前的学问,一千多年前,还是只有周天子,有诸侯,有国人,有野人的时候。可圣人的学问,已传至一千多年,人们还抱手着四书五经,大父,四书五经是好的,孔圣人能开创儒学,自有其了不起之处。可是……大明天子的恩典,难道只沐浴给白色的民,可对黑色的民,却可以无视吗?”

“前几日,刘师傅说起定兴县的事,他说民愤极大,孙臣就在想,这是白色的民,民愤极大,可他们本就受了大明无数的恩典,朝廷给予他们无数优渥的待遇,现在,只不过希望,他们能够和穷苦的黑色之民一样,缴纳税赋而已,他们便生了怨恨,大父,所谓的君君臣臣,该是这样吗?孙臣认为,定兴县绝不会乱,很简单,白色的民生了怨恨,他们会痛骂,他们会裹挟许多无知且愚昧,没有读过书的黑色之民,故意滋事。可是……终究,欧阳大师兄在定兴县做的事,没有令黑色之民,生出愤慨之心,怎么会乱呢?”

“欧阳大师兄,一定明白这个道理,因为王师兄都这样厉害,大师兄,怎么会不厉害呢……”

说到此处,朱载墨的眼里,放出光芒。

他小小的脑袋里,有无数的疑惑,而能为自己解惑的,却都是这些从各地赶回京师来的师兄们。

“只要欧阳师兄能分辨出黑色和白色之民,不给白色之民,利用黑色之民滋事的机会,那么……白色之民,所有的手段,都不堪一击。大父,大明的皇帝,是天下人的父母,浩荡的皇恩,理应惠及天下,而不是一小撮的人,倘若如此,那么才是天子失德。白色之民,是皇帝的臣民,为天子的,理应爱护他们,可黑色之民,亦是天子的骨肉,岂可偏颇?”

弘治皇帝本是绷着脸,一脸严肃,听到此处,眼眸里,竟突然多了几分柔和,他看着自己的孙子,听着孙子说的话,心里头,有一股莫名的东西,在涌动。

方继藩在旁,看着这小妖孽,虽知道,这家伙定是从王守仁等人那儿学来和归纳的,可心里,不免在想,我方继藩,也是有孙子的人,可我那孙子,除了吃……哪里懂这么道理啊。

刘健等人,满是骇然,他们惊骇于,一个孩子,竟可将他们藏在心底却不敢吐露的道理,统统说了出来。

朱载墨道:“平时,总是白色之民,叫嚷的最凶,总是他们的声音,最大。总是他们说的话,都有道理。而黑色之民,不懂什么道理,如孙臣亲眼所见的黑色之民一般,他们勉强能吃饱,有衣穿,便感恩戴德,哪里懂什么道理。可是……若是所有人认为,为政者不公,只袒护着白色之民,放纵黑色之民被欺辱,被漠视,有白色之民,在称颂着天下如何太平,江山就可永固,这就错了。匹夫一怒,尚可以血溅五步,千千万万的匹夫,他们平日随意被作践,随意被欺辱,随意被践踏和捉弄,他们挨饿,他们受冻,他们如猪狗,可一旦,他们无法忍受了,那么……盛世太平,君君臣臣,礼法纲纪,什么圣君,什么仁政,统统都会毁之一炬,短短数年,便要天翻地转……”

弘治皇帝听的心惊肉跳。

“这才是大父想要革新的初衷,不过是大父希望对黑色之民好一些,让他们喘一口气,为的,也是大明江山,可以延续,不革新,才会使天下干柴烈火……可大父若当真愿意将自己的恩泽,沐浴给天下所有百姓,无分黑白。又为何要担心,引发民怨呢?”

“……”

朱载墨说罢,后退一步,双手抱起,朝他的大父作揖行礼:“这些,是孙臣所见所闻,也是孙臣从师兄们那儿所学的道理,孙臣可能讲的不好,还请大父莫怪。”

谦谦君子,宛如美玉。

哪怕他的话,颇有锋芒,直指了某些刘健、王鳌等人不愿触碰,也不敢去直视的东西。

可他的行为举止,依旧使人感受到了那股子与众不同的风采。

方继藩心里一动。

竟有几分感动。

这……果然不愧是自己的弟子啊。众弟子之中,想不到,我至爱,且未来最有前途的,竟是这个娃娃。

这……不正是自己穿越而来,满心想要贯彻的理想吗?

我方继藩,三观奇正,兼济天下的情怀,却被这大染缸染得面目全非,可今日……

方继藩突然心弦一动。

他想起了自己的初心,那时自己还单纯的可爱,也是一个孩子……也曾……

方继藩心里叹了口气。

弘治皇帝沉默着,不发一言。

萧敬错愕的看着皇孙。

这世界怎么了,怎么现在是人都在自己耳边谈爱民、仁政、百姓疾苦哪……

…………

刘健凝视着朱载墨,他的眼眸里,闪烁着什么。

李东阳此时却道:“皇孙说的不错,天下之民,无分黑白,俱为皇帝之赤子,此言……正合圣人之意。”

他开了这么个口子,所有人看向了李东阳。

此时,哪怕是方继藩,也佩服起李东阳起来。

李公的脑子好,果然是名不虚传啊,可方继藩有时,挺羡慕朱载墨的,他无论说什么,都会有一群这个世上最有权势和最聪明的人,尽一切办法,为他诠释,并且,使他的话,不为人所反感。

若换做是自己说,哼哼,小方说的很好,可小方知道的太多,来,为平民愤,杀了脑袋,祭旗!

李东阳此言一出。

所有回过神来的人,纷纷捋须,终究……他们垂垂老矣,见识过世上太多太多的事,他们或许看着朱载墨这个固执的孩子,却忍不住,回想到了当初满是为天下开太平,满是情怀和抱负时的自己。

刘健眯着眼,咀嚼着李东阳的话,拜下,感慨道:“陛下,此好圣孙也!”

“圣孙一言,使老臣醐醍灌顶,天子者,上天之子,兆民之君父也,皇恩如雨露,自当均沾兆民,老臣……钦佩……”

他是真的钦佩。

只不过,顺道,将朱载墨的核心思想,故意突出了雨露均沾!

否则,难免会使人认为皇孙之言,过于刻薄。

谢迁眼眶有些发红。

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折腾,有了个皇孙,而这皇孙……说实话,小小年纪,能说出这么一番话,这……何止是聪慧这样简单。

第三百七十五章:峰回路转第四百六十六章:封狼居胥第三百八十章:神箭第四百九十九章:送你上天第七百零一章:神兵利器第七百二十章:殿下无敌第七百九十五章:龙颜大悦第一百八十三章:老祖宗们赏饭吃第七百二十一章:御驾亲征第一百七十八章:志在必得第六百三十二章:烽火连城第七百五十七章:神药诞生第八百八十四章:重大发现(感谢土豪同学)第八百七十八章:万世楷模第五百七十三章:急救第六百八十八章:生死勿论第四百九十四章:圣人第十二章:小祖宗又不安生了第五百二十六章:又有神器出世第四百九十六章:刮目相看第八百三十九章:完美无瑕第四百八十六章:宁波儿女皆抗倭第七百零一章:神兵利器第五百二十五章:搬石头砸自己脚第一百二十七章:圣人出世第四百八十五章:除倭第七百六十九章:天下无双第五章:慈父多败儿第八百零六章:进寿礼第四百九十二章:天大的捷报第一百九十二章:吐气扬眉第五百二十二章:定远平波第一百四十九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第七百二十二章:恩师无事第四百九十章:一网打尽第八百七十四章:家国天下第六十九章:何不食肉糜第三百八十五章:陛下有请第五百九十九章:此麒麟儿也第四百七十二章:师徒相见第六百二十八章:中了 中了第七百零二章:八百里加急奏报第五百二十二章:定远平波第一百八十八章:及时雨第一百三十五章:一根筋的圣人第五百五十六章:深明大义第二百八十七章:锦州大捷第一百零九章:重情重义方继藩第六百五十二章:皇孙第六百六十二章:太子很棒棒第七百八十八章:兄弟相见第四百七十章:落花有意 流水有情第三章:崽卖爷田心不疼第五百四十八章:十万火急第六百七十二章:爱民如子方继藩第八百四十七章:家丑外扬第三百六十章:急报第八百一十二章:大明宫第七百四十九章:大开眼界第四百九十四章:圣人第七百五十一章:炸上天第六百七十五章:大恩大德第二百零六章:圣贤第六百二十四章:天幸也第一章:不要放弃治疗第六十五章:大开眼界第三百二十五章:赐官第二百零二章:破心中贼难第八百六十三章:创造奇迹第三百八十三章:恩同再造第一百八十六章:风雨欲来第四百三十六章:喜讯第二百九十七章:恩赏第七百七十四章:决战第二百八十六章:小儿破贼第六百四十一章:光耀门楣第四百三十二章:方氏物理辩论法第三百七十九章:英烈第四百六十二章:壮士十年归第三百一十二章:下西洋第六百三十六章:天崩地裂第四百四十七章:我徐经 回来了第六百六十七章:满朝称颂第五十二章:娘娘驾到第九十章:天上掉个馅饼吧第七百三十三章:方都尉美名扬第二百七十九章:决一雌雄第三百一十六章:乡试开始第七百二十八章:天家父子第一百八十八章:及时雨第一百九十六章:就是这么猖狂第七百四十四章:一本万利第三百六十六章:御驾西山第二百六十章:民以食为天第六百二十六章:光宗耀祖第六百零五章:喜脉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破城第五百七十一章:祖坟真的冒烟了第八百零一章:又多了一桩功德